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录by太子姑娘 文臣攻 x 帝王受 ,强强 cp:变法文臣忠犬攻 x 二度谋反帝王受 【注意:帝王受,帝王受,帝王受!!!】 HE,强强,年下,1v1,正剧风 —————— 市井传言,清嘉帝心狠手辣,二度谋反,毒杀了自己的亲哥。 当沈嘉进京面圣时,才发现清嘉帝和传闻中的一点也不像。 不仅不像,他还认出陛下是当年自己救下的跳崖寻死之人。 —————— 一句话简介:历经沧桑看透世事的皇帝,遇见了积极乐观的忠犬攻,一边搞事业,一边谈恋爱的故事。
第1章 行路难(一) “听说那一日,陛下率兵攻入皇宫,永文旧臣俯首跪于宫门两侧。陛下骑着马,入午门,过金水桥,一直骑行至奉天殿内。那些永文旧臣看着陛下的马蹄踏在丹陛之上,仿若踩在他们的心头。” 说书先生将手中折扇“啪”的打开,兴致勃勃的摇着扇子继续说道:“永文帝想要伪装成太监逃出宫去,结果被亲信出卖,押送到陛下面前。他们兄弟俩这一见面,啧啧……” 说书先生露出遗憾的表情,坐在下面的一众听众纷纷起哄:“快说快说,是不是永文帝大骂了当今陛下?” “那是肯定的,江山被弟弟夺了,能不骂吗?” “听说永文帝骂陛下不能……” 说话的人刚说一半,就被其他人捂住了嘴,“莫说莫说,不想活了?” 有人露出迷茫的神色,有人似懂非懂。这时说书的“啪”的合上折扇:“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二楼雅座处,一男子淡定的喝茶听书。自从一年前今上推翻暴政,登基为帝后,京城中的老百姓总是对城破那日津津乐道。毕竟在陛下还是秦王之时,所有人都盼望他再次造反,除了他的大哥永文帝。 为什么说是“再次”造反?因为当今陛下是历史上罕见的,造反造了两次的人呐。第一次帮他老爹推翻了他大伯,第二次推翻了他大哥。两次都是以少胜多,险中求胜。故而陛下被世人认定是天之骄子,命中注定他应为帝。 “大人,他们说陛下不能什么?”男子对面的小童耐不住心底好奇,终于问出了口。 “我也不知道。”男子摇摇头,漠不关心般喝着自己的茶。此人姓沈名嘉,字长青,本是清水县一名小小知县,奉召入京,今日刚到,还没有正式面圣。 “大人,听说陛下心狠手辣,亲眼看着自己的大哥永文帝喝下毒酒。您明日面圣,可要小心再小心呐。”小童一脸担忧的说道。 “既然知道怕,还说‘心狠手辣’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沈嘉笑了笑,掏出碎银子放在桌子上,“走吧,明日就见着了。” 是圣君还是暴君,明天就知道了。 翌日,沈嘉穿着厚厚的官服,在养心殿偏殿静坐。像他这种七品芝麻官,是没有资格参与大朝会,只能在偏殿等待皇帝下朝后召见。 和他一起待诏的,也是刚入京的几位地方官。众人差不多都是第一次面圣,心中颇为紧张,连寒暄几句做做表面文章的功夫都省了。 不知等了多久,终于有小太监过来传旨,宣众大臣觐见。 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沈嘉跟在几位大人身后,来到养心殿。他官位年纪最小,故而站在最后一排,随着众人下跪行礼,三呼万岁。 皇帝让众卿家免礼,并赐坐。众人战战兢兢,屁股只挨到凳子一半不到。沈嘉坐在后排,低着头听皇帝如同拉家常一般,询问地方收成如何,受灾与否,风土人情又是怎样的。被询问的官员十分紧张,对答中吞吞吐吐,但皇帝并未怪罪,反而说了几句勉励之语。 沈嘉听着皇帝的声音仿若寺庙里的钟声,洪亮又令人心神沉静,听着听着,他的心突然定了。那位紧张的官员,此刻也渐渐镇定,说话不再磕磕绊绊的了。 也难怪那位官员先前紧张,当今陛下不是之前的永文帝,没有那么好糊弄。他的江山,是他凭实力打下来的。外界将陛下传的仿如神明,他们这些没面过圣的小官员,自然是畏惧陛下龙威。 前面的人一一奏对完毕,终于轮到了沈嘉。沈嘉顿时提起精神,等候陛下开口。 “清水县知县沈爱卿。”皇帝的声音从上面传来。 “臣在。”沈嘉急忙起身,几步来到御前。 “清水县……是在秦州境内吧。” “是。” “秦州,朕倒是颇为怀念那里的风土人情。”皇帝笑了笑,仿佛回忆起之前的峥嵘岁月。 国人都知道,当今陛下乃康平帝次子,姓萧名翌,十六岁拜将,二十岁平定西瓯立下战功,深得他的皇祖父弘武帝的欢心,天下人皆称萧翌为战神。 二十二岁,萧翌谋反,拥其父康平帝上位。二十六岁,康平帝驾崩,传位他的大哥永文帝。因受永文帝忌惮,次年就藩秦州。三十岁,萧翌再度谋反,登基为帝,年号清嘉。 沈嘉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怀念秦州,那么偏远的贬黜之地。他不由微微好奇,大着胆子抬头望向龙椅上的陛下。 只见皇帝并未穿龙袍,只着了一件湖纱道袍。他的周身散发着一片平和,给人感觉极淡、极静,仿佛隔绝了俗世纷扰。一双眸子像一汪潭水波澜不惊,又如古井般深不可测。 见到圣上的庐山真面目后,向来无畏无惧的沈嘉,眼中露出了几分诧异。 他认识他,当今陛下竟然是那个心如死灰想要跳崖寻死之人?如今却想通了,甚至夺了天下? 没想到当年自己无意间救他一命,居然改变了国运。 作者有话说: 新年新气象,新年开新文了!
第2章 行路难(二) 那是三年前,正值永文三年。沈嘉初入官场,得罪了权贵被人打压,贬至陕西秦州清水县。虽然贬到偏远的西北,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反而干劲十足的帮扶当地村民,开垦荒地,养殖放牧,将贫苦的清水县搞得风生水起。 沈嘉作为知县,经常微服来到田野山间暗访。那日,他见一衣着华美的公子哥独自一人在山间,相貌陌生,看起来不是本地人。 那名公子哥一直坐在轮椅上,应是不良于行。沈嘉好奇,不由向他走去。等沈嘉走近才发现,此处背面恰好是一悬崖,而那公子哥的轮椅竟然停靠在悬崖边。 危险!沈嘉见状心提到了嗓子眼,可当事人仿佛并未察觉到自己身处险地。 正如沈嘉所担忧的,此时一阵劲风吹来,轮椅摇摇晃晃,即将被狂风刮翻。 沈嘉没做他想,三步并两步跑过去,慌忙扶住了轮椅,却见坐在轮椅上的人神情淡漠,仿佛刚刚命悬一线的人不是他似的。 沈嘉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冲那人吼道:“你发什么疯啊,腿脚不便还独自来山上做什么,不怕掉下悬崖摔死?” “死不死的,与你何干?”那人没有道一声谢,撂下这句话,直接转动轮子走了。 沈嘉第一次被人怼得愣住了,等公子哥走远了才回过神,冲他的背影喊道:“残了瘸了,就要自杀吗?公子年纪轻轻,看衣着应是大户人家,至少衣食无忧。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家人想想。这世上比你惨的人多了去了,一个个都认命去死?真乃懦夫所为!” 那身影微微一顿,轻声说:“你不懂。” 沈嘉没有听见那名公子哥低声轻语,只恨自己的好心被人当做驴肝肺,心中恨恨道下次再也不救一心求死之人了。 ※※※※※ 按说三年前的一面之缘不会留有太多印象,但在生死间的初次相见,就两说了。 果然,皇帝的眼底也闪过一丝惊诧,虽然他掩饰的很好,但还是被沈嘉察觉了。 沈嘉一时心情复杂,不知该喜该悲。自己算皇帝的救命恩人,但他当时又辱骂了圣上,不知道陛下记起此事,是会罚他还是奖他。 沈嘉心中惴惴不安,只听皇帝用平稳温和的声音对诸人说道:“朝廷三年一次外察地方官,诸位在此次考绩中评为上等。你们将各州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富足安康,众爱卿功不可没。朕打算将诸位调入京城为官,众卿且回到住所,暂等几日,调任的旨意不日便会下达。” 这就是升官了,众人虽然有所预料,但一下子从地方上变成京官,还是喜出望外。官员们纷纷行礼谢恩,皇帝淡淡的叫起,让众卿家都退下了,却单独留下了沈嘉。 沈嘉低着头站在原地,不知道皇帝想对自己说什么,顿感忐忑不安起来。 众人谢恩后鱼贯而出,偌大的殿宇中只剩皇帝和沈嘉二人了。皇帝从龙座上缓缓起身,走到沈嘉跟前。沈嘉闻到皇帝身上淡淡的百和香,似有静心作用,他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 只听皇帝说道:“时间隔的有点久了,不过还是应该补一句,谢谢。” 至于谢什么,二人心知肚明。 沈嘉没想到皇帝还会道谢,他愣了愣才拱手道:“臣,当时不知是陛下。冒犯之处,请陛下宽恕。” “无妨。”皇帝笑笑,“不必拘束,坐吧。” 待沈嘉坐定,皇帝又问道:“卿当年就是清水县知县?” “是。” “这么多年,未曾升迁?” 沈嘉神色一暗,“是。” 皇帝心知永文朝吏治混乱,党同伐异,有志之士得不到重用。他替沈嘉惋惜道:“可惜沈卿一身才学了。朕见你将一贫困小县治理的井井有条,就知沈卿是有能力的。” “陛下谬赞了。”沈嘉赶忙站起来说道。 “坐,坐。”皇帝示意他不必多礼,自己也找了个座位,坐在沈嘉跟前,“沈卿是哪年进士?” “臣永文二年二甲十一名。” “永文二年……”皇帝想起自己也是在永文二年被迫离京就藩,怪不得他没有在京城见过沈嘉。 皇帝打量沈嘉,见他虽然年纪轻轻,但行为举止不卑不亢,进退有据。最重要的是,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朝气,如同初升的太阳发热发亮。 皇帝看着朝气蓬勃的沈嘉,心中有些羡慕。这是他身上,所没有的。 “沈卿今年多大了?”皇帝突然问道。 “臣虚岁二十七。”沈嘉答道。 “二十七,正是好岁月。”皇帝感慨了一声,又道,“朕打算将你调入六科任给事中,虽然不过从七品,但是个做实事的地方。你可愿意?” 沈嘉一下子就激动了,他本以为自己最多做个没有实权的御史谏臣,没想到皇帝居然让他入六科做事。六科不隶属于六部,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甚至可以弹劾百官,封驳诏旨。这是个真正的职小权重的地方啊。 “臣愿意,定不负陛下所托。”沈嘉说着又要站起来行礼。 “不必多礼。”皇帝阻止道,“沈卿啊,你表字是什么?” “臣表字长青。”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2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