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笑啊! 贾老夫人看着院子里的花草,她不打算管贾思的亲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当初给贾赦定下亲事,已经让儿媳妇很不高兴了,何必再去管一个庶女呢。从目前来看,儿媳妇还没对贾思下手,贾思就已经在折腾。 要是换成自己,早早就暗中下手处理了这个庶女。 贾老夫人心想儿子怕是给贾敏相看林如海,而不是给贾思相看林如海。要是给林如海说贾思,怕林家认为他们贾家看不起他们,要起仇怨。 贾思见贾老夫人不说话,不好再继续说。反正她在老太太这边报备过,要是贾敏再肖想林如海,那就是品性不端,要抢夺妹夫。 等荣国公从外头办公回来,见到荣国公夫人的时候,才知道贾思说的那些话。 “我何时说过那些话?”荣国公都懵了,他什么时候说过要给贾思定下林如海。 他是武将不错,也时常被那些文人嘲笑说他不懂规矩。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嫡庶之分,他要是到林侯爷面前说要把庶女嫁给林如海,那么两家是不是就没必要往来,林侯爷必定认为他嘲讽林家没爵位可袭。 林如海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举人,林家打算让林如海先沉淀几年,再继续科考。以林如海的学识,必定是一甲。 荣国公想着把贾敏说给林如海,一来能拉近两家的关系,跟文臣那边多亲近一些,二来也是给女儿找了一个好夫婿。万万没有想到庶出的女儿起了心思,之前送茶到林如海面前也就罢了,现在还在他夫人面前说这些话。 “敏姐儿也听到了?”荣国公皱眉。 “不错。”贾史氏点头,“思姐儿要定亲便定吧,我女儿可不抢她的。” 贾史氏想到贾思说的话就来气,那贾思分明就是在说贾敏要抢林如海,还想着让贾敏早早定亲。若不是怕荣国公不高兴,她一定直接让贾思禁足,不让贾思出来晃悠了。 “原是要说给敏姐儿的。”荣国公解释,好在贾思只是在府里说说,只要没有传出去便没事,“过两天……” “国公。”贾史氏打断荣国公的话,眼睛微红,“您可别给敏姐儿说林家的,要是日后传出姐妹易亲,你让敏姐儿如何抬得起头,解释不清,坏的是敏姐儿的名声,是我的名声。再者,那林家本就子嗣艰难,听了这事情,又怎么对敏姐儿呢?” 贾史氏很疼贾敏这个女儿,哪里愿意女儿被别人折腾。婆媳关系本就不好处理,随便一点小事情就能被放大,就林家那样的情况,都几代单传的,当家主母成亲多年才生下孩子,要是贾敏嫁进林家也很多年没生下孩子呢? 瞧瞧林侯爷后院的那些侍妾,就是因为一脉单传,所以林家的男人才更有理由纳妾。 原本贾史氏认为林家不错,可有了贾思之前的举动,贾史氏就觉得不成。要说不成,这不,就能找出好几个理由。 国公府的嫡女,想要嫁给皇子,那也是使得的。怎么就非得去跟一个庶女争夺一个林如海呢,贾史氏的脑子还没有坑到那等地步,也没有想着非得跟庶女杠上。 一个庶女而已,没必要,但是也得在荣国公面前说清楚。什么不跟国公说,那都是p话,贾史氏就是得说。 “那……便算了。”荣国公舍不得,林如海前途可期,多好的一个少年郎啊。 林家,林如海并不知道荣国府的这些事情,他家人准备让他先成亲,而后再继续参加科考。 “父亲。”林如海去见了他的父亲林侯爷。 “去了贾家,觉得贾家如何?”林侯爷有意给林如海说荣国府的女儿,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多算是武将派,而林侯爷算是文臣。 皇帝有意让文臣武将多靠近一些,林侯爷体会到皇帝的用意,当然就不能光说不做。
第4章 图谋 若是她直接穿成贾敏 林如海何等聪明,随即就明白林侯爷的意思,“荣国公府的庶出姑娘倒是送了茶。” 别以为林如海不知道荣国府的人员组成结构,他都清楚,他不是光光读书就不理人情世故的。有时候不懂得人家嫡庶,很容易就混淆了,该跟嫡出的接触,却跟庶出的接触,这就是对嫡出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林如海想到荣国府的那位庶出姑娘,心情不是很美妙。他之前并没有见过那个庶出姑娘,倒是听过外面的言论,那些人多是以调笑的方式说荣国府的庶出姑娘。 大意就是那位庶出姑娘都没有怎么出来,参加诗会也少,却传出才女的名头。有的诗词一看,就不像是一个女子作的,还有就是不押韵。 那样的诗词不是代写的,就是抄袭的。至于那种不押韵,看上去也有趣的,估计也不是那位庶出姑娘写的。 像林如海这等人,又不是没有遇见同窗找人代写文章的。有的纨绔子弟不喜欢读书,为了应付夫子布置的作业等,就可能去找代写,还有的人找人代写诗词,就是为了博得美名。 这种事情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大家也不是傻子。风格不一,且有的是写其他地方的风景,那就更不可能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写的,别说是从书上看的。从书上看的,和实地看的也有差别,不是说看书了,就能写出那样的诗词。 因此,林如海对荣国府庶出的姑娘倒是没有什么好感。才女,才女,那不是传出几首诗词就称得上才女的。
“庶出的?”林侯爷眉头微蹙,指尖轻轻地敲打桌面,怎么就是庶出的呢? 荣国公应该脑子没有不清楚到这等地步,怕是那庶出的姑娘自作主张的。 “听闻她们只相差几天。”林侯爷不可能让林如海娶一个庶出的姑娘,要的就是嫡出的贾敏,“且看吧。” 林侯爷想着等妻子参加宴会遇见荣国公夫人的时候,再提一下,两家若是有意,就可以定下林如海和贾敏的亲事。至于那庶出的,想来荣国府也能处理好,总不会闹出姐妹争夺一夫的画面。 只是林侯爷小看穿越的庶女的执着,贾思早就派人打听林夫人的动向,她想着得先打动林夫人,让林夫人主动上门提亲。 这一会儿,已经有人把林夫人过两天要去寺庙的消息告诉贾思。 贾思便想着过两天去寺庙,她一个人不好去,又不想荣国公夫人带着贾敏去,于是她又去找了贾老夫人。贾思想若是贾老夫人带着她去寺庙,再巧遇林夫人,那她们也有话说,自己再表现得好一些,指不定就让林夫人瞧上了。 娶妻娶贤,贾思认为自己虽然没有贾敏那么漂亮,但是她一定比贾敏更加端庄贤惠,能给林如海生儿育女。 明明贾思是从后世穿来的,她就没有过多去想林家一脉单传是不是林家男人的问题,她就想着贾敏不能生,她能生。就算她想到林如海身体的问题,顶多就是想自己能把林如海的身体调养好。 “过两日,正好是十五。”贾思去了荣庆堂之后,说得极为好听,还让丫鬟把之前手抄的经文带了过来,“孙女抄了一些经文,想着去庙里拜一拜,祈求祖父在那边过得顺遂。” “有心了。”贾老夫人这些年没少吃斋念佛,一来是想菩萨保佑家人,二来也是因为她的亡夫曾经上过战场,杀过不少人,想为亡夫去除杀气。 抄经文什么的,这种事情未必就是贾思亲自抄的,贾老夫人都明白。许是对方就是做做样子,图谋其他的。贾老夫人倒是不在意,这些人还是得聪明一些,才能争到更多的东西,以后到了婆家也更容易站稳脚跟。 要是傻白甜地什么都不懂得图谋,那才蠢。 贾老夫人看出贾思另有图谋,但是还顺着贾思的心,也是对贾思的一种鼓励。 “祖母可要一块儿去?”贾思询问,她想贾老夫人经常去寺庙,自己又这么说了,想来对方会去吧。 “去吧。”贾老夫人点头,“回头,让敏姐儿一块儿去。” 贾老夫人没有忘记贾敏,她不可能带庶出的孙女出去,就忘记嫡出的孙女。否则就该有人认为她更偏心庶出的,外头的人也可能认为她嫡庶部分,贾老夫人一直都很注意分寸,不可能给贾思太多的甜头。 “……”贾思就知道会这样,老太太总是想着贾敏,这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贾敏哪里比她好了,脸长得好看一点而已,哦,还有一点,那就是贾敏是嫡出的。这该死的嫡出,贾思非常讨厌贾敏,要是她直接穿成贾敏,那该有多好啊。 过了一会儿,贾老夫人就让婆子去找贾敏,说了要带贾敏一块儿去相国寺的事。 “二姑娘抄了经文,正好带去庙里烧给老国公。”邓婆子伺候贾老夫人多年,算是贾老夫人的心腹。她过来贾敏的院子,说去寺庙的时候,故意说了贾思的事情。 这种事情,不用贾老夫人多说,邓婆子都知道怎么说。老太太就是想让大姑娘知道,别让二姑娘把那些脸面事情都做了,大姑娘这边也该做些才好。 “她倒是用心。”贾敏称赞,随后便让邓婆子等等,把之前准备的紫檀木佛珠手串拿了出来。 那串佛珠手串当然不是得道高僧戴了多年的,是贾敏亲自做的,又用灵泉水泡过的,经过多到工序才制作出来的。不过对邓婆子说,就没有必要说那么多,只道,“这是前些日子寻着的,又去庙里开光过的,正好送给祖母。” 贾敏不喜欢贾思,以她的身份确实也可以没有必要理会贾思。可在她的梦里,梦里的贾敏越不搭理贾思,越不屑一顾,贾思就闹腾得越欢,仿佛贾敏就是她的手下败将,到后面还把贾敏折腾得嫁纨绔子弟。 有时候觉得没有必要争,可人家不会领情,只会不断陷害。 不管梦里的事情是真是假,贾敏都不可能让贾思过分讨好贾老夫人。老太太那个人,说白了,她乐意看到孙子孙女们有所图谋,只要别犯蠢就可以,谁对家族有利,那么后面就偏向谁。 老太太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老太太没有不注重嫡庶,都是按照正常的规矩办事,也没忽略庶出的。贾思也是老太太的亲孙女,贾敏都明白。 正是因为贾敏明白,贾敏才不会过分去讨好,她没有必要非得去跟贾思打擂台,做得差不多就成了。 “姑娘可要亲自送过去?”邓婆子询问。 “不必了。”贾敏道,“天色已晚,祖母也该用晚膳了。这一会儿过去,就该打扰到她老人家。” 贾敏以前不是没有想过去陪着贾老夫人用晚饭,贾老夫人却不大乐意,而是让贾敏回来。次数多了,贾敏也就不打扰贾老夫人用饭。 “这也成。”邓婆子随即就带着东西回去荣庆堂。 当贾老夫人看到那一串紫檀木佛珠手串的时候,自然看出这一串佛珠手串有多珍贵,看上去舒服,触感也好。这样的佛珠手串怕是很难找到,就是那些皇家都不一定能有,好在这样的东西也不是犯了忌讳的东西。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