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秋闱夫君中了举人,年后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在这个村呢? 有个反应过来的妇人说:“对哦对哦,傅相公到时候要去考状元的!” 傅言深今年才下场考试,二月县试,四月府试,分别中了案首。 这大有一股作气考状元的趋势。 “傅相公是明年开春就要上京考状元了吗?” 傅言深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放在前方,一个标准的读书人,神情很认真地大言不惭道:“对!” 众人一片唏嘘,刺绣只能跟学个半年了 闵希汗颜道:“其实也不能说准,如果他能考得上,我们自然是要进京,考不上我们还是要留在村里的。” 看大家都在叹息。 闵希安抚道:“其实不用担心,半年都是能学会的,完全不需要这么久,只需自己到时多多磨练便是。” 又有妇人感慨道:“没事,这样也好,我们村子就出状元了,这是状元村!” 大家唏嘘着,大人离开了,剩下小孩,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闵希。 傅言深说:“我先去做饭。” 闵希看着这些小孩子,松了一口气,坐下来。 家里凳椅不够,有些大人小孩子从家里搬了来,就放在屋檐下,大家都有得坐。 闵希这才注意到,李大妹身旁还有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姑娘,比李大妹还要更瘦些,黑不溜秋的,也没有针线,就呆在李大妹旁边,李大妹低声跟她说几句话,给她绣两针。 闵希道:“她是哪家姑娘?” 一句话,两个小姑娘双双红了脸。 李大妹小声说:“她是张二婶家的。” 闵希道:“她娘没来吗?” 两个小姑娘对视一眼,头压得更底一些,张二婶家的那个小姑娘话都说不出来,眼眶也红了。 闵希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赶紧说:“没事,你娘没来也没关系的,你都可以在这里学的。” 说着,他起身将多余的针线拿给她用,这个小姑娘比李大妹还要怯懦些,甚至还不敢去拿,都是李大妹拿了塞到她手中的。 李大妹说:“你好好学会了,到时候请希哥哥吃糖!” 小姑娘偏过脸抹了一下眼睛,拿着针线一直没有抬头。 闵希将小孩他们家人拿来的东西能现吃的都分给小孩子们吃了,给李大妹跟这小姑娘都塞了一些。 看小姑娘低着头,羞羞怯怯地吃了,闵希松了一口气,尽量将声音放的低柔:“你叫什么名字呀?” 这小姑娘说话声音比苍蝇还小,说了几次闵希都听不到。 李大妹直接说了:“她叫丫头!” “啊?”闵希一愣,这哪有人叫丫头的? 这边习俗,叫女娃大妹二妹,一路下去,叫男娃阿弟二弟,每家都如此叫,不行就叫阿狗阿牛阿虎阿豹。 这是村中土名,像傅言深叫沛瑜的反而少有,若不是出生前就拟好名字叫沛瑜,那他出生那一刻应该叫大弟或阿弟。 村中大妹大弟名字横飞,要介绍给旁人就要尊出父辈来,比如大头佛他家大妹这种。 丫头声音这才提高了些说:“我、我没有名字……” 闵希张了张嘴,这才知道原来她方才一直声若蚊呐的声音,是说她没有名字。 太小声了,而且又是从来没听过没这么大还没名字的人,他相当震撼。 李大妹有些奇怪,说:“你阿奶不是叫你……那个丫头吗?” 她说话有奇怪的断句。 丫头看了她一眼,黑黑的脸涨得通红,小声说:“她,她在骂我,叫我去死……” “……” 众人陷入沉默。 良久,李大妹才讷讷说:“我说呢,她天天都很凶的冲你叫臭死丫头……” 大家都很尴尬。 闵希轻咳一声说:“我们这边煮肉粥了,一会大家都在这里吃粥。” 他转过头来看:“相公,粥快熟了吗?” 傅言深道:“熟了,稍等就能吃。” 说着他打开了盖,热气蒸腾,肉粥的清香扑鼻而来。 闵希凑过去一看,还是猪肝粥,切的是早上剩的猪肝,米下得多些,猪肝却没有早上的粥那般多,但依然很香,肯定是要比白粥好吃的。 光闻着香味,小孩都馋得流口水了。 闵希道:“太好了。” 他看向李大妹说:“一会先吃碗粥,再慢慢练。” 说话间,他特意看了一眼张丫头,这个腼腆的小姑娘,漆黑的眼眸有一些光。 然而,这些光没有在她黑白分明的眼底停留多久,一下子就消散了,瞳孔也跟着颤抖。 外面传来苍老的叫骂声:“死丫头,死丫头,滚哪里去了?死丫头,你怎么不去死?哎呀,去哪里了,真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一转头,透过院墙就可以看到远远走来一个老妇人,一边抚着胸口一边破口大骂,仿佛跟那人有天大的仇。 张丫头吓得脸色一白,赶紧将针线一丢就跑出去了。 老妇人年纪虽大,但颇为壮实,一看到张丫头就死命提她的胳膊捏她的耳朵。 张丫头捂着耳朵都不敢大哭大叫。 闵希心一下子被揪起,猛地站起来,这一幕让他想起自己在府上被许夫郎欺负的时候。 一下子不由得眼眶发红。 他恨不得直接就冲出去阻挠。 下一秒,傅言深站在了他身后,轻轻拍拍他肩膀。 闵希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把头埋在夫君的怀里哭了一阵。 这些日子过的太幸福了,他都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很多很不好的人,有很多日子过的不好的人。 大家分了粥都变得沉默了。 李大妹小声说:“我家穷是穷些,有吃的阿父阿娘都让我们平分。” 她看了一眼张丫头离开的方向,小声说:“大丫她家有钱,她奶却啥也不给她吃!” 闵希沉默着没说话,他需要好久才能将心中难受的情绪压下去。 院子里变得有些安静。 突然一道婴孩的哭啼声传来,李大妹一下子站起身来道:“阿娘跟八妹来了!” 一抬头,果然看到背着小孩的李二嫂走过来,还不止,李二哥背着一个麻袋走到身后。 李二嫂一看到他们就打招呼,说吃粥了,看到自家孩子又埋怨的说:“又在人家家里吃,都不知道回家煮个粥吗?” 李大妹冲他娘做了个鬼脸,看到闵希的目光又害羞的低下头去。 闵希笑道:“没事,喜欢吃就在这里吃,米粮也用不了多少钱。” 其实还是要些钱的,毕竟来这里吃的孩子太多了,不过还好他们家人都有往这里送些东西。 当然,也有一些浑水摸鱼的小孩子。 他连野生的小猫都可以喂一下,更何况是人。 李二嫂嘀咕道:“那里就用不了多少钱了,你看你这一屋子的都是小孩,你赚点钱也不容易,你相公还要读书呢,读书多费钱呀。” 说着她指使李二哥将麻袋提上来,一打开里面有一袋米,还有两只鸡。 闵希笑道:“这么客气。” 李二嫂不好意思道:“我们刚从地里回来,把之前的工作收拾干净这才回来,你不是说要给你做秋千吗?这便来了。” “我们小孩一直到你这里吃也不好意思,所以就这……” 她不太会说话,就将麻袋往前面提溜了一下。 闵希笑道:“这米我就留下了,这鸡就算了,你们拿回去自己吃吧,你家孩子多,也没几顿肉。” 李二嫂有些尴尬,说:“没没没事,我家孩子在你这里,你煮了他们不也是能吃。” 说完她自己脸又红了,这意思是非要人家在他们孩子在的时候才煮的意思吗? “我意思是……” 她拍了自己一巴掌:“我这嘴笨的,你喜欢什么时候煮就什么时候煮,我小孩这不在吃着你家的肉了吗?” 闵希想了想,算了,还是收下吧,到时候教李大妹多费点心思。 李大妹学得还挺快的,又肯下功夫。 闵希欣慰说:“你家大妹,估计这个月就可以出绣活赚钱啦。” 李二嫂高兴道:“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劳你费心了!” 其实他们没亲没故的,就是隔得挺远的邻居,平常都没什么来往。 人家肯这样教他们,真是不知道如何感谢才好。两只鸡是家里最贵的东西了,别的也拿不出来,不然啥都要搬一些过来。 说完他们也不耽搁,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小孩子在人家家里吃,他们可没这么大的脸在这里吃,说一会吃完再过来扎秋千。 另一边,闵希还想问一下张丫头的情况。 问他夫君是问不出来的,他夫君是真的一心只读圣贤书。 闵希想着等李二嫂再过来的时候,问一下她。 人一多,他们小两口就没睡午觉了,吃完各忙各的,傅言深继续看书,闵希继续刺绣,顺便教教小孩子。 他主要教李大妹让李大妹去教其他小孩,小孩又教小孩,如此他倒也省些口舌。 没等两刻钟,李二嫂跟李二哥就过来了,将最小的八妹放在地上,让自家大一点的孩子照看着,夫妻俩就开始帮闵希扎秋千。 直接因地制宜,砍的是路边粗壮一些的竹,用草绳编扎。 夫妻常年干农历活,两个人一个时辰多就扎出一个秋千,结结实实。 闵希坐上去坐了一下,觉得很不错,连连称赞。 傅言深出来一看,却是摇了摇头。 他跟李二哥比划一下,要一个座椅,要一个亭子,要能容下他们两个。 闵希一听都不好意思说话了,其实这个秋千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太简陋了一些,不过他一起身就一群小孩儿冲过去抢着要玩,都还挺结实,可以两三个小孩子一起玩。 但是他夫君所形容的那个凉亭秋千,确实又更诱人一些。 傅言深说:“将竹子中空,细竹穿过去固定。” 他形容了一番,李二哥顿时恍悟,别着柴刀又出门砍竹子:“读书人就是精致些,脑子也比我们这些庄稼汉灵活!” 这一次,竹子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都有。 李二哥砍竹子,一群男孩在后边还帮忙推,扯掉竹节上面的细小竹枝。 他们没刀,也是白忙活,还有一些调皮些的,就站在竹子上面荡着玩,李二哥说:“一边玩去!” 竹子没砍完,天色就晚了,傅言深去煮饭。 李二哥夫妻俩在收拾竹节。 闵希绣得有些累了,起身伸伸懒腰,拿了一把刀出去帮忙,又想起张丫头,问李二嫂道:“张丫头家是怎么回事?” 李二嫂干活利索,一边回答他,一边修整着竹子道:“能是怎么回事?生不到儿子,想要个儿子呗。她刚生下来,当着接生婆的面,她奶就想将他淹死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0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