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轩不意这霜雪会劈头盖脸而来,只不做声。连天阙面中亦有难色。
好在此时又有客来,凭那足音就可知是一英气少年,血气方刚,步履如风。
思澄平先开口:“萧贤侄姗姗来迟了。”
众人亦循声看去,果真见一凛凛少年,大步流星而来。少年面容方正,肤色黢黑,一柄剑眉实在英气逼人,只因年少,尚有几分稚气。寒轩腹诽,怕是此人家中显赫,否则亦不可上此桌。
天阙怕寒轩仍介怀天若所言,此次便主动出言引见:“我母家表妹,磊寒轩。”又转向寒轩道:“萧遇,其祖父在麟皇年间曾为翊国大将军,其父追随父王,如今子承父业,虽是年少,却也百战在身,足有赫赫之功。”
寒轩点头示意,那边少年拱手行礼,动作果毅,甲胄生风。
众人皆是落座,天阙便先举杯:“如今天下动荡,怕是英豪辈出之时。得二位将军,定可扶摇直上,不枉此生。”
一时飞觞欢饮,觥筹交错。宴饮之中,多是男人们间家国大事,天若亦不大出声,寒轩更是噤若寒蝉。
酒过三巡,寒轩却清晰地捕捉到萧遇的点点焦灼,其言辞应对略带敷衍木讷,目光时而涣散,似是有意注视某处。
萧遇终是熬不住了似的,宴饮最酣之处已过,席间略有些寂寥,他便起身请辞:“习武之人,实在不宜饱腹酣饮,应时尝饥寒,卧薪尝胆,才知功勋不易,仍当奋力。今日谢世子赐宴,臣下先行告退。”
天阙与思澄平相谈正欢,只是挥手示意,萧遇便转身而去。寒轩于侧席,窥见其面中如遇大赦,一缕畅意。
“世子,”寒轩亦起身,“天色不早,柔柯阁路远,在下亦告退。”
从蘧庐逍遥下来,天色如墨,唯剩一片残阳,东南已是一片繁星。初夏时分,山中竟有萤火虫,在园圃中星星点点。耿耿银河,碧空如洗,其下熠熠流萤,飞复露草之中,更是一片幽清。
再过那园圃,秋千上多了一人,两人之间,有一只锦盒,一盘青团。
二人多是静静相对,面含浅笑,偶有言语。
秋千左边是萧遇,那黢黑的面孔中,仍可捕捉点滴绯红。
残红欲尽,错落星河,照流光几点,满架苍叶,一只秋千,同一对恩爱仙侣,当真教人慨叹,唯有如此青葱年岁里,才有这满面澄澈清宜。
寒轩依旧看痴。溪见见寒轩如此,只于身后轻轻道:“此二人乃青梅竹马。”
“人间痴男怨女无数,又有几双如此,直是羡煞世间万千离人。”寒轩旋生一丝苦笑,问道:“那女子是谁家的。”
“此女名为君月,亦是老臣之女,只是随王爷来封地,亦不再是狂澜之中那般显赫。”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纵君东征东山,西逐西风,车遥马憧,两情如斯,天公亦不敢晦月遮星了。”
二人只浅叹,便向柔柯阁行去。看远远处,天若亦回自己阁中。
“不知郡主住着何处?”寒轩问。
“月如阁,虽是各占山头却与咱们柔柯阁遥相呼应。”溪见道。
“‘月如无恨月常圆’,他又名天若。”寒轩浅叹,“尽是白华之怨啊。”
“自嫡妃去后,郡主一人看尽君恩云散,欢爱随波,个中苦楚,自是难以冰释。”
第3章 新桃
绿槐高柳,新蝉阵起,薰风初入弦。又是初夏时分。
昨夜微雨翻荷,晨起自窗而望,只见樱笋方夭,芭蕉分绿,风烟山径长。
寒轩来此间,已风平浪静住了半月。刚来时尚满心惴惴,然十数日来深居简出,清闲度日,倒教寒轩生了怠意,归于来处的心思,亦愈发少作。
因那日席间风波,天阙便少传寒轩赴宴,寒轩日常起居,多在阁中,其与府中诸人,自少往来,唯天阙偶来一探,亦只清谈闲语,未有出格之举,更教寒轩心安。
是日晨起,梳洗已毕,寒轩见天色青白,晓风送凉,便问身畔溪见:“天阙现下在何处?”
“世子想是在书史溪山堂中。”溪见道,“这时候,怕是读罢诗书,正要用早膳。”
“那带我去看看吧。”寒轩难得出门,披衣起身,由溪见一路相伴,下了柔柯阁而去。
二人行经迥秀轩,见条案之上,昨日天阙所绘尚在,便上前一观。只见一副泼墨山水,笔力雄健,刻雾裁风,气吞霄汉,尽现那孤峰奇险,急湍万丈。山上一轮皓月,几抹微云,将那凉夜空山,画的淋漓尽致。
可纵览全卷,寒轩却生枯寂之感,那枯墨山石亦略显沉气,似是胸臆不畅。
沉吟一刻,寒轩摆开碟碗,取一支细笔,蘸点点署红,略调几分钛白,于天阙卷上,细绘一柄春枝。只见那嶙峋山壑间,一支山杜鹃,华枝春满,朵朵红绯,横于眼前,一扫卷中腐气,点得画中灵气逼人。
寒轩复又提一支墨笔,于那卷额作一阙小词:“月近寒山夜近高,风也潇潇,木也潇潇,潇潇风木响轻涛。但知山红不知涛,心且迢迢,路且迢迢,迢迢新路赴鹊桥。”
数行簪花小楷,字字娟秀。寒轩搁笔之时,眉心一抹浅笑。却不想身后一语,只惊得其慌了神色。
“不想你既通丹青,又识词赋,真是不容小觑。”天阙朗笑而来,满面欣然,立于寒轩身侧,细看纸上丘壑。
寒轩赧颜道:“寒轩贸然提笔,亵染世子佳作,有失分寸,望世子莫怪。”
天阙不以为意,只问:“画功不俗,词亦清丽,想是有多年功夫了吧。”
“少时略通工笔,至于写意,已是多年不练,笔力生疏,实是令世子见笑了。至于词赋,亦是兴致所至,偶尔为之,难登大雅之堂。”
天阙玩味道:“‘迢迢新路赴鹊桥’,是心有所属了?”
寒轩面生潮红,不敢答话,看身前天阙,那隽朗玉面,明眸如海,一时心旌微动。
天阙见寒轩含羞之态,便不再追言,只道了句:“如此佳人,清仪高才,若为世人所知,必是求者无数了。我可先睹风姿,实是幸哉。”
寒轩更是一时无措,缄口不言。好在此时见得轩下园圃之中有一抹素色,乃知是君月,而几步之遥外,萧遇正牵马而来。
许是察觉寒轩尴尬,天阙便不欲再论此事,只对寒轩道:“咱们亦去看看。”
下了迥秀轩,行至二人身前,二人见过礼数,天阙便问:“日日议事都寻不见你,原来是在此与夫人浓情缱绻,当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本是一句玩笑,二人竟都红了脸颊。萧遇开解道:“我久在行伍,夫人本就常日独守空房,好在近来军中无事,我亦暂居于王府,便想多陪陪他。来日若生战事,便又不知何日可再相见了。”
天阙点头道:“这是自然。”看君月一身束身衣袍,便又问:“你二人这是要去何处?”
“园中新桃已熟,正要陪他去摘。”
“是了,你二人最爱那数亩桃林。”天阙转而看寒轩,“你自入府,便未曾出门,不如一同去看看,以解你长日空乏。”
寒轩见此情状,只推辞道:“将军难得陪夫人,怎好扰了二人。”
天阙亦一时察觉,自知失言,不知进退。君月却开了口:“无妨的,夫君此次归府,亦有大半月了,我二人日日相对,倒想旁人解语为伴。”
说罢,众人皆是释然。溪见引来一架小车,扶寒轩与君月上车,萧遇便自己策马于前,出得府门,向东行去。
与君月相对而坐,寒轩细看去,才知何谓清妍。君月低眉之间,一抹楚楚烟柔,连寒轩亦生醉意。
道中无聊,寒轩便欲闲话几句:“见你年岁还小,本意你二人尚未成婚。方才听世子言语,才知你二人早已喜结连理。成婚日久,尚能恩爱如此,实是难得。”
君月莞尔:“当年他才十六,便已随父征战,冲锋陷阵。漩水一役,他身负重伤,危在旦夕。我不顾家人阻拦,一人迎乱流而去,非要入得军中见其最后一面。王爷不忍,怕我二人抱憾终身,便当即将我二人赐婚。递过婚贴,亦于帐中草草设宴,只是当日他卧于病榻,未曾拜堂。好在天公见怜,调养数月,他终是痊愈如初。”
“你二人之情,羡煞世人无数,天公亦不忍折损。”寒轩心中亦生艳羡,忽而想起安之,心下寂寥,不免露出半分霜色。
见寒轩如此,君月安慰道:“你亦得良人如此,何须羡慕旁人。”
寒轩纳罕:“我?”
君月笑道:“府中之人都已看穿,世子是真的喜欢你。你且不知,往日多少红袖佳人,世子都不曾展颜如此的。”
寒轩不虞此语,两颊添一抹红霞,喃喃道:“世子乃侯门贵胄,我不敢有非分之想。”
君月抚上寒轩十指:“你无需自谦,世子心中若有决断,便是无人能改的。你且好生消受吧。”
笑语间,车架便已到桃林之下。
数亩桃林,卧于山坳,放眼无极。初夏时节,桃生叶婆娑,其阴良已嘉。桃花落尽,唯有满树青枝,藏颗颗仙桃,如碧雾裁红,绿鬟点朱。
萧遇下马,扶君月下车,溪见亦搀寒轩。四人立于桃林之前,寒轩不禁叹道:“好一片桃林,若是春日,红雪满山,当是极美。”
“夫人素爱桃花,喜食桃肉,我便种这一片桃林,我不在时,夫人亦可一慰相思了。”萧遇言罢,与君月相视一笑,一眼便是无际浓情。
君月复回首对寒轩道:“桃可补气益血,更可解酒。你亦采些,与世子分食吧。”
寒轩含笑点头,便见二人相携而去,踏入那重重嘉木之中。
远远见得,萧遇一把将君月托于肩上,君月一双素手,便可伸入枝头摘果。二人同抬首,眉目中一片清欢,只教寒轩心头微动:此二人容谐如此,真不似红尘中人。
看其恩爱,寒轩虽是欢喜,亦生点滴自伤,故不曾相随,只择几棵低树,摘了数个新桃,便要折返。
见二人行远,又不愿寒轩久待,溪见便道:“不如我摇橹,咱们乘舟自湖上回府吧。”
寒轩自然应允,便随溪见穿林过木,行不多时,即到岸边。
湖中水清见底,蓼花随西风而动,一叶小舟,破雾而来。兰棹雕舣,起微澜点点,破绿萍沉浮。
远山如玉,尽收清潭底。昨夜淫雨刚歇,潭上一片清明。此间万籁俱静,唯高渺青天,似有风携歌而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