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大的地方,就是步步为营,按部就班。 各大边疆。 匈奴骑兵全线压境,显然他们也摆出了一副死战的势头。 五胡,突厥,等两方直接对匈奴明面上资助,但也各怀鬼胎,希望看到两虎相争,渔翁得利。 “要打仗了。” 宫中。 距离凤仪殿不远的荷塘凉亭,荷花还在,美人还在,少年还在,战火气息没有弥漫到这里,但是弥漫到了每个人的心间。 “兄长,你觉得是对还是错?”李玉琼轻声询问,内心有些不忍。 因为她不愿下嫁匈奴,所以唐国和匈奴开战了,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错是什么,对又是什么?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值不值得。”李剑白从不认为自己是对还是错,更不认为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 就如同,你敢动我的人,我就是十恶不赦,杀的你十族全灭! 如果你心怀善良,那我便追星逐日,换你一抹笑容,这就是我,这就是李剑白。 “明日,我去寺里烧香祈愿,愿世间和平再无战争,愿唐国风调雨顺,愿兄长能够一生无灾无难。” “小妹心地善良,我相信佛祖会知道的。”李剑白不信佛,不求天。 可在美好愿望之下,还是心有一丝天真。
第80章 钦天预知武昭仪 天下局势。 风云变动。 唐王心中担心着这一场战争,不知为何,心中十分没有底。 唐王,创建了开明盛世,少年时也是一位马上皇帝,杀伐果断,一人之力血腥的登上了九五之位! 所以,唐王真的没有资格说自己那几个儿子。 为什么? 因为自己也是缔造了玄武门事件,才有了九五之位! 所以,如今只要自己那几个儿子,只要没有做的太过分,太绝对。 唐王都不会干涉。 毕竟当初,自己可是弑兄逼父啊! 因此,唐王暴躁,狠辣,残暴,昏庸……近些年的谣言越发不止,这也让唐王上了年纪,心中有愧,心中有悔! 可是,王!不能悔,不能错! 因为,自己是王! 哪怕在民间,也是男儿无泪,英雄无悔! 更何况,他自己是唐国的王,权利最巅峰的人! “宣武昭仪入宫,朕要问一问,朕要测一测!”唐王年轻时不信命,年老了,终究也知道,凡是有命。 命,就是命! 运,就是运! 它在那,它也在你的手中,就看自己的选择。 武昭仪,钦天大臣的唯一义女! 钦天监,官署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先秦、初汉,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特别钦天监官员不得改迁他官,子孙世业,非特旨不得升调、致仕。如有缺员,由本监逐级递补。 武昭仪则是钦天大臣的义女,观测星象,推算唐国气运,武昭仪有紫薇气运在身,嫁入皇室,能给皇家李氏一脉带来国运! 所以,前不久,武眉娘进入皇宫,且低调的被册封为“昭仪”。 华夏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大! 不是因为有儒家,也不是因为有纵横家,更不是什么法家,名家,兵家! 华夏一直强过其他国家,就是因为有农家,而农家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廿四个特定节令。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周而复始。 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在时代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 北斗七星是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我国古人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 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 何时播种,何时插秧,何时成熟,离不开二十四节气! 这也是为什么唐国能够繁荣富强,而匈奴,五胡,突厥,他们无法种植粮食,只能在草原上靠天吃饭,打猎生活。 实在没有粮食了,就烧杀抢掠。 就是因为唐国农家有二十四节气,才能五谷丰收,才能天下安稳,才让唐国成为了神州第一强国。 二十四节气和星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和钦天监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农家,因为农民,华夏才得以传承五千年! 武昭仪入宫。 御书房! 第一位后宫妃嫔进入御书房! 就连“观音俾”的长孙无忧都没有进过御书房,可是今日,武昭仪却进入了御书房之中。 “陛下。”武昭仪英姿飒爽,说是女子后妃,但却如同男儿简单清爽,说“豪迈”也许过了,却有类似感觉。 这让唐王不由眼前一亮。 “入宫这段时间,可还习惯?”唐王关心客套的问了一句。 武昭仪点头,不卑不亢,身子挺立,没有其他嫔妃那般恭敬,那般卑躬屈膝,那般唯唯诺诺。 反而武昭仪,简单直接:“多谢陛下关心,媚娘从小被父亲当做男儿养,吃惯了苦,在宫中这段时间,是最舒服的时间,不过就是有点闷,幸好最近天气好,可以看星星数月亮。” “看星星数月亮?”唐王不由一愣。 星星一般难以看见,除非十分晴朗的天气,而数月亮?这更为好笑…… 月亮需要数吗? “呵,媚娘开口,到让朕有些哭笑不得。”唐王轻笑了一声。 不得不说,男人在漂亮女人的面前,再如何暴躁,如何霸道,也会变得温和许多。 唐王就是如此,话也说回来,武媚娘却是如水,可以让世间大部分男子瞬间拜倒。 “听说你尽得你父亲真传,看星象,知未来。”唐王说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武昭仪也全身一震,她是被迫入宫的,她是无奈入宫的,她更知道相比自己的才貌,这位年迈唐王更看重了她的星象推算。 “我问你三个问题,你推算一下。” “陛下请问。” “唐国与匈奴一战,唐国会赢吗?” “会,而且还是全胜大捷。”武昭仪想都没有想,直接张口就来。 唐王微微皱眉,心中猜测,这武昭仪是不是在尽捡好听的说? 再次发问:“唐国会亡吗?” 顿时。 武昭仪大汗淋漓,心中惊恐万分,直接双腿弯曲,膝盖着地,整个人颤栗不止。 “说,恕你无罪。” “回陛下,唐国会亡。” “那会亡在谁的手里?”唐王面无表情,似乎好像自己一点也不在意。 “回陛下,会亡在,六皇子李剑白的手中。” 听到这个名字,唐王脸色难看无比,似乎这才认可了武昭仪的话,仿佛瞬间全身无力的君王,口中喃喃自语:天意呀……
第81章 朝中局势的变化 唐国。 皇宫,御书房中。 唐王宣了武昭仪,在御书房当中深谈。 一问一答,寥寥几句,更多的都是在沉默叹息,在跪地颤栗。 唐国会亡! 这是身为唐王最不愿意听到的话,可是武昭仪还是说了出来。 而在万里之外五胡王国,这个由五个强大的部落组成的王国,由这位来到五胡不到一年之久的第一军师统领。 这位军师深夜屹立庭楼,遥望着东土大唐。 “武昭仪已经进宫了。” 女将点头,道:“回军师,武昭仪已经进宫了,而且和唐王已经有了几次接触。” “武昭仪让她顺其自然,我们不做什么,也没有做什么,顺应天意,唐国就会大乱。”第一军师看着东土大唐,看着天空中忽明忽暗的紫微星,嘴角微微一笑。 “是军师,对了,唐国与匈奴的战争已经开始,领兵的乃是皇子李建军,并不是那位假冒皇子的李剑白。”女将诉说着各路消息。 “我知道,唐王就算被那位六皇子忽悠,与匈奴开战,但那位唐王也没有胆量放手一搏,领军的人,必然是李建军,不可能是李剑白。”第一军师早就知道这一点,甚至不用思考。 毕竟李建军从小在军中从容,更得到过三大武将军候的兵法真传,年纪更长于李剑白,是最适合的人选。 为什么不动用十大武将呢? 第一,唐国十大武将,有的已经年迈迟暮。 其二,十大武将都是唐国基石,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会动用。 第三点,那就是十大武将都有各自坐镇的地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北,海域,有七大边疆。 每一位军候武将坐镇一方,例如看守皇城安危的王猛,不会轻易离开皇城。 还有李靖武执掌隐秘的虎贲军,不到唐国受到绝对威胁的时候,绝不会动用。 而现在,与匈奴对战,唐国怎么说也占据优势,让李建军带兵作战,第一为锻炼,第二更能彰显李氏血脉的强大,唐国上下的国威! 深夜庭楼。 忽然朦胧细雨飘起。 “此番,匈奴必定大败,这个炮灰基本上已经失去价值了,让其发挥最大的利用吧。”第一军师,银色的面具散发着冰冷。 女将点头,心中知道军师的意思,也准备安排下去。 “匈奴败,但是要败的有价值,匈奴败,便是唐国陷入最危难的时候。” “请军师放心,突厥,高丽,蛮族,还有我们都已经整装待发,唐国将会陷入泥潭之中。”女将郑重说道,弯腰行礼。 “那就好,还有西疆密宗国,将是我们最后的杀手锏。” “军师,您放心,这一点我已经准备好了,西疆早就看中了东土人丁兴旺,一直想传法东土,收集信仰,密宗佛国已经和我们谈妥了条件。” “不错。”第一军师点头,很满意的赞了一句,虽然只有两个字“不错”,但是女将脸色洋溢起一丝激动绯红,郑重点头。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0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