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好意思的笑道:“夫人,我都忘记你和陆老弟一直是君子之交了,有什么事你一定向着他的。” 马夫人正色道:“元璋,不是我说你,小东跟你不是一个性格的,所以你才对他这么又爱又恨。可是你要知道,这么多人之中,一旦你做错了,能够帮你矫正过来的人并不多,小东就是其中之一。他虽然思想上有点理想化,总希望把这个社会恢复到那种垂拱而治的时代,可是他做的事还是切合实际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唐太宗有魏征,你就没有这么点肚量?退一万步说,没有了小东,谁给你治理腐败?你还真的指望锦衣卫?” 朱元璋道:“可惜陆老弟不懂得圆滑一点。不然……” 马夫人笑道:“这就是他们文人了。你就看前朝的苏轼,跟小东一样的脾气。马鸣扬倒是讨你喜欢,不也让你揪心?到哪里去找你要的那种十全十美的人去,时候不同,你需要的性格也不同罢了!” 顿了顿又道:“我知道,你要杀陆小东,自然有你的理由。我也只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可以杀,陆小东不需要杀,也不能杀!我现在是这句话,以后还是这句话!” 朱元璋嘿嘿笑道:“还是夫人最知我心!” 马夫人和朱元璋是同床共枕的夫妻,更是同甘共苦的战友,朱元璋有什么心思,马夫人还能够不知道?所谓的治陆小东贪污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马夫人道:“你别怪我又来搀和政事,你现在已经称王,还是尽快把都察院建起来,多少举事的,取得了稍许的成功之后,就忘记了举事的目的,只顾着自己享受而忘记了约束部属,最后功败垂成。你不希望也这样吧?” 朱元璋连连称是,吏治腐败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迫切需要治理了。 第二节 没用的陆小东(3) 被大雨阻在驿站的陆小东并不知道别人在背后谈论他。他看着窗外连绵不断的雨,忽然苦笑了一下。 罗才问道:“大人,什么事?” 陆小东摇头笑道:“我看着这雨,心里忽然有所感,想吟点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吟出来。唉,都荒废了。” 罗才道:“大人,其实我觉得你骨子里是一个真正的文人,比起那些假文人强多了。那些所谓的文人只会躲在屋子里无病呻吟,成天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哪里会去为江山社稷担忧,那里会去为黎民百姓奔走,就算他们的诗词再好,也就那么大的眼界,不能够感动人!” 这个罗才聪明伶俐,最懂人心意,和朴实的萧江刚好互补。陆小东笑了笑,道:“其实也不能够完全怪他们。那些人也要生活下来,还要活得好,就不得不那样。再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有必要去强求。” 萧江道:“大人,为什么要活下来就要写那些东西?” 罗才道:“因为他们都很酸,看不起别人,而他们本身呢,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知道四时八节,分不清五谷杂粮,所以就只好去写诗作文。但写诗作文又不能够太尖锐,要符合官员的心意,不然他们就没有饭吃。而且写得越肉麻越无耻越符合当政者的心思,他们获得的利益就越多。所以他们就那样咯。” 陆小东点头道:“其实这也是文人的悲哀,因为不能够随意讥谤朝政,而他们又对这个世道无能为力,所以才转向风花雪月。其实历来文人都是最尖锐的,他们走在众人的最前面。他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社会太平,苍生富庶,也在积极思索人生的价值,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比如前朝的苏辛虞文陆都是我崇拜的,他们就是文人的典型代表。” 苏是苏轼,辛是辛弃疾,虞是虞允文,文是文天祥,陆则有二陆,陆游和陆震川。 萧江突然道:“大人,你以后一定会和他们齐名的。” 陆小东忽然笑了,吟道: “世晓晴明好,和风带垢污。昭昭一日笑,黯黯百星哭。 尽洗泥尘净,完还草木酥。名非吾所欲,但润众生福。” 罗才会意,道:“大人,这是在吟雨吧?好像别有所指啊?” 陆小东笑道:“一时有感而作,也就没有去仔细推敲了。”这首诗当然是另有所指,但陆小东不便明说。 萧江也笑道:“大人,虽然我不是很明白,不过我知道这最后一句是大人的自喻。名非吾所欲,但润众生福。我也要学学。” 陆小东正要开口,罗才却抢着说道:“我知道,大人要说的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心思,这是天下文人共有的心态。’大人,是这样吧?” 陆小东大笑道:“哈哈,我确实是想这么说的。唉,雨好像小了点,等雨停了我们就接着赶路吧。” 第三节 不孝的陆小东(1) 雨一直没有停下来,小了又大,大了又小。陆小东也管不了那么多,在雨势稍小时就跨上了马,一路往家赶去。马蹄声在雨中听起来又是另外一番滋味,是什么滋味呢?是离愁吧,陆小东想。 因为下雨,他们的脚步就没有那么匆忙,每天都早早的找到了客栈住宿下来。陆小东也留意到店铺上面已经没有了那些旗帜,看来各个帮派多少都感到了压力。唯一让他不舒服的就是娼妓的猖獗,这些年来丝毫没有改变。 数天之后,陆小东已经回到了家乡的那个小村庄。他在村口下了马,紧张又兴奋的向家走去。这么多年了,不知道父母还好吗,他们现在是在做什么呢? 家里的门却是紧闭的。奇怪,下雨天他们会去哪里呢?陆小东疑惑着。他家唯一的邻居听见了外面的脚步声,一个妇女走出来纳闷的看了看这三个身穿官服的人,马上高兴的喊了起来:“你不是小东吗?唉,快出来,小东回来了!” 从屋子里马上跑出来四个小孩子,围着陆小东看了又看。陆小东朝众人笑了笑,又冲那个妇女笑道:“六嫂,我爸妈去哪里了?” 六嫂笑道:“今天是一个行亲结婚,他们都去喝喜酒了,你六哥也去了。来来来,快进屋坐,今天就到我这里吃午饭!你们三个别围在这里啊,快去拿点东西给几个叔叔吃!” 陆小东道:“六嫂,你就别客气了。我这次回来的仓促,也没有带什么礼物给你们,真是过意不去。” 六嫂笑道:“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听说你在外面做了大官,忙都忙不过来,能够回来看看,就已经很好了!你们先坐啊,我这做饭去!” 陆小东在家时,六嫂的四个孩子要么就是还小,要么就是还没有生出来,这会儿见到陆小东,都有点怯生生的。陆小东友好的冲他们笑笑,随口问了些多大了,有没有上私塾之类的话。他素来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问了些话之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好在罗才比他强,很快就和四个小孩子打成一片了。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六嫂一个劲地给陆小东夹菜,又不断说起他小时候的趣事和这些年来村子里的情况,一时倒也热闹不已。 吃完饭,陆小东找了个机会,塞给六嫂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道:“六嫂,这次没有带什么给你们,这锭银子你就先收下。” 六嫂不要,推来推去,陆小东板起脸道:“六嫂,我们还是一家人吗?我先说好,你拿这些钱给我四个弟弟买点新衣服,也送他们去私塾里念几年书,以后也好光耀门楣。” 这么说了,六嫂才收下。陆小东又道:“当不当官倒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陆家都是堂堂正正的人,可不能做那些有辱祖先、有违圣人的事。” 六嫂笑道:“那是。那我先替他们几个谢谢了。对了,你爸妈也该回来了,我替你看看去。” 她一面就要往外走,陆小东赶紧道:“六嫂,外面还在下雨,我自己去看就可以了。”他抢先一步抓起伞就走了出去。 外面的雨不太大,村口处有五六个人走了过来,陆小东再也忍不住,一路小跑了过去。 那边的人也站在了那里,随即有人笑道:“温良,是你儿子回来了呢!” 陆小东笑道:“爸,妈!恭叔,武叔,晚叔,六哥!”他一路叫过去,众人也都笑着点了头。六哥更是兴奋的上前握住陆小东的手:“小东,你还舍得回来啊!” 陆温良笑道:“都去我家坐坐吧,难得这个不孝子回来一次。”他嘴里这么说,脸上却已经笑开了一朵花。 陆小东却有些惭愧,他确实不孝啊!他多年不回家,音讯全无,更谈不上照顾父母;别人都在家尽孝,他却只托人带了些银两回来给父母;别人都早早成名,他却这么晚才取得功名,周围的人指指点点,让他父母饱受压力;别人都已经生儿育女,他到现在还是单身一人!
陆氏则悄悄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第三节 不孝的陆小东(2) 听说陆小东回来了,一下子又来了一群人,把屋子里都挤满了。本来都是沾亲带故的行亲熟人,陆小东又是多年不曾回来,现在大家又都听说他在外面当了大官,立下了不少功劳,都抢着来看。六嫂则悄悄从自己屋里搬来长凳,让众人全部坐下。 一群人都围着陆小东等三人问长问短,听他们说着外面的情况。陆氏则悄悄拉了陆温良出来,笑中带泪的道:“唉,他总算回来了!你等下去买点猪肉猪肝回来,他怕是好久没有吃过猪肝了。再杀了那只黑鸡。” 陆温良笑道:“你看你,好好的哭什么。他在外面当大官,还没有吃过猪肝?” 陆氏道:“那些猪肝又不是我做的。也好,他总算有出息了,当初那些人都指指点点,说长说短的,现在总算都面子都挣回来了。” 陆温良劝道:“好了,别想这么多了。你也一把年纪了,动不动就哭,也不怕人家笑话。” 陆氏道:“我是高兴嘛!你不高兴啊?”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陆温良看着陆氏一个劲的笑,陆氏突然道:“唉,也不知道他成婚了没有,怎么也不带媳妇回来给我们看看?” 这句话提醒了陆温良,这件事确实得去问问才行。 屋子里也有人大声道:“陆大哥,嫂子呢,怎么不带嫂子回来啊?” 陆小东笑道:“我这次也是临时回来看看。嫂子现在还在应天呢,等以后我再带她回来,好好的向大家赔礼道歉!” 陆温良和陆氏听见,也点了点头,心里暂时放下了一块石头。陆小东已经三十四岁,其他人像他这么大都可以已经当爷爷了的!他要敢说还没有堂客,老子就先打死他!陆温良想道。 夜里,陆小东交给陆温良五十两银子,笑道:“爸,这些钱你们留着慢慢花,想买什么就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再那么辛苦去做农活了。你儿子呢,也没有什么出息,就只有一点那么俸禄,大富大贵不了。你也别怪我啊。”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6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