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柘景会让他泡发黄豆和绿豆,都是为了证明一件事——唯有余南叶能种出作物。 并且在他手上能生长得很好。 诚然这个提议,一部分村民不会同意,他们或许会偷学。 到时,他暗中观察即可。 敲门声骤然响起,打断两人的思绪,余南叶走到门边,听到门外传来吴婶和吴大哥的声音,连忙把门打开。 吴婶看见人后笑吟吟道:“我见时候差不多了,就过来叫你了。” “婶子稍等片刻。”余南叶说着连忙转身去拿随礼。 陆柘景端来两碗水。 吴婶道:“麻烦景小子了。” 陆柘景微微颔首。 随礼早已拾掇。 “婶子等久了,咱们走吧。”余南叶挎着竹篮出来,陆柘景也要去,他想取走少年臂上竹篮,被少年拒绝了。 吴婶晃眼瞥见两人举动,只觉得两人关系好,并未往深处想。 吴大拎着竹篮,一行四人往钱家去,村里钱姓人家不多,除了钱多家,还有两户,这两户和钱多家是亲戚。 他们作为钱多的长辈和兄弟,去隔壁村接亲。 余南叶跟村里几位婶子打过招呼,村口传来吹吹打打声,余南叶回头看去,就见浩浩荡荡一行人从村口进来,片刻行至他们跟前。 队伍之前的两位中年男子,余南叶之前在村种见过几面,后来便没见过,那时他还以为两位大叔不是村里人,还是吴婶说他们是村里仅有的吹鼓手。 吹手是哥哥,鼓手是弟弟,村里红白事都会请他们上门,好吃好喝招待,因此两人长得膀大腰圆。 在林家村可没有这般热闹,若是娶得哥儿,哥儿还得自己走来夫家,若是姑娘,一披红盖头出门。 像乘轿子,坐马车出嫁的,都是富户人家的小姐或哥儿。 哪儿像南水村成亲这般热闹。 新媳妇坐在牛车上,一身红嫁衣,头上盖着红盖头,前来送亲的是她的两位兄长与嫂子。 兄长们生得身高马大,看着就不好招惹。 余南叶听着人群中小声议论,才知道着青色长衫的是位秀才公。 难怪钱家花了好几两的聘礼。 陆柘景见少年一直盯着牛车上的新媳妇瞧,侧了侧身挡住少年视线。 余南叶收回视线,跟着大伙儿往钱家去,到了钱家门前,钱多抓了把铜钱撒出去,大伙儿纷纷捡铜板。 余南叶跟着捡铜板,陆柘景似被热闹感染,随手一抓,准确无误抓到两枚铜板。 余南叶站起身来看到阿景修长白皙的指尖捻着两个铜板,被阿景严肃认真的模样逗笑。 陆柘景无奈失笑,旋即将两个铜板放少年手中。 众人纷纷道贺,田小妹喜气洋洋,钱父也笑出一脸褶皱。 今日他们家请来村家长的读书郎,张翰墨做礼薄先生,将人请上桌,张翰墨也不废话,提笔在麻纸上写下各自随礼。
第59章 余南叶上前几步, 报了自己的随礼,张翰墨在麻纸上一一写下。 余南叶悄悄升长脖颈,张村长家的读书郎写的字, 没有阿景的好看。 余南叶心底有些小得意, 仿佛写得了一手好字的是自己。 陆柘景见少年一直盯着面前男子, 特意瞥去一眼, 字写的一般, 没自己的好看。 陆柘景牵着余南叶的手, 和吴婶他们坐一桌。 刚才人多, 担心会撞到芸娘, 便让她先在家中待着, 之后和云云一起过来。 云云没能抢到铜板, 被村里其他孩子笑话,云云可不管她们怎么笑话, 扶着娘亲慢步到了小南哥哥那桌。 芸娘的身子快足月了,估计还有半月就会发动。 女娘和哥儿生孩子都危险,陈氏生孩子时也是提前找好稳婆, 甚至担心自己会提前发动, 说动余父将稳婆提前请来家中。 那时, 余父已不再年轻, 陈氏这胎找镇上远近闻名的大夫看过, 说是个儿子,余父高兴不已, 咬咬牙多给了五百文给稳婆。 稳婆这才同意, 提前五日住下,没想到陈氏还真提早发动,足足提前了四天。 若是等发动了再去请稳婆, 一来一回得耽误不少时辰,若遇上胎位不顺的,几个时辰耗下去,幸运的落下病根,不幸的当场离世。 孩子一出生便没了爹爹或娘亲。 诸如此类,耸人听闻的事,每年都会在林家村发生。 余南叶也曾担心过,后来到了南禹国。 余南国没有哥儿,自己在他们眼中与男子无疑。 那份不安才慢慢淡去。 如今看到芸娘,他又想起来了。 他问了芸娘几句,得知前不久才去镇上看过大夫,大夫说胎儿很好,又说一个月后会发动,叮嘱他们提前备好衣物。 余南叶闻言,说:“还是要提前找好稳婆。” 这话,他其实是对吴婶说的。 然而桌上几人,除了不满十岁的云云,其他人都有些惊讶,一般男子很难会关注到这些。 就连陆柘景都有些诧异,但很快他眼中划过一抹复杂,望向余南叶的目光若有似思。 余南叶话一出口才想起来,自己如今是男子身份,这番言论太过唐突。 好在吴婶他们都知道他这是好心。 吴婶调侃道:“没想到小南连这些都知道,放心吧小南,你吴大哥已经提前找好稳婆了。” “是隔壁村的吴大娘,当年芸娘生云云就是找的吴大娘。” 余南叶这才放下心。 桌上很快摆上碗筷,余南叶几人纷纷动筷,这回喜宴钱家当真下了功夫,不仅有时蔬,还有好几盘荤菜。 炒猪肉,炖猪蹄,炖鸡汤,还有一盘镇上生意红火的卤菜。 余南叶以前没吃过卤菜,此时尝过一口没忍住尝第二口。 他曾在爹爹的手札中见过一种菜,名为卤菜,制作复杂,肉质吸饱卤汁,闻起来便香气浓郁扑鼻。 吃起来鲜香酥糯。 爹爹以前说,有机会煮给南南吃。 年幼的余南叶一直等着爹爹口中的卤菜。 没想到会在另一个时空,吃到爹爹所描述的卤菜。 卤菜好吃的能咬到舌头。 陆柘景以前吃过卤菜,都城刚出卤菜来时,卤菜店每日络绎不绝。 后来时日久了,食客们吃腻了,去店里的人随之减少。 就在众人以为卤菜店会就此没落,卤菜店东家推出卤素菜,价格降低后,平头百姓也吃得起了,生意再度好起来。 他家又借着这股东风,在周边府城开卤菜店,几年过去店铺遍布大江南北。 如今更是开到了南水镇。 卤菜店的东家是贤王,是南禹国唯一的异姓王。 不过知道的人很少。 余南叶这桌有十人,除了他们几人外,还有几个脸生的叔婶。 这四人狼吞虎咽,很快将盘里卤菜风卷云残。 看样子他们应该也没吃过卤菜。 余南叶砸吧嘴,回味了下卤菜的味道。 不用想也知道很贵。 听说是镇上新开的卤菜店,不知道一份卤菜得多少。 吃过饭,跟钱家熟悉的村民闹起洞房,现场一片混乱。 余南叶跟钱家不熟,和其他人也不怎么熟,身边还有个即将临盆的芸娘,他挡在芸娘前面,几人一左一右,将芸娘护了起来,往外面去。 瞧见的妇人们笑着打趣。 芸娘有些不好意思。 倒是余南叶笑着说:“婶子说的哪里话,自家嫂子我能不爱护么?我还觉得不够呢。” 大伙儿还想从南小子手上买到豌豆尖,十分给面子的不再揶揄。 将吴婶和芸娘送回去,余南叶没多留,与阿景携手回家。
第60章 余南叶越瞧越觉得阿景的字好看, 心中也随之生出学更多字的念头。 他想讲出更多好听的字夸阿景。 若是陆柘景知道了估计无奈又熨贴。 陆柘景挑了两桶水回来,注入大缸中,水缸很快被填满大半, 陆柘景又出了门。 他步伐很快, 不一会儿水缸中就注满了水。 其他人还会觉得担水累人, 可陆柘景从小习武, 两桶水的重量对他而言轻轻松松。 余南叶看在眼里羡慕不已。 以前他在林家村余家就得早早起床挑水, 陈氏不许他挑半桶水, 他只能咬紧牙关, 从村里唯一的水井里打回水。 好在余家离水井不远, 咬咬牙也能坚持下去的。 在林家村挑水做饭洗衣的永远是哥儿。 哥儿孕育困难, 家里若添了个哥儿, 村里人便会嘲笑,生了个赔钱货。 那家人没了面子, 自然会将家中所有活计丢给哥儿做。 至于女娘,尚未出嫁前也会干家务活,家中若有哥儿, 女娘则不用干太多活。 两兄妹关系亲厚, 小姑娘也会帮着自家哥儿哥哥做。 一旦结婚, 不论女娘还是哥儿, 在婆家都需要干活。 像挑水一类的事, 家中汉子们不屑做,公婆也不会做, 家里的妹妹各种借口, 只有新媳妇挑水。 余南叶有次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挑水,他看不下去,出手帮对方挑了回去, 没成想还让那位小娘子挨了婆婆的骂。 来到南水村后,一些人家中打了水井,一些人还是去村中大桂花树下的水井打水。 没捡到阿景时,他自己去打过水,发现水井前等着打水的都是汉子,几乎没一个姑娘。 倒是有几个小孩觉得好玩,央求家里给做了个小水桶,拎着两个巴掌那么大的小木桶,哼哧哼哧提回家。 路上遇见的纷纷夸赞小孩懂事。 小孩得了夸奖,高傲得抬起下巴,挺起胸膛,小伙伴羡慕不已,纷纷求着借小水桶。 余南叶当时看到这一幕只觉得有趣。 原来挑水也不全是煎熬。 那时他就想好要留在南水村。 后来捡回阿景,等阿景养好伤后打水的事,全成了阿景一人做。 每次他刚担起空水桶,就被阿景抢了去。 余南叶一边回想,一边书写。 阿景踏进堂屋,看到乖乖写字的少年,没忍住摸了摸少年脑袋。 余南叶抬起头,冲陆柘景甜甜一笑,“阿景,你回来了,辛苦阿景了,我给你倒水。” 说着就想起身,下一刻被阿景按住肩膀,“不用,我自己倒,你先自己写,待会儿我再教你认其他字。” 余南叶乖乖点头,心里十分怡悦,又能学习其他字了。 上次阿景教他写了十个字,不知道这次会教写多少字。 陆柘景很快喝了水回来,他脑中出现蒙学需用的书。 南禹国也有类似《千字文》和《百家姓》《三字经》的启蒙书。 统称《蒙学》。 陆柘景参与了《蒙学》编撰,如今也能默写下来。 第一册内容十分基础,不再是深奥的大道之道,而是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字、词。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4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