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温情对视,眼中情谊自是不必多说。 凌晨,顾尧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点响,噼里啪啦的声音,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村子里的鞭炮声音越来越响,富户钱敏家竟还买了烟花来放,这以前只能在镇上看到的烟火,如今在村里也能看到了。 一朵朵烟花升空绽放,照亮了清水村的上空,小孩子们欢声打闹,“烟花!好漂酿!” 顾尧和戚莳相拥而立,只听顾尧道:“明年,我们家也买些来放。” 戚莳笑着点了点头,要能买得起烟花,明年要更努力的挣钱了啊! 三只狗仔胆子还挺大,围在夫夫二人的脚边,冲着天上的烟花嗷呜嗷呜叫,瞅着也开心兴奋极了。
第12章 买田 大年初二本是回娘家的日子,但年前顾尧都已和戚家闹翻了,看戚莳也不像是想要回家的样子,顾尧便没有提走亲戚的事情。 二人基本没啥亲戚可走,除了给村长和李叔送了些节礼,剩下的家里的买的那些年货,好吃的,全都进了两人的肚子,整个年节过去,两人不用说,都胖了一圈。 正月十五,天蒙蒙亮,戚莳穿好衣服,准备磨些江米面,包元宵,低头冲着躺在床上装睡的顾尧道:“等下我包好元宵,你拿去给村长送些,过了今日,年就过去了,让他帮忙看着有没有合适的田卖。” 顾尧睡眼惺忪的“嗯”了一声,戚莳刚起身他就醒了,只是懒得动弹就没有睁眼,一个年节过去,不曾想还变懒了。 想着就坐起了身,“我帮你磨面,你备好馅料就行。” 家里有个小石磨,还是顾尧的养父留下的,好久没有用过了,顾尧从厨房的角落把它搬出来,戚莳用水清洗干净,用抹布擦干表面的水分,晾一会儿就能用了。 “这小石磨还挺方便,以后磨面就不用用村里的那个大磨磨了,看着也比那个石磨轻巧些。”戚莳道。 “这个磨一次磨不了太多,磨得多的话就比较耗时间,还是村里的大磨好用些。”顾尧边磨边道。 “咱们就两个人,一次倒也不用磨太多,我觉得刚刚好。” 元宵馅儿戚莳用的黑芝麻和碎花生,拌着猪油和糖揉成了一个个的黑色小圆球,放到院子里冻了一下。 等到顾尧把江米面磨好,戚莳从厨房里拿了一个竹筐,倒进去江米面后,把馅料放里面,滚几圈,洒点水,不一会儿就滚出了一个个又大又白的元宵出来。 戚莳放了各二十个元宵放进两个竹筐里,递给顾尧:“你先给村长和李叔家送去,等回来家里的也就煮好能吃了。” “哎,这元宵看着可真不错,本是想着午时做些来吃的,有了这些倒也省事儿了,莳哥儿也是个心灵手巧的。”村长媳妇儿很是热情的把顾尧迎了进去,对戚莳夸了又夸。 这年头,糖都贵,这又是加了猪油花生和黑芝麻的,平常人家是舍不得吃的。 顾尧和村长闲聊了一会儿,道:“村长,我想买几亩地,不知村里还有没有田地出卖。” 村长磕了磕烟斗,望着顾尧的眼神有些慈爱,这顾尧娶了莳哥儿,说起来也算是自已的侄婿,不耍懒,勤快,是个能过日子的人。 “倒是还有几亩,具体的我记不清了,戚铭,帮爹把田册拿来,我看看。”村长冲着大儿子道。𝚡ᒝ 清水村不算大村,村民人数有限但占地的地块儿很大,还有些靠河的未开垦出来的地块儿,看起来种上一两年,绝对是能成良田的。 村长把田册翻到后面几页,道:“河边还有五亩田地没有开垦,这地块儿位置好,还是一整块儿的,拿来做水田很不错。” 顾尧看了下,离他家也不远,心下就有些意动,想着水田有了,但戚莳好像比较爱吃面食一些,问道:“可还有旱田。” 村长又翻了翻,“旱田倒是也有几亩,靠近村里,离你家远些,看地界儿应是有十亩,你要买几亩?” “五亩水田和十亩旱田都要,若是后面村里有人家卖田,还请村长告知一声儿。” 村长心中有些震惊,这人住着黄泥屋,去年刚换成瓦屋顶,不曾想手里还是有些银钱,“这十三亩虽未开垦,但位置好,单说河边的五亩地,一亩就要八两银子,剩下十亩须得五两一亩,一共九十两,可行?” 顾尧想了下,过完年,家里还剩下六十五两多的银钱,最起码得要留着五两银子生活才行,“村长,这钱可要一次付清?” 村长点了点头,“这还只是地的价格,去衙门办地契还要二两银子才行。” “那就先买五亩水田,三亩旱田。”顾尧想着先种八亩地也行,多了两个人也忙不过来。 “那行,待明日我们就去镇上把地契办了。”村长笑呵呵道,村里田地种的越多,收成多,他这村长也能受些表扬不是。 等顾尧回到家中,其实刚把元宵煮好,舀进碗里,看到他轻笑道:“你倒是会算时间,回来的刚刚好。” 顾尧把田地的事儿和戚莳一说,弄得他肉疼的不行,叹了口气:“这田可真是贵。” “其实还成,这还是未开垦的田,开垦了后的良田没有十两银子是拿不下来的。”顾尧宽慰道:“再说有了收成后就不用买粮吃,还能卖些银钱。” 戚莳想想也是,一年下来,光买粮食就得不少钱呢。 “买田地要花五十七两银子,家里还剩八两并三百多文。”戚莳想了下道。 “留五两银子存着,三两多银子也够花一阵儿的了。” 戚莳点了点头,咬了口元宵,浓香可口,“快吃吧,味道还不错呢。” 地契办得很快,回到家顾尧和戚莳就把地契小心翼翼的藏放到了柜子深处,二人相视一笑,他们也是有地的人了。 “这几日我和你一起把地先开出来,然后再进山。”顾尧道,八亩的田地靠着戚莳一人,定是忙不过来的。 河边的五亩田小石块儿比较多,这日子也只有些草也刚刚冒头,顾尧和戚莳先把石子儿翻出来一筐筐的搬出去,然后顾尧撒了些年前未用完的稻草,用火烧了一遍田地。 青烟吸引了旁边的村民,钱夫郎家的田地就在不远处,看到后,走来问道:“顾小子,你这是作甚?” “清理下杂草。”顾尧回道。 钱夫郎:“……”知道你在烧草,但你怎么在这里烧啊。 “可是买了这边的田地?”钱夫郎还是忍不住问道。 顾尧点了点头:“是买了几亩田,总不能一直靠买粮生活。” 钱夫郎点点头,附和道:“是这个理儿,咱农人还是得有田才行。” 周围的村民纷纷震惊不已,这才多久就买田了,看这地界儿还不小呢,就算不是良田也得要一笔不小的银钱呢。 要是早知道猎户这么能挣钱,早把自已家哥儿女儿嫁过去了,哪里能便宜了戚莳这小哥儿。 有些村民心中不免有些后悔。
第13章 野菜 夫妇俩花了七天的时间才把八亩地里的石块儿和野草清理了一遍,那五亩水田还得把水引田里,再过二十几天就要开始水稻育苗了。 旱田已经过了种小麦的时节,只能后面种两亩玉米和一亩的红薯了。 水田靠近河边,顾尧他们在清理石子的时候就把田给挖低了些了,现在只需要从河边挖个沟把水引流进去就行,这活儿好干。 把沟渠挖好,顾尧就守在田边看着,免得河水把田梗冲坏了,冲旁边的戚莳道:“我自已在这里看着就行,你回去歇歇吧。” 戚莳闻言点了点头,连续七天的劳作确实有些吃力,不过等他回到家,喝了口水,想着家里这一个冬天尽吃些白菜萝卜了,前几天一直在忙地里的事儿,都没时间去挖山脚的野菜和春笋来吃。 戚莳也是馋了这一口儿,挖野菜也不累,想着就拿上竹篮子往山脚走去了。 “莳哥儿,莳哥儿。” 其实刚走到山脚,就听到李淼在叫他,“好容易遇到你了,还想着今日挖好野菜送去给你写些呢,你家地里的事儿忙完了没?” “差不多了。”戚莳温声道。 “那就好,我五哥和我家那位这一过完年就去镇上找活儿了,要不然定是要去帮你们的。” 李淼说着小心翼翼的望了眼戚莳,主要是有些担心他们会对李庆有意见,但他五哥现如今要靠自已养家,压力是大些,他五哥么毕竟是小哥儿,打猎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不一过完年就跑镇上做工去了。 戚莳轻笑了一下,“自是自家的事情比较重要些的,这有啥的,八亩地我和尧哥还是能干的了的,若不行的话,早就去喊你五哥他们来帮忙了。” 李淼松了口气,笑嘻嘻道:“那边竹林里的春笋也冒头了,我们去挖些,多的还能去镇上卖些银钱。” 春笋,马齿苋也是刚刚冒头,鲜嫩着呢,镇上人家就好这口儿春色,一斤十文钱,挖多些确实能挣些钱来。 但戚莳不打算去镇上卖,现在野菜冒头的还不多,和李淼忙活了一上午,也才将将摘满了一竹篮,刚好够他和顾尧吃的。 “哎,你看,齐羽和你三哥。”李淼暗戳戳的杵了下戚莳。 本打算回家的戚莳闻言停下了脚步,只见他三哥和齐羽说说笑笑,正在另一边挖鲜野菜呢。🞫| “看来他俩相处的还不错,你马上就要有三哥么了。”李淼调笑道。 戚莳笑了下,他三哥能找到幸福他也是很开心的。 回到家,顾尧还没有回来,戚莳先把马齿苋清洗了一遍,撒些盐,裹上面粉,放蒸屉上蒸上一小会儿就行了。 戚莳趁着蒸野菜的功夫,调了碗蒜泥汁,待马齿苋蒸好后,把蒜泥汁淋上去,真的要鲜掉下巴。 还没等戚莳去找顾尧,就见他扛着锄头回来了,洗了洗手,道:“地里的活儿忙的差不多了,明日我就上山了,你偶尔去看下水田里水的情况,若是水位低了,就把沟渠打开灌溉下就行。” 戚莳点了点头,给他盛了一大碗的蒸马齿苋,“你去挖野菜了?” “嗯,还挖了些春笋,等你这次下山,做春笋炒肉给你吃。”戚莳轻声道。 顾尧笑着点了点头,就听戚莳继续说道:“我想在院子里再开六块儿菜地出来。” “行,家里的事儿你安排就可以。”顾尧说完吃了口蒸马齿苋,刚冒出来的野菜嫩,一口下去,蒜的辣味,野菜的鲜味和面粉一起,好吃极了。 顾尧整整吃了两大碗才停,“总算是有鲜菜吃了,这冬日的白菜萝卜可真是吃的够够的了。” 家里的狗仔子们一个冬日长大了很多,这次上山,顾尧打算带着大灰和大黑,该锻炼下它们了。 正在狗盆里奋力吃饭的狗仔们还不知它们马上就要开始干活儿了,吃的很是欢快。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9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