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宵敢疼不敢言,都是自己的错,昨晚确实没有控制住,可见鹿肉确实大补。 任劳任怨的来到厨房煮了两颗鸡蛋,拿去给喜哥儿敷了下眼睛,好在吃过早饭,肿眼睛就基本消下去了。 拿上冻的邦邦硬的鹿腿和血肠,周宵和喜哥儿就准备回村长家了。 农闲的时候,最是不缺堆在门口闲聊的人,偏偏周家到村长家离得还挺远,要穿过大半个村子,喜哥儿他俩被目送了一路,再外向的人此时也不免有些羞赧。 “哎呦,喜哥儿和宵小子回村长家啊。” “这不年不节的,也就宵小子会陪着自家夫郎回娘家了。” “瞧这大鹿腿,可得不少钱呢吧,啧啧。” 喜哥儿和周宵也不想招摇过市,实在是鹿腿太大,一筐装不下呀,一路微笑点头,脸都笑僵了,到村长家门口时狠狠舒了一口气。 村长夫夫很是热情的把他俩迎进家门,大嫂看着这大鹿腿,眼睛直冒光,村长夫郎对喜哥儿嗔道:“回就回,干嘛带这么重的礼。” 语气虽包含嗔意,但眼中笑意不减,儿婿看重喜哥儿,他这个做小爹的心中别提多开心了。 大嫂接口道:“也是宵小子喜欢珍重咱家喜哥儿,这俩新婚小夫夫恩爱的哟,羡煞旁人咯。” 今日刚好喜哥儿小弟谷源休沐在家,村长夫郎大手一挥,午饭准备的可以说是相当丰盛了,小鸡炖蘑菇,红烧肉,红烧鲤鱼,蒜苔小炒肉,一大盆的白菜猪肉炖粉条,还有一盘炒血肠,鹿肉喜哥儿没让处理,实在是怕周宵再给补过头了。 一桌子也就蒜苔和白菜算青菜,对于村长家一个月也就吃那么几次肉食的人家来说,准备这么多的肉菜,可以说很是看重周宵了。 喜哥儿小侄儿看着没有吃过的血肠,一直嚷嚷着让他娘亲夹给他吃,“娘亲,肠肠,吃吃。”引得众人开怀大笑。 一顿饭,宾主尽欢,下午太阳快要落山时,喜哥儿才舍得离开。 村长夫夫送他们出门,要回去时,邻居谷叔么看见他们,笑道:“喜哥儿可是孝顺,那么大一鹿腿,得多少钱啊,村里没人不羡慕的,这周家也真是舍得。” 村长夫郎不爱听这话,说的好像自家占了多大便宜一样,“喜哥儿恭敬公婆,亲家自然爱重喜哥儿,有些什么好东西也想着我们这边,我家喜哥儿也值得。” 谷叔么撇了撇嘴,真是没想到喜哥儿能有这造化。 周宵上山打猎,喜哥儿在家喂养牲畜,整修庭院,和小爹一起去山上挖点野菜,笋子,日子过得平淡又充实。 旱地里的野草也要锄一下了,这些小活顾筠和喜哥儿就能处理了,不耽误周宵他们挣钱。 “喜哥儿,明天我俩去镇上一趟吧,牛奶没有了,再买点儿糕点回来,夏天要到了,还得买些轻薄的布匹,咱们一人做身新衣,还得做些夏天穿的鞋子,好多事儿。” 喜哥儿自是无不可,现在的自己已经可以平静的将牛奶喝下去了,上次回家,小爹还说自己怎么还长高了些,看来是牛奶的功劳了。 山上比山下要冷一些,周宵和周铭两人这次运气就没有上次那么好了,在上面呆了两天了,只在几个陷阱里发现了几只野鸡和野兔,事实胜于雄辩,打猎收入也得靠运气加成。 “不知道上次你弄的那个大陷阱里有没有大点儿的猎物。”周铭喝了口炉子里热着的热水,开口道。 山洞里东西一应俱全,是周铭未成婚前的长久居住地。 “等下去看下。”周宵咬了口饼,望着山洞外,“看这天气,怕是要下雨。” 周铭也望了眼外面,“若是没有,我们就去捉鱼,阴雨天鱼儿们都爱往水上面游。” 山洞里也有捉鱼用的渔网,工具很是齐全。 大猎物不去深山很难打到,周明父子二人拿上渔网和一个大木桶,吭哧吭哧就去溪边了。 野物虽没几只,但鱼打了不少,这么大一木桶都没有装下,周铭乐道:“你下山把你小爹和喜哥儿叫来,去云老弟家再买三个木桶来。” 周宵闻言急忙往山下赶去,正在家里纳鞋底儿,准备等下就和小爹去镇上的喜哥儿闻言,喜不自禁,“要是云阿叔家没有,把家里的浴桶先拿上去用!” 周宵道:“你以后想要洗澡一身鱼味儿吗?”你就是同意我也是不能同意的,他可不想抱着一身鱼味儿的夫郎睡觉。 好在云阿叔家木桶备的比较足,喜哥儿一人轻松扛起叠放在一起的木桶,和周宵小爹一起去了山上,周宵和顾筠没有和喜哥儿抢,术业有专攻,在力气方面,没人敢挑战喜哥儿的权威。 周宵觉得他若是问喜哥儿,累吗,要不要我替你一下,绝对会得到自家夫郎的一个大白眼。 一家四口喜气洋洋拖着板车下山,满满的四大桶鱼,各个膘肥体美,看着就喜人。 这次有喜哥儿在,下山非常轻松,周铭一瞬间想要把打猎的手艺传给喜哥儿了,他觉得喜哥儿绝对会比自己要厉害,瞧瞧这大力气。 村民看到喜哥儿拉了一板车的鱼下山,羡慕道:“这么多鱼啊,周猎户,你们打算在村里卖吗?” 村里少有人会买鱼来吃,谷家村有条小溪从山上顺流而下,要吃鱼自己就能去小溪里捉几条,但村里也有些人实在是不会捉鱼,好在鱼也不贵,偶尔也能买条打下牙祭。 “想买的今天上午来我家院子外买,给村里人便宜些,一条五文,午时我们就拉到镇上卖去了。”顾筠开口道。 五文钱确实不贵,更何况周铭打的这些鱼确实肥美,馋这口的村民纷纷回家拿钱买鱼去了。 村长让谷源拿上十五文钱,去买三条回来,大嫂很是不解:“喜哥儿晚些时候定会送些来,干嘛还要花钱买啊?” “上次鹿肉的事儿,村里人嚼了好久的嘴,这回怎么着也得出钱买,要不喜哥儿还得被那些碎嘴子说。”村长吸了口旱烟,缓缓说道。 大嫂撇了下嘴,心想说几句怎么了,又不会掉块肉,这花钱可真是掉肉了,十五文,够买一斤猪肉的了,但她也不敢说,怕被骂。 喜哥儿本不想要谷源的钱,但推脱不得,也就收了。 在村里卖了几十条,周家一家四口,喜气洋洋的驾着牛车往镇上赶去。 为了节省点儿时间,周铭和周宵驾着牛车直奔丁香楼而去,顾筠和喜哥儿则去布店去买夏天新衣用的布料了。 丁香楼用不了那么多鱼,看在鱼还活蹦乱跳,能活个两三天的份上,买了两桶已经是极限,好在钱掌柜念在熟识一场的份上,介绍了个专卖烤鱼的店铺掌柜赵掌柜给他,赵掌柜很是豪爽的把剩下的全包了,顺便卖了钱掌柜一个人情,“以后再有鱼,尽管拿来我这边卖。” 四桶鱼顺利卖完,周宵赶着牛车去接小爹和喜哥儿,四人碰头,买好牛奶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天色已晚,望着留下的几条大肥鱼,顾筠道:“晚上简单随便吃点吧,没力气做了。” 晚上,喜哥儿从周宵手里接过卖鱼分得的一两银子,今天买布匹花了一两二百文,他没有让小爹出钱,加上今天的,散碎银子还有三两四百二十文,美滋滋将银子放回去,想着明日要给周宵量下,赶紧把衣服赶出来。 第13章 喜哥儿说是要赶衣服,其实也是拿到娘家请小爹和嫂子帮忙做几件,要不然靠他自己,一家四口初夏是穿不上新衣了。 喜哥儿倒是会针线活儿,确切的说,他还挺热爱做些针线活儿的,像纳鞋底儿,做鞋子和寒冬时的大棉的棉衣,用的针线粗些,他就能比较快些的把鞋子衣服做出来。 但夏天的衣服,用的针线比较细,他很容易就一不小心把针给弄弯了,得非常的小心才行,所以衣服做起来就会很慢。 一大早,喜哥儿起床就给周宵量了下尺寸,吃过早饭,把小爹爹爹的尺寸记下来,拿上布匹和一些鲜嫩水灵的韭菜和小青菜,就回娘家去了。 喜哥儿小爹和大嫂很是热情的接下了这个活儿,喜哥儿想着家中也没有啥事儿,就没有着急走,和大嫂小爹一起在堂屋边聊天边做起了衣服。 喜哥儿的小侄子自己一个人拿着过年时喜哥儿送的虎头娃娃玩的不亦乐乎。 大嫂穿好针线,把布料拿了出来,小心翼翼摸了一下啊,惊叹道:“这布料可真好,感觉摸着像是纯棉布的。” 喜哥儿帮着把几人的布料分好,回道:“嗯,小爹说棉布吸水,夏天穿着舒服些。” 大嫂有些羡慕了,“棉布的衣服啥天儿穿不舒服啊。”村里人家有件掺麻的棉衣都得穿出来在村里转几圈,显摆一下呢。 喜哥儿不知道怎么说,要不是家中不是特别的富裕,小爹当时是很想买些丝绸布料来做衣服的,最后退而求其次,买了些棉布回来。 村长夫郎看着这些布料,叹道:“汉子就是不知道怎么过日子,现在不多攒些钱,等有了娃儿咋办,你可不能学你顾小爹。” 他一瞧就知道这花钱的事儿也就顾筠那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人能干的出来。 喜哥儿点了点头,他其实也觉得小爹有些话挺有道理的,家里留够应急的银子,剩下的挣来的银子就是要花的。 大嫂边裁衣服边道:“前些日子春耕,我见到钱良娶回家的那个白云村的小寡妇了,她去田里给钱家人送饭,瞧那样子,怕不是又有了。” “是又有了,据说还是双胎呢,昨儿我瞧见钱家那老两口喜气洋洋从钱良家出来,随口问了一句,说是已经三个月了。”村长夫郎回道。 喜哥儿不解道:“他们家兄弟俩不是闹崩了吗,怎么又给他们送饭了?” “嗐,春耕前,钱家老两口不是还来请了吗,他家二儿子说了个隔壁村的哥儿,听说不仅模样儿挺俊秀,家里田还挺多的呢。”大嫂感叹道,“可能是钱民婚事有着落了,心中没有怨气了,兄弟俩就又和好了呗。” 喜哥儿惊讶道:“出了那事儿还能和好啊?” “说是和好了,但心中肯定有隔阂,住是再也住不到一起去了。” “那小寡妇长得一脸不安于室的样子,没想到如今也踏踏实实的跟着钱良过日子了,我以为分家后她就得跑了呢。” 村长夫郎撇了她一眼,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钱家是大出血了一回,但田地还是剩下了有几十亩的,更何况这世道她一女子独身怎么过活。” 喜哥儿和大嫂深以为然,没个汉子,那人又空有一副美貌,怕是不好生存。 午时前,喜哥儿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了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想来又是小爹在做好吃的了。 果不其然,喜哥儿刚拐进周铭院子,就听到小爹喊道:“喜哥儿回来啦,正是时候,烤鱼刚做好。”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1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