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斜,牛车碾着落叶,伴着秋风,一行人说说笑笑间便回到了村子里。 第43章 天气越发的寒凉,地里的甘蔗放眼望去,上头绿下头紫,一节一节的,长势很好。 “你就别去了,挺着个大肚子,还是在家里休息着。”周宵起床,冲一旁坐起来,穿衣,想要要跟着他一起去甘蔗地的喜哥儿道。 喜哥儿有些睡眼惺忪,这段日子他还挺嗜睡的,闻言带着晨起时特有的嗓音,听着还有些软软糯糯的,像是在对周宵撒娇一般,“可我想去看看。” 周宵无奈,如今家里属他最大,“行,你先缓一缓,我去灶房把早食端来,吃过了再一起去地里。” 喜哥儿点了点头,又躺回了被窝里,舒服的叹了一口气,“还是被窝里舒服呀。” 周宵无奈的摇了摇头,外面小冷风吹着,自是没有家里舒坦不是,还非得要跟着去地里。 等周家一家四口吃过早食,带上砍刀,牵着大黄往甘蔗地那边走去。 秋风卷起落叶,带着几分萧条,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动了起来,还有一些人家想看看前面砍甘蔗的那些户人家能卖银钱几何,让前面的先探探路,他们晚两日再收。 “说起来,我也是第一次下地砍甘蔗,以前都是冬时直接买来吃的。”顾筠笑道。 周铭道:“累了你就歇歇,我和宵儿还有周大三人就够了。” 喜哥儿有些跃跃欲试,冲周宵道:“这砍甘蔗对我来说,只要砍刀够锋利,就像削泥巴一般简单,我今儿身子没问题,就让我砍一行,好不好?” 起初周宵并不打算同意,无奈喜哥儿太能磨人,故意生气道:“得,我知道了,你就心疼我肚子里的这个是吧,我算是看清你了。” 这话说的周宵不让他砍都不成了,只得千叮咛万嘱咐道:“你砍也可以,不过若是肚子不舒服,累了,就不能再干了。” 喜哥儿笑了笑,他也就是砍着玩玩而已,莫说周宵了,便是他自己对肚子里的这个也是珍惜的不成,他心里有数。 便如喜哥儿说的那般,他力气大,砍甘蔗跟割草一样,不过也没干多久,就停下了,帮着顾筠把地里摆着的甘蔗搬回了板车上。 一亩的甘蔗,他们人也多,太阳没下山前就弄完了,周宵和周铭两人把它们收回家,放到了院子里。 “小爹,我们留多少自家吃?”周宵搬完最后一摞甘蔗,冲和喜哥儿一起,削了根甘蔗在一旁吃着的顾筠道。 顾筠想了想道:“留上六十根就行,吃不完等到了冬时可以拉去集市上卖。” 周宵闻言顿了顿,开口道:“小爹,今年邻村家家户户都种了甘蔗,哪里还有人会愿意在集市上买甘蔗吃,便是去了镇上,那么多家的甘蔗,怕也是卖不上什么好价儿。” 顾筠一拍额头,“我倒是忘了这回子事儿了,喜哥儿,你想留多少。” 喜哥儿把嘴里已经没什么味道的甘蔗吐到一旁,闻言道:“小爹,我觉得三十根就够了。” 顾筠点了点头,“行,那就自家留三十根,剩下的都拉去镇上糖铺卖了吧。” 次日一早,周宵便和周铭一道儿去了镇上制糖的铺子,拉了一板车的甘蔗,家里还剩着一大堆,他俩想着若是糖铺能派人去拉,倒也是能省些事儿。 周宵拉来的甘蔗品相都很不错,糖铺子查验了一番便全收了,“五文一根,全收了。” 周铭笑道:“吴掌柜,我们家里还有许多没拉来,你们铺子可有大板车,随我去家里一道儿给拉过来。” 吴掌柜招呼着伙计卸货,闻言笑了笑道:“周老弟,不是我不愿派车去,主要是这十里八村的甘蔗都下来了,拉来我这铺子卖,我得安排人把这一堆堆的甘蔗拉去糖坊那边,实在是没多余的板车。” 周宵闻言道:“吴掌柜,为何不直接在你们糖坊那边收甘蔗,也省得来来回回的拉了。” 吴掌柜摇了摇头道:“我也想这样方便,但糖坊那边非自家铺子的车子不能进入,便是拉过去,也得走上一两里的路,倒不如在我这儿收了方便。” “原来死如此。”周宵叹道,看样子他得和老爹一起多跑几趟了。 “吴掌柜,这批甘蔗你且记账上,我和宵儿回去把剩下的拉来,到时一起算账便可。”周铭开口道。 吴掌柜点了点头,他们是镇上最大的糖铺,周铭和周宵也不怎么担心他们会赖账。 来来回回折腾了四趟,才把家里的甘蔗都拉来了,一共卖了两千五百根,一共卖了十二两五钱银子,这甘蔗着实赚钱。 等卖完甘蔗,眼看也快到了晚饭的时候,两人先去铺子里买了二十斤棉花,两匹棉布,打算做两床新棉被,一人一身寒冬的棉衣。 “哎,周兄弟,你且等等。” 两人刚出镇门口,便被一旁的汉子给喊住了,打眼一瞧,原是村里刚娶了新夫郎的王临。 “王大哥,怎的了?”周宵停住牛车,问道。 王临有些局促,看了眼身旁的夫郎,开口道:“刚巧我和新哥儿也要回村里,他身子今儿有些不舒坦,能不能让他坐你们的牛车回村,该多少铜板,我拿给你们。” 周宵愣了愣,看了眼身侧的周铭,周铭笑道:“都一村儿的,哪能收你们钱,你们都坐上来,两人能有多重。” 王临感激的冲周铭笑了笑,扶着新哥儿做到了牛车上,等两人坐稳,大黄慢悠悠的着牛步拉着板车上的四人,往谷家村赶去。 “还有有牛车好,我和新哥儿今儿刚把地里的甘蔗收完,本想着来镇上看看,糖铺能不能派人去村里拉,问了一圈儿都腾不开人手。”王临护着新哥儿,免得他被风吹冻着了,和周铭聊道。 周铭闻言没说什么,只淡淡的笑了笑,他若是开口把大黄借出去给王临用,村里那么多户人家没有牛车的,这一圈儿借用下来,大黄非得累瘦两圈儿不行,农家人都看重牲畜,实在是不舍得往外借。 周宵看了眼帮新哥儿挡风的王临,他对疼夫郎的汉子都很欣赏,也知道老爹的顾虑,想了想道:“王大哥,镇上这阵儿都是来卖甘蔗的,你且等几日,过段时日你再来镇上问问看,应是能派辆牛车来拉的。” 王临闻言心中一喜,那么多的甘蔗,他和夫郎两人不知得搬到猴年马月去,如此一来,便省事儿了,但还是有些担忧道:“这甘蔗从地里都砍回家了,我怕给放坏了,到时再没人要。” 他本想靠这一亩地的甘蔗,修缮下房屋,也买些棉花,布来,今年冬时也能过个暖和年,他刚刚就看到车上的棉花了,羡慕的慌。 周宵挥了下牛鞭,道:“这你放心,我小爹说了,甘蔗能放,晚个几天卖,不碍事的。” 王临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顾筠从外头来的,见多识广,他说能放,定是能放的,想着过两日再去镇上瞧瞧。 喜哥儿躺在炕上不想动弹,看周宵抱了棉花回来,放到了炕上,懒洋洋道:“你回来啦,甘蔗卖的怎么样?” 周宵把手里的五两银子递给他,“买了十二两,买东西花了些。” 喜哥儿起身把银子接过来,笑道:“这甘蔗还真是能挣银钱,比种水稻一亩地卖的还要多些。” 周宵笑了笑,摸了摸喜哥儿的肚子,“他今儿乖不乖?” 刚问完就被踹了一小脚,喜哥儿咯咯的笑了起来,周宵无奈道:“这小暴脾气,爹爹摸摸都不让。” “得了,你少说些吧,省的他又踹你。”喜哥儿乐道。 “你猜我和老爹回来的时候碰到谁了?”周宵又摸了摸喜哥儿的肚子,这回没有被踢。 “谁啊?村里这么多人,我哪里能猜得出来。”喜哥儿撅嘴道,最烦周宵这般吊人胃口的样子了。 周宵乐道:“王临,就你前段日子和我说的娶了个比他小了一半的夫郎的汉子。” “真的啊?那你看到他夫郎了吗?长得如何?”喜哥儿顿时来了劲。 周宵点了点头,“看到了,长的还挺清秀的,王大哥这风里来雨里去的,年纪又摆在那儿,看着还真会被人误认为是父子,不过他倒是很疼他夫郎。” 周宵把在牛车上的事儿和喜哥儿讲了一遍,喜哥儿笑道:“能不疼吗,这把年纪才娶了夫郎,不过听你这般说,两人感情看起来还不错。” 周宵不置可否,那新哥儿看着也是会过日子的人,既已成了亲,还是踏实过日子的好。 周家的甘蔗一天弄完了,过年前,除了还有三十几头猪要出栏,便没有旁的事儿了,闲适又自在。 他家闲了,旁人家都快要累倒了,村长第二日一早儿便上了门,“亲家公,我真是没法子了,今儿来了一波又一波儿的来借牛车的村里人,这甘蔗靠人搬去镇上,真真是不行,我把村里有牛的人家都喊过了一遍,都是自家村子的,能帮一把便帮一把。” 周铭心中暗叹,“得,大黄还是得去拉甘蔗。” 面上笑道:“借可以是可以,不过大黄我们用着都爱惜,一天最多拉三趟,多了便不行了。” 村长笑了笑,“成,就按你说的办。” 就这样,大黄来来回回的往镇上走了大半个月,整个牛都不想再看到镇门口了。 第44章 天气渐凉,前段日子靠卖莲子赚了一笔银钱,眼看三亩池塘里的荷花凋零,荷叶枯败,也到了能挖藕的日子了。 “爹,小爹,我和喜哥儿先去池塘那边了。”周宵吃过早食,带上昨儿顾筠和喜哥儿用麻布做好的手套,领着喜哥儿去了园子那边。 “真冷,早知道早些日子把藕挖出来了,这会儿子塘子里的水可是冻人。”喜哥儿眉头微蹙,眼看便要到穿上薄棉衣的日子了,可想而知池塘里的水该有多冰人。 周宵宽慰道:“前段日子不是忙着秋收,砍甘蔗嘛,放心,这活儿干着干着就热了,再说了,这回请了五个短工,加上周大和童哥儿,很快就能干完了。” 喜哥儿点了点头,“池塘淤泥里说不定还能摸到泥鳅,你注意着些,我专门带了两个竹篮来装,小爹说,泥鳅炸着吃可好吃了。” 周宵笑了笑,行,你就在岸边看着,挖了藕出来帮着放板车上就成。” 夫夫二人边聊边往园子那边走去,晨时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人的身上带了些许的温度。 三亩池塘的莲藕,周宵今儿打算只挖一亩,莲藕产量高,顾筠说一亩地便能产千斤,等卖完这一亩的莲藕再继续挖。 人多力量大,没多久一亩池塘的莲藕便挖了出来,连带着装了满满两竹篮的泥鳅,把喜哥儿给乐坏了。 “东家,你们这藕在村里卖吗?我想买几斤回去。”周大甩了甩手上的淤泥,冲周宵问道。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1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