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说了吗?既已选定,此生不悔。”沈书元依旧笑的坦荡,抬头看着昏暗的天空。 贤然道人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却在转角处站定了身子。 他回头看去,沈书元立于廊下,淡绿色的青衫,配着天空坠下的雨丝,衬托的气氛,让人完全忽视了周围的场景。 “自古便爱以竹喻人,老道总是嗤之以鼻,现在却发现,真的是贴切啊。” 贤然道人说完这句,便也抬头看天。 “戚许这傻小子,确实只有一片小小的天,但你却是一束那么绚丽耀眼的光。 就算以后这片天,变得再大再广,又哪能再有这样一束光呢? 他的眼中,怎么可能还容得下旁人。” 贤然道人摇摇头,之前上山听沈书元说完,他还想劝,今天之后却不会再有此想法。 他家那个傻徒弟,估计把这辈子的气运,都用在遇见沈书元上了。
第104章 钦差来了 封城的日子,对于沈书元而言比之前忙碌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 贤然道人虽然劝了他注意身体,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容他多过注意。 水患被挡在了城外,但人祸却被留在了城内,稳住城里所有人的心,才是重中之重的,更别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城门。 戚许走进军帐:“将军。” “茌临县封城快十日了吧?有没有怪我不让你去啊?”孟炎看着文书,随口问道。 “沈大人借兵,是为了解城内之祸,末将还没这能耐,将军的安排很对。”戚许说道。 说到底,他在军中也不过才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很多的情况都没遇见过,加上官阶低,很多事情处理起来本就束手束脚。 孟将军真安排他去了,反而是不重视茌临县内的情况。 “没有怨气就好,贤然那个老道不是在城里吗?他会照顾好沈大人的。”孟炎合上文书:“你准备一下,和我去一趟州府。” 戚许微微一愣,但什么都没问:“是!” 沈书元扶额坐在桌前,封城已经一个月了,城里能保证的只有粮食,菜和肉,前期还能勉强供应,后面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这种情况,最多再撑五天,估计城里的人就会开始不满了。 “大人!”卢知意快速的冲进来:“城门外有人,说是钦差。” 沈书元快速起身:“在哪个城门,现在就去。” “那,要把里面的围墙砸了吗?”卢知意问道。 “不用,我先用云梯下去,问明情况,然后再说。” 沈书元微微皱眉,封城不过一个月,虽说京城如果要派钦差,确实也该到了。 但州府不会那么快的上报水患,人也不该来的这么快。 户部侍郎陆千一,看着从城墙上爬下来的人,微微皱眉。 “大人!”沈书元虽然下的狼狈,行礼上却没有错漏。 “茌临县县令沈书元,沈大人?”陆千一问道。 “正是下官。”沈书元说道。 “你们这,城门紧闭,外面的流民就不管了?”陆千一问道。 “下官确实管不了。”沈书元不卑不亢,如实说道。 “哼!好一句管不了,本官倒要进城看看。”陆千一翻身下马:“你们先留在这。” 沈书元本就是想出来说明情况,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强势,可他确实也不能拒绝,只能跟着再入了城。 陆千一进了城之后,到有些诧异,不是他想象的满目疮痍,除了城门被封,城内似乎并无什么不同。 “这是你封的?”他指着内里的围墙问道。 “是!”沈书元点点头。 “那就是说从一开始,你就没准备管流民?”陆千一问道。 “下官是茌临县县令,能力有限,只能先管县中百姓。”沈书元说道。 “去你的县衙,看看明目。”陆千一瞄了一眼沈书元说道。 “是!” 卢知意却有些紧张,城里的维系并不简单,商人不准涨价,可他们也不愿意开自己的粮仓卖粮。 还想着,等到城门开了,此处不给高价,但也可以运出去卖啊。 沈大人便让他们从县里的粮仓里进货去卖,价格倒是没问题,但在这样的灾祸面前,这种行为就见仁见智了。 果然陆千一看到账目,冷哼了一声,抖了抖账本:“卖粮?沈大人,好能耐啊。” “县中的粮仓本就是允许买卖的,只是需要控制价格,上交赋税,虽本次遇灾,但朝中并无文书,自然也不能无偿开仓。”沈书元依旧不卑不亢。 “百姓遭此横祸,你却还依旧让他们用银钱买粮?”陆千一啪的用力拍了下桌面。 沈书元挺直腰板跪在地上,卢知意看到他跪,自然也跟着跪了下去。 “遭遇水患,县中粮仓,本也不是今年的新粮,粮食本就需要更替,陈米价格也是根据朝中定价,并无多收。 以陈米价格进货的米行,每日都有人在店里巡查,必须按照陈米价格出售,不准溢价。 城里虽然封城,但百姓生活和原先变化不大,除了少了些南来北往的商客,依旧可以日常生活。 下官觉得,这样的他们还无需救助。 城外靠水运,种地,打猎为生的百姓,在水患来前,已经全都收容入城,安排在固定地点,他们每日三餐,全是按照救济粮发送,无需自行购买。 城内最近也需要大量的劳力,县衙都是日结的工钱,他们也可赚取。” 陆千一看着面前的账本,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沈书元:“你这城中就算封了城门,日常落雨,百姓用水,这些往哪去呢?” “县中正好有一块地势低洼的空地,就是因为地势原因,一直都荒废着,便挖开储水了。”沈书元说道。 “这些事情,不是一两天,就能准备起来的,怎么朝中没有看到你上奏的奏折呢?”陆千一问道。 “本官看到水流湍急之时,便开始准备了。 但当时水患未袭,自然无法上报朝廷。 封城前,曾经给州府修文,告知后续情况和处理办法。 这水患来得急,城门封的也急,想着陵州境内,也不止茌临县一处受灾,州府定会上报朝廷。” 这人沈书元并不知道底细,自然不可能说州府一个不字,加上州府到底什么情况,现在也没有定夺。 就算钦差会管这件事,也不该由他这里开始。 “伶牙俐齿,但确实有理有据,做的也没错漏,你这县里还能坚持几天?”陆千一自然也看出此法虽然有用,却不会一直有用。 “五日,若是需要在延长些,下官也会尽力。”沈书元说道。 “上游已经不再落雨,所以你们这的水势不会再涨,沿岸的百姓当然还要继续救济,南边的城门离水域较远,先开那处吧。” 陆千一站起身:“本官还要去看看你收容的灾民。” 沈书元站起身,他知道陆千一不会信他的一面之词,站起身领着他城中巡视了。 南边的城门开了,城里一些人的心思也活了起来,现在正是粮食价格虚高不下的时候,城里的粮商便合计着,将之前存下来的新米,运出城卖到别处。
第105章 腿疼,要安慰 陆千一虽然让沈书元开了一扇城门,却并没有住在城里,而是巡视完,又安排了点事情,就去了孟将军的军营。 “大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他留下?”卢知意说道。 “他本来官职就比我高,又有钦差任命,我拿什么留他?城里现在物资也紧缺,也没那多余的米养他。” 沈书元是不在意的,陆千一来到陵州,说是赈灾,谁知道身上还有没有点别的差事。 自己行的端做的正,也不怕他暗地查询,自然也不用给他过多的关注。 “清知……”戚许笑着走进了门。 “你怎么来了?”沈书元有些诧异:“去见过你师父了吗?” “见过了。”戚许点点头。 沈书元才示意他坐下:“你怎么能进来的,城门口可不容易进出。” 虽然城门开了,但也不能随便进出,每日进出都有规定的人数,还需有合适的理由才能出去。 “换岗,城里的人带回军营,将军怕他们最近都没操练,生疏了。 我来的时候,城门口正在吵架呢。”戚许应该是看了个热闹,笑着说道。 沈书元微微挑眉:“粮商吧?” “你怎么知道?”戚许有些好奇。 “因为之前封城了,他们都没用自己粮仓里的粮,留下来当然是想发财的。 本地水患,今年并没有新米收上来,但他们不一样,他们的货源不止有本地,粮仓里的也都是新米。 其实,他们不从我这买粮,他们的米原来卖多少,现在自然还卖多少,我也不会管。 但既然动了小聪明,从我这买了,那他们的米,也就不再是他们的了。” 沈书元早就想过办法了,他们既然想留下自己的米赚钱,只要不能出城,那这些都只是米,还是他们真金白银买来的米。 而之前去县里粮库买粮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有文书画押的,证明库房里已经没有米了,必须要从县里采购。 那城门处又怎么可能让他们过粮呢?而且这些米,也不会允许他们再在店里卖,毕竟之前都已经说了没有了。 谁知道这米突然从何处来的,安全不,毕竟县里最近也没有进粮的文书啊。 “你知道我去干嘛了吗?”戚许有些讨好的问道。 沈书元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看着他。 “孟将军说了,这件事可以和你说。”戚许笑着说道。 沈书元这才微微点头:“说吧。” “我陪着孟将军,去了一趟州府,大概是在你封城十天左右的时候,你一定猜不到将军去做什么了。”戚许说道。 “丰文山上的事情,孟将军自然不会说,就算州府已经知道了。”沈书元却淡淡的笑了下。 “那就只有我找他借兵,封城,对抗水患的事情了。” 沈书元故意苦恼的想了下:“他不会是去了州府,说丰文山环境不好,所以特地去他们那里写折子吧?” “你怎么知道?”戚许有些吃惊,眼神中满是亮光,直直的看着沈书元。 沈书元看到他这样的眼神,抬手挡了一下眼睛:“戚许,别这样看我……我等下还要去巡视,很多事情要忙。” “怎么了?”戚许皱眉:“我又不会拦着你。” “你这双眸子已经拦住我了。”沈书元放下遮挡眼睛的手,认真的看着戚许。 “哎哟哟哟……老道这一把岁数……”贤然道人也没想到,刚站在门口,就能听到这么句话:“这门都没关,青天白日,沈大人,你……”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65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