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家的人来看,王奶奶就是来闹事的。 让拉着走的祁氏福至心灵,忙扭身对英王李威道:“大人,我家的繁京姑娘,还没有定婆家呢。” 岳老夫人能沉得住气的人,老脸上也一阵发烧。李威一直冷脸到现在,也没有忍住,扯动嘴角有了轻轻一笑,含笑对着后面的人道:“这位,是做什么的?” 排在王奶奶身后的人忙挤上去行礼,同时认为自己遇上大彩头儿。别人见到的大人活似八辈子仇人,他见到的却如沐春风,不说几句还待何时? 李威认真听他讲话,好从话里面多方面的分析幽塞近况。这与廖雪峰说的不一样,既是对廖雪峰的监督,也可以帮廖雪峰找出他考虑不到的漏洞。 但饶是这样,还是有一缕神思分了出去,让李威想了想岳家的大姑娘。 那个叫还京的。 说来也怪,在岳家上上下下都充满阿谀之风时,她却从早饭后就没有再见到。 难道岳家这群怪物里面,还能有白莲花不染污泥? 岳繁京根本不在这里,反而让李威的记忆更深。而英王稍稍的再分些耳力出去,还能听到厚门帘外的争吵声。 有廖雪峰维持秩序,人不断的进来,又不断的出去,夹棉绣腊梅的门帘约有半指厚,但也就挡不住外面的嘈杂声,不时的飘来一句半句。 王奶奶走出房门,就即刻发现自己是让推出来的。而贵人不在眼前了,不吵还等何时? 廊下有利的地方,有粗重的廊柱。分一只手牢牢抵住大红廊柱,脚下寸步不再挪动,王奶奶对着杨氏、纪氏和祁氏发飚。 “你们家敢撵我?忘记我是王奶奶!” 祁氏冷嘲热讽:“谁敢忘记你是王奶奶,还不赶紧回你王家去,别在岳家攀亲戚!” 杨氏不阴不阳地道:“王嫂嫂,这可是我家。” 纪氏也道:“王嫂嫂,眼红也不带这样的是不是?哪能坐在别人家客厅里,说自己家好?” 哪怕还一个字没有提到姑娘攀贵人,李威听到以后,也能从两家争风的情况里愈发奇怪下叫“还京”的姑娘,她去了哪里? 莫非是另出歪招去了? 出门在外,凡事还需要小心。小心烛火,小心风雪,小心岳家的姑娘。 ------题外话------ 周一周一,一起工作愉快。
第三十一章 杂事 在别人家里吵架,赢的可能性不高。王奶奶又说上几句,带着一肚皮的气回家。纪氏和杨氏重回客厅指点女儿侍候,祁氏往厨房走去。 奶娘又一回想到,家里的姑娘们包括别人家的女眷都舍不得走,她的大姑娘为什么还不回来? 唱年戏出力为的是贵人,那么在贵人面前呆着,不也同样为了贵人? 她边走边道:“大雪寒天的,大姑娘已经出去小半天,是时候叫她回来,廖将军也不会说什么。” 既然这样的说,祁氏应该紧跟着王奶奶脚踪,往大门走去。但她不是正在说大雪寒天的,大姑娘出去小半天,应该吃点喝点。 厨房里今天的准备丰盛,一个原因是就要过年,家家都置办过年的吃食。另一个家有贵人,大灶小灶都热气腾腾,随时蒸煮煎烧。 祁氏拿过小食盒,装两块岳繁京爱吃的糕饼,新出炉的永远口感一流。又装一碗野鸡豆腐干笋汤。 正忙活着,春枝走进来,扒着门喊厨房的管事:“赵妈妈,老太太说半上午了,把给贵人准备的汤水送去。” 赵妈妈见到她大喜,春枝是家里丫头中最勤劳好说话的那个,忙用围裙擦擦手,揭开蒸笼,拿出一个红枣馒头在手上,叫着:“春枝,给你吃一个,就好帮我们搬些柴火。” 岳繁京有祁氏照顾的无微不至,也不是刚学步的孩子时刻需要有人,春枝不耐烦坐下来绣花,时常的往厨房上帮忙,打听各色闲话及帮岳繁京得些便宜。 赵妈妈说的话计,是春枝时常做的。 她脆生生答应着:“哎,我吃了就做。” 刚接过馒头,见灶台后面转出一个阴沉脸的人。春枝乐了:“奶娘,王奶奶已经走了,你怎么还在气她?” “气她?我是气你!”祁氏骂道:“你是厨房上做粗活的吗?房里少你吃的吗?还不赶紧的回客厅上去侍候,干些贵人能看见的活儿。” 春枝看出来奶娘真的生气,吐一吐舌头,拿着馒头往外面躲,扬声道:“赵妈妈,我一会子还来呢。” 话刚说出来,祁氏已跟出来,春枝又跑开两步,央求道:“别打我,大姑娘不在家,我在哪儿做活不是做?” 祁氏压低嗓音:“打你做什么!傻子,听我说,姑娘们都在贵人面前讨好,就大姑娘不在,你!今天就在客厅上呆着,把贵人说话都记下来,我这就把大姑娘找回来。” 春枝是不懂,不是真傻,让这么一点瞬间通透,又扬声道:“赵妈妈,我今天不来了,明儿闲了我还来呢。” 厨房里的人听到这话,都是忍不住地笑。有一个人见祁氏已不在厨房里,更是低低地道:“看她恶狠狠的劲儿,我就知道要把春枝撵走。” 赵妈妈到底是个管事,眼光远些,她含笑打断:“别这样说,祁妈妈为大姑娘的一片心,大家平时看在眼里,倒是真真的。” “是啊是啊,大姑娘让秦姑娘找出门,祁妈妈不安排春枝做些什么,等大姑娘回来,还怎么攀高枝儿。”另一个妈妈也这样地说。
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笑,各自埋头干活。 春枝吃了馒头,往客厅上去了,祁氏拎着棉包袱裹着的小食盒,对土地庙走去。 过年的气氛,是任何节日无可比拟。 很多热闹,只在正月里举行。而很多行业的休假,也只在正月才有。 一年到头辛苦的小伙计,熬上几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一天或几天的假期。 遇到好的东家,也许还会给一些银钱。 种地的老农,冬天农闲。学里的学生,可以丢下书本。远游的人赶在过年回家,让久盼的家人得到团圆。 有钱无钱,都要过年。过年,哪怕不能总结这一年的收获,也能积聚对明年的期望。 过年也是幽塞姑娘们难得的一次大玩乐,她们公然的聚在一起,只为商讨和安排怎么玩。 家境不错的姑娘拿出脂粉旧衣裳,再拿出银钱轮流做东。家境不好的姑娘出个人工,也一样的欢欢喜喜。 在这样的环境里,岳繁京很快忘记“家有贵人”带来的窘迫,也忘记“奴才贵人”的鄙薄。 ------题外话------ 仔今天有事,只能写到这里了,先发上来,明天再加些。么么哒,收藏走起,冒泡走起。 先说好,仔的人物没那么大奸大恶。
第三十二章 祁氏在庙里犯众怒 冬天的昏暗,土地庙里点燃手臂粗的蜡烛,照亮出喜气洋洋。 这种蜡烛是行军物资,只在过年的时候拿出一些。英王李威一行的到来,廖雪峰比往年慷慨。放眼望去,不但面容都看清楚,就算化妆中的点微瑕疵也不放过。 岳繁京笑着抹去画歪的一笔,重新把花纹勾勒端正,捧过一面残破的镜子,让这个人自己瞧着:“可好吗?” 她画的是钟馗,大黑脸儿,贴两道扫帚般的眉毛冲天而起。这个人本身就有一把大胡子,特地选他当钟馗,胡子倒不用做假。 “岳姑娘手艺真好,去年就是你帮我扮上,人人都说像。今年我特意等着你画,比去年还要好。” 扮钟馗的人说的不是假话,在他的身后,五、六个人排出小小的队伍。听到扮钟馗的人这样说话,后面的人笑道:“岳姑娘性情好,我们宁愿等着。” 岳繁京不知道画的好与性情好哪里扯得上,但是这份热情使得她笑靥如花。 就看此时的和气吧,她真心的喜爱幽塞,她看不出这个小城有哪里不好,祖父母花费毕生精力也要逃开。 以岳繁京的年纪,虽不知道在很多的时候,越想逃离的事情,越逃不开。却深爱她长大的地方,而对岳老夫人更加的不理解。 她能做的,就是挥动手中的笔,卖力的做着这份儿白工,为这个小城的美好添砖加瓦。 祁氏就在这个时候走进来,把点心放下来,从家里带出来的阴沉脸色,再次摆到岳繁京的面前。 岳繁京当然知道奶娘为什么生气,忍住笑道:“等会儿,等我把这一位画完。” “画完,画完?这是你份内的事情吗。”祁氏愈发的不高兴。 在岳繁京旁边忙活的,是药铺赵大掌柜的女儿,名叫赵明明,是个活泼的姑娘。 红烛把祁氏的心思和脸色一样照的明晃晃,赵明明哈哈笑道:“奶娘笨了,繁京不回去攀贵人,奶娘你赶紧的去啊。” 土地庙里本就欢快洋溢,添上赵明明的这句话,好似导火索,把大家的笑谑一下子全点燃了。 轰天的笑声中,杀猪的周大财主亮开大嗓门:“祁妈妈,你还不老呢,你要是相不中贵人,相中我也成。” 祁氏骂着赵明明不学好,闻后气得浑身哆嗦。踩高跷的丢下一双木腿在桌上,祁氏拿起来,对着周大财主没头没脑的打过去:“有娘生没娘教的,大姑娘们都在这里,让你胡说,让你再敢胡说!” 周大财主“嗷”地一声,庙里的人笑得更狠,周大财主挪动粗胖的身子,一头扎到风雪里。 秦玉莲没怎么笑,等祁氏转身回来,秦玉莲清清嗓子道:“有年纪的留神了,我们都是大姑娘,别什么话都说。要知道,今年不比往年,贵人在城里呢。” “啐!” 祁氏有气没有出完,接着秦玉莲的话大骂:“泥腿子成精的东西,难怪我家老太太看不上你们,” 她扫视的是庙里的男人,但秦玉莲唰的白了脸,她心知肚明,这话骂进去的也有她。 轻咬着嘴唇,秦玉莲暗暗地却不埋怨祁氏,而是道,都怪岳家的老太太,她爱端身份早就是全云州的笑话,偏偏她自己听不到。 秦玉莲的家人,基本和岳繁京差不多。 她也是没了父母,死在某年的敌袭之中。她也有祖母,也是没了祖父。也有叔伯们,也有隔房的姐妹和兄弟,只除去没有奶娘。 幽塞的妇人如王奶奶那种自我尊贵的“人物”,也是自己奶孩子。既然家家都自己奶,在幽塞城里很难请到奶娘,人人都没有这样想过。请奶娘这话,摆在幽塞别的人家里,也是个大笑话。 这是生下什么样的惯宝宝,自己亲娘的奶还喂不好了,一定要吃别人的。 肯出多多的钱,倒也能鬼推磨。问题是岳老夫人既然要为孙女儿请奶娘,依然摆着她南边儿小姐的谱,不肯随意的请一个。 五大三粗的不要。 肌肤黑的不要。 不上进的不要。 这样一来,岳老夫人能幽塞城外寻到满意的祁氏给小儿子,也算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5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