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代架空

大汉哀帝

时间:2023-02-20 04:33:29  状态:完结  作者:高桥崆

  “很好。王崇呢,你怎么看?”刘欣似乎很满意王获的回话,又问直接参与此事的王崇。
  “回皇上话,末将已着少府官员遍查宫规,并无禁止妃嫔以外人员住居凤凰殿乃至未央宫中其他宫殿的规定。加之董大人居此乃皇上亲赐,谁敢多言?”王崇晓之以理。
  “赟妹,小凉小果,你们以为怎样?”刘欣仍在旁征博引。
  “臣女认为,哥哥的心意,定是离皇上越近越好。”董赟强调凤凰殿的地理位置。
  “欣哥哥对星辰哥,可真没得说。以后我们进宫探望星辰哥,可有歇脚的地方了!”小凉小果看重凤凰殿的舒适度。
  “怎样,这下子你总该卸下思想包袱了吧?”刘欣算是成功喂对方服下了这颗定心丸。
  “皇上若信得过微臣,这个凤凰殿,微臣今后好好打点便是。”董贤再没有拒绝的理由。
  “朕事先声明,你虽得了这新居所,但大多数时候还须留在寝殿里陪朕。”刘欣耍痞道。
  “一切都布置妥当了吗?”王获放眼殿内,向王崇确认道。
  “少府官员和宫人奉了皇上旨意,已照御用寝殿的标准进行了装潢。”王崇回禀王获。
  午后接近申时(下午四点),刘欣记起与几位重臣在临华殿有约,于是留下王崇陪同董赟等来客,并宣布此后由其重点护卫凤凰殿安全,随即带着王获前往长乐宫。
  用过茶点后,见董赟似有话说,董贤便让王崇带着小凉小果观览未央宫境地和御花园,独留兄妹俩在凤凰殿闲话家常。
  “我看皇上待哥哥的确不薄,哥哥实在是好福气的人。”董赟抬头望着殿内满目辉煌道。
  “为兄其实并不奢求这些表面风光,只要刘欣心里有我便了。”董贤并不贪图物质享受。
  “皇上心里有哥哥固然重要,但这些表面风光还是缺不得的,”董赟深谙世事地说,“妹妹虽未在宫中住过,但知悉世间之理,莫不如此。宫中真情难得,周围之人多半拜高踩低,往往是妒人有,笑人无。见到皇上待哥哥好了,他们便畏你怕你,表面趋附奉迎,暗中却想着阻你害你,哥哥唯有时时防备,步步留心,才能保得平安长久。”
  “你放心,为兄心中必定常存防人之心,就算是为了留在刘欣身边,也不敢有丝毫懈怠。”董贤点头称是道,“刚才你说有事要对我说,不知所指何事?”
  “哥哥不在时,光禄大夫朱博朱大人携夫人和宛亦姐来过家里,”董赟告诉董贤说,“一则拜谢哥哥在灞河边救了朱家千金,再则也是恭贺父亲升任少府监一职。”
  “朱家人太客气了......”董贤谦虚道。
  “宛亦姐一家确实受了哥哥恩惠,来家里拜谢也是情理所至。不过宛亦姐倒是背着父母嘱我转告哥哥,若明日正午得空,请你至老地方一叙。若不方便,可托我传话,另约时间。”董赟说完故作神秘地把脸凑近董贤道,“哥哥你说,宛亦姐私下与你相约,是不是对你有点那个意思啊......”
  “赟妹就别打趣为兄了,我的心意,你应该了解。为兄心里除了刘欣之外,再不可能留位置给旁人。”董贤听董赟说宛亦想同自己单独见面,估计多半与那晚之事有关。因宛亦恳求过自己不可将发生在她身上的变故告知闺蜜,故不好在董赟面前说破,“何况我与宛亦兄妹相称,她要见我,无非客套叙旧罢了。你不要多想,更不要将这些话说与旁人听,切记!”
  “哥哥勿忧,我懂分寸。”董赟便不再戏谑,转而闲聊到别的话题上了。
  同一时间。长乐宫,临华殿。
  刘欣到时,发现丞相孔光、大司马王莽和御史大夫王嘉皆已在殿内候驾。
  君臣礼毕,刘欣示意让“三公”坐下说话。等到三人按官职就座后,刘欣先是用目光依次打量了朝廷之中最为位高权重的几位大臣:丞相孔光,当初在议储时便投过自己反对票的老臣,今日所议之事,他这一关想必最难过。大司马王莽,博学多才,人品贵重,且是王获亲父,不知届时他是秉公议事,还是偏袒王氏家族。御史大夫王嘉,身为言官之首,平日敢于直谏,又是王崇亲父,至于他会选择站到哪一边,眼下尚是未知数。
  “今日召诸位大人至临华殿,是想听听肱股之臣的高见,希望众爱卿畅所欲言,为朕排忧解难。”简要作了开场白之后,刘欣便单刀直入道,“按汉家的制度,当亲其所亲,尊其所尊。但诸位想必都看在眼里,朕虽已承继大统数月,但朕的祖母恭皇太后和生母恭皇后,至今仍住在宫外的定陶国府,使朕不得时时相见。太皇太后慈谕,恭皇太后对朕有养育之恩,可以每十日进宫见朕一次,而恭皇后因自小未曾亲手抚养过朕,甚至连进宫见朕一面都不可得。朕苦于不能向至亲尽孝,所以连日来苦恼不已。众爱卿快点给朕出出主意,看看这件事如何处置才好?”
  三人听罢,情知话题敏感,新君哪里是真有疑惑,不过是要在这皇宫之中为骨肉至亲争取利益最大化罢了。于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首先出头。
  “众爱卿不必拘谨,有话直言便可,最终拿主意做决定的是朕,与诸位大人无关。”刘欣循循善诱道,“无论此事结果如何,朕可以保证,诸位大人今日在临华殿所言,皆不会受到追究问责,大家务必放心。”
  “皇上,请容老臣先说两句。我朝之治,向来不过亲亲尊尊而已。”王嘉毕竟位在言官,见孔光、王莽二位同僚矜持不语,只得第一个发言道,“恭皇太后、恭皇后皆为皇上至亲,若长久居于宫外,有损于皇家的声誉不说,也无助于皇上的孝心。因而老臣愚见,宜及早将二位娘娘迎入宫中居住,并改其尊号,既名正言顺,又显皇上孝敬之意,岂非两全其......”
  “大司空此言差矣!”不及王嘉把话说完,丞相孔光便打断他道,“老臣以为,恭皇太后和恭皇后现在的尊号前面之所有缀有‘恭’字,正是暗合其出处,即定陶封国太后、王妃之意,足见让二位娘娘居于宫外定陶国府并无不妥。再则,眼下宫中已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若再将二位娘娘迎入宫中另加尊号,国家不就同时有两位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了?到那时,若是两位太皇太后或两位皇太后在宫中彼此遇见了,又该如何区分等级尊卑呢......”

  ☆、螟蛉子

  “丞相唯恐日后两位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并存,乃是不知前朝夏姬之事。”王嘉反驳孔光道,“战国时,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生母本是夏姬,但他被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认作儿子并抚养长大。嬴子楚继位后,将养母华阳夫人和生母夏姬同时尊为‘太后’,一并孝顺,且没有在宫中引起丞相所忧惧的乱象。今日皇上登基,自当以仁孝治天下,虽未受恭皇后亲自哺育,但母子之情乃是天伦,迎入宫中加以尊号,于情于理都不成问题。至于恭皇太后,既曾尽心抚养过皇上,亦当得起太后殊荣。”
  “大司空饱读诗书,不想竟糊涂至此!”孔光闻言冷笑道,“你我皆为汉臣,岂可以前朝暴秦之事来附会今日我大汉之事,还炮制出这套歪理邪说来蛊惑圣听!太后尊号如此贵重,大司空竟拿亡秦来作比喻,简直就是悖逆不道!望皇上明察,切不可妄信大司空之言!”
  “老臣虽将前朝之事当做镜鉴,但亡秦并非毫无可取之处!”王嘉反唇相讥道,“丞相博闻强识,此刻竟会忘了,当初高祖皇帝开国之际,多沿用前朝法度以治现世。依丞相之见,高祖皇帝古为今用,岂非是在纵容天下大乱?故此,如今虽已改朝换代,但相似之事,仍可用过去证实可行的办法应对之,此举绝非牵强附会,而是理之共通。丞相,听我一言,凡事不可太过迂腐啊......”
  孔光闻言,半晌无话。王嘉见对方无言以对,也便不再穷追猛打。
  “朕听两位爱卿之言,似乎各有道理,”刘欣转而将目光投向从刚才起便一言不发的大司马王莽,很想听听他的见解,便道,“大司马,丞相和御史大夫现在各执一词,那你的主张如何,但说无妨。”
  “皇上容禀,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言,皆有可取之处。御史大夫以忠臣之念替皇上的孝心着想,坚持将恭皇太后和恭皇后请进宫来,乃是情理之中。丞相则以人臣之心维护宫中法度,以为两位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并立,恐将给今后宫规执行带来困扰,臣也无从反对。”王莽先是言辞恳切地调和了两位大人的分歧,继而向刘欣表明了自己的见解,“不过,臣仍然坚信,如何让皇上名正言顺地尽孝,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来得重要,也是应该最应优先考虑的出发点。皇上君临天下,若是连对自己负有生养之恩的至亲都不得妥善供养,势必为世人所诟病,只道皇上凉薄,不念骨肉恩情,殊不知皇上虽身为天子,亦有许多不得已之处......”
  “爱卿此言,真是说到朕的心坎上了......”刘欣点点头,本来心里还在忐忑王莽会不会迫于王政君和王氏家族的压力,而在自己迎祖母和生母入宫一事上多加干预,此时见对方怀着一颗忠君之心慷慨陈词,不免轻松了不少,继续问道,“那关于此事,爱卿可有高见?”
  “臣始终认为,宫规虽严,但绝非一成不变,也不可一味守成,更不能沦为向世人展现浩荡皇恩的障碍。”王莽语重心长地诠释道,“时至今日,若是一如既往地将恭皇太后和恭皇后阻拦在宫墙之外,皇上思亲不见亲的悲情场景可想而知,到时王莽必不忍见,想必两位大人亦是如此。若是将二位娘娘迎入宫中,却仍维持现有尊号,亦会引发丞相担忧的身份问题。所以臣斗胆提议,请皇上为二位娘娘另选尊号,可将恭皇太后改称帝太太后,恭皇后改称帝太后,这样既能实至名归,与皇上真命天子的身份相适,堵住悠悠之口,又可便于日后娘娘们彼此相见之际,各顺称谓,各归其位......臣仓促应对,思虑不周之处,还望皇上不吝指正,两位大人多多包涵。”
  “大司马深思熟虑,言之切切,老臣欣然赞同,再无他议。”王嘉立刻附和道。
  “既然大司马支持迎二位娘娘入宫,又献策化解了老臣的忧虑,老臣也无话可说,但凭皇上圣裁。”孔光不料王莽竟会公然为皇上巩固傅、丁两姓外戚势力的私心辩护,情知单凭自己一人无以成事,固执无益,不得已在刘欣面前做出妥协。
  三公议完事离去之后,刘欣随即又在临华殿召见了师丹和傅喜二人。这师丹历任定陶王师、太子太傅,如今又是帝师和左将军,深得天子信任。傅喜乃祖母傅瑶堂弟,为人刚直不阿,从定陶宰相做到右将军,亦是颇值倚仗之人。论理说师丹、傅喜皆为封国旧臣,更该顺理成章地倾向于赞同将恭皇太后和恭皇后迎入宫中供养,孰知他二人曾几何时已调整了站位,从整个王朝兴衰的视角出发,本着防止外戚专权的态度,奉劝刘欣不可过度提拔傅、丁两姓。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