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妹忙推脱道:“顾婆婆,不麻烦你了,我跟何娘子说好了,她帮着我们看,正好她家两个孩子能跟大凤他们玩到一块儿。” “何娘子啊......” 顾婆婆扁扁嘴,一脸深思。 “她一个人带五个孩子?忙得过来?行,我去帮她,正好我在家待着没事做。” 顾婆婆马上找到了法子,兴高采烈地道。 顾婆婆这般热心,让韩子文感动不已。 他遇到的邻居实在太好了,相处太融洽了,真的体现出了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古代人还不愿意挪窝,就愿意和自己的族人待在一起,怕到了外面被人欺负。 瞧瞧,自己遇到的人多好! 比青山村韩氏家族的族人靠谱得多。 要是当初他们也能像何娘子顾婆婆那般热心,肯向韩三嫂伸出援手,帮她一把,没准韩三嫂能坚持下来,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当然,韩子文心里虽然感激,面上还是得推脱一番。 “顾婆婆,怎么好意思麻烦你,他们太调皮,怕累着你。” “累什么,我自己个儿乐意。我就是稀罕小孩子,特别是你们家大凤小龙,长得跟观音娘娘身边的金童玉女似的,我喜欢得不得了,我愿意跟他们待在一块。” 顾婆婆说完,脚步轻松地出了院子,还在跟韩子文交待:“你不用管了,我自己跟何娘子说去。” 韩子文看着她的背影,抬头望向天空。 这是哪位天使大姐送过来的芳邻? 下次去到庙里,得好好上炷香,谢谢她。 “你跟何娘子说让帮忙看着小山他们,我们给工钱,她怎么说?” 韩子文想起何娘子的事,问韩小妹。 他实在是不好意思欠她们太多人情,宁愿给工钱。 “她不肯要,说是小山大凤小龙乖得很,不用她看,不用她费心,不过在她家里玩一会,哪里能要工钱。” 韩子文把手里烤鸭递给韩小妹:“你把烤鸭给她送去吧,以后只能时不时地买点吃食感谢她了。” 他超市里稀罕物不少,拿出来换个包装送给他们也可以。 现在他的难题全解决了,接下来好好大干一场吧。 于是韩记“方便面馆”又增加一名新成员,员工变成了三人。 韩子文老板兼厨师,韩小妹,顾峰,店里伙计,把面馆撑起来完全不成问题。 在三人的努力下,生意渐渐上了正轨,名声越来越大。 不断有其他方向的客人寻踪而来,甚至于连住在内城的贵人们也时不时派人端面回家吃。 不知不觉间,韩子文的面馆便已开业半个月,收入节节攀升。 韩子文心满意足之余难免觉得奇怪,太子怎么还没有收拾徐家人? 也太沉得住气了! 只是没想到,太子没有动作,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差点惊掉他的下巴!
第157章 韩子文开面馆期间,还办成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他的洗护用品找到了买家。 他没有去别家,就近找到了内城西的“玉颜坊”。 “玉颜坊”是一间外观色彩明艳的胭脂水粉店,在整条街道的商铺中独树一帜,格外引人注目。 招牌由红木雕成,上面刻着“玉颜坊”三个金色大字,给人一种古朴高贵的感觉。 门面也涂成大红色,门口挂着镶有细木工雕花的灯笼。 店内陈设典雅,墙上挂着精美的美人仕女图,几支檀香静静燃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 一个个细致的木质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胭脂水粉,琳琅满目,光彩夺目。 铺子一角,有座红木制的试妆台,台前放着面古铜镜,旁边是一排布满各色唇膏和胭脂的展架,供顾客挑选试用。 店内的丫鬟们身着统一的绸缎服饰,腰间束着精致的丝带,态度热情,笑容温婉,比府城的那间杂货店上档次多了。 “玉颜坊”的掌柜是位姓肖的夫人,身着一袭红衣,面容姣好,眼神锐利,一看就很精明。 韩子文原以为要费点口舌才能说服她买下自己的产品,没想到他把瓷瓶拿出来,肖掌柜的眼睛就亮了。 “这是沐浴露?” “掌柜的你知道?”韩子文愣了。 肖掌柜腰肢一摆,旋回到柜台后,很快手执一个白色瓷瓶,袅袅婷婷走过来。 韩子文一看就笑了:“这是我以前做的。” 肖掌柜面露喜色:“太好了,我们一直想进货,就是找不到公子,没想到公子你竟然进京了。” 原来韩子文在府城卖的沐浴露,流传了一部分到京城,令京城的各大胭脂水粉铺大为惊艳。 只可惜这卖家神龙见首不见尾,联系不到人,进不了货。 现在他主动上门,肖掌柜当然不能放过,三种产品全部包圆,有多少要多少。 价格比府城给得高。 “公子你只能卖给我们家,不能卖给别人家。” 这个容易,韩子文满口答应。 他也有要求:“可以,希望你们替我保密,免得有人找到我非要我供货,我实在怕麻烦。” 这对于“玉颜坊”来说求之不得,须臾间,生意便谈成了。 为了不让这三样产品滥大街,韩子文以制作不易为由控制了供货量,五天供一次货。 走的是精品路线。 算起来,凭着洗浴用品,他一个月能进账一千两银子。 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在京城买房置地。 完全是面馆不能比的。 洗浴用品成功销售出去,韩子文的心定了下来。 第二件事,就是把小山大凤小龙送去私塾“墨香阁”读书。 “墨香阁”的冯夫子,原在国子监教书,才学虽高,却性情洒脱,做事不拘小节,又不懂逢迎,在国子监过得很是气闷。 他便辞官回家,带着他的一个学生,在明德路办了个私塾,专门教授小儿读书。 和县城的书院一样,“墨香阁”也分了班。 没有基础的小儿由他的学生陈夫子教授,冯夫子则教授小有所成,准备考秀才的学生。 私塾才开了四五年,已经教出了几个秀才,在外城算是名声比较好的私塾。 而他的娘子也没闲着,开了个幼学堂,专收五到七岁的小童。 幼学堂的束脩比冯夫子收得贵,中午想搭伙,需要另交一笔伙食费。 算下来费用高昂,并没有多少人愿意送孩子过来。 现在这个年代,女子大部分待在家里,并不出外做事。 完全可以自己照顾孩子,到了读书年龄,再送到冯夫子的私塾。 韩子文倒是愿意,三个孩子都交待出去,不用操心了。 私塾开学的前一天,韩子文从超市里选了几样点心放到食盒里装上,又提了一条腌鱼,一只腌兔,带着三个弟妹,由何娘子担任推荐人,去到了“墨香阁”。 冯夫子是个四十左右儒生模样的人,整个人透出一股豪迈之气,说话斩钉截铁,不拖泥带水,让韩子文很有好感。 希望小山在这里,能改改他的慢性子。 冯夫子的娘子冯娘子则温和可亲,看着很好相处。 这两口子一见到小山三兄妹,脸上就挂起了笑,很喜欢他们。 特别是大凤小龙,长得一模一样,穿着一样颜色的衣服,站在一处,白生生,粉嫩嫩,仿如两团小面团子。 惹得冯娘子不住口地夸道:“真难得,这么漂亮的两个孩子竟然一模一样,哎呀,爱死人了!” 于是小山三兄妹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墨香阁”的学生。 韩子文又向冯娘子打听她为小童们准备的饭食。 除了正餐,有点心有水果,搭配得很合理,吃完午饭,还能在私塾午睡。 虽然餐费价格有点小贵,他还是给三个孩子在私塾搭了餐。 中午正是面馆最忙的时候,就不用分心照顾他们了。 现在韩子文可以心无旁骛地经营他的小面馆了。 眼见生意越来越好,名声越传响,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出现在了面馆里。 这日中午一点钟左右,正是面馆生意最好的时候。 店里坐满了客人,店外还有不少人在让外等位置。 韩子文找木匠做了十多根板凳摆在铺子外,等座的客人排排坐在外面。 客人吃完面,有了空位,韩小妹再按顺序招呼等座的客人进店。 有一位客人没有等韩小妹招呼,直接走了进来。 他在门口看了眼铺里的格局摆放,愣了下,再看看客人碗里的面,又愣了下。 他抬起头,盯着墙上的价目表,嘴里嘀咕:“还真有方便面馆,红烧面,麻辣面,老坛酸菜面......” 韩小妹以为他第一次来吃面,不懂规矩,走上前招呼:“这位客官,吃面得先去排队,我们一个一个叫。” 那位客人转过头看着她:“是坐在门口等?” 韩小妹看清楚他脸的那一刻,顿时愣住。 这人身材高挑修长,俊眉秀目,和小文几兄妹就跟一个模子倒出来似的。 韩小妹满眼不敢相信,吃惊地打量他,声音直打颤。 “三,三哥?” 那人莫名其妙地问:“什么三个?” 声音清朗悦耳,和小文也有几分相像。 韩小妹更激动了,两步冲上前,大声道:“三哥,三哥!是你吗?”
第158章 那位客人听了韩小妹的话,摇摇头,一脸地不明所以。 “三哥?什么三哥?你认错人了吧?” “三哥,你不记得我了?我是小妹!” 韩小妹眼眶一热,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可惜那位客人只为难地盯着她,显然并不认识她。 正在吃面的客人全都停住筷子,诧异地看着两人,窃窃议论 “这是怎么了?” “像是遇到亲哥了。” “现场认亲?” 顾峰听到这边动静,从厨房门口走过来,站在韩小妹的身边。 “韩姑娘,出了什么事?” 他神色不善地盯着那位客人,把他当成了来找麻烦之人。 韩小妹没有回答他,一抹眼泪,对着那位客人固执地道: “你就是三哥,我不会认错,这些年你去哪儿了?我们以为你不在了!” 那个客人叹口气,一脸无奈:“我就是过来吃碗方便面......” “我绝不会认错!”韩小妹坚定地道。 她想了想,指着那位客人的左手臂。 “三哥,你左手臂上有一块大疤,是你劈柴,砍刀崩飞了,正好砍到你的手臂,划了一大块口子,你没让人知道,后来伤口越来越大,瞒不住了,你才去找郎中治,伤好后留下了一大块疤。” 吃面的众人立刻放下筷子,冲上来,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他。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7 首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