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机密的消息汇报回来了。根据得到的情况,这些刺客是买通了城中的一个大商人,这个商人又和马鸣扬有联系,在这个商人的关照下,刺客们化装成脚夫混进了应天。 而这个大商人,便是吴傲。 这个结果一出来,马夫人、马鸣扬和陆小东都尴尬不已。现在整个事情还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处理? 第三节 洪都鏖战(1) 沉默了一阵,陆小东开口道:“马兄——” 马鸣扬打断了他的话,道:“我知道,我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我三年不领俸禄,不收别人财物,整顿锦衣卫,保证绝对不会再出这种事!” 马夫人道:“吴傲那边——” 陆小东道:“我们暂时还动不了他,就先放着吧。”很多事情,都不是他现在能够改变的,只有等待时机。 陆小东又对马鸣扬道:“那些刺客,如果不能全部释放的话,还请你把赵无忌放走。我始终欠长远镖局一份人情。” 马鸣扬道:“这次事情闹得这么大,始终是捂不了多久的。我尽力吧。” 陆小东也知道,这件事必须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不会留下这些刺客的命。他只有叹息一声,很多事,不是他能够做得了主的。 外面忽然有人道:“紧急军情!” 马鸣扬和马夫人告辞出去,探子告诉陆小东:陈友谅四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大举进攻洪都! 洪都只有三万守军。陆小东知道事态紧急,立即和刘等人商量。最后决定由陆小东率领一万五千精骑前往洪都救援,刘基则留在应天,和赵凯、匡政一起镇守应天,并随时准备支援其他地方。 陆小东率军赶到时,在洪都城外正好接住陈友谅步军的厮杀,朱文正也出城反攻。三支队伍占成一团,难分难解,直杀到日暮时分,双方才各自鸣金收兵。 陆小东的到来,给洪都守军增添了信心。但陈友谅的进攻丝毫没有放松,陆小东和朱文正也不时派兵出城厮杀,双方胶着在了一起。 洪都本是陈友谅地盘,应天一役后,洪都易主,成为朱元璋的地方。陆小东和朱文正在洪都经营了两年,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深得民心。民心一顺,什么事都好办,现在洪都是兵精粮足,准备充分,故此陈友谅趁着朱元璋救援韩林儿的时候,大举来犯,想夺回洪都这个“襟三江而带五胡,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战略要地。 晚上,陆小东和朱文正上城楼查看敌情。陈友谅军中火光冲天,步军和水军远远的绵延开去,来势汹汹。 朱文正道:“看来陈友谅对洪都是志在必得。” 陆小东点点头:“陈友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洪都。如果是为了夺取洪都的话,没有必要出动那么多水军控制住赣江到鄱阳湖一带。很明显,他是想围住洪都,一方面消耗洪都的兵力,趁机夺取洪都,另一方面消灭前来洪都援救的其他兵马。洪都是失不得的,我估计这场战争可能会演变为陈友谅和你叔叔的一次决战。” 朱文正道:“那么,你的意思是,这会是一次长期的消耗战?” 陆小东道:“不错。洪都地位稳固,陈友谅也是深知这一点的。他敢来攻取洪都,就证明他有这个复仇的决心。不过,影响是相互的,陈友谅既然想长时期的消耗我们,我们也可以趁机拖住他,大量消耗他的兵力粮草和财力。这是一场持久战,谁先坚持不下去,谁就会彻底失败。” 朱文正问道:“那么,我们有必胜的把握吗?” 陆小东笑道:“我只有不让自己失败的把握,却没有把握一定战胜陈友谅。” 不让自己失败,是因为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把握战胜对手,是因为不知道对手的情况。一切都要慢慢去摸索,或者自己创造条件去瓦解敌军。 朱文正点了点头。他本来是心高气傲之人,谁都不服,朱元璋看中的也是这点,所以才派他作为陆小东的副将。但朱元璋不会想到,经过两年的朝夕相处,朱文正完全改变了他对陆小东的看法,对陆小东是钦佩有加。他曾经对朱元璋说:“陆小东这个人,刚接触时,感觉一眼就可以看穿他。和他接触久了,你会发现他确实很简单,但那是一种可以包容一切的简单。他就像大海深渊一般,包囊一切,再化之而为他自己所用。因为他空,所以他才不空。” 这话说得有点玄,可是朱元璋和马夫人都懂。连陈友谅都知道,陆小东看起来简单,但是你要真想对付他,那就万难万难了。或者,正因为他简单朴实,所以一切机巧在他面前都没有用? 第三节 洪都鏖战(2) 几天之后,有军士来向陆小东汇报:“禀将军,我们抓到一个奸细,可那个奸细坚持说是你的旧交,来这里仅仅是为了和你叙旧。” “我的旧交?”陆小东道:“他有没有说自己叫什么?” 军士道:“没有。” 陆小东道:“请他进来吧。”他说的是请字,军士会意,出去松了来人的绑,领了进来。 那人冲陆小东一抱拳,笑道:“二大王,好久不见!” 陆小东又惊又喜——这个人居然是游子驹!十多年不见,游子驹增添了几许威严和老成,鬓发居然有些花白了——他和陆小东年纪是相仿的! 游子驹也注意到陆小东在看他那花白的头发,自嘲的笑了笑,道:“在这个世间上混,不容易。” 陆小东笑道:“是啊,确实不容易。快请坐!” 卫兵送来一些水果干果。陆小东感慨的道:“一分别,就是十多年不见。这些年你都是怎么过的,其他人还好吗?” 游子驹道:“当年二大王你把镖银分给我们,自己走了之后,我们几个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商量了一下,也去了鄂州。后来徐寿辉、陈友谅等人起事,我们就过去投靠了陈友谅。我们几个一心想要出头,可惜总是遭人挤压。九个人之中,只有我勉强保住了小命,其他人都先后战死……” 说着说着,他就哽咽了起来。 陆小东也沉痛起来,道:“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把你们扔在那里不管的。” 游子驹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与别人无尤。你一开始也过得很辛苦,这些我都知道。” 陆小东苦笑道:“是啊,命运总是阴差阳错的。” 游子驹道:“不过,有个时候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陆小东笑了,道:“我记得当初楚汉争霸时,在最关键的时候有个相士去游说韩信,说将军你要帮刘邦就刘胜,帮项羽就项胜,自己称王就三足鼎立。莫非今天你要效仿蒯生?” 游子驹也笑了,道:“二大王,天下的形势你知道,朱元璋和陈友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只要二大王你两不相帮,朱元璋立即就会发兵前来,陈友谅正好想报仇雪恨。当他们两个鱼死网破时,你再在洪都坐收渔人之利。以你的才华和声望,天下不就是你的了?” 陆小东沉默了半晌,才说道:“当初韩信对蒯生说,我不能够背信弃义。不错,朱元璋的行事风格不是我欣赏的类型,而且他确实也在顾忌着我。但有些东西我还是无法说服自己,所以,这件事还请你不要再提。我们今天就只叙叙旧吧。” 游子驹道:“你这一生,难道就没有后悔过?这次是大好的时机,你一旦错过,只会遗恨终身!” 陆小东道:“有时候我是有点优柔寡断,还好我已经学会了不去比较。后悔都是比出来的——和别人比,或者和可能的未来比。那些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只做好本分。” 游子驹终于没有说动陆小东。陆小东也并没有效仿周瑜对待蒋干那样对待游子驹,只是说道:“兵事无情,只希望我们不要在战场上相见。” 游子驹点点头,打马而去。 第三节 洪都鏖战(3) 晚上,城中忽然有几处地方出现大火。朱文正赶紧来向陆小东请示。 正在看书的陆小东并没有放下手里的《后唐书》,只是淡淡的道:“朱将军请稍安勿躁。” 探子来回报道:“启禀陆将军,东城外陈军有异动!” 陆小东还是没有什么动静,道:“知道了。”他并没有别的表示。 朱文正看到陆小东这个样子,干脆也坐了下来,笑道:“别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我看还可以加一句:‘书中自有百万兵。’” 陆小东不由也笑了,合上书道:“看书可看不出什么来。” 朱文正会意的笑了。他知道陆小东是成竹在胸的,这两年里,军队和居民就帮派中人来捣乱时应该怎么应付进行了多次演练,再加上陆小东治军一向严谨且调度有方,所以才能够处变不惊。
不多时,探子回报道:“城中几处大火已经被扑灭,还抓到了四个奸细。城外的陈军已经悄悄退去。” 朱文正大笑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我也是知道的,却没有陆将军你这么沉得住气。” 陆小东道:“我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对了,潜伏的探子还会继续出来捣乱,你和这边的锦衣卫联系一下,争取尽快把他们都挖出来。” 朱文正刚起身,又有探子来报:“朱大帅在救援韩林儿途中遭江湖帮派和白莲教义军伏击,大帅受轻伤,大军受阻!” 几乎在同时,另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启禀陆将军,方国珍和张士诚分别派兵袭击常州、扬州,徐将军和汤将军正在全力退敌!” 马鸣扬也派人送来情报:“武林中人和义军正在四处骚扰作乱,各府州务必小心应付。” 现在是四面受敌,内外患忧!朱文正道:“陆将军——” 陆小东大声道:“当初陈友谅兵临应天城下,我们四面受敌,退无可退,可最后不还是大胜而还?现在我们占地千里,人才济济,还怕这几个小毛贼?方国珍和张士诚两人胸无大志,不足为虑;帮派和义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大帅的对手;陈友谅虽然有这个实力,可我们现在在洪都拖住他,他也没有余力再去进攻其他地方。所以,只要我们洪都坚持越久,战局对我们就越有利!” 陆小东估计的没有错,朱元璋率军绕过了伏军,赶到了安丰。方国珍、张士诚的部队都是在试探性的进攻,在遭受了强大的抵抗之后立即就驻扎起来不再大规模的进攻。至于帮派中人的骚扰,因为有原先的弓箭火气阵做准备,锦衣卫加大了力度防守,马鸣扬也再次动用了他的绝招——收买离间造谣诽谤,所以很快就稳定了局面。 但是在洪都,形势并不乐观。洪都遭围困两个月来,陈友谅几乎天天进攻,洪都的步军死伤数目非常之大,兵员的补充和训练、兵器的制造、医药的采集、抚恤费用的筹措等等都让陆小东大为伤神。这些年他在洪都一直轻徭薄赋,此刻他也不愿意向百姓强行借钱。倒是那些百姓主动前来捐助,陆小东感激不已,但那些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为严重的是,面对陈友谅的大军压境,朱文正终于忍耐不住,背着陆小东率领水军出战,结果大败而归,水军损失一半以上,这些年造成的战船更是损毁十之七八,无法再次出战。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6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