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江家小姐早起觉出不对来,着他去叫了太医,再任由皇上这样烧下去,他就是有一百条命,也抵不上。 说来此事也怪他,皇上自入宫以来,每逢宗庙之祭,多少都有些萎靡不振,虽不至于染疾,但总归是身子不太爽朗,皇上近来常呆在玉鸾宫,他不怎么敢贴身侍候,便把这茬给忘了。 闻瞻被他尖细的声音吵得头疼,抬手捏了捏眉头,半眯着眸往屏风处张望一眼,方道:“江家小姐呢?” 他烧了一夜,这会儿虽然醒来,但到底还是虚弱,言语里明显的中气不足,还带着些粗糙的喑哑。 “怕被太医们瞧见,这会儿正在偏殿呢。”李施端起药碗,用勺子搅了搅,上前半步,弓腰就要去给他喂药。 闻瞻皱眉止住他的动作,朝着偏殿的方向扬扬下巴,只道:“去叫她过来。” “要不等您喝完药……”李施端着药碗迟疑不决,不敢违抗他的命令,但又急着给他喂药,一时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让她来喂。”闻瞻惜字如金,撂下这句话后,再次用寒意装点眉眼,掩住病中的虚弱,恢复了不可亲近的模样。 但病症不饶人,管你是天子还是奴才,他虽装得并无大碍,但只有他自个儿知道,此刻他身上像是有一把猛火,正烧着他的五脏六腑,让他不得轻松。 要谁喂药自然是皇上说了算,若是不让他称心,恐怕那药得被掀到自己脸上。 李施不敢多留,匆匆穿过长廊,轻叩偏殿的殿门,刻意压低的声音带着些殷勤:“江姑娘,皇上请您过去呢。” 殿门“吱呀”一声打开,江知宜提裙缓缓而出,抬眸望了他一眼,温声询问:“皇上醒了?身子可有大碍?” 她迎着日光而立,眉间春水盈盈,随着一颦一蹙掀起波澜,排扇般的羽睫在眼睑落下阴影,玉减香销的身量,纤细的如同一缕随时会离去的轻烟,将将撑住那件月白蝶纹的细丝褶缎裙,就着身后朱红绿瓦的庄严,愈发显得格格不入。 李施这才注意到她面上犹有泪痕,以为她是被皇上突然昏睡吓着了,忙出言宽慰:“江姑娘不必担忧,咱们皇上身子底儿厚,且有福泽庇佑,今日不过是着了凉,不碍事的。” “公公所言极是。”江知宜勉强扯出个笑脸,唇畔微微莞尔,那汪春水随之荡漾。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长廊,李施在正殿门前停下脚步,朝着她拱手行礼,斟酌着语气:“江姑娘,奴才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公公但说无妨。”江知宜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微垂的目光中藏着些不耐。 对于她来说,李施说的话,她愿不愿意听、听不听进心里是两码事儿,与皇上同处一线的人,在她这儿,已经失了真诚以对的机会。 李施笑着,眉眼都挤到一起,与满脸的沟壑纵横极为相衬,他面容上流露出讨好之色,说的极为诚恳,像是掏心窝子的为她着想,乍一听还能品出几分真心来。 “江姑娘,奴才知道您过的委屈,但您也得想想,事情既已到了这个地步,您也得另寻出路不是?咱们皇上的确是难相与了些,但他到底是这世上最尊贵的人,谁也违逆不得,您还是得稍稍收着些性子,才有安稳日子过啊,你们镇国公府来日兴许还能依仗依仗姑娘呢,您说是不是?” 近日种种,他都看在眼中,知道江家小姐并非逆来顺受之人,但身处他人掌控之下,要反抗谈何容易?不过是自讨苦头罢了。 皇上并非丝毫不解风情之人,且后宫并无她人,若是她肯低头服软,赢些怜爱珍惜,足够她在这儿立足,说不定这地位还能更上一层楼。 江知宜不动声色的睨了睨他,面上是似笑非笑的模样,好像还想给彼此留个面子。 “公公在宫中侍候十几年,深谙如何讨主子欢心的道理,所以才得皇上器重,但公公也要知道,并非人人都争着要往高处走,您要荣华富贵,可不能推我这样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人在前头。” 她这话说的别有深意,镇国公家的嫡女如何上不得台面?低下卑贱的人是他李施,为了讨皇上欢心,来劝她阿谀逢迎。 “这……”李施暗酌眼前的骨头难啃,抬手虚晃的打了打自己的嘴,讪笑着再次行礼,给自己打圆场儿,“是奴才多嘴了,望江姑娘听过就忘,万万不要介怀才是。” 说着,他伸手做出请的手势,将姿态放到极低,又道:“主子正在里头等着,汤药还没来得及喝,劳姑娘操心。” 江知宜未再看他,快步进了内殿,可将到床榻的时候,又生出些畏惧逃避之意来,倒不是害怕皇上,只是有些难以正视要取人性命的自己,她到底不是嗜血狠心的人,就算面对痛恨之人,也不能一鼓作气的动手。 “药在桌上,给朕端过来吧。”闻瞻的声音隔着帘帐传出,有些含混不清,像堵着什么似的,透出欲说还休的意味。 江知宜应声端药上前,微微垂着头坐在床榻旁,目光闪烁,躲避着他的眼神,只是一味的搅着手中的汤药,像是要把这一碗苦水搅弄出个花样儿来。 闻瞻目光锐利,打量着她的脸,不错过任何一个表情,突然冷不丁儿的询问:“若是你今晨起来,发现朕已经死在床榻上,是不是会欣喜若狂?” 问完,他又是自嘲的笑了两声,发红的眼梢染上些凄然萧索。 “应该会吧。”江知宜表现的极为坦诚,将汤药凑到他的唇边,等着他喝进嘴里。 闻瞻却不知因为什么,始终不肯张嘴,江知宜摆正了腕子,也不出言催促,两人就这样无声的对峙着,谁都没有先动。 时间一点一点儿的流逝,直到她高抬的腕子都要酸了,闻瞻方推开她举勺的手,从她另一手中取过药碗,仰头灌进嘴里,又侧过身子不再看她,冷淡开口:“既然你想亲眼看着朕死,那便守在这儿吧。”
第22章 无奈 姑母没有别的办法 宗庙之祭非同小可,即使闻瞻仍在病中,但依然照旧出了皇宫。 临行之前,闻瞻来过玉鸾宫一趟,一句话也不曾说,只是倚在床架旁,盯着卧床的江知宜打量了半晌。 他大病未愈,面色还有些苍白,少了些平日的凌厉之感,淡墨相宜的长眉微敛,平静如波的目光中仿佛压抑着什么情绪,他藏得太深,完全不给人窥视的机会。 江知宜被他看得有些发毛,屡次想问他要说什么,但他始终抿唇不言,最终缄默着出了殿门。 隔着半开的窗,她模模糊糊的瞧见他登上銮驾,整个人都被周边金色的阴影所笼罩,他头上的玉冠发出滢白的光,与散下的天光相融,落在面无表情的面容上,显出皇家的矜持贵重来。 越过玉鸾宫的宫道时,他好似回头望了一眼,因着隔得太远,也许是因为并不在意,那一眼江知宜看得并不真切,略过就忘却了。 —————— 浓浓夜色渐起,点起的宫灯随风摇曳,其中灯火明灭不定,透过窗屉子落下或明或暗的黄色光晕,晃的人瞧不清殿外光景。 自皇帝出宫之后,一切皆如往常,并未有什么变化,江知宜喝完药正倚在榻上歇息,突听外头儿响起嘈杂的争论声,你一言我一语的没个停歇,传进耳朵里,只觉得脑仁儿阵阵抽痛。 侍候的宫人忙开口安抚了她几句,匆匆出殿门去查看情况,江知宜恹恹的翻过身,并不多管。 皇上既然有命,不允进旁人,那殿外的宫人自然会守好殿门,哪用得着她去操心。 殿外,愉太妃不知何时来到玉鸾宫,二话不说,领着侍女便要往里闯。 吴全伸手拦住她,满脸堆笑着好言劝说:“太妃娘娘,不是奴才不让您进,而是皇上有命,不允旁人进这玉鸾宫啊。” “公公好像搞错了,并不是本宫硬要进去,而是尊了太后娘娘之名,特来查看一番。你也知道,太后她一向关心皇上开枝散叶之事,眼看着后宫的两位嫔妃还未得宠幸,却听说皇上在这儿专宠一个没来路、也没名分的姑娘,觉得着实是不成体统,特意着本宫来瞧瞧。” 愉太妃脸色不变,各式托词信手拈来,还不断的朝着里头张望,好像宫中住着的人,她当真不认识。 听到她说是太后之命,吴全皱着的眉头缓缓舒展了些,丝毫没有怯意,掐着尖细的声音继续阻拦,“我的太妃娘娘呦,您可别跟奴才开玩笑,也别再为难奴才了,今日真不能让您进去,要不奴才这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若说旁人,吴全或许还会信,但要是说起太后,吴全可不敢信她会关心这个。 众所周知,皇帝近两年才入宫,而太后一非皇上生母,二与皇上并不亲近,两人除了皇上例行的拜见外,基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况且太后自先帝在时,就沉溺于吃斋念佛,哪里有关心前朝后宫之事的功夫? “开玩笑?糊涂东西,谁有空同你在这儿攀扯?”愉太妃冷哼一声,似是早想到他会有如此反应,早有准备的朝着身旁的宫女抬了抬手。 宫女适时的将袖中藏着的东西承上,愉太妃拿起直接砸到吴全身上,厉声训斥:“狗奴才,睁大你的狗眼看看,这是不是太后娘娘的懿旨。” 吴全一愣,捡起那东西查看一番,发现确实为太后懿旨,有些拉不下面子,忙弓腰压低了头,讪笑着赔礼。 “是奴才糊涂,太妃娘娘莫要生气,只是这虽有太后懿旨,但咱家头上到底还是有皇上的命令,实在不敢擅作主张,要不等过两日皇上回来,询问过皇上的意思,再请您进去看看?” 听到他再三寻由头拒绝,愉太妃心中难免窝火,扬手便是一巴掌,打到他的巧士冠上,言语之中早没了适才的耐心。 “吴全啊吴全,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本宫手中有太后懿旨,你也敢阻拦?那本宫还不妨告诉你,今日本宫必定要进去。你若是肯,来日皇上要怪罪,自有太后懿旨供你当做说辞,你若是不肯,那本宫即刻便以违抗太后懿旨,绞杀了你。” “娘娘别……”吴全连帽冠都不敢扶正,屈膝“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抬手指了指殿内,刻意压低的声音已经带上些惊惧和无奈,“太妃娘娘,您应当也知道里头是哪一位,何必如此纠缠,真闹到太后面前,谁的面上也过不去不是?” 他心中清楚,江家小姐被困在玉鸾宫中一事,宫中众人并不知晓,若不是愉太妃在太后面前主动提及,照太后那性子,必然不会知道。至于这手中的懿旨,恐怕也是愉太妃特意求来的,就是为着拿太后压压他们。 “既然你知道此事见不得人,就擎早放本宫进去,本宫不过是想进去瞧瞧,绝不会给你惹出祸端,在太后那儿更不会多言。” 说着,愉太妃又俯身靠近他,话中别有深意,“若公公愿意,此事不但不会再传到太后那儿,连皇上那边也不会听到只言片语。”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3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