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可以把刚才的话题岔开,二来也能让钟秀才在同知面前露露脸。 明景安不动声色地将单钰的微小动作收入眼底,他作为一只成了精的老狐狸,何尝不知单钰的意图,他快速地结束这段,又将话题转了回来,但语气显然没有方才那么耐心了。 单钰苦着脸笑了笑,有些为难道,“下官也不是推辞,但若没有诏书,也难以服众,下官自己受委屈不要紧,若是辜负了大人一番好心,那可真是难辞其咎了。” 明景安露出有些尴尬的笑容,心里长叹一声,“罢了,总归不是什么难事,老夫回去让人拟定一份府令,虽然诏书才是至高无上,但在整个长都,府令还是有效力的。” 大晟官吏的任免皆由朝廷名义,但州府若是急需用人也可以签署府令,除非诏书明文撤销,在区域范围内,府令效力等同于诏书。 单钰故作喜出望外,立马跪下谢恩,他埋着头,悄悄看了一眼跟着他一同谢恩的钟秀才,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明景安心里有些肉疼,但依旧笑容可掬地将单钰扶起,单钰要的这份府令,是他主持工作以来第一份关于人事的府令,毫无疑问,他可是帮着单钰扛了极大的压力。 “同知大人,这件事您就放心交给我吧。”单钰眼睛亮晶晶的,笑的格外阳光,“不过,下官愚钝,确实心里有点顾虑,难得大人爱护下属,希望同知大人能给我吃个定心丸。” 明景安挑了挑眉毛,仍然保持着得体的笑容,“你说。” “说之前,下官先卖个关子。”单钰将钟秀才撰写的章程呈递在明景安面前,“大人请过目。” 钟秀才瞪大了眼睛盯着单钰,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襟下摆,脸上浮现出紧张的神色,额头甚至冒出了冷汗。 单钰回了他一个安定的眼神,见明景安皱着眉头沉默不语,单钰又道,“平河的流民越来越多,形势颇为严峻,钟文书一直以来负责此事,此乃文书撰写的处置流民的章程。” 明景安了然地点点头,面色严肃,他快速地撇了一眼单钰,依然未置一词。 单钰瞳孔一缩,暗暗地勾了勾嘴角。 从方才那转瞬即逝的一眼里,他精准地看到了明景安眼里的犹豫。显然,那份章程质量不差,更何况还经过单钰的修改。
单钰莞尔,拱手道,“按照大人你的安排,下官不日上任大新,平河不能无人主持工作,更何况流民之灾不能不管,下官斗胆,想推荐钟文书,暂代下官平河工作。” “哦?” 此言一出,钟秀才神色分外激动,身形因为激动忍不住有些发抖。
第三十三章 那日,单钰向明景安举荐了钟秀才之后,更是将官衙里的日常工作全部交由钟秀才打理,若是有确实欠妥的地方才出面指点一二,俨然是已经做好了放手的准备。 这段时间钟秀才的能力功绩众人有目共睹,其中虽也有遇到个别不服的,单钰在众人面前义正言辞地一番敲打之后,官衙的上上下下对秀才更是服帖。 明景安作为一府同知做事雷厉风行,仅仅只过去了三天,同知府的官差就给他送来了府令。 单钰率官衙上下,跪地奉命接旨。 官差笑得一脸谄媚,“单大人,同知对您可是万般信任,这份福气着实令人羡慕不已。” 单钰将一个荷包塞到官差手中,回以同样的笑容,“下官年轻,还望多多指教。” “自是好说。”官差心满意足地领着人大摇大摆地走了。 ---------- 得知单钰即将离开,平河里许多人都为他践行,这几日里的散伙饭是吃了一顿又一顿,单钰待人亲和,不端架子,为人处世既能做到长袖善舞又可做到不失原则。 在众人眼里,他最大的特点便是乐于助人,只要是在他能力范围之类的,能帮则帮,一帮既成。 例如帮助钟秀才之举,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这天,钟秀才将单钰送至平河郊外,依依惜别。 钟秀才拱手,“大人的知遇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单钰淡然一笑,“本就是你做好了十足的准备的,否则,即使我要举荐,也拿不出足够分量的依据,又如何能使同知大人信服呢?” 钟秀才的腰弯的更深,“小人惭愧,若是以后大人有需要用到小人的地方,小人必定全力以赴,必不辜负大人的信任。” 单钰将他扶起,诚挚道,“我非有对你所图,也仅仅只是向结一份善缘而已。你我就此别过,若是以后有缘,必然还会相见的。” “大人...”钟秀才眼眶悬泪,他太清楚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了,否则也不会多年以来一直就是个秀才。 若不是单钰将他栽培,给他机会,或许他终其一生,就是个不温不火的读书人,不会有机会做官差,攒资历,更何况被举荐。 他人微言轻,是好是坏,全凭别人一张巧嘴怎么说。 “你长期与百姓打交道,深谙民本之道,年纪轻轻便已中秀才,可知是一位可造之材,切记不可妄自菲薄,假以时日,必定不可限量。” “大人...”钟秀才热泪盈眶。 “好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珍重!” “路漫漫其修远兮,祝大人履新一切顺利。” 单钰拱手,头也不回离去。 --------- 三日后,单钰按时抵达大新县。 作为新晋的县令,又是整个长都府最年轻,资历最浅的县令,单钰决不允许自己有任何仪态不端之处,新官上任的第一天,便是身着最隆重的官服,出现在官衙众人的眼中。 他容颜如玉,身姿如松,即使是最呆板的官服,也是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端的是一派青年之才俊,未来之栋梁。 单钰一出现,一个四十来岁,鼻相端正,地格方圆的中年男子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早就听闻闻单大人面如冠玉,相貌堂堂,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久仰久仰。” 他向单钰堪堪行了一礼后,欠身道,“敝姓虞,是这县衙府里的师爷,单大人若有需要,请尽管吩咐,小人必将竭尽全力,侍奉大人左右。” 单钰谦和地笑道,“我起的比较早,没给你们添麻烦吧?” 虞师爷垂目恭顺道“哎呀,大人这是哪里话?这本就是小人的分内之事,大人可莫见外了。大人请入内。”说着,他便欠身让道。 单钰目力极好,尽管虞师爷垂着脑袋,但他分明看见这位虞师爷的眼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显然是个精明的人。 单钰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越过他,朝众人笑容可掬道,“瞧我,尽顾着同师爷说话,都忘了大家还拘着礼了。请大家见谅,都快快起来吧。” 跪了一地的众人起身垂着头,纷纷道,“不敢。” 单钰不动声色地环视一周,最后目光落在笑脸盈盈的虞师爷上。 虞师爷声势浩大地将众人叫到官衙门前,左右攒动着不少驻足张望的百姓,虞师爷此举,显然是做给所有人看的。 看看这位新来的年轻县令,得是要多大的排场。 单钰也不恼,他转身面向众位百姓,恭恭敬敬地拱手,露出爽朗而阳光的笑容,“大新县里的各位百姓,你们好,我叫单钰,是新任大新县令。” 众人直愣愣地看着他,面对这位新来的年轻县令没有过多的表情。 单钰极会察言观色,又从人群里的窃窃私语中听到了和明景安的对比,心下了然。 他朝虞师爷拱了拱手,笑吟吟道,“同知大人在本官上任之前,就多次嘱咐,民为水,官为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注重民生民本,同知大人肺腑之言,下官终生难忘。” 虞师爷眼中略过轻蔑,附和道,“同知大人为民请命,乃众望所归。” 他言辞恳切,但并未提及单钰分毫。 单钰何尝听不出言外之意,他并不点破,依旧笑吟吟道,“在同知大人治理下,大新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下官必然竭尽全力,不让大新的百姓和同知大人失望。” 说罢,他朝虞师爷继续道,“烦请师爷准备一些米粮置放在官衙门前,并通知到大新县域内的每一位百姓,凭借大新县籍,不论贵贱,皆可按人头领取一袋米粮。” 百姓听闻,立刻喜形于色,不论贫富,任谁都不会嫌弃家里的米粮多啊。 而虞师爷脸上和蔼的笑容险些保不住,他朝单钰拱手道,“既是同知大人的旨意,小人岂有不从之理呢?” 单钰轻笑着点点头,等待着他的借口。 果然,虞师爷面上立马变得有些为难,“只是,大新百姓众多,怕是一时半会分不到位呢...” 要是挨家挨户地跑,肯定是要跑死人的。但又不能说粮食不够,这不是当庭广众地打了同知的脸吗? 单钰脸上的笑容更是好看,他好言道,“没关系,人手不够再派点便是,作为大新的县令,官衙里的人,本官还是有资格安排的。” 大新少说也有五十万人口,官衙也就不过几十号人... 见虞师爷还要继续找理由,单钰幽幽道,“当然,若是人手还是不够,本官亲自去跑也不无不可,左右都是为了大新的百姓好,何乐而不为?” 虞师爷的脸色微微一变,勉强笑道,“大人说笑了,这怎么能使得...”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单钰不容置疑地打断了虞师爷的话,脸上虽然温和,眼里却有几分厉色。 “都是为民请命的官,有什么使得不使得的,圣上多次训导,但凡是对百姓有利的,刀山火海那也得上,怎么,区区发放粮米都还使不得了?” “这...”虞师爷梗着脖子,面上依然是那份为难之色。 单钰眯起眼睛,幽幽道,“莫不是,本官连上任的第一件事,都使唤不动人不成?” 虞师爷慌忙跪下,“小人惶恐,小人绝不是这个意思。”不论完不成哪一件,绝对不能完不成第一件啊,这不是大庭广众之下,显而易见地给新来的县令一个下马威吗? “既如此,就按照本官的意思办吧。”单钰负手转身,因为方才的一席话,见众人面上发苦。 单钰将众人的神色默不作声地照单全收,他微微一笑,道,“本官初来乍到,又资浅望轻,若是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担待。” 众人立刻又跪下行礼。 单钰满意地笑了笑,又道,“既如此,以后少不得要请教大家的。”他微微一垂目,“虞师爷。” 虞师爷一听到这个年轻的县令笑眯眯地唤他就牙疼,但又不能不应,只能皮笑肉不笑地“嗯”了一声。 单钰自然不会听不出来,但依旧笑得好看得体,“既是以后多有叨扰,请师爷替我办件好事,多支付一个月的俸禄给大家吧。” 众人面上一喜,顿时两眼放光,顿时下跪谢恩,他们虽然不会缺那些米粮,但绝对不会嫌银子多啊。 而虞师爷越发牙疼,看着单钰都笑块不起来了,连手都不自觉地攒紧了衣裳。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4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