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贺渊只负责瓜田的浇水,其余旱地则是贺父黄昏时分回来浇灌,饭食也是于清端至棚内来,于清也怕人离了半步,便被偷走了瓜。 贺渊的日子并未因此空闲下来,白日里,他就编织竹扇度日,于清也每日清晨早早与贺小云上山捡蝉,黄昏时刻归家。 每回端来晚饭时,两人并肩而坐,贺渊会挑着上辈子听过的古老故事,娓娓道来于清总能听得津津乐道,直至夜幕低垂,满天繁星,方肯罢休。 时间就如此,一日日过去,转眼已是七月半,瓜地里的西瓜微微泛黄,花纹裂开,瓜蒂带有小刺,贺渊在瓜田中仔细寻找,挑出个大西瓜,用菜刀割开瓜藤。 “云哥儿,把这大西瓜泡入井水中,等放凉后,咱们先尝尝味儿。” 贺小云立刻放下手中竹扇,兴奋地问:“渊哥,这是能吃了吗。” “熟哩,先抱回去,我摘两个甜瓜,一会儿也扔进去凉起。” 西瓜大水分重,贺小云虽感吃力,却满怀喜悦,一步步往贺家院落走去。 近来,于清也不与贺小云上山捡蝉壳或是挖草药了,他已发酵出甜酒,每日天还未亮,他借着木柴燃烧的火光,在灶屋熬上一桶紫苏饮,酸梅汤与甜酒水,装入椭圆形带盖子的木桶中。 每日早食过后,与爹娘一同前往镇上,甜水味道好,成本低,于清定的价钱倒也不高,四文钱一勺。 他使用的是打酒勺子,一勺之下,就是满满一大碗甜水,夏时人都贪口甜水,小娃娃更盼星星盼月亮。 许多农家人自带水壶,归家时打上一勺子带回去给小娃解解馋,于清除去买材料成本,每日约能赚一百多文钱。 日落西山之际,暑气渐消,贺渊手持竹扇,坐在棚里扇着风,忽闻牛车声响后,立即站起身,步履轻快走出草棚。 “相公,”于清坐于板车之上,暖阳洒落在他身上,清风微微吹起发丝,衣衫也随风晃动,唇角带笑如暖阳般温和。 他灵活地从马车上跳下,随即向贺渊飞奔而来,贺渊见状,双臂微微张开,将于清抱了个满怀。 贺渊低头放软了声说:“今儿咋回来的这么早啊。” 于清先从贺渊的怀中挣扎出,转而牵起他的手,拉着人走进棚内:“今儿生意不错,早早就卖光了,夏季铺子生意却不似往日那般好,爹就说早点收拾东西回家。” “清哥,西瓜差不多熟了,明儿咱一块儿去镇上,我挑着箩筐去卖,喊云哥儿背着竹扇,竹瓶子,跟我一块儿去东后街。” “那地里西瓜咋个办,不得留人看管呀。” “咋能不留人,大山哥,最近不没事儿嘛,喊他来这儿卖鱼,白日里帮咱们看管瓜田,到时咱们给发工钱。” 话音刚落,陶方气喘吁吁跑到茅草棚外:“渊哥,我忙完了,甜瓜能吃了呀。” “我一早就让云哥儿去叫你了,你咋现在才过来嘞?” 贺渊领着人走向瓜田,弯腰俯身摘了两个甜瓜递给陶方:“拿回去尝尝啥味儿,我都还没吃呢,若是好吃,来我这买哈,价钱便宜。” “哎呦,这多不好意思啊,一个就够嘞。” “嘿,拿着呗,一个两个都是一样,我背了你那么多羊粪,不也从来没说啥,我家水井冰了西瓜,吃了再走。” 陶方一愣,他可没想吃西瓜,这玩意儿可比肉价高多了,贺家种出这么多西瓜,不是无人没想打歪主意,但贺渊日夜守在瓜田,让那些心思不正的人无从下手。 陶方抬手摸摸头,不好意思地说:“那我就尝个味儿吧。” 贺渊笑着点点头,朝自家院落喊道:“云哥儿,去村口喊你哥过来嘞。” 贺山如今已没活计,便下河捕鱼,但鱼好抓了,却不好卖,镇上到处都是鱼摊,顾客也都认准了那些老摊主。 贺山闲暇时就去抓鱼,在村口大槐树下便宜卖,若有活计,则与村中汉子做工赚钱。 此时日落西山,陶方与贺渊懒散地坐在草棚外,陶方是个话唠,而贺渊是个喜欢听八卦的,听得津津有味。 “渊哥,马仓那小子,咋最近没见过人哩,莫不是没钱修缮,又怕县城赌坊寻来,难道是跑了不成。” “哪晓得,反正我是没见过人嘞,估计是去做工了吧。” “做啥活计要这么久嘞,这赌徒可都不是善茬,说起来,你还不晓得吧,老王家的赌徒儿子昨日把王夫郎打流产了。” 贺渊一怔:“流产了?” “是哩,估计不晓得有了,毕竟那哥儿身材瘦弱,整日干活,肚子还未显怀,真是造孽呀!郎中说胎儿估摸都有两个月嘞。” 第39章 贺渊整日呆在草棚内, 每日都能瞧见远处王夫郎在田野劳作的身影,晌午连个送饭的人都没,更别提炎炎夏日。 他一个汉子呆在茅草棚内, 还得扇着风才能凉快不少, 莫提哥儿整日在地中劳作, 就算没被打, 估计胎儿也保不住。 贺渊轻轻摇头道:“王赌鬼可真他娘不是个人, 王夫郎也是苦命人, 年纪轻轻就嫁了个混账玩意。” “谁说不是呢, 里正劝过好几回,人家不听呀,到底是别人家事,也不好多说。” 于清拿着两块西瓜走了过来:“唠啥闲话嘀嘀咕咕骂谁哩,来,方小子, 这一块大归你了, 我方才尝过可好吃哩。” 陶方连忙伸手接过,迫不及待啃下一大口,脸上露出满足神色,水井冰凉,冰过的西瓜恰到好处,吃起来降温解暑,熟透的西瓜果肉鲜红汁水丰富,甘甜如蜜。 待陶方心满意足离去后, 贺渊对于清轻声道:“夫郎, 回去说一声,把西瓜籽留下, 明年咱能省下一笔买种子的钱了。” 于清温和笑了笑:“好。” 没一会儿,贺渊就看见贺山大步流星从土坎路上走来:“阿渊,你这瞅着还蛮舒服的呀。” “还成,就是晚上蚊虫多,手上叮了好几个包,清哥儿还每晚都熏艾草驱蚊了。” “明儿去卖瓜,要不我跟你一块儿吧,喊云哥儿在家看着。” “云哥儿怎行,他还小,”贺渊压低声说:“老多人往这边窜了,你白日多注意张婶,老婆子被我抓住好几回了。” 贺山憨厚一笑:“那成吧,他一小哥儿确实不妥,我要守在这,看谁敢乱来,抓住非给揍一顿不可。” “大山哥,这儿生意肯定不如村口好,到时候卖了钱,我给你开些工钱。” “哎,“贺山连忙摆手:“说啥钱呢!夏日鱼本就不好卖,捞出不久就翻鱼肚了,能包我和云哥儿饭食即可。”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未露出头,勤奋的农家人已早起干活,在田野间穿梭。 贺渊前往河边,担水浇灌旱地,贺父则看管瓜田,顺便采摘成熟西瓜放入箩筐中。 而于清,现下只需熬煮甜水,早食交于贺母操持。 于清在另一口锅中,加入少许红糖,倒入发酵好的甜酒,甜酒份量不能少,不然味道就太淡,他如今每隔两日,都会在家发酵一批甜酒备用。 贺母平日说话做事雷厉风行,而今煮个早食却是拖泥带水,手脚都不似往日那般麻利。 于清忍不住笑道:“娘,这馒头都没发好呀,咋就上锅蒸嘞。” 贺母坐在灶前拨弄火苗:“我本就不擅长煮饭,非要喊我来煮,没发好还怪我嘞。” “我哪敢怪你呀,随口一提罢了,每日都是干硬馒头,若是没了我,你儿子指不定瘦成啥样呢。” “我儿子不像你嘴巴挑,能有吃的就不错了,你去村里转转,看看多少人家只吃得上野菜。” 于清紧抿双唇,并不理会贺母。 贺母煮好饭后,一家人围坐一桌喝着甜水,啃着干硬馒头,云哥儿年纪小不懂事,三番四次想说话,却被贺山眼神制止。 于清见贺渊一碗糖水见底,连忙起身又为他舀上一碗:“相公,先将就着吃,这几日忙,未能沾上荤腥,待会儿我买一斤肉,晚上回来给你补补。” 贺渊望着那干巴巴的馒头,心中暗自庆幸,若没了于清,那他醒来不得天天啃馒头,他的口味早已被于清养得挑剔,啃一个干馒头得喝两碗水才能下咽。 饭后,贺渊与贺父将箩筐与椭圆形的木桶挨个抬至板车上,转头对贺山说道:“山哥,瓜田麻烦你了,我们就先走了。” 贺山站在简陋草棚外挥手送别,而后牛车开始缓缓向松安镇方向驶去,由于家中事物耽搁,到镇上时,太阳已高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 于清将装满甜水的圆形木桶,放置于檐廊下的木推车上,而贺母则将装着汤碗的木桶,放到了推车旁,汤碗皆是于清在家里拿的,方便未带水壶的人,盛一碗甜水喝。 于清立在推车旁,装了一壶甜酒,一壶酸梅汤,冲正要离去的两人喊道:“云哥儿,带上水壶,这大太阳咋能不喝点儿水。” 云哥儿跑回去接过水壶后,贺渊就挑起箩筐,领着云哥儿走到了东后街,交了三十文摊位费,寻了一棵榕树下阴凉之地歇息,此时,人已是累的满头大汗。 贺渊从贺小云的背篓中,拿出一把竹扇,来回扇风,驱散周遭闷热,带来一丝清凉,两人坐在树下并未大声吆喝,因此处作为宅邸后院小集市,管事人禁止摊贩喧哗,以免惊扰了贵人。 贺渊朝街道上望去,街上人流量并不多,大多都是各府小厮,管家,嬷嬷,偶尔也有身着精致华服的人从街道上穿过。 万管事在后街逛了一圈,被贺渊摊位上的大西瓜吸引,西瓜不便宜,他自然不愿花冤枉钱买个次品回去交差。 “小伙子,你这瓜怎么卖?万管事上前询问” 贺渊在卖瓜之前,特意让贺父打听了一番西瓜价钱,以免定价不当引起误会。 他放下手中竹扇,站起身说道:“都是按市场价卖,一斤100文钱,西瓜保证甜,你买回去,下回指定还来找我。” “小伙子你便宜点啊,70文钱,我就在你这买了。” “叔,这可不成,别人都是这个价,我没乱开价,要不,你瞧这竹扇如何,外地拿的货,样式多,我算便宜些,本来卖29文一把,算你20文咋样。” 万管事垂眸瞅了一眼背篓,只见其中各种模样的竹扇,兔子,小狗,小鸡与青蛙都有,这买回去小少爷可不得欢喜一整日。 可他面上依旧稳重,不显露半分,到底是大户人家的管事,见过的世面多,竹扇样子虽新奇,可东街铺子也不缺这等好玩意,只是价格要贵上许多。 万管事沉思一番,好一阵后,才蹲下身来挑选西瓜:“见你小伙子是个实在人,瓜若不甜下回可不来这了。” 贺渊信心满满笑道:“您老尽管放心,瓜甜着哩。”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6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