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只手抵成拳,摁在他的肩头。 就听陆九霄含糊不清地说,“就说小了点。” 闻言,沈时葶紧紧闭上眼睛,似乎这样便听不到他的污言秽语了。 可男人拉长的语调还是在耳边徘徊—— “多吃点,没事自己揉揉……” “实在不行,我下了值帮你……” 你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小姑娘带着哭腔道:“你别,别说话了!” 瞧,他还不是将她欺负哭了。 --------- 夜幕沉沉,星子点点,秋日凉爽的夜风拂过,带起一阵草木的气味,叫人神清气爽。 陆九霄觉得眼下的自己像个毫无阅历的毛头小子,一点浅尝而止竟也能让他餍足。 而饱了口腹之欲的男人通常都十分好说话,他负手道:“饿了吗?” 沈时葶不理他,并且逐渐离他三尺远。 陆九霄也知方才是做得过了点,轻咳一声,好声好气给她拉回来,“前面不远有家茶馆,芋茸很是美味,给你买一份,再送你回去好不好?” 须臾,二人进了茶馆,陆九霄叫人包了一份芋茸,这才带她上了停放在鹿桥的马车。 一路驶向贺府与侯府所在的含平巷,清风从车窗吹进来,到底还是将沈时葶这点子娇怒吹散了。 马车停至贺府门前,看她进了门,陆九霄才往侯府去。 --------- 翌日,刺客被捉拿一事便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且这刺客是由陆九霄的羽林卫亲手捉拿的,这功劳算在谁头上,众人心里都门清儿。 这不,堪一散朝,那些个墙头草便附了过来,各个油光满面,举手作揖道: “陆世子好本事,才一上任,便立了一功。” “怪不得圣上从前对陆世子有所偏爱,原来啊,还是圣上识才!” “谁说不是呢,这又要升官儿了吧?” 陆九霄扯了扯嘴角,正此时彭公公从太和殿来,“哟,陆大人,圣上宣您觐见呢。” 闻言,众人心知肚明地散去。 至干清宫,紫檀香炉上盘着龙纹似的香-烟,龙涎香的味道缓缓漫开。 见陆九霄上前,不及他动作,宣武帝便道了免礼。 宣武帝整个人容光焕发地拍了拍陆九霄的肩,“你抓到的那刺客,昨儿连夜审讯,终于是招了,呵,原是西瀛潜进的人,夜袭瞿都不成,这才出此下策,若非是你那夜出现及时,朕只怕……” 说实在话,皇位坐久,便会愈加惜命。宣武帝就是这样的人。 是以,在他眼里,陆九霄可谓是立了头等大功。 “朕赏你的东西多了,也无甚能入你的眼。”说罢,宣武帝将双龙支架上的镀金宝剑提起,“这剑陪朕年轻时征战沙场,今日,便赠你了。” 此时,坤宁宫。 赵淮旻正来回徘徊,气恼不已,“父皇连那柄宝贝得不得了的佩剑都赠陆九霄了,那两日儿臣也不眠不夜守在干清宫外,这功劳怎就是他一人的了?!” 李皇后瞥了他一眼,“刺客是你抓的吗?” 赵淮旻噎了一下,“儿臣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父皇眼里却只瞧见陆九霄一个,究竟谁才是他的儿子!” “呵,这功劳还真就要不得,这人呐有时候,捧得越高,摔得越惨,死得越快。”
第88章 陆九霄走后,宣武帝便继续批摺子,一直到天色暗下,彭公公才推门进殿,轻声道:“圣上,该用膳了。” 宣武帝“嗯”了声,不为所动。 彭公公又道:“皇后娘娘在外头候着您呢。” “皇后来了?”他这才撂下狼毫。 宣武帝夜里不喜油腻之物,长桌上摆了几样菜皆是素的,唯一有些油水的,是皇后带来的一蛊莲藕排骨汤。此时,饭菜香四溢,给这冰冰冷冷的干清宫,添了几分暖意。 帝王那绷了半日的身子,也有了微微松懈的趋势。 皇后见他来,给他添了一碗汤道:“上回圣上念叨想喝臣妾煲的汤,不知今日还想不想?” 说实话,与那些个朝臣周旋一日,饶是铁做的心,也很难不被这深夜里的一丝暖意打动,宣武帝笑笑,拍着她的肩让她一并落座。 “也就你不嫌麻烦。” “给圣上煲汤,怎是麻烦?” 宣武帝爽朗地笑了两声。 晚膳用到一半,眼看那蛊汤要见底,宣武帝的脸色也十分和缓,李皇后才状似无意地提及,“陆世子真是好,将羽林卫上下管得井井有条,就连朱雀门的守备,都比素日严了一番不止。” 宣武帝笑,“朕早就说,陆行那人不会管教孩子,非把珍珠当鱼目。” “谁说不是,臣妾瞧朱雀门和羽林卫,都是屈才了……欸,”她似乍然想起,道:“前营的赵大人因病辞官,圣上前几日不还头疼这前营无人监察,何不让世子暂代,也免得圣上忧虑。” 闻言,宣武帝撂下银筷,正色思忖了半响,蓦地一笑,“你这主意倒是好,朕怎就没想到。” “彭誉!” 彭公公上前,就听帝王摆手道:“拟旨。” 这掌管前营操练一事,听着虽不是甚了不得的差事,但这前营乃禁军营之一,间接就是将一营禁军交到了陆九霄手里,虽是暂代,但谁知晓这暂代有没有可能转正呢? 翌日,彭公公便亲自去侯府宣读了旨意。 捧着这卷明晃晃的圣旨,男人眸色暗了一瞬。 昨日他进宫时宣武帝分明还没有这个意思,短短一夜…… “彭公公。”陆九霄叫住正欲打道回宫的太监。 他面色如常地笑笑,“不知是谁举荐的我,这恩情,我总得记在心上吧?” 彭公公顿了顿,装糊涂道:“这老奴倒不知晓,昨儿亲口尝了些皇后娘娘送来的汤,那味道鲜的啊,老奴现在还犯晕呢。” 陆九霄眼尾带笑,颔首应下。 待彭公公一转身,男人眼底那星点笑意尽数敛起…… --------- 一连数日,京都最风头无两的人,永定侯府那位世子爷排第二,就没人敢排第一。 朱雀门、羽林卫、前营,任是谁也没有这种待遇。 便是如今的诸位皇子,也没能揽下这么多差事的。 陆九霄就任,难免让那些隔岸观望的墙头草彻底往他那头栽下去,溜须拍马,私下贿赂,数不胜数。就连宣武帝的案桌上,都不免多了几份夸耀陆九霄的摺子。 起初,宣武帝还满脸笑意,直至以兵部侍郎为首的几名朝臣连番上摺,推举将前营正式交由陆九霄统领,宣武帝这面上的笑意才有所收敛。 在连着三日瞧见这推举信后,宣武帝终是耐心耗尽,重重撂下摺子。 彭公公“哟”了声上前捡起,“圣上发这么大火作甚?” “你瞧,瞧,这前营都尉空闲已久,兵部筛选了一个月,也没能给朕拟选个人出来,眼下倒是勤快,九霄初来乍到,尚无政绩,这卞威是看上他甚了?” 不怪宣武帝恼怒,他提拔陆九霄是他的私心,可再怎么提拔,宣武帝也是有分寸的,前营都尉的人选势必要从旁人中选,这鸡蛋还得分篮子放呢,哪有将偌大兵力交由一人之手的道理? 且这兵部历来与陆家无甚牵扯,怎会接连替陆九霄保举? 彭公公是宣武帝跟前的老人了,帝王胡子一撇,他便能摸清他的心思。 历来君王最忌讳的,不过拉帮结派四字,何况兵部掌管着武官选用、兵籍、军令、军械等,向来是宣武帝所看重,如今他怕是陆世子与兵部扯上关系。 “圣上,老奴瞧兵部那些是个见风使舵的,卞侍郎无非瞧世子在您这得脸,借花献佛罢了。” 宣武帝脸色稍缓。 正此时,一旁伺候茶水的小太监递上一只青釉色茶盏,小声道:“说起卞侍郎,奴才前两日出宫采办时,恰瞧见他与陆世子在茶楼,瞧着倒是相谈甚欢。” 闻言,彭公公心上一个咯噔,眯了眯眼瞧向小太监,“圣上这,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滚出去!” “是,是是是……” 彭公公:“圣上,老奴看——” “行了,你让姚潜赶紧将这适合前营都尉的人选给朕报上来。”这姚潜便是兵部尚书。 “是。” 彭公公蹙了下眉头,圣上还是多心了。 此时,月明星稀,秋风瑟瑟,坤宁宫外的梧桐吹了一地的落叶,瞧着就是个萧索的季节。 李皇后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伸手抚了一下窗外的芭蕉,“所以为何本宫不让旻儿争,这圣上啊没有用人不疑的胸怀,这些年他身边那些个有本事的,一个一个,不是贬了就是死了,要么,就得会藏拙。” 祥月:“娘娘此计着实高明,想来国公爷这回,也肯听娘娘的了。” 李皇后哼笑了声,“且等着吧,待圣上死了对陆九霄的心,赵淮瑨又远在骥阳,立储,他最后还不是得选淮旻。” --------- 九月十八,天阴风清,秋高气爽。 太和殿里,朝臣位列两排,趁圣上未到,纷纷交头接耳。 忽然,太监高喊一声“陛下到——”,众人噤声,齐齐作揖躬身,“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武帝道了句“众爱卿平身”,新一日的早朝这才开始。 户部上奏了新的税法,御史台弹劾了几个有违政纪的官员,礼部则盘点了附属国进贡的贡品,等等等等……两个时辰过去,总算无人再出列禀奏。 陆九霄眸色沉沉地盯着前边兵部侍郎卞威的乌纱帽看,果然见他脚尖一个打转,出了列。 男人嘴角一撇。 卞威高声道:“微臣有事禀奏。” 宣武帝看过来,一想卞威前几封摺子,口吻难免淡下,“卞爱卿何事要奏?” “回圣上,正如国不可一日无君,前营亦是不可一日无都尉,陆世子虽是暂代,可却将前营上下管束得紧紧有条,日日排兵布阵,风雨无阻,使得前营士气高昂,以微臣之见,这‘暂代’二字,且可除去。” 话落,便有几个小官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 …… …… 一时间,太和殿静无人声,所有人都提着耳尖。 就听宣武帝道:“九霄,你如何想?” 这话无非是一句试探,可人的心里一旦埋下怀疑的种子,无论对方答什么,都是无关痛痒。 陆九霄眉目微敛,抿唇道:“臣自知无能担任,还请圣上另择贤人。” 宣武帝看看他,又看看卞侍郎,最后弹了弹龙袍起身,“那便再议吧。” 众所周知,这再议,便是否了的意思。 散了朝,陆九霄离着卞威三尺那么远,下台阶时,他眯眼“啧”了声,看向前方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卞大人收了我什么好处,这才拼了命举荐我。” 卞威一怔,客套地笑笑,“卞某也是在其位谋其职,看中了陆大人的本事,这才竭力一荐。”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7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