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有事容禀,牵涉燕王 菊花开遍的山路,围坐一群锦衣华服的宫人,其乐融融。
腾腾腾的跑步声从队伍最后传来,引得众人抬眸看去。 朱守谦身着一袭素服从后赶上来,众人见是他,皆抱拳颔首以请,道:“见过靖江王。” 而朱守谦,喘着粗气一脸匆忙的模样,昂着头略过众人眼前,对他们所施之礼视若无睹,直奔皇帝面前,跪于地,请安道:“侄孙守谦给皇爷爷请安。” “守谦不必多礼。”朱元璋慈爱的笑笑,将他扶起来。 朱守谦一味的跟皇帝寒暄着,完全不理别的,然而一众老臣还躬着身子,又不好说话,只好任由老腰那么弯着。 立于一侧的皇太孙朱允炆瞧着不对,长舒一口气,行于前扶了一众老臣,道:“诸位大人请快快起身。” 朱守谦这才回神,转回身,微微一笑,颔首说道:“瞧瞧我,只顾着与皇爷爷寒暄,竟忘记了诸位大人,着实是守谦的不该了。” 语毕,他抬眼看向朱允炆,道:“亏的允炆弟弟够机灵,否则我不知还得让诸位大人行多久的礼呢。” 朱允炆微微颔首,礼貌的笑了笑,站回了皇帝身侧。 朝中老臣,瞧着朱守谦身上所穿,忍不住低声说道:“瞧瞧这靖江王,重阳登高如此喜气的日子,怎的穿了这么一身素丧的衣裳来此,当真不怕触怒圣威。” 黄子澄低笑一声,压低了声音,似笑非笑的说道:“老大人,咱们也都知道这靖江王的身份,本是族中子弟册封为王,且于京中得皇上亲自管教,那可是连藩王们都没有的待遇,可见皇上对这小辈的重视。” 另一人也低声叹道:“谁说不是呢,众所周知,那魏国公都能为避皇太孙名讳,将名中的允恭二字改为辉祖,这靖江王实在也是太不拘小节,称呼皇上与皇太孙,竟是一口一个皇爷爷,允炆弟弟的不知避忌。” 齐泰轻咳两声,提醒道:“老大人,咱们皆为人臣,皇上宠着谁便是宠着谁了,咱们跟着尊着就是了,您说呢。” 两位老大人重重的舒了一口气,摇摇头,噤了声。 朱允炆缓缓抬眸,对着朱守谦的衣服打量了一番,微微一笑,轻声赞道:“守谦哥哥的衣裳今日穿的真素静。” 闻言,朱元璋抬首看去,眉头轻蹙,冷声问道:“守谦你的衣裳……可是于东陵中所穿素服吗?” 朱守谦不由得心中一颤,连忙跪倒在地,说道:“孙儿臣有要事相禀,故而来的匆忙,未赶得及换衣裳,请皇爷爷容禀,再治守谦之罪不迟。” 朱元璋双手背于身后,双拳握紧,沉默了片刻,才冷冷的说道:“你有何事要禀,说来听听吧。” 朱守谦颔首滴溜溜的转转眼珠,突然神秘兮兮的说道:“皇爷爷三思,孙儿臣今日要禀之事……牵涉四王叔。” “哦,与燕王有关?”朱元璋思忱,继而伸出手将朱守谦扶起,笑笑说道:“反正燕王也不在此,就便将此事说来听听吧,朕也体验一下,背后说人的感觉,啊?哈哈哈……” 朱元璋此话一出,引得众人也笑出了声。 朱守谦微微颔首,心中暗笑,开口说道:“今日重阳登高,四王叔曾呈折,以孝陵中事务繁杂为由,不能陪皇上同行,连七王叔也推脱了不来,孙儿臣便觉得可疑,果然他二人偷偷遣人进了这紫金山。” 朱元璋眉头蹙紧,冷声问道:“哦?此话怎讲啊?” 朱守谦眼瞧着皇帝脸上不悦,又开始娓娓道来:“孙儿臣奉命协助四王叔负责东陵修葺之事,前日突然见了一桩奇事,东陵地界,四王叔秘密约见了两个姑娘,我觉得其中必有不妥之事,于是今日匆忙赶来紫金山,果然看见那两个姑娘顺利的进了山。” 朱允炆细细一想,笑笑说道:“守谦哥哥,你是不是有什么疏漏,你既没有听得真切,也没有看的真切,可不能如此草率的定论吧,四王叔是什么人大家都是清楚的。” 朱守谦连连摆手,说道:“不会错的,我问过守卫了,她们所执确是燕王府令牌不错,而这两位着实是生面孔,从前都没见过的,以守谦愚见,她们二人必是受了燕王指使,来此山中的,意欲图谋不轨,皇爷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得不防啊。” 人群中暗戳戳的发出了几个声音,一人道:“难道燕王他,当真不轨,以两个生面孔的女子为杀手,让齐王留下给他作证,证明他不在场,从而逃脱干系?” 又一人叹:“若是如此,那燕王的心思得有多深啊。” 朝中老臣冷冷的咳了两声,跨步上前,颔首说道:“皇上,臣以为,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呢,会不会是守卫搞错了什么?依臣等对燕王爷的了解,他向来忠心,绝不可能做这等忤逆错事,怕只怕有人想混淆是非,嫁祸给王爷吧。” “你这是什么话?你是说本王想害燕王?”朱守谦甩了甩袖子,转脸向朱元璋,道:“皇爷爷,孙儿臣只是为了您的安危着想,绝无他意呀。” 又一老臣说道:“臣等并非指摘王爷,只是分析种种可能,且微臣也绝对相信燕王爷的为人。” “嗯,朕也是愿意相信燕王的。”朱元璋点了点头,轻拍拍朱守谦的肩,慈爱的笑笑,说道:“当然,守谦的一片孝心,朕也自然收下了,大家都不必担心,毕竟到目前为止,那两位姑娘还未出现,朕身边个个都是高手也没什么可怕的,待她二人出现,细细问来,再做定夺吧。” “皇上圣明。”众人弯身颔首,高呼一声。 朱元璋摆了摆手,笑说道:“好了众卿,大家也都歇好了,咱们,继续往山上行了。” 一众人又开始浩浩荡荡的往山上行去了。
第75章 崖边吟诗,像极当年 山顶崖边,暖阳偏西,茱萸菊花,美人轻倚木栏杆。 皇宫一行人说笑着来到了山顶,忽见崖边两个姑娘家。 朱守谦眼疾手快截停了队伍,忙撑开手挡于皇帝身前,低吼一声:“皇爷爷小心,就是那两个女子,先抓了再说。” “不急!”朱元璋抬手示意不必,淡语道:“再看看。” 见势,徐辉祖与李景隆亦快步上前护卫,紧握长剑于手。 姚辛夷余光往身后一扫,冷声道:“来了!” 徐童潇嘴角微扬,手中一把折扇展开,以朗朗之声,口中吟诗道:“重阳嫁接圣颜欢,御宴传呼近侍官。天上不栽陶令菊,人间空整杜陵冠。茱萸幸剩明玉赐,菽水遥怜阿母餐。日目登高何处望,凤凰冈台倚栏杆。” 徐辉祖重重的咽了口口水,低低一语道:“父亲的诗!” 同时间,朱元璋蹙眉,轻叹了一口气,道:“徐达的诗!” 这首诗,是许多年前,朱元璋第一次带领手下功臣登上紫金山,当时正值重阳佳节,徐达一时心血来潮之作,许多功臣接连下世,所以听过此诗的人并不多。 朱元璋缓缓抬眸打量,不知她二人是何身份,身家何处。 朱守谦站直了身体,双手背于身后,朗声问道:“前面崖边的,是什么人,速来拜见圣驾!” 徐童潇一侧嘴角微扬,她轻摇折扇,慢慢的转过身来,好一派的俊俏高傲,折扇扑于胸前,像极了一个才女,她淡眼扫过眼前一众人,认了个清楚。 姚辛夷随着转过身,恭恭敬敬的颔首,掩了绝美面容。 李景隆对上徐童潇目光之时,心头一坠,眉头蹙紧,握着剑鞘的手又紧了紧,暗叫一声不好,低语:“怎么是她?” 徐童潇红唇勾起,冷眼于皇帝目光相对之处定格,她深不见底的双眸,寒光直打透了朱元璋的胸口,他的心竟一点一点跳动开始加快,那是一种恐惧。 徐辉祖看着她的模样,冷冷的透着一股杀气,竟然莫名有了一丝紧张,他有预感,那种熟悉感,越来越让人不安。 顾不得什么礼数,徐辉祖高声问道:“王爷问话你为何不答?是什么人,报上名来。” 徐童潇才细看了看他,棱角分明的脸,干练的模样,他就是徐家的大哥吧,果然是父亲的亲儿子,俊朗威风。 缓缓将折扇收起,徐童潇淡漠冷语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是不是忘记了一个人,那人,七年前死在了万岁山下。” 朱元璋眼角微颤,却面色平静如常,颇威严道:“你说徐达?朕当然记得。” 徐童潇冷冷一笑,翻了个白眼,说道:“重阳登高,皇上一路闲聊说笑,总不会忘记了今日也是别人的忌日吧,徐达墓便在此山中,您是否也该去瞧瞧这位,曾经为您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老友呢。” 闻言,朱元璋竟是一个趔趄,他深吸一口气,控制情绪。 “大胆反贼,竟敢指责皇上。”朱守谦眼中一丝阴狠闪过,抽出随身软剑,高喊道:“来人呐,抓住她们,杀无赦。”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带手下人围上来,姚辛夷与徐童潇眼神相对,轻点点头,双拳化掌,迎击。 快跑几步,飞身而起,握住一人右手,手掌运气直打在那人头顶,只见鲜血从头上流到下颌,姚辛夷才放了手,卸下那人手中长刀,握于右手上。 姚辛夷目光阴狠,始终护在徐童潇身边,手握着淌血的刀,一刀一刀甩出,一刀一条人命,杀人之势,无人能挡。 蒋瓛亲自出手,长刀直指,姚辛夷却是轮圆了手臂,狠狠的将刀甩出,内力之强,直弹的蒋瓛倒退了好几步,摔倒,见此朱守谦也冲她而来,根本不敌。 一位老臣跨步上前,抱拳颔首,低声说道:“皇上,老臣瞧着,这个姑娘的身形武功,下手之狠辣,可是像极了七年前万岁山……那个……” 朱元璋双手握着,摩挲着,嘴唇微颤,心里也犯着嘀咕,他在等着徐童潇动手,然而徐童潇只是笑看着眼前,未动。 见朱守谦与蒋瓛不敌,徐辉祖与李景隆对视一眼,总觉得二人目光中都有一抹复杂的神色,微点头,同时飞身而上。 “多欺少,我不玩了。”徐童潇冷笑一声,反身往山下。 姚辛夷横着刀护着,步步后退,亦转身跟着徐童潇跑去。 朱元璋高声喊道:“带回来,朕还有话要问她们。” 四人带着一众锦衣卫,随着往山下追过去。 追至半路,徐辉祖李景隆飞身拦截,至此,再次被围住。 朱守谦以剑直指,冷声问道:“你说,你到底是何人?是不是燕王派你来刺杀皇上的?” 闻言,徐童潇不由得笑出了声,道:“呵呵呵,真好笑,我什么身份,还见燕王,不见阎王都已经谢天谢地了。” 朱守谦又问道:“那你手上的燕王令牌怎么解释?” 徐童潇眉头轻挑,笑笑说道:“对付你们这群蠢顿的家伙,何需动用什么令牌,我也不过略施小计。” 话说着,徐童潇啪的将折扇打开,于手指上转成了花,在兵众头顶甩了一整圈,收回手中,微甜丝丝侵入大脑,产生了幻像,对着眼前的人开始胡乱说话,包括朱守谦与蒋瓛。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1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