冯小弟虽然年纪还不大,又好吃懒做,可终究是个乾元,体力上强过有孕的赵氏。 曾有一次冯大出门去倒个水的功夫,冯小弟就险些掐死赵氏。 冯蒻蒻和胡三狼外出的前一天夜里,冯大听见外头动静不对,出来便看见冯小弟抱着柴火站在正屋前头。正屋的门前已经放下了两捆柴,这分明是要将冯大和赵氏烧死!只是他干活少,行动邋遢,柴火掉了不少,弄出响动,惊了冯大。 冯大把冯小弟暴打了一顿,冯小弟跑出了家门,彻夜未归。 冯大也没当一回事,甚至已经想着再写一份断亲书了——和弟弟断了,长子断了,这要是和次子也断了,实在名声不好听。 “最好你这浑小子就别回来了!你不是羡慕你哥夫有能耐吗?那就去找你哥夫啊!”他甚至叉腰在大门口大叫了好几嗓子,别人来劝,方才回去。 其实他就是想让冯小弟听到,最好真找顾清瑶去。 没想到,晌午的时候,有去镇子上卖花生的村民跑来,说冯小弟死了。 冯大当场就晕过去了,他以为冯小弟正是听了他的话跑走的。后来被人救醒,才知道冯小弟昨夜就死了。 他该是跑到半路,扭了脚。赵家村距离安朗县不算远,但他倒在山路上嚎,便是听见了,隔远远的,也会被认为是什么野兽。他出来时跟冯大撕扯,厚衣裳也给落在了家里,野地里可比村里更冷,就这么硬生生给冻死了。 “其实扭了脚,捡根树杈子杵着地,也是能回村的。” “六叔(村里另外一个猎户)去了,说看痕迹,他跌了就没动了。” “跌重了?” “没,就是扭了脚,然后就坐那儿不动了。” “闹不清他怎么想的。” 冯大却明白,冯小弟没有坐在那儿不动,他当时上半身必定是动的,是挣扎扑腾的。冯小弟这是跌倒后性子上来了,得有人去劝他,去拉扯他,他才能起来。可是没有,老天爷教了他做人。 冯大没让小月亮回去处理丧事,他夫家不在,年纪又这么小,再被吓着。甚至还把赵氏也送来了,冯小弟横死,又对这未清楚性别的弟妹心怀怨念,实在是该避着些。 冯大原本给自家看好了坟地,却没将冯小弟葬进去,只找了个荒僻的山头,甚至都没立碑,就随随便便给埋了。 冯蒻蒻回到家,扑在冯二床边,号啕大哭。他知道,这下更没人敢来治冯二了——原本,他只要进去见到冯小兔了,就算没得到承诺,大夫也知道,冯小兔还顾忌着血肉亲情,就会有人来给治病。 可是冯小弟死了……虽然是他活该,甚至算得上是罪有应得,但人命就是人命。即使是冯小弟先打的人,但对百姓来说,他们就觉得该一命偿一命。 倒是冯大莫名得了个好名声,说他教子甚严,儿子为父鸣不平,结果冯大教训儿子,把儿子给打死了。冯家兄弟分家,过去还有人说冯大不妥,现在都闭嘴了。 连小月亮都被拿出来说事了,顾清瑶娶他前,就只是个寻常混混,娶了他这才几年,就已经改恶从善,护卫乡里了。冯大家里人都是好样的,甚至冯小弟也被传成了好人,那被他打的冯二就必定是坏人了。别管怎么坏的,反正就坏。 小月亮把冯大也从村子里接来了,不是因为外头传言越来越夸张,纯粹是赵氏情况不好。 她刚来时还埋怨冯小弟不对,可来了几天就开始想念冯小弟了,还做梦,梦见冯小弟说要重新投胎回来。可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了魂儿,大儿子和小儿子一边一个拉着她的手叫娘。二身子的人本来就敏感,如今整日哭哭啼啼,精神萎靡,就算拿好药撑着,她也是要出事的。 冯大来了之后也不惹事,只一门心思照顾赵氏。但冯小弟的事情,显然是打击到了两人,他与赵氏都有些打不起精神,甚至赵氏怀相也有些不好。 小月亮头一回操心起给人保胎的事情来了。 又两个月过去,在卧虎山下,鲁镇东只和几个小喽啰打了几场。但在说书人的嘴里,已经是十几场大战过去了。 朝廷换了新的钦差过来,招安卧虎山。已经聚集起来的大军,分往各地平乱。 小月亮看了新的告示,就叹了口气——朝廷依旧让各军异地剿匪。 屏州闹出来的乱子已经越来越大了,留在岩州的各路军队,有许多人归心似箭,想回家去。毕竟他们怎么祸害岩州的,他们自己心里都清楚。这事儿若发生在他们自己的亲人身上,可没人觉得好受。 另外那些人则是在岩州彻底活得疯了,他们喜欢上了这种“肆意”的生活。若回原驻扎地,面对亲朋家人多少有点束缚,继续放到异地,这次去剿的还直接就是“乱民”,这只会让他们更肆无忌惮。 小月亮早知道天下要乱,但天下乱的,比他的预期更快,更惨烈。 “大黑鱼,加油。” 大军出了岩州,只剩下少数护军的岩州,彻底平静了下来。 可老百姓刚想出一口气的时候,卧虎山的三头蛇戴闩,带着剩余的头领们,下山了。 朝廷给了他一个卧虎将军的官位,其实这就是骗戴闩的,就不是个正经官,他带着的也一样是原来卧虎山的兵,驻地依旧在岩州。 原本岩州知府以为这群招安的盗匪该是立刻就被调派出去剿匪的,谁知道现在各地打得热闹,也搜刮的热闹。一切罪恶的行为,都能在民乱的遮挡下进行。 即便老家遭难的官员,也不一定乐意匪乱平息——因为遭难的是他老家,不是他家。 这时候,自然没人乐意多一个分大饼的。 卧虎山的盗匪,还是留给岩州本地人吧。 戴闩得了官位后,便与人道:“本该去我的老家找当年的仇人报仇的,可是,他们一家子早让人杀了个干净,也算是恶有恶报了。既如此,我便找另外一个仇敌去。听闻他留了个小郎君在家里,一年多了还独守空闺,他老了大概力有未逮,我倒是能帮帮他,让他一回来就得了大胖娃娃!” 这说的是谁,不言而喻。 戴闩不慌不忙,先把话传出去,再带着两百多喽啰,一路慢慢行来。但凡经过城镇,必然是要进去看一看,尤其是要让“下官”们接待自己——他就知道自己是大官,比这地方的所有官都大,看谁都叫下官。 这一日,戴闩眼看着就要到葵城了,他勒住马,与喽啰道:“这些下官实在是不识抬举,我放出话来,就是要给他们几分脸面,他们好好地将人送到本上官的面前,自然是大家平安。如今,既然他们给脸不要脸,我却要给他们吃吃‘抬举’了。” 这半文不白的一通,他手下人却听得清楚明白。立刻高声吆喝着,奉承了起来。 听满意了吹捧,戴闩这才继续叉着腰催动马匹。 又走了小半刻,前头零零散散的喽啰安全走了过去,到戴闩这高头大马的蹄子榻上去,却立刻传来“咔”一声轻响,马蹄子直接陷下去 了。 戴闩能虎踞卧虎山数年,也是有一身本事的,当场双脚抽出马镫,身体跃向一边。 “嗖!嗖——”箭声刺耳,两边飞箭如雨,虽悍匪已经抽刀在手,但依旧成片倒下。 戴闩也不想着冲,转身就跑,可方才他过来时平坦的道路,此时却多了几条壕沟(事先挖好的坑,人过去拉闸,让土坠下去)。 “我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讲信用!” 戴闩举刀挡箭,连中数箭依旧咆哮不止,是士卒从林中出来,用长.枪.将他扎成了刺猬,他才彻底偃旗息鼓。 “谁跟你是官兵了?我们也是乱民。”敖昱揣着手道。 众士卒哈哈大笑,他们的上官,想当官兵的时候,就是最正经的官兵,想当乱民的时候,那自然就是最凶悍的乱民。 取走能证明身份的兵刃,将这伙盗匪身上携带的财物也都扒了,这些人就让敖昱杀了堆在了路边。 数日后,方才有人发现——都知道这群盗匪从这儿过,即使他们成了官身,却也没人敢从这儿走了。 也是当日,敖昱带着士卒回到葵城,要接家眷去靖州。朝廷随便给了赵有胆一点功劳,给了个悍勇将军的封号,就让他带着人回靖州了。 其实无非是见他确实善战,不想让他在外头分功劳了。 知府本来还犹豫,他和戴闩打起来了,自己站哪边,现在……顾清瑶带着礼物,笑眯眯坐在他面前。戴闩已经死透了,在路边烂了几天了。 知府立刻和蔼笑了起来:“将军辛苦,将军威武!” 这两年,知府已经彻底老实了,看不起武将?日后,武将的好日子可眼见就要来了。甚至说不好哪位武将就要坐北朝南了,毕竟,哪朝哪代的开国皇帝,都不是文官。 敖昱问了顾家主,可要一起走,或可有人愿意跟他走?
第244章 (捉虫) 声名鹊起 244 顾家没人乐意跟着走, 甚至有顾家的老人要顾家主教训教训顾清瑶:“安朗县才是咱们顾家的根本,即便当了官儿,也要留在安朗县啊。跑去靖州, 保护旁人算什么道理?你去说说你弟弟, 让他给换到岩州当官来。” “这在哪儿当官是他说得算的吗?” “那他还不如就别当了, 做个武将丢人现眼。咱们顾家世世代代都是文人。” 顾家主:“……” 顾家主再见识少,脑子不清楚,都知道这群族人怀的是什么心思。不就是既瞧不起顾清瑶, 又嫉恨他如今起来了, 活出人样子了——一个混混,过去都是让他们拿来教训人的反例, 如今却站在他们头顶上了,知府大人都得客客气气招待了,凭什么? 但这种人,又不能和他们辩论, 毕竟其他族老也跟着一块儿“极是、极是”了。 顾家主:“清瑶要是听我的话, 他现在也不是这个样子了, 诸位觉得, 我说得可对?” 有人不说话了,却有人更无耻:“清瑶年纪大了,他那小坤儿的肚皮也不见动静, 不如在族里过继几个孩子过去,给他承继香火。” 顾家主:“他有个大姑娘了。” 还有直接扯破底线的:“他要是觉得不好意思, 就让小坤儿回祠堂跪一跪, 找老祖宗给他借种。”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4 首页 上一页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