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代架空

囚龙

时间:2023-06-01 00:00:03  状态:完结  作者:九方歅

  “陛下必须要权衡!”陆善见斩钉截铁地说,“两害相权取其轻。”
  杨佑仍然在摇头,他双手扶着龙椅的扶手,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敖宸是私,万民是公,一个是心爱,一个是责任。
  他们本来是不能放在一个天平上比较的,可偏偏阵法将敖宸和天下联系在了一起,让杨佑不得不去选择,究竟要留下哪一个砝码。
  杨佑沉默良久,最后黯然说道:“我……不管怎么说,你先陪我看看阵法吧。”
  陆善见哂笑,“陛下若是想要解开阵法,请恕臣无能为力,臣学艺不精,有愧于陛下。”
  “你……”杨佑斜眼一瞥,陆善见昂首站在阶下,眼神与平日里的温和而有所不同,终于展露了那些深藏之下的不可曲折的锋芒。
  真想帮忙,学没学过都不重要,又不是不可以翻典籍。
  可陆善见却是连看也不帮杨佑看了。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杨佑想着,如果强迫陆善见,究竟能不能得到想要的信息。
  他斟酌良久,即使自己能强迫陆善见去看阵法,他真的能找到破阵的方法吗,即使找到了,他真的会说吗?
  就算用刑让他开口,他说的真的对吗?
  杨佑没学过法阵数术,他没办法鉴别陆善见说话的真假。
  敖宸也许能判定陆善见话中的真假,可真话一定能解开阵法吗?
  或许敖宸自己都不知道解开阵法的方法。
  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只要陆善见不是真心想帮他,他有无数种可以糊弄杨佑的方法,甚至还可以给杨佑一个加快敖宸龙气消耗的方法出来。
  而杨佑还等着他主持改革。
  “你先安心准备科考改制吧。”杨佑最后不得不妥协。
  陆善见点头退下,临走时似乎还不放心,看了杨佑一眼。
  杨佑一个人坐在昏暗的大殿里,蜷缩在龙椅上,无奈地捂着脸,陷入了纠结而痛苦的沉思。
  一只冰凉的手抚上了他的后颈。
  “敖宸?”杨佑深吸一口气,将脸上的苦涩都吐了出去,笑着抬头看他。
  敖宸一只腿跪在龙椅上,侧身下来抱住他,二人凑得很近,耳鬓厮磨间,杨佑抬头在他下巴上亲了亲,“你都听到了?”
  敖宸点头,他还以为陆善见和杨佑知道了阵法的真正意义,但似乎他们还没有察觉。
  也是,对凡人而言,阵法的真正意义他们很难辨明。
  杨佑喃喃道:“他不帮我,那我就去找别人,弘光道长,还有其他人,我就不信,难道天下只有他会道法吗?”
  “确实只有他。”敖宸道,“他的水平是最好的,他并不像你一样身负龙气是大气运者,仅靠修炼就能以肉眼凡胎看见我,恐怕百年来都难得一见。其他人来了也没办法。”
  “那怎么办?”杨佑茫然道,将后背靠在敖宸怀里。
  敖宸索性屈膝坐在龙椅上,从后面抱着他。
  杨佑道:“你记不得了,陆善见不帮我,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没事,”敖宸抬手在杨佑脸上胡乱摸了一把,捏了捏他的脸颊,“反正也很难解,慢慢来。”
  杨佑握住敖宸的手,手心里传来他的肌肤极为细腻的触感,他始终觉得内心是十分愧疚,“对不起。”
  他只能这样说着,不停地向敖宸道歉。
  “你没有对不起我。”敖宸笑着说。
  既然没人帮,只好自己去查了。
  杨佑暗中下定决心。
  但没等他动手,很快就有了更加棘手的事情。
  改元后的广德元年,三月没过几天,很快就到了杨佑的生辰。
  他生辰恰好在寒食,本来就不能大操大办,好不容易劝大臣打发了铺张寿宴的念头,一个新的问题又被拿出来说话了。
  ——纳妃。
  杨佑看着眼前一大堆催自己广布恩泽,诞下龙嗣的折子,颇为无奈地摇头。
  崔琰和刘慧正在就今年的吏治改革同他细细理着纲要,看见他苦恼的表情,刘慧明了地说:“又是催陛下纳妃的折子。”
  杨佑长叹,“什么时候连朕的私事也要拿来说道?”
  刘慧笑道:“他们也就是劝劝,毕竟陛下后宫无人,总有人盯着那几个位置。要是怕他们天天上书,不如找几个合心的女子纳进宫里。”
  他这话让杨佑听得有些不舒服,找几个合心的女子做什么呢?
  放在宫里养蛊?
  让她们还有自己的孩子过着当年杨佑和丽妃过的生活,然后自相残杀?
  “你不懂,”杨佑将奏折随手丢到一边,“朕不忍心让她们进宫来过苦日子。”
  崔琰闻言倒是笑了一声,“天下盼着进宫的女子数不胜数,宫里衣食无忧,地位也高,陛下何来苦日子一说?”
  杨佑现在是真的觉得他们不懂,世人都羡慕着繁华的宫城,却浑然不知宫里埋藏着几多枯骨。
  他的童年确实衣食无忧,却远远谈不上快乐。
  “这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我自有分寸。”杨佑道。
  刘慧闻言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好了,来说说正事。”杨佑清了清嗓子,“朕之前说过,要好好看看世家的问题,这究竟要如何解决?”
  崔琰俨然出身大世家,甚至还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世家,他知道杨佑对世家的态度很不友好。
  听说西南一地,在杨佑到来之前,大大小小世家以数十计。
  可就在杨佑掌权的十年间,这些世家要么被杨佑抄了,要么被他用计越分越小,最后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家族,都在杨佑的控制之下。
  他虽然对安王杨伦态度好,可对武家的态度可是极差,武家一倒,西南再无大世家。
  当然,杨佑处理世家的理由一贯是世家不听朝廷政令,可世家要是都听了朝廷的政令,那还能叫世家吗?
  国有错,世家纠之。
  他自然不赞成杨佑削弱世家的态度,崔琰道:“陛下,世家乃立国根基,当年高祖杨烁起兵时便得云梦泽二十世家助力,才有了今天的齐国大业,若无世家相助,唯恐国家根基不稳啊!世家大族,团聚乡人,能让朝廷之政明于细枝末节之处,更可上供人才……”
  他洋洋洒洒说了许多世家和朝廷的关系,杨佑都耐心地听着,实际上这也是他故意的。
  他需要明白那些支持世家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崔琰说得口干舌燥,杨佑也一副受教的样子,同他说了几句之后便让留下刘慧,商量着秋天从蜀地征发兵马戍边的事情。
  等崔琰走了,刘慧才露出不悦的神色。
  杨佑也叹了口气,“世家……还真是块难啃的骨头。”
  刘武是平民出身,当年没少受世家的排挤,若非自己本事够硬,命又大,打了许多硬仗,他还真不能当上节度使。
  齐国旧例出将入相,许多节度使最后往往都能进入朝堂,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总揽朝政。
  可刘武硬是一直在剑南节度使上待着,没有任何变动,甚至还有几次差点被弄下来。
  因此,提到世家,平民出身的刘氏倒是意外地与敖宸站在了同一战线上。
  杨佑道,“朕想先从世家的恩荫开始,以后凡是得祖荫的世家弟子,除嫡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十五岁,弟侄满二十岁,并通过考核后才能恩荫补官。”
  刘慧点头,“从旁支入手,再好不过,应该也不会受到太多阻挠。”
  杨佑继续说道:“在等待世家子弟年满期间空出来的官位,能减的就减了,不能减的就给其他人。”
  两人又商量了一阵,初步确定了方案后由刘慧写了下来。
  杨佑看着刘慧突然叹了一句,“我倒是希望能见一见商君,改制路途艰难,非得有一超凡绝伦之人引路不可。”
  刘慧看了他好几眼,心里想的却不是商君这回事,他想了半天才开口道,“陛下不愿纳妃,可是因为对杨将军有垂爱之意?”


第144章
  杨佑闻言手上茶盏抖了抖,茶水哗啦一声淋在奏折上。
  杨佑指尖夹起奏章,赶紧叫宫人进来收拾。
  他哭笑不得地看着刘慧,“你又是哪里想到那么多事情的?我和杨遇春没什么。”
  “可陛下多年不近女色,却偏偏和杨将军亲近……”刘慧欲言又止。
  “ 我和你就不亲近吗?”杨佑蹙眉,“难道我不近女色,就不能是为了你吗?”
  刘慧闻言咽了下唾沫,一脸苍白,惊魂未定地说:“陛下,这……臣已有家世,还有一双儿女,实在不能承受圣恩。倒是杨将军,至今也只有几个妾室,没有儿女,最适合承恩不过了。”
  杨遇春是什么人刘慧还不知道吗?与其说他是人,倒不如说他是杨佑养的一条忠犬。
  刘慧倒是挺欣赏他的军事才能,怎奈杨遇春这人打起仗来十分狠辣,在刘慧眼中,有时也太过伤害天和了些。
  刘慧当然觉得杨佑应该纳妃,阴阳和合,方为天道。可他若真和杨遇春在一起,百官若是反对他和杨遇春,说不定能闹出些别的事情来。
  在刘慧看来,对杨佑最好的方式是先找良家子生下龙裔,安排好太子和皇后的人选,之后的事情,徐徐图之也未尝不可。
  其实杨遇春能做的比女人能做的要多,刘慧自我安慰道,若他们真的在一起了,自己也可以装作没看见。
  杨佑看着刘慧神游天外,知道他肯定想到了别的地方去,暗自叹了一声道:“你真的想多了,我和杨遇春之间断不会有那些情义的。”
  “放心好了,”杨佑抿着唇思考了一会,“我保证以后绝不会出现如父皇在朝时一样的后宫干政,同样,也不会轻易把后宫和朝臣扯上关系。”
  刘慧的眼神一直在杨佑身上游移,杨佑看了他一会,说道:“你到底有什么想说的,一起说出来得了!”
  “陛下,”刘慧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这话自己能不能说,“难道您真的有隐疾?”
  他说着看向了杨佑的下半身。
  杨佑:……
  “赶紧出去!”杨佑低声斥道,“别在这妨碍我处理政务。这些话以后都不要再提了。”
  刘慧还有些话想说,想了想还是不说了,他面对着杨佑躬身退出了大殿。
  杨佑坐回椅子上,慢慢批着奏章。
  翌日上朝,杨佑先宣布了一道旨意,他赦免了杨庭给杨度一家安上的所有罪名,让杨度在京城安安稳稳地做起了薛王。
  他的儿女们也都依次受封。
  薛王只能算是朝堂上的小水花,众臣今日的大事,是把请杨佑纳妃的请求说一遍。
  杨佑统统搪塞了过去,差点和朝臣吵起来。
  最后他不得不威胁道,若是还有人再提纳妃的事情,就先拖到宣政殿门口打上一顿。
  当然是吓唬人的,可仍然有两位御史慷慨激昂地反驳他的搪塞。
  杨佑也不能真打,梗着脖子就是不答应。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御史明明管的是百官监察,为什么这么执著地关心他的私事。
  商洛并没有急着表态,但看他的表情也知道,他并不赞同杨佑的推辞,只是为了不驳了皇上的面子才没站出来反对。
  下朝后他留下来和杨佑商议政事,轻轻点了一句,“御史如此激愤,非是为了陛下的私事,而是为了国储。不立太子,难免人心动摇。”
  “朕还活得好好的,”杨佑说着说着心里窝起了火,“他们就开始盼着朕死了,好找人继位吗?”
  “陛下言过了,”商洛皱眉道,杨佑的情绪过于外露,这实在不是他欣赏的样子。
  “我朝内耗,多由夺嫡而起,若不早立太子,稳固储君之位,只怕人心浮动,不断钻营,到时候即便是陛下之明也无法在相争的各方之间平衡。”
  杨佑立刻察觉了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在皇帝身上没有私事,就连睡了哪个妃子,生了几个儿子都是公事,是要被拿到太阳底下晒着细细讲出来的事情。
  “陛下,可是在益州有了心仪的女子,而那女子却不能入宫?”商洛问道。
  杨佑猛地抬头,“老师何出此言,自然是没有的事。”
  “既然没有,”商洛带着些训斥的语气说道:“陛下又为何推三阻四。迟迟不肯纳妃?在益州那等蛮荒之地,无人提醒王爷也就罢了,如今入了中原,岂有让陛下孤身一人的道理?”
  杨佑刚想和他解释自己不愿意碰女人的原因,才发现自己张不了口。
  敖宸当然不能说出去,即便说出去了别人也不会相信,说不定还会扯出更复杂的事情来。
  他不希望让女孩们进宫蹉跎岁月,他不希望看见一个又一个丽妃,一个又一个被逼着选择持刀屠戮的杨佑。
  似乎没人理解他内心的纠结,因为皇位的光辉太过耀眼。
  耀眼到所有人都无视了龙椅脚下的大片黑暗。
  他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情感而选择不纳妃,商洛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在商洛看来,这只是他还不成熟的表现。
  “请陛下好好斟酌。”商洛拱手,“老臣退下了。”
  杨佑默不作声地站起来目送他离开。
  瑞芳进来给他换茶,轻手轻脚地关好门。
  一只手抓着他的袖子往外扯了扯。
  “敖宸?”杨佑头也不回地问道。
  “什么?”瑞芳手提着茶壶悬在空中,疑惑地看着杨佑,“陛下,我是瑞芳,不是什么敖……”
  “啊瑞芳啊,”杨佑后知后觉,自己竟然没注意到瑞芳的存在,就开始和敖宸说话,他责备地看了眼敖宸。
  他肯定是故意在有人的时间来找他。
  “谢谢了,你没事就退下吧,我一个人坐会儿。”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