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朗唯一的心愿也没有机会再去达成了。 看着那些衣服,司马懿内心的痛楚和悔恨远胜于司马朗,毕竟张春华是在自己的眼前摔落山去的,如果自己当时的双手要是更有力量的话,就可以把她拉上来的。 想到这里,司马懿的双手不由的攥成拳状,脸色也十分的难看,本想推门而入的他转过身往回走去。他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去和司马朗谈论张春华的问题,没有这个资格。 刚走没几步,司马懿听到大门被推开的声音,他循声望去,只见司马孚推开门走了进来,正巧和司马懿迎面碰了个正着,两个人都不免有些惊讶。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异口同声的提问随即转化成了异口同声的回答: “睡不着,出来走走。” 话音刚落他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司马懿非常担心他的身体: “你的伤寒才恢复不久,夜里风凉,小心再得病。” 司马孚憨厚的笑了笑:“我知道了,你也是二哥。” 在家的这两天司马懿都有收到来自郭嘉的书信,他得知丧子失将的曹操,盛怒之下先后三次征讨张绣都无功而返,终于接受了郭嘉的提议暂不对张绣发起攻势。 司马懿也回信给他,说看样子张绣的军中有个十分厉害的谋士,还不忘拿郭嘉不是那个人的对手趁机挖苦他。 事实上除了第一次郭嘉随军出征之外,后来的两次郭嘉都不赞成发复仇之师,但是曹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为了稳住许县的局势他留下了郭嘉协助荀彧、程昱,不带任何谋士领着许褚等将南下宛城,终不能成功。 这天信鸽再度停在了司马懿的窗沿边,但是却不再是司马懿和郭嘉所联络的那只固定信鸽了,而是另外一只。令他惊奇的是这只信鸽司马懿从没有见过。 将信鸽放飞后司马懿打开了小竹筒内的信件,其中的内容令他十分震惊…… 恰好此时他房间的门被推开了,司马孚将已经洗好的衣物拿了进来,司马懿见状赶紧将握着信的手自然的背到了身后,像往常一样和他打招呼: “真不好意思,还要麻烦你把我的衣服拿过来,我自己就可以了。” 司马孚对司马懿的客气口吻颇感奇怪:“没什么,小事一桩。” 说完他便离开了屋子,临走之前将门带上的时候他瞥见了司马懿那一直背在身后的手,不过他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静静的转身离去了。 之所以司马懿会对自己的弟弟有所隐瞒,原因在于这封信开头的第一句就是: 这封信的存在绝对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不然你就会遭受大祸…… 继续往下读司马懿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信中的文字并不多,只交代了一句话: 在收到这封信后立刻离开温县,临走之前不要告诉任何人,更不要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去向,逗留在温县的时间越长对你来说危险就越大,甚至有可能会牵连你的家人。 只有这寥寥数语,其中并没有交代自己要离开温县的理由以及所谓的危险到底是什么。 不仅如此,就连信中的笔迹自己都毫不熟悉。 若是一般人受到这种行肯定会觉得十分的荒谬,但是一直以来都遭遇着不寻常事情的司马懿,却隐隐感觉信中对自己的忠告并不是危言耸听。 之前自己回家的时候就在船上遇到了至少两拨人的伏击。 这样看来很有可能是真的有人知道自己回到了温县,即将要对自己下手。 要只是冲着自己来的话,司马懿还不至于想要逃走,相反的他正想正面会会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但是冷静下来后他不想连累自己的众位兄弟和司马家, 没有时间多想,司马懿下意识的按照信中所警告的那样,偷偷的准备将行李收拾一下。巧合的是司马孚正好把自己的衣服洗好并叠放整齐的送了过来,司马懿趁机把这些衣服直接包裹好后等待着月色的来临,对家人他没有丝毫走漏风声。 天色越来越黑,夜空之中挂满了繁星。 司马家中静的出奇,大家都早早的入睡了,司马懿将包袱背在身上轻轻的推开了门走了出去。所有的房间内的烛光都已熄灭,就连平常不早睡的司马朗房间中,也看不到一丝光亮。 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刻意配合司马懿悄悄离开一样,司马懿蹑手蹑脚的走出了大门朝西 而去,先前在黄河之中遭遇的伏击已经让他吸取了教训。 这次他可以朝着相反的方向,从孟津港上船南渡黄河。 加上自己临行之前并没有和任何说,他以为应该可以避开那些人的耳目。 刚走了两三里的距离,司马懿就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人站在那里等着自己,他想到是自己的行踪再一次被人掌握了,于是保持着戒心准备用无羽流星应对下面会出现危机局面。 然而当他越走越近时,他惊讶的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兄长: 司马朗。 “兄长……你怎么会?”司马懿几乎不相信自己眼前的场景,显得十分诧异。 双手始终背在身后的司马朗慢慢走上前,一步一步接近的距离令司马懿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站在那里看起来十分的茫然。 当走到司马懿面前时,司马朗将背在身后的双手摆到了身前,其中一只手上拿着个黑色的袋子,递到了司马懿的面前:“匆匆出门身上不带钱和干粮怎么能行呢?” 司马懿木讷的接过了袋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正想等着司马朗问自己的时候,司马朗却什么也没有说,直接从他的身旁走了过去。 “你不问我为什么不辞而别吗?”司马懿低着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 “从小到大你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让我担心过,你之所以不告而别一定有你的理由,所以不必勉强自己向我解释些什么,你只要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就好了。” 回答司马懿的同时,司马朗的脚步仍旧不停的往前走着,直到彻底消失在司马懿的视野之中。黑漆漆的温县街口处,只剩下了司马懿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里。
辛亥回:意迷乱神失踪迹
当司马懿安全到达了孟津港时天色已经亮了,渡口处摆渡的船夫也多了起来。 这次司马懿格外加强警惕,挑选了一艘人很多且性格、年龄各有差异的小船踏上了船板。 虽然自己已经按照神秘人信中所说的那样立刻离开了司马家,并且还刻意绕了路从孟津港南渡,环绕一个大圈前往颍川胡昭所居住的竹林。 不过司马懿心中还是隐隐觉得不安,总感觉自己的背后有双眼睛时刻在盯着自己,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无法摆脱。 这种感觉似鬼魅般缠绕着自己,无论司马懿怎么想去摆脱它都显得徒劳无功。 渡河的过程十分的顺利,对于平常人来说不顺利才是很反常的事情。 不过司马懿却不得不比常人还要高度紧绷自己的神经,他害怕自己一旦稍有松懈就会被人有机可趁。毕竟从自己为了保护刘协负伤至今,就一直被藏在黑暗之中的不知名人物给盯上,从未摆脱。 上岸后,他将行李拎了起来朝着预先计划好的路线,从平县、巩县、阳翟一线直接向胡昭的住处前进。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连一直和司马朗保持飞鸽书信联系的这个习惯也改掉了,并不是说他对司马朗不信任,而是不想再多生枝节以免再遭不测或者连累家人。 在热闹的集市上行走是将自己踪迹隐藏的最佳手段,司马懿很少走人迹罕至的地方,就算是实在无法避免去行走的时候,也尽量会挑天明的时候,这种赶路的方法令他一路上几乎没有遭受到任何的麻烦,也没有感觉到身后有谁在跟踪自己。 行至巩县城内之时,先前司马朗所给予的干粮已经被吃完,司马懿便寻找着路边有没有卖食物的地方。当他的视线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里扫视的时候,忽然在不经意间看到街口的角落里出现了一个十分面熟人。 在第一眼的时候司马懿就能够清楚的将他的名字叫出来,不过据郭嘉和胡昭所说,他已经过世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上。 然而眼睛骗不了人,那种神情和长相,和自己所认识那个人是那么的接近。 没错就是他,与自己只有一面之缘却被自己奉为师父般尊敬的戏志才。 他开始快速迈步接近自己所看到的这个戏志才,但是在行进途中被一个正面朝着自己的行人遮住了视线,司马懿拨开了这个人时,发现戏志才已经不见了踪影。 眼球飞快的转动着,他快速的在一条巷子口看到戏志才在往里面走,于是他不动声色的跟了上去。司马懿脑中所运转事物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的脚步节奏: 为什么?为什么他还活在这个世上?是长相上的巧合吗?还是…… 还没有等司马懿完全整理出头绪的时候,自己已经追到了在一条死巷里,在尽头处看到了那个人,他背对着自己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司马懿和他保持着距离,试探性的问道:“你之前教我的东西我还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能不能请你再教教我?”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事实上司马懿已经再慢慢后退了,因为随着距离的接近他发现这个人并不是戏志才,而很有可能是吸引自己进入这条巷子的诱饵。 但是他刚刚后退了两步,突然从天而降的一个身影就落在了他的身后。 还没有等司马懿回头看他是谁的时候,那个人就用手掌劈向了自己的后颈。 司马懿顿感眼前一片眩晕,很快就失去了意识倒在地上: 太大意了,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中这种陷阱…… 看到司马懿已经成功的被捕获,那个之前被司马懿认为是戏志才的人转过身,原来只是一个和戏志才颇为相似的人罢了,他对站在司马懿面前的人说道: “你要我做的事情已经做了,快把报酬给我。” 那个人从怀中掏出了个黑色的袋子,扔到了假冒者的脚跟前。 假冒者弯下腰将袋子捡了起来,打开后瞬间表情就变得极为贪婪和满足。这是击昏司马懿的人冷冷的说道:“你走吧,给我永远把嘴巴闭起来。” 假冒者被袋子中的黄金所吸引,根本没有抬头看他,只是敷衍性的点点头。 忽然间,一把冰冷的利剑从正前方贯穿了他胸口,鲜血从伤口处喷溅出来,手中装满黄金的袋子瞬间被血色沾湿、染红。 他没时间去感应痛苦,甚至连视线从袋子上转移到刺穿执剑者的时间都没有便已死去。 将剑拔出后,假冒戏志才的人便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过,而刺杀他的人转过身看了看倒在地上完全失去意识的司马懿,那面红色的脸庞的表情代表着什么意思,谁也猜不透。 另外一方面,在颍川等待司马懿来寻找自己的胡昭却迟迟不见司马懿的踪影,内心惴惴不安的他意识到很有可能是出事了。左思右想后他驾马快速朝着温县奔去,等到了司马懿家中时,司马朗将司马懿早已离家的消息告知了胡昭,胡昭顿感大事不好。 不过他并没有将司马懿可能会出事的消息告诉司马家的人,匆匆朝着司马朗所指引的方向追了过去,在了解司马懿行进的方向后,胡昭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因为他已经察觉了司马懿刻意选择远路绕行的方法,想要避开那些人的追赶。 沿途的询问让胡昭找到了巩县,不过在这里却完全失去了司马懿的消息。 谁都不知道,司马懿刺客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全身被捆绑的他被关在了一个箱子内,而装着他的这个箱子被放置在马车内,被红脸的男子驱赶着朝着小沛的方向而去……
壬之章:长鞭扬东马嘶南,荡定徐州壬子回:假
得到曹操背后支持的刘备,依靠曹操定期补给给他的粮草在小沛继续招兵买马,实力也渐渐得到了加强,这被与他近在咫尺的吕布所怀疑。 之前刘备在小沛招揽人马被吕布击溃,有人建议他趁着刘备尚未做大将他连根拔起。 陈宫听后觉得不妥:“我们刚刚向朝廷表达了忠心,而刘备又是受曹操所委任驻扎小沛,等同于刘备已经向曹操表示了效忠,如果我们对刘备展开进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招致曹操出兵援助。小沛原属豫州,我们上次攻打已经侵犯到了曹操的领地。如果再次攻打的话,到时徐州恐怕会被曹操整个吞并,将军您好不容易在这里落脚,切不可鲁莽啊。” 吕布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便决定暂时不攻打小沛。 早已看出吕布非徐州之主,因此在某人授意下暗中和曹操暗通款曲、密谋消灭吕布的陈登知道了这件事,觉得是个很好的机会,便着私下里吕布邀请他饮宴的机会试探道: “将军不可以徐州之兵去伐刘备,但又担心刘备逐有壮大之势于己不利,对否?” 心事完全被看穿的陈登看穿的吕布叹了口气:“岂止是担心,简直是如鲠在喉啊。” 认为时机成熟的陈登便开始谏言:“公台先生所言不无道理,但并不意味着刘备无法根除,在下有一策可令将军既不用出兵,亦可除了刘备这个心头大患。” “哦?元龙快快讲来!”吕布听后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 陈登继续说道:“先前背叛袁术的韩暹和杨奉二人现在徐州、淮南之地以劫掠支撑军队,早已沦为草寇之辈。将军不妨利用这些亡命之徒的贪婪去攻打刘备,暗中许以他高官厚禄。” 吕布听后右手不停的转动着酒盏,久久闷不发声。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59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