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走到城头,已经有说有笑。 新年的欢乐充满地方特色,幽塞城里的大戏也带足幽塞风趣。 其它地方有的高跷旱船、钟馗嫁妹,这里也有。别处没有的十面埋伏,擒贼擒王,这里样样俱全。 最早、再早,幽塞是块荒地,自然也没有人来烧杀。不知哪年月里盖成小城,鸡叫人喧闹,位置又处于边境线上,年年都有战火。 王家的一位读书人见到城中惨状,叹气道:“还唱什么五谷丰登、月中嫦娥呢,正经的唱个得胜还朝,才是幽塞的年戏。” 他亲笔写了剧本,代代流传下来。 最前面的花花绿绿人脸儿走完,鼓声转为激奋,“杀啊,我们要赢了啊”喊杀声出来,跑来丢盔弃甲的几个人充当敌兵,后面足有十倍出去的人手舞自家的菜刀、擀面杖当武器,威风八面的追击着。 这个游戏往往得到全城人的参与,王小古把岳繁京没吃完的牛肉揣起,下意识的紧一紧腰带:“妹妹跟着我,别让人挤到你。” 把个拳头一举:“呔,王家小爷在此,杀啊!”王小古冲在人堆里,并且另一只手臂张开,保证有个空地,岳繁京、秦玉莲跟着他,走在这空地里。 春枝往年都是殿后的人,今年刚走两步,见到巷口站着一家三人。男的满面木讷,女的一脸呆憨。中间是个七、八岁孩子,也是老实巴交的脸面。 “爹,娘,弟,你们也来看年戏?”春枝瞬间出戏,挤到巷口上。小心翼翼取出怀里的几片牛肉,给她的爹一片,给她的娘一片,余下的包括帕子给了男孩。 春枝笑眯眯:“吃吧,这是牛肉呢。帕子送你揩鼻涕,记得洗干净,这是块好料子呢。” ------题外话------ 错字再改
第四十五章 角落里的悄悄话 春枝这个丫头,在岳家的下人里排字号,决计不是精明人。但春枝总认为自己挺精明。 就像她刚刚不但把牛肉留给弟弟吃,还又送他一块帕子。 幽塞依靠大森林,有能耐的人想吃肉不难。但如果所有人都是神箭手,幽塞早就以“固若铁桶”而闻名全国。之所以还是艰难中的小边城,因为还是军队当家。 春枝家的日子,过得还算相当穷。春枝能到岳家当下人,在她的邻里眼中,春枝就是能耐人。 一块好料子的旧帕子,只能是块布头。但十块、八块呢?春枝娘就可以用她的手艺,给春枝的弟弟缝件绸衣裳。 因此,春枝特意说声,这又是一块好料子的。 春枝的爹听到话,咧开嘴儿对着女儿笑,眼睛里满满的骄傲。春枝的娘也笑得很开心,同时不忘记小声的问女儿:“祁妈妈要是查起来,你可怎么回她?” “这是块旧帕子,就要过年我刚得两块新的,这块用不到,可以丢了。”在岳家做工有年头的春枝,回答的胸有成竹。 祁妈妈跟着岳老夫人后面穷讲究,但也只限于跟随大姑娘的春枝手里有块帕子,摆出宅院里丫头的谱儿,不过就是这样。旧帕子也许磨损的不能用,也许丢了,祁妈妈倒不怎么管。 这也是祁妈妈在五房里当家,手里算有余的人,所以盘查的不细致。春枝抓到窍门,旧衣服拿回家要问过大姑娘和奶娘,旧帕子不见一块两块,只要不丢大姑娘和奶娘的,丢丢自己的没有关系。 再说,春枝很精明呢,她从不丢新帕子,总是帕子用到脱了色,才不小心的丢一块。 祁氏有时候也心知肚明,她也是穷日子里苦着来到岳家的人,基本上没有过问,换季的时候,还会送春枝两件旧衣裳,让拿回家给春枝的娘。 春枝在弟弟的头上摸摸,对爹娘笑出一嘴白牙:“出事我担着。”好似春枝的脸面比天大。 四下里玩乐起来的喊杀声,让说话声传的慢。春枝的弟弟听到这里,勉强的懂了,一只手捧着寥寥几片的牛肉,一只手扯开衣襟,把灰扑扑旧罩衣下的袄子给姐姐看。 他笑出满口的虎牙:“姐姐给的。” 巷口上挂着的灯笼光,有了那么一亮。这光由衣裳上来,再回到衣裳上去,把衣裳上花色照的毫无遗漏。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衣裳,居然有光能到灯笼上去? 不仔细的看,团团瑞兽裹瑞草,行行青竹绣粉菊。一行璀璨灿丽,一行又锦绣如意,让人肃然起敬,这得绣娘有多好的手艺,才能绣出这繁杂的花样。 但仔细看呢,哪里是花样复杂。分明是一块块碎布头拼凑起来,而且任意一块布头都是女人穿用的花式,与男孩子挨不着。 春枝笑得欢欢喜喜,春枝的爹娘也满面红光,把春枝夸了又夸。如果没有春枝这个女儿,儿子上哪儿能穿着这么好的衣裳? “今天当大年夜过,明天可不就是初一?娘,你蒸好过年饽饽没有,要是蒸好了,明儿就来叩头拜年吧。姑娘又长了身量儿,姑娘又做了新袄子。剩下的布头,祁妈妈又全给了我。你来拿走,如果去年你拿走的有剩下的,给你自己也做一件。” 春枝喜滋滋,这么好的衣裳,这么好反正隔壁的牛娃、狗娃都没有。 春枝爹从她的话里醒过神,眼神在人堆里寻找着:“春枝别再说了,赶紧跟上大姑娘,别让人撞上她。” “我走了!” 春枝反应过来,她当差出来的,可不是个闲人。三步并作两步往人堆里挤,进是进来了,但随后让人挤着走,别说眼花缭乱的看不到岳繁京,纵然看到她的大姑娘,以她的小身板儿,她也没本事挤出去。 春枝大叫:“怎么这么多人?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人!” 在这样的热闹里,风雪再肆虐,也压不住涨升的温度。不远处的岳繁京拿帕子抹额头上汗水,也是道:“今天晚上的人也太多了?” 本着边城人的警惕,秦玉莲也早就看出来:“是啊,有好些都是陌生人。” 王小古不离不弃,不管人再多,也坚守她们面前的那方位置,稳稳的给她们腾出一个小天地。 把两个人的话收到耳朵里,王小古回头,用手指着,但嘴里只喊一个人:“妹妹你看,岗哨都比白天的多,排的比白天密。你家的贵人呐,可真的是贵人。廖将军一天都没闲着,城门也一天都没闲着,附近卫所的人马进进出出,全是廖将军指挥。” 岳繁京有些走神。 什么叫你家的贵人真的是贵人,是拿这回的贵人和十几年前姑母遇到的贵人相比了吗? 有些不乐意地道:“小古,十几年前来的那个坏蛋,你知道多少?” 岳繁京嘛,只能叫那人是个坏蛋,如果不是闺中女儿身份,为着姑母岳良菊,还会骂得更难听些。 王小古眨着眼睛,一瞬间后才明白,忍不住笑道:“谁拿他比划?我是说和这几年往云州城来的钦差和贵人相比,你家的贵人是这些年里头一份儿。” 三个人这个时候走到一个角落,背后没有人拥挤,王小古停下脚步,把个脑袋对着岳繁京一伸,凌驾在她耳朵上。把个手对着秦玉莲一拨,秦玉莲让塞到角落那尖上。 暖融融的话就只对岳繁京一个人说:“我记得对你说过,我爹从云州城里不容易打听来的,廖将军有门路,人家京里有人,人家的靠山是位殿下。” 岳繁京不记得了,但古记儿听得很开心,两个嘴角微微上翘。 秦玉莲让他们两个人挤成脸对着墙,气呼呼道:“说完了没有,说完了放我出去,我一个人逛去,我可不跟你们在一起了。” “再等会儿,”王小古一只拳头抵住秦玉莲肩膀,沉重的像座山压着,秦玉莲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抱怨的话也就说不出来。 王小古又和岳繁京一通的嘀咕:“所以呀,能让廖将军忙成这模样的,你家的贵人是不是与众不同?” 岳繁京的脑海里转悠着岳良菊,天大的贵人也不看好。闻言,把嘴巴一噘:“与众不同的贵人,应该多给我们赈济,多派驻兵马,在这里打上一仗,给幽塞逞逞威风,这个,才能叫与众不同。” 说完,和王小古相对嘻嘻,笑得都有些坏模样。 ------题外话------ 可怜的秦姑娘,嘻嘻。
第四十六章 幽塞的呐喊 调侃归调侃,岳繁京还是想了想家里的三位贵人。按王小古的说法,背靠一位殿下的廖雪峰将军,愿意恭维的应该不弱于殿下。 想到这里,岳繁京笑话自己。殿下,怎么肯往这不安全的小地方来呢?那就,是出自殿下府中的人。 “唉。” 她叹一口气。 难怪冷大人冷面冷口冷心,望京妹妹侍候一上午也没有得到他一个好声气。原来,人家是殿下的奴才。原来,人家有踞傲的本钱。 她还想继续推敲下去,认为祖母或许能得意一回,不管哪位妹妹攀上殿下府中,对家里好处良多。秦玉莲大叫:“放开我,我再也不和你们一起逛了,骗子,我要看大戏,不是看墙。” 王小古哈哈大笑放开拳头,丝毫没有触碰香肩的难堪,而岳繁京和秦玉莲本人,也不觉得这有伤风化。 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群,兴奋的喊着杀声,男夹着女,女挤到男。这里是边城,这里有自己的人文和习俗。 岳家大门的台阶之上,摆开陈旧而沉重的红木椅子,中间放着雕花小几。上摆着热茶热点心,放在温暖的罩子里。 听从岳老夫人的建议,担心年夜的乱而惊扰到贵人,又反正年夜戏巡城般的走动,岳家门前能看到。太子李名、英王李威、郦明先由岳家人陪着,坐在这里等着。 天色方到起更的时辰,暗的满城烛火分外明。冬天就是这样,雪压得彤云暗,风卷得岁月寒,浑然不知此时是几时。 在这浑浑噩噩之中,全城高亢的叫声直冲云霄,仿佛一缕劲道的鼻烟直击灵魂,冲得五脏六腑都躁动。 太子脱口说了声:“好。”没把长龙般的男女混杂看在眼里。 李威默然中震撼,也没留意幽塞风化不好,太子随时有让混帐女人缠上的危险。 郦明先年轻,无端的出来英雄豪迈气,先弄得自己眼圈一红,随即泪水汪汪。 幽塞小城的苦与难,没有表现在岳家几十年“还京”心切里,没有表现在廖雪峰紧锣密鼓的安排布置里,独在这火龙般的呐喊中淋漓尽致。 “威弟,这地方一年遇敌袭多少回?” 太子没有问岳家的人,对李威微探身子,他知道李威会知道。 英王殿下并不是兵马大元帅,他领刑部尚书官职,管辖全国治安。但是李名就是知道李威说的出来。 英王李威自幼没有父母,由伯父当今皇帝交由宠妃高贵妃抚养长大,与太子是真正的情同手足,而不只是挂个名声的堂兄弟情。 李威胸中沟渠,太子知道七七八八。 太子殿下远路冒雪来到这里,其实应该问的还是本地人,他还有另外一个确凿的理由,应该问英王李威。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5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