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朗离他最近,眼疾手快地一把揽住他的身体,将他扶回椅子上,紧急施救。 “快,拿我的药箱来!”顾云朗急声喊道。 药箱立刻递了上来,顾云朗迅速打开,从里面取出银针,在忠勇侯的人中、涌泉等穴位上施针。 “快,再去拿些冷水来!” 有人飞奔出去,在院子里取了些冷水过来,顾云朗将冷水洒了点忠勇侯的脸上,又用一块布巾浸温,敷在他的额头。 好一会儿,忠勇侯才悠悠地醒了过来,只是面色惨淡。 “侯爷,您可好些了?”顾云朗问道。 忠勇侯微微点头,声音虚弱,“我还好……” 他的气息渐渐平稳了下来,苍白的脸上也渐渐有了丝血色。 顾云朗解释道:“侯爷,你长期心事沉重,郁结于心,现在把胸口的淤血吐出来,倒是件好事,你吸口气,是不是顺畅许多?“ 忠勇侯依言照做,果然舒服多了。 顾云朗拿出一粒药丸,让他和着水吞下。 ”侯爷,这颗药丸是我们家祖传的保心丸,您只要今后好好休息调养,身体不会太大有问题。” “辛苦你了。” 忠勇侯点点头,双手紧紧拽住盖头不放。 顾云朗看了眼盖头,试探着问:“侯爷,可是有发现?” 忠勇侯立时又激动起来,捧起盖头,瞪眼痛呼。 “夫人,夫人,你受苦了!” 他不懂得什么绣工,可是宁若兰绣东西有个习惯,爱在绣件的一条边上,绣一簇小小的兰草,那就是她的标记。 而在这方盖头的一条边上,正有一簇兰草! 忠勇侯一见,立刻认了出来。 他哆嗦着从怀里摸出一条手帕,将边上的兰草和盖头上的比对。 一模一样! 他已经完全能够确定,这盖头就是宁若兰所绣! 那个受尽折磨,辗转流落到青山村的女子,就是他视若珍宝的爱妻! 他的若兰,娇柔似花的女子,本该锦衣玉食,安享富贵,却在这乡下受此大罪,要靠着刺绣为生。 全是因为嫁了他这个没用的夫君,没能护住她,毁了她的一生! 这怎叫他不恨,不痛! 既已找到爱妻,忠勇侯再待不住,令人赶回京城,把这消息告知平远侯,将韩家人接回府中照看,再不能让他们流落在外。 自己则启程去青山村,亲眼看一看亲人们生活过的地方。 顾云朗曾在青山村生活过六年,当仁不让地做起了向导。 路上他详细向忠勇侯介绍了韩子文一家的情况。 待知道包括韩老三在内,一家子力气都特别大时,忠勇侯更是垂泪不已。 “都是我的乖孩子,是我和若兰的孩子,继承了我们纪家人的神力啊。” 忠勇侯这一脉子弟都是天生神力,他也是亦然。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到了青山村,这一行人立刻在村里引起了轰动。 他们个个锦衣华服,头上戴着金冠玉饰,腰间挂着翡翠玉佩,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华丽装扮。 气质更是高贵冷峻,眼光随意一扫,就让人直打寒颤。 比县城来的王公子气派得多! 平时哪家母鸡多下个蛋都会惹得村里人议论半天,这样的场合更是没人愿意错过,纷纷放下手中活计,站在村道上,远远看着他们。 看到顾云朗也在其中,村民们恍然大悟,原来小郎中也是贵人! 难怪在村里的时候,就觉得他与众不同,还真没看错。 不过没人敢和他打招呼,只敢捂着嘴悄悄议论。 韩村长得了消息,壮着胆子上前一问,才知道那位最尊贵的老侯爷是小文的祖父,韩老三的亲爹。 村里人“嗡嗡”议论开了。 没想到小文带着弟妹外出一趟,不仅找到了亲爹,还找到了亲祖父。 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 这么说来,他岂不也是京城的贵公子了? 真是想不到啊! 羡慕之余纷纷回想自己以前有没有为难过小文一家,这位大老爷可别找自家麻烦。 韩大狗两口子怕得要命,再也站不住,带着儿子躲回了家里。 他们可是和小文打过架,要是小文告他的状,这位大老爷,一根手指头就能要自家人的命。 他后悔不已,当时鬼迷了心窍,怎么想到要去欺负他们! 最怕的还是韩老太一家人。 只要这位大老爷随便拉着村里人问一问,就知道自己家苛待过小文兄妹。 韩大住更怕,万一他们查出来自己想把小文送给王公子当男/宠,说不定当众就得劈了他! 一家人把门关得紧紧的,大气不敢出,躲在屋里瑟瑟发抖。 他们家现在也是凄惨无比。 韩小妹跑了后,李大力没有迎到亲,自觉丢了面子,把他家砸了个稀巴烂,还让赔偿。 不只赔银簪子,还得赔为了迎娶韩小妹所花的费用。 这费用就由得李大力开口,想说多少就说多少,看他高兴。 而韩家又把韩氏族人和韩村长气着了,李大力打翻了天都没人出来帮着韩家说一句话。 韩家本就穷得只剩四堵墙,李大力一副把四堵墙也要拆走的架势,逼急了韩老太,拿着绳子就要在老槐树下吊死。 口口声声韩氏族人不管他们,任他们被人欺负。 韩村长生气李大力闹得不像,又怕出人命,这才召集族人把李大力一家赶出村子。 韩二柱见家里没了指望,直接找到媒婆,说了门亲,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拍拍屁股走人,再没有回过韩家。 韩三柱自认为跟着韩大柱在县城见过世面,收拾了自己的衣服,把亲娘韩刘氏藏着的铜钱摸了,到外面闯世界,也没了音信。 韩刘氏的娘家更绝,把她接回娘家,没多久送了张和离书过来,听说又嫁了个老头。 韩大柱整日里病病歪歪,要死不活躺在床上,他家名声坏了,连饭都吃不上,没有人愿意嫁给他。 韩家就剩韩大柱韩老大韩老太三人,穷困潦倒,无以为继,只得把祖屋卖了,在山脚下搭了间草棚,开了亩荒地,向朱大勇学着种豆子。 眼下的景况,比当初韩三嫂带离开家时还不如。 要是那位大老爷真要找他们麻烦,他们只有一条命,大老爷看得上,就拿去。
第220章 忠勇侯并不想找他们麻烦。 毕竟,当年是韩老头救了宁若兰,对她十分尊敬,使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忠勇侯只跟着顾云朗到了韩子文一家在山脚下的小屋,见他们远离村民居住,又是一阵伤痛。 听到顾云朗说他的大孙子被推下山,差点丧命,三个小孩饿得皮包骨头,把忠勇侯心疼得不行。 自己的孩子们在这里受罪 ,他在家里却山珍海味,锦衣玉食。 他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 顾云朗见他脸色不对,忙安慰他:“幸好小文后来脑子变清楚了,日子也好过起来,要不然也没钱去京城。” 又把住在屋里的朱大勇介绍给忠勇侯。 看到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知道小文兄妹离家前过得确实不错,忠勇侯才稍微安心。 他命人将韩老太唤来,带他到了宁若兰的墓地。 当初韩老头还在的时候,每年清明都会带着韩老三来给宁若兰上坟。 自从韩老三出了意外,韩老头去世之后,墓地再没有人打理,已经破败得不像样,差点找不到。 忠勇侯叫下人将墓地收拾一番,自己亲自上前烧纸上香,打算回去和韩家人相认后,便带着他们一块回来,将宁若兰的骨骸迁回纪家的祖坟。 他唤来朱大勇,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让他时时照看墓地。 在青州县盘桓两天,一切事情办妥,忠勇侯便归心似箭,急着回京,要和亲人相认。 顾云朗替他把了脉,答应下来。 他的心病已除,又有了希望,再得顾云朗精心调理,身体比来时要壮实许多,坚持到京城不成问题。 回去的路上,顾云朗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知了忠勇侯,将他和韩子文的事儿声情并茂地说了一遍。 只说得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在他的讲述中,他对小文的感情,一点不亚于忠勇侯对宁若兰,此生只愿和小文相守。 忠勇侯亲自见过青山村的情况,知道小文和顾云朗两人是朝夕相处的情谊,非常理解。 不能和爱人生活痛苦滋味,他也深有体会。 而且和顾云朗相处的这段时间,知道他是一个重情义,有担当的好孩子,完全可以托付终生。 不过他没有一口答应,这只是顾云朗的一面之词,谁知道小文是个什么意思。 “待我回去,问清小文心意,我定会为你们作主。” 顾云朗得了这话,欢喜不禁。 小文的心意当然就是他的心意,两人可是心心相印! “多谢侯爷,我娘说我爹欠了你天大的人情,若你出面,此事一定能成。” 忠勇侯点点头,但笑不语。 当初杜逸辰一家流放,忠勇侯不仅和众臣一块替他说情,亲自到刑部为他打点,还派了下人一路护送,让他们一家人在西行路上过得舒舒服服,顺利到了流放地,一点没受罪。 流放地的长官曾是他麾下的将领,他带了话,让他多多照看杜家人。 要不然身娇肉贵的杜家人在西北生活十年,死的不可能只有两个小孩子。 杜逸辰这次回京后,第一时间便去拜访了他。 他对忠勇侯感激涕零,拉着他的手,一再表示:“纪侯爷的大恩,杜某铭记在心,但凡需要杜某效力之处,纪侯爷只管开口,杜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时忠勇侯并没有什么需要他效力之处,只推脱道:“此等小事,何足挂齿,杜相不用放在心上。”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既然有了需求,当然得找他讨还人情。 忠勇侯盘算好了,回京与韩家人相认后,便要向小文确认,他是否愿意和顾云朗厮守终身。 此时在京城,韩子文敏感地察觉到情况有异。 这两天住处附近多了不少陌生人走动,变得很热闹。 摇铃的游医,挑担的小货郎,拿着算命幡的算命先生,时不时就从门口晃过去。 巷口还多了几家卖吃食的小贩。 顾峰跟他说过,小郎中临走前,拜托方清远安排了人保护他们。 估计便是这些人。 韩子文越发感动顾云朗心细如发,一心为他打算。 韩老三倒是没有发现,正纠结着面馆要不要重新开业。 韩子文无可无不可。 “陆管事亲自上门赔罪,又赔了银两,应该不会有人再来找麻烦,就看你怎么想。”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7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