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后郭嘉转头看向了胡昭: “现在珏儿已经暂时脱离了危险,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事实上郭嘉很想留下胡昭,凭借他的聪明睿智加上自己的细心分析,应该能从之前陈群给自己的那卷竹简之中得到什么有利的信息才对,这对解开戏志才死因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两人心照不宣,胡昭也知道郭嘉心中想的是什么,不过他对郭嘉说: “戏师好像知道自己会出事,所以在他死后不久,我就收到了他专门饲养的紧急信鸽的书信,信中并没有交代自己的死因,只是说自己一旦遇到不测,让我将‘兴世论’的下半卷交给司马懿,并且收他为徒教授其中的内容。” 戏志才在给胡昭的遗书之中,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于自己的线索,反而特地让胡昭收司马懿为徒,这一点的确是有些令人费解。 按照之前戏志才的计划,他是打算自己收他为徒的,然而他现在却不在了。 他在见过司马懿后在给胡昭的书信之中多次提及,自己这个即将要收入门下的二弟子虽然目前还不如“颍川八士”,不过只要稍稍点拨之后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就好像自己曾经收过的那个弟子一样,前途不可限量。 也许这其中的缘故,只有在场的郭嘉和胡昭能略知一二了。 “戏先生将他托付给你,看样子对你十分的信任。” 郭嘉内心觉得戏志才在挑选教授司马懿的人选问题上是十分睿智的,放眼整个‘颍川八士’之中,也只有他能够胜任了。 “你这是在讽刺我么?”胡昭瞥了郭嘉一眼,不过他随即又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我明天就要返回阳翟竹林了,因为我和司马懿约好了等他回温县处理完私事后就去那里找我,到时候我会正式收他为徒,将我毕生所学的韬略倾囊相授。” 回到家后,郭嘉坐在榻上将那份残存的书简摊在桌案上,双手背在后脑勺朝后仰躺下去。 至今为止他还没有从中得到什么有利的线索,之前他曾经试过在同样的书简之上写上字,然后在上面覆上血液,等到完全干涸之后用湿布擦拭和刮刀轻轻的刮除,但是都对下面的字迹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破损,所以郭嘉迟迟不敢去尝试。 坐在一旁的胡昭也看过了这卷竹简,的确从肉眼的角度上来看根本不能从上面或许任何有讯息,他将竹简对着光平视,忽然间从竹简的左下角发现了什么: “奉孝,你过来一下……” 郭嘉见好像是有了眉目,连忙翻过身站起来蹲在了胡昭的身后,以胡昭所指引的方向看去,隐隐约约在竹简的左下角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字:叔。 但是其他的地方就完全看不清了,两个人就这个“叔”字展开了讨论。 “陈长文曾经说过,曹营之中隐藏着参与杀害戏师的人。” 郭嘉想起了陈群当时子戏志才墓前对自己所说的话,这句话也引起了胡昭的兴趣。 两个人几乎将曹营之中所有能和戏志才扯上关系的人都排除了一遍,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物,更何况郭嘉是在戏志才死后才加入曹操阵营的。 虽然花了段时间对曹营之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解,也和曹真、夏侯渊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而从他们的口中始终没有获得有关于自己想要了解的情报。 这个“叔”字无论从直接从人的姓名和字号上来看,都没有与之吻合的人选。 绞尽脑汁后,胡昭想到了这样一个点:“我看单单从这个字来看范围还是太大了,不知道是谁写出这样的信件,想要锁定到个人上实在太过困难,可是我们现在恰恰就是要通过这份竹简分析出写这封信的人,现在唯一能从姓名字号上寻找的线索也断了。” 这一点郭嘉也深有同感,即使胡昭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线索,却也没有办法立刻分析出有效的结论:“看样子想要揪出这个人,比想象当中要难的多,若是光明正大的去调查可能是打草惊蛇让自己的努力功亏一篑。” 屋子内的气氛格外的凝重,胡昭捻起下巴上的墨须点了点头: “幸运的是那个人可能并不知道你来曹营的真实意图,毕竟众所周知你是荀彧引荐给曹操的谋士,这样看来的话也只能按兵不动,以等待那个人露出破绽为好。” 而这个被郭嘉和胡昭所讨论的黑影人物,趁着夜色悄悄溜出了许县来到了许田近郊,和约好的人见面。当他来到约定好的枯树下,确定没有人跟踪自己时,才悄悄的放下了警惕: “出来吧,不要再藏了。” 话音刚落,从他头顶枯树的枝干上跳下来一个人,黑影人物并没有因为这个人的突然出现而感到任何的惊讶,反而习以为常的问道: “怎么只有你?他没有来吗?” 那个人背靠自树干双手抱胸侧了侧脸:“见你这样的小角色还需要殿下亲自来么?” 黑影对这个人的轻蔑之词感到十分不悦:“一副把我当成你们属下的口气,我是因为主公的命令才会协助你们的,不要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来对我呼来喝去。” “你也别忘记了,我们现在同一条船上,如果你因为自己没有藏好尾巴而泄露我们的存在,到时候我可不管你是谁效忠于谁,为了殿下我会毫不留情的杀了你。” 黑影人物冷哼一声:“你特地约我出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 那人也不想再和黑影争辩,便言归正传了: “你家主公让我给你带句话,要不惜一切代价让曹操出兵剿灭吕布……”
辛卯回:临阵投敌兵戈息
董承两次被刺的风波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随着朝廷下令调查的方向越来越模糊,最终只能够不了了之。眼看许县城内的不安气氛已经渐渐淡去了,在完成了征兵以及粮草统筹 的情况下曹操的军备已经十分完整,接下来他慢慢开始对讨伐周边诸侯的行动做起了准备。 召开军议的时候,帐中文武官员的气氛似乎格外的一致,曹洪首先极力劝曹操出兵徐州,一者争取彻底消除吕布这个心头大患,二者报他偷袭兖州的一箭之仇。 于禁、曹仁等将领也坚定的站在了东征徐州的路线上。 多数官员都对此表示同意,就连一向谨慎的荀彧和程昱也并没有提出异议。 从整个局面上来看现在出兵徐州是十分明智的行为,因为北方的袁绍势力日渐强大,在袁绍次子袁熙和大将张郃的率领之下张燕等多次想要解救易京的军事行动都被瓦解,公孙瓒完全消亡不过是早晚的事,等到袁绍彻底统一了河北之地时,那么下一步肯定就会事大举南下,这个时候把徐州囊括在自己的手中,对日后和袁绍交战时威胁青州是很关键的。 站在一旁的郭嘉总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可是又说不出来。 几乎是在一面倒的建议之下,曹操同意了实行之前和刘备的约定,起兵讨伐徐州。 然而就在命令即将发出之时,曹操却忽然收到了来自南方荆州的急报: 张济在和刘表的交战之中中箭而亡,而后刘表收留了张绣屯守宛城,近日张绣亲率大军兵分两路在刘表的支持之下将大军屯于鲁县和叶县两地,随时有向豫州进攻的可能性。 这个时候袁术已经称帝,在丧失了孙策的支持下意欲联合吕布,相约一起两方从谯郡向西进军,一举攻克陈郡大片领土,消灭曹操后平分其地。 吕布起初因阎象所出的联姻计策所动,并且答应彭城、吕县分别出兵,自己也会亲率大军从下邳出发配合他的行动。 但是很快的他就被早已投向曹操的陈珪父子给阻止了,吕布不顾陈宫的反对强行抢回女儿,并且和袁术划清了界限。最终的结果的是袁术孤军深入,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之下最终被曹真所率领的虎豹骑轻易击溃。 袁术大怒,随即起七路大军进发徐州。 张绣这个时候出兵豫州边境,相比也是等着曹操趁着吕布与徐州南部迎击袁术之时,趁虚而入自西向东进发,所以自己想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意图很快就被郭嘉和曹操看破,于是郭嘉建议此时不应该进攻徐州: “吕布是迟早要消灭的,但是现在时机不对。如果倾尽全力我们也能拿下徐州,但是到那时吕布会更加嫉恨您,若是反过来和袁术等人苟合反攻您的话,双拳难敌四手的我们很难做得到东西兼顾,相反的如果我们联合吕布讨伐袁术便是师出有名,即使不出兵对吕布来说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会更加尽力的抵抗袁术,我们就可以趁着这个空隙迅速调军消灭张绣。” 曹操也意识到了郭嘉话中的重要性,于是决定派出使者联合吕布。 吕布听了曹操的用意后欣喜若狂,很快就接受了曹操的联盟提议,并且迅速抽调部署在徐州东面的张辽所部南下对抗袁术,袁术的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东边徐州的吕布料理完毕后,曹操下决心一鼓作气把张绣消灭,也能通过这场战斗打击一下蠢蠢欲动的刘表,让他不敢再有异动。 对于曹操想要南征张绣的想法,郭嘉和荀攸是不赞成的,但是大军已经调动,想要阻止已经为时太晚了。 此时为了躲避追杀早已脱离李傕的贾诩,隐姓埋名投到了段煨的帐下。 但是很快他为了不使段煨猜疑自己离开了段煨,被张绣所收留。 正是他建议张绣率军向许县的方向进发,佯装要攻取许县夺出天子请回襄阳,借此向刘表要来了大批的粮草辎重和兵力支援。 不过这也只是次佯动罢了,贾诩真正的用意也并不是这么的肤浅。 很快,曹操率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各领三支人马为主力,郭嘉为随行军师,另外许褚、夏侯惇的军队为后援,总计人马三万人兵至淯水。 见曹操人多势众,张绣立刻收回了鲁县和叶县的兵力不断后撤,收缩至宛城北面西鄂据守,也不与其交战。一直观察军情的郭嘉觉得张绣并不是真心与曹操为敌,便对曹操进言: “我大军从出豫州到淯水之滨,张绣一路都在后撤并无与我交战之意,依在下之见可将张绣收为己用,只要曹公您答应他投降之后厚待于他,我想他是不会拿手中那不到一万人的人马来给刘表当人头盾牌的。” 与此同时在张绣营中的贾诩也力劝张绣投靠曹操:“刘表虽据荆襄广阔之地,手下不乏善战之军却没有吞天吐地之志,只知故步自封。且他与将军有杀父之仇,今日善待将军难保明日不会猜忌将军而谋害你,我观曹操乃是成就霸业之人,将军不如趁此机会率众归降?” 张绣细想一下贾诩的话不无道理,于是同意了他的意见遣使向曹操递交降表。 收到降表的曹操起初十分意外,他心想张绣是不是在盘算着什么,也许为了给自己设伏而诈降,拿着降表的他迟迟没有下决心。 这时郭嘉走近帐中,看曹操手捧着张绣送来的书信若有所思的模样猜到他的顾虑: “我看张绣此举并无他意,曹公若是不放心,可以让其将城中军士尽数出城以点卯的形式加以检阅,然后调往西鄂城内等待改编,这样张绣就无法在城内偷袭,可以防止万一。” 沉思后曹操去书同意了张绣的请降。 张绣拿到曹操的准降书后当即打开细看,信中对之前张绣所提出的条款俱以应允,包括军队入城后不惩处任何张绣军中的将校官员,原有兵马仍有张绣统管。 这下子张绣终于放心了,遂即决定次日打开城门亲自迎接曹操入城。 军议结束后,贾诩回到了自己家中打算将军中军民、粮食及财政的册表整理出来,不曾想刚刚打开房门,屋内早已有人在等候他了。 那人背对着自己,右手搁在桌案上压着下面的一柄长剑,贾诩将门关上后坐在了他的旁边,像是故人似的为其沏茶。执剑之人起初一眼不发,沉默许久后终于开口: “为什么要阻止我们?段宏……” 贾诩对他的态度似乎要比之前李蒙两次造访之时要礼貌的多,他将茶壶轻轻的放回到案面上,并没有回答执剑男子的问题,只是淡淡的说了句: “不要再叫我那个名字,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执剑男子扭过脸反问道:“过去的事?你忘记收留我们的纪明大人是怎么死的了?” 对他这个问题贾诩无言以对,他站起身背对着执剑男子低声说道: “之前李蒙两次来想要招我加入你们,我想肯定是你和那位殿下的意思吧?那么……” 他刻意顿了一下,好像接下来的话十分难以启齿,但他还是说出口了: “你这次来,是为了取我的性命么?段业……不,应该叫你的本名,郭淮吧……” 郭淮慢慢把手摸向了剑柄的方向,贾诩从看到他的那一眼开始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郭淮的剑术自己十分清楚,想要在这里做任何抵抗或是逃跑的行为都是十分愚蠢的,所以还不如坦坦荡荡的让自己这个叫了三年的弟弟来亲手了结自己的性命。 两个人彼此对视的,起初的时候郭淮眼中的杀气十分的浓烈,而贾诩则是一心求死: “你杀了我无所谓,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最好不要再和那个人在一起做愚蠢的事情了,我担心到那时你也会成为下一个白白牺牲的人。” 刷的一声,郭淮几乎在贾诩肉眼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拔出了长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眼神的杀气虽然浓烈,不过却还是闪烁着一丝丝的动容: “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如果加入我们我就不杀你,这也不是殿下所希望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59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