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如我这般之人,必不得善终。” “若想伴我长久,需得学会惜命。” 谁忠谁佞,其实说不清,道不明。 内容标签: 强强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方镜 ┃ 配角:十九,二十,陶逊 ┃ 其它: 一句话简介:提着脑袋兴风作浪。 立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第1章 第 1 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方镜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当赈灾银饷层层下拨到了他手中时,他未加犹疑,依照旧例扣下千两,再行下放。 兖朝已到风雨飘摇之际,赈灾银饷不可动,蟒袍加身者心知肚明。 然他不动,他人亦动,多层盘剥之下所剩已是杯水车薪,不若为己。 众人皆道西南灾事乃压倒兖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殊不知天灾总与人祸相伴,将兖朝推向悬崖的不是西南灾事,实为官场祸事。 尔后西南动乱,暴民四起,天下纷争割据。 一年后,兖朝灭,奚朝立,国号蓬元,定都绵启。 方镜时年二十有四,一朝成为前朝旧臣,所过之处万人唾骂,无外乎叛臣贼子,罔顾人伦。 自他十九岁为官,贤臣与佞臣中,他选择了后者,百姓和利禄间,他果断放弃前者。 殊死争辩不如温言蜜语之效用,一清如水不若脂膏横流之舒坦。 花街柳巷皆知方同知五品小官,却富的堪比皇帝,只因方镜自认不爱财。 他敛财,也散财,今朝有酒今朝醉,从不把银子屯起来。 朝堂污秽,百官自危,他也乐得在这泥水之中拨云弄月,捞些油水。 银子是赚不尽的,源源不断滚入他怀中,官职不必过高,能搅动这潭浑水就好。 至于那些诤辩老臣,方镜有的是办法叫他们气坏身体。 世人皆道方家出了一个逆子,残害手足,气死双亲。 高床软枕上的皇帝却向朝臣夸耀,兖朝出了一位忠臣。 兵临城下时,这位忠臣亲口向叛军道出旧主的藏身之处,逼得旧主悬梁自尽。 尔后他转身向叛军施行大礼,成了奚朝的开国功臣,官居二品。 这日朝堂上,方镜又遭到五位已过天命之年的老臣联名弹劾。 唇枪舌剑皆是利刃,刀刀尖锐,直往方镜身上戳。 方镜无奈,甚累,最终只得感叹:“忠臣难为!” 一语道出立刻遭到连声的:“呸!” 身侧的刘墉冷哼一声接道:“方镜,方鉴之,这名字真是嘲弄!” “哟!”方镜忙朝他作揖,“刘大人原是同道中人,我也深感于此啊。” 刘墉官袖一甩再次冷哼:“不知羞耻!” “此事本无羞耻,晚辈如何而知呢?” “你......”刘墉憋红了脸,再次甩袖,不想与他理论。 龙椅上的年轻皇帝打了个哈欠,坐正了些,瞧见持续了一个时辰的“弹劾与反弹劾”的好戏接近落幕,终于发了话:“众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皇上!”年愈六旬的曹匀煞有介事道,“臣以为,方大人一向为文官,授其统制一职,恐有不妥。” “方鉴之,”皇帝懒懒朝他一瞥,“你怎么看?” “臣觉得并无不妥。” “曹爱卿可听见了?” 曹匀似是身子不稳,后退一步,颤巍巍道:“皇上......皇上怎可如此深信这等......这等佞臣!” 皇帝挑眉:“佞臣?” 他起身从殿上走下来,朝文武百官扫视一周,道:“这大殿之上,谁忠谁佞,朕分得清。” “曹爱卿的忠心,”他凑近曹匀,“朕也看得见。” “尔等既为同僚,彼此当多些担待,”皇帝说完便往外走,“退朝吧。” 一声令下,众臣皆散,唯曹匀手执板笏愣在原地。 方镜路过他身旁,轻笑道:“曹大人不走吗?” 曹匀猛地一个激灵缓过神来,颤手指着他道:“你......你......” 方镜笑道:“曹大人慢走,方镜先行一步。” 没走两步,就听见身后“噗通”一声,紧接着是慌乱起伏的叫喊声,连声嚷着“曹大人”。 方镜缓步走出大殿,心道:这可不赖我,皇上吓的。 出了宫门,十九已在轿旁等他。 方镜挥手:“今日不乘轿,我沿街走走。” “还有,”他脱下官帽揣给十九,“你回去收拾收拾,拣些厚实的衣裳,三日后去北疆。” “北疆?”十九赶紧跟上,“大人不是说咱们要守在绵启吗?” “那是以前。”方镜双手揣袖,走的不紧不慢,“如今战乱已定,天下太平,新帝登基三个月,朝臣无事可做,日日上朝只为弹劾我,我也有些乏了。现下皇上派我去北疆,我正乐得清静。” “那既是去北疆,大人可又升官了?” “升了,”方镜一笑,从袖中掷出一锭银子,“赏你的。” 十九赶紧接住,脸上乐开了花儿:“谢大人!” 十九离开后,方镜背手走入街市,在一巷道停下。 巷子很窄,墙根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破烂的乞丐,那乞丐微微垂首,没有动静,似是睡着了。 方镜照例在他面前丢了一锭银子,只是这次丢下后,却没走,只立在一旁等着。 乞丐这才抬了头,纠结纷杂的头发挡住了大半张脸,裸露在外的地方也黑乎乎的,看不清长相。 “本官很是好奇,”方镜蹲下身,单手托脸瞧着他,“本官日日予你银两,五年来也有千两,你竟没发起来财,这是为何?” 乞丐靠着墙,良久未动,一头枯草下的脸不显神情。 方镜就这么瞧着他,乞丐的嘴终于有所牵动:“草民无能。” “不是你无能,”方镜道,“是本官无能。” 乞丐钝钝抬头:“草民不懂。” “你懂。”方镜站起身,弹了弹衣袖,道,“朝代已然更迭,江山随之易姓,你瞧这街巷之中,有几张熟识面孔?” “绵启曾是兖朝最为繁华之所,经逢一年战乱,这街上往来之人,不是伤了,就是亡了,布衣之家尚且流离失所,你一介乞丐却安然无恙地坐在这里,你可是无能?” 乞丐沉默不言。 “别坐了。”方镜道,“坐久了,只怕筋骨也萎缩了,爪牙不利,如何讨食?” “北疆的风水养人,你该同我去看看。” 乞丐终于站起身,望着方镜,没有言语。 “今年多大了?”方镜问。 “二十。”乞丐答。 “好,这便是你的名讳。”方镜揣手走出巷道,二十紧随其后,“给十九找了个哥哥,这小孩该高兴了。” 方镜无事闲逛,买了好些小玩意,也不嫌二十脏,全推他怀里让他抱着。 街上的贩夫走卒,每见他来便笑脸相迎,银子照赚不误,等他一转身便是些“小人”、“叛臣”、“庶子”之类的字眼,方镜倒并不介怀,二十也沉默听着。 得亏十九没来,不然又是好一番理论,方镜立刻感受到二十的好处。 逛至一座宅院,方镜被吸引了过去,他头一遭瞧见如此堂皇的道观,门口两座石狮子,也甚是巍峨。 待他走近了去看悬着的匾,却写着“杨府”二字。 “这是何处?”方镜问向身后的二十。 “杨涓杨海秀之宅。” “怪道是,”方镜两手揣袖,“原来是他的府邸。” 杨涓与方镜同为前朝旧臣,名声却是两处。 每提及杨涓,人皆道是贤才忠臣,世之高士。 而论及他......不提也罢。 杨涓有一方烈性,得知国破,兖朝旧主自缢而亡,他怒斥叛军,挥刀自刎以身殉主,万幸被救下了。 新君敬他忠义,拜他为太保,杨涓执意请辞,自称不想过问官场之事,愿一心修道。 皇帝仍不肯放他走,便留其官职,封他为水清真人,划地为观,为他修缮宗祠与府邸,允他求仙问药,自在清修。 方镜感叹:“真是舒坦啊。” 话音刚落,门“嘎吱”一声响了,尔后跑出一个粉嫩的小丫头。 那小丫头东张西望了一阵,就发现了方镜,圆溜溜的眼睛眨了眨,就想往他这跑。 没跑两步,小丫头“倏”地被抬高,杨涓一身道袍,从身后将她抱起来。 小丫头发现来人,甜甜地喊了声:“爹爹。” 杨涓应了声,往她脸上蹭了蹭道:“暧儿想跑去哪儿?” 杨暧被蹭的“咯咯”直笑。 杨涓没发现两人,抱她入了门。 门“吱呀”关上,方镜却看的入了神。 二十见他一直没动静,叫了声:“大人?” 方镜自觉失态,转过身往回走,道了句:“养个女儿好。” 有个这样的爹更好。 行了许久,方镜突然停住,转身问二十:“他女儿多大了?” 二十不假思索道:“四岁。” 方镜一笑:“这你也知道。” 他背手又往前走:“看来该叫你在这街巷多待两年。” 二十沉默半晌,道:“草民愿意。” 方镜出了好大会儿神,听见他这没头没脑的一句,难得没听懂:“愿意什么?” 刚问出口,他又反应过来,回身道:“跟着本官,需得灵活点,不然容易丢命。” 想了想,他觉得有必要补充:“本官的名声你也知道,若有些不知分寸的刁民朝本官丢些鸡蛋瓜果,还需你替本官挡着。” “也别叫草民了,”他又道,“以后自称卑职。” 二十一一应了。 两人之后便一路沉默,半晌放到方府,方镜却没踏进去。 他对着头顶的匾额,似是不认识一般,端详良久,尔后终于进门,却突然冒出一句:“本官四岁的时候,整日睡在柴房。” 十九听见动静,忙跳出来迎接,一个不妨看见二十,怔在原地:“大人,你身后怎么跟着一个猴儿?” “猴儿?”方镜盯了眼二十,忍不住笑了,“若有人问你的姓,你便说姓侯。” 二十拱手:“谢大人赐姓。” “十九。”他又叫了声。 十九忙应。 “带你侯大哥去洗澡。” 十九看出这确实是个人,还是他家大人每日施舍一锭银子的那人,忙凑上去把二十怀里的东西悉数接了过来,好声领着他走。 待到转了弯,俩人消失在方镜视线里,他忙问二十:“你怎的来了?” 背后突然冒出一声:“不许瞎打听。” 十九一弹老高:“大人,你吓死我了!” “方才忘了说,”方镜道,“把这些也包上。” 十九一听愣了,顺着他的目光往怀里可劲儿扫了一周,瞪直了眼珠子:“大人,你带这些东西干嘛呀!” “有用,”方镜走远了,“包上。” 十九拿起一支竹蜻蜓,问二十:“这能有何用?” 二十只道:“快些来罢。”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