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柘景点头。 两人就这米粥配肉包,一边吃一边聊,陆柘景以前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如今和余南叶同食倒是打破了。 少了约束,竟让陆柘景生出几分惬意。 第二日,天不见亮,余南叶抹黑起床,到灶屋点上灯,生火烧水,用热水净手洗脸,便给阿景留了半桶水。 等阿景起来就能用。 余南叶这才接着做早饭,今早他们要去镇上,他便没有做太复杂的早食,只把吴婶昨晚送来的饺子,放蒸屉上热。 中食应该会在镇上吃,余南叶便不再准备,将发至五指长的黄豆芽装进竹篮。 恰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余南叶循声望去,看到黑发有些凌乱的披散在肩头的阿景,以往总是将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的阿景,也有如此随性一面。 没忍住朝人露出笑来,“起来了,先洗漱,热水在桶里。” 陆柘景应了好,又朝少年道了谢,才来到木桶前,舀了一勺水进竹筒里,拿出毛刷撒上牙粉,仔仔细细刷牙。 余南叶装了两竹篮黄豆芽,剩了些在家里,又把吴婶昨晚带来的大海碗清洗,将黄豆芽装了满满当当一大碗。 看着洗漱完的阿景,“吃饭?” “好。” 外面灰蒙蒙,昨晚他们就是在灶屋吃的饭,矮桌还在屋内,余南叶干脆连蒸笼带饺子,一道放桌上,招呼阿景吃饺子。 陆柘景坐下来,余南叶吃了一只饺子,抬起头看向阿景,这才发现阿景的黑发依旧有些蓬乱。 余南叶犹豫了下,问:“用不惯篦子?” 他以前还在林家村时,听村长家哥儿说,镇上富贵人家的女娘和哥儿都不用篦子梳头,他们用梳子。 梳子做工精巧,有木制,银制,还有金镶玉的。 余南叶都没见过。 甚至想象不出来,梳子长什么样,有多好看。 他想阿景以前生活在都城,用的一定是梳子,可能还是金镶玉极其昂贵的那种。 现在却用着简陋,还缺了口的篦子。 余南叶在心里叹气。 他得赚更多的银钱才行。
第41章 陆柘景完全不知道少年误会了什么。 见余南叶盯着自己,兀自想到什么,这才找了个别扭借口,“适才屋里太暗,我便没梳发。” 余南叶不疑有他,真以为是阿景不习惯在黑暗中梳头。 村长家的哥儿说过,镇上富家哥儿和女娘会用铜镜梳洗打扮。 他想阿景应该也习惯照铜镜梳头。 全然不知少年又想给自己买铜镜,陆柘景听见面前少年说:“是我不好,我早该想到,这几日就让我给阿景梳头如何?” 陆柘景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抓住最后一句话,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好,劳烦南南为我梳发。” 余南叶总觉得这句话怪怪的,但看阿景神情不改,脸上带着浅浅笑意。 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一边应下,一边在心里摇头。 饭后,陆柘景要起身去刷碗,被站起身,不知何来到身后的余南叶,一把摁住肩膀,“我给阿景梳头。” “好。”陆柘景喉结上下滚动,笔直坐着不动。 “稍等。”余南叶出了灶屋,很快取回篦子,见阿景的目光落在篦子上,不好意思道:“目前只有这个。” 陆柘景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少年先前话里的意思。 他顺着少年的话说:“这个梳头有些痛,待会儿咱们去买把梳子,南南喜欢桃木梳还是檀木梳?” 余南叶以前都没有听过桃木和颤木还能做成梳,他以为木梳就是一般的樟树做成的。 他不清楚,所以没回答,朝阿景笑了笑。 陆柘景见状也不追问,暗自想着什么。 像金丝楠木、乌木、桃木、沉香木、颤木这些树木,余南叶都没见过。 听说这些树极难发现,往往深山之中能见着几棵,哪怕有人发现了,但若是只有一人也能难带回整棵,而是截下一节,动静稍大便会惊扰到山中野猪或大虫。 若非身手敏捷,且熟悉地形的猎户,一般人轻易不敢进深山。 南水村后山应当有些树,只是碍于特别情况,比林家村后山稀少,也不知它们是否继续生长? 头发被高高束起,余南叶很小就是自己梳头,自有梳头不伤发的技巧,不过他会的样式不多,眼下看着缺少发带的束发。 余南叶想着待会儿避开阿景,在镇上买条发带,素色的就很配阿景。 这般想着,心情也如拔云睹日,豁然开朗。 不就是赚银钱嘛,这也没什么。 爹爹手札上记录了那么多东西,总有一样能赚钱。 家里没有铜镜也没有琉璃镜,陆柘景有些不习惯,以往他总是照着那面,能将他映照得清清楚楚的琉璃镜,此时他抬手摸了摸高束起来的头发,上头少了常戴的云冠。 借着一盆水看清南南梳的头发。 与从前相比简单了很多,但这是南南给自己梳得,哪怕简单他也喜欢。 陆柘景满意夸赞,“很好看,南南梳得很好,我很喜欢。” 余南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但阿景直白的夸赞,还是令他如同吃了蜜饯般,心里甜滋滋的。
第42章 天光敞亮,村里陆陆续续有人家起来,隔壁传来老妇人叫骂声,指摘儿媳妇还不快起来做早饭。 媳妇嫁进门不到一年,每日都要被婆母训斥,新媳妇每日都闷声挨骂,丈夫冷漠看着,似乎是憋久了,受够了气,今日突然爆发,朝婆母回嘴几句。 接着便是更大声的叫骂,隔壁一阵鸡飞狗跳。 余南叶不自觉偷听。 他们隔壁除了吴婶,还有个刘婶子,不过村里人都叫她刘婆子。 刘婆子是村里出了名的泼妇,平时除了嚼舌根搬弄是非,泼辣的性子也是村里一绝。 余南叶拎着竹篮,听着隔壁传来的动静,差点忘了给吴婶拿黄豆芽。 他立马跑回灶屋,陆柘景看着他悄悄听墙角,又慌里慌张地跑进灶屋的背影,眼底划过一抹淡淡笑意。 余南叶一手拎竹篮,一手端着大海碗,朝站在门口的阿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隔壁突然传来一声暴喝,紧接着是女人哭泣的声音,“刘二,你竟然敢打我!” 话音一落,隔壁的栅栏门就被推开,穿着嫩黄裙裾的年轻姑娘冲了出来。 她跑得很快,险些撞到余南叶身上,幸好陆柘景眼疾手快拉了少年一把,将人护在怀中。 姑娘匆匆忙忙道了声对不住,便朝着村口跑去。 速度之快,看得余南叶瞠目结舌。 “没事吧?”陆柘景问道。 余南叶摇头,“我没事。” 他说着,才反应过来自己还在阿景怀中,阿景的怀抱宽大温暖,阿景身上是他熟悉,又喜欢的气息。 他竟有些不想离开。 他连忙甩走这一贪/念,给吴婶送去一碗黄豆芽。 吴婶也听见刚才的动静,瞧见小南顺嘴问了句,“刘二那媳妇跑了?” 余南叶点了点头,吴婶看他拎着竹篮,也不拉着人继续唠嗑,“还要去镇上,快些去吧。” 余南叶应了好,朝不远处等着的阿景走去。 刚一走近,手上挎着的竹篮就被阿景握住,“我来。” 余南叶不假思索要拒绝,但阿景好似猜到他要说什么,先一步开口,“我已经好了,竹篮重,我来拎。”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出村。 村口,赵大叔的牛车上坐了不少妇人。 他们看见南小子和景小子,纷纷好奇他们竹篮里装的什么,但碍于脸面不少人没开口。 不过这里面也有和他们有过一面之缘的刘氏。 先前她在吴婶面前伪装得很好,吴婶都信了她不是那般尖酸刻薄之人,将她带去暖房。 余南叶不喜欢这个婶子,看到她就想到爱装腔作势的继母陈氏。 陈氏也喜欢在自己面前端长辈架子,整日各种挑刺。 对外又是善待继子,贤良淑德的好继母。 只是余南叶想避开,刘氏却先一步开口,“南小子这是要去镇上?” 余南叶不想搭理,但碍于还有同村其他婶子嫂子在,只能不咸不淡嗯了声。 他拉着阿景胳膊,想快点离开,又听刘氏问:“你跟景小子竹篮里装得什么,遮得这么严实,是害怕被我们瞧了去?” 余南叶闻言皮笑肉不笑,“婶子说得哪里话,这不过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小玩意,不值当什么。” 不等刘氏再说什么,余南叶丢下一句,“婶子,我和阿景还有事,先行一步。” 便拽着阿景胳膊,朝牛车上的赵大叔笑了笑,大步流星离去。
第43章 余南叶也不管刘氏会与旁人说什么,又会如何念叨自己,拽着阿景大步往前。 刘氏不过是仗着自己和阿景身边没有长辈。 可想到自己从另一个时空过来,在这里除了吴婶会帮村自己外,他和阿景都是外来人。 他担心因为自己,会连累阿景遭村里人排挤。 陆柘景任由少年拉着自己。 少年的心事藏不住,他一眼猜出少年心里想什么,他没有急着安抚余南叶,而是将另一个竹篮,换到一只手上。 余南叶察觉阿景的动作,忙道:“阿景还是换我来吧。” “无事,这点重量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余南叶闻言并没有松口气,他觉得阿景在逞强,在余南叶印象里富家少爷,皆十指不沾阳春水,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五谷不分的书生郎。 比起体力,估计也就比一般哥儿力气大些。 但他不是一般哥儿,应该说像他一样的村里哥儿,都不是娇养长大的,从小就要干活儿。 他们力气天生比不过农家汉子。 镇上公子也不会看上乡野哥儿,皆娶女子为正妻,找的哥儿也是镇上娇弱哥儿。 富户家的哥儿,余南叶能一打三。 那些哥儿虽然吃穿不愁,可也只能做妾,被当家主母欺辱,余南叶觉得农家哥儿,虽然有干不完的农活,会被家人苛待,但他能出门,心情不好时还能进山。 可城里的哥儿一旦嫁人,便不能随意外出。 光是想想,余南叶都觉得憋得难受。 比起富贵,他更喜欢轻松自在。 余南叶东想西想间,也忘了拿回自己的竹篮,和阿景走了好一阵,才想起竹篮。 陆柘景却说:“下次若是不想回答,不答便是,不想搭理的人,不必在意,我身上有银子—” 话到这里他顿住了,他想说就算村里人挤兑,他们大可直接离开南水村。 但他知道有些话不能自己说,而是要少年自己想明白。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4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