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人一天一个花样,是想把孤当猴耍吗?” 朱昀曦气得将奏折扔出老远,过了一会儿又命云杉捡回来,拿在手里凝视,神情烦躁而纠结。 云杉眼看主子着了妖精的道,暗中焦急却无可奈何, 人都好新鲜,谁让宫里没柳竹秋这号的女人呢?就像臭豆腐不是人人能接受的,但只要吃惯了多半都会上瘾,如今太子就叫那臭名昭著的坏女人吊住了胃口,虽说他一再铁齿声称不会让她染指宫闱,将来能否一直把持住还是个未知数。 这时冯如月来请安,朱昀曦正好借助她的才智,说:“今日有个人上了封请安折子,上面只画了些字符,爱妃来帮孤王分解一下,看此人是何用意。” 冯如月听他的口气便觉暧昧,看了柳竹秋的折子,须臾领会寓意,慎重询问:“敢问殿下,上这折子的人是男是女?” “有区别吗?” “……若是男子,此人就该打,若是女子,殿下还可稍加垂怜。” “是个女子,快快解来。” “容臣妾再问一句,殿下可是许久未召见此女了?” “是有好些天没见着她了。” “那就是了。” 冯如月庄重微笑,指着折子上那个中间写了“月字”的圆圈说:“这圆圈是满月,此女用以指代自己。唐人张九龄有诗云‘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意思是相思之苦使人面容消瘦,如同满月到残月逐渐黯淡失辉。用在这里是在向殿下表达思念之情。” 朱昀曦豁然开朗,禁不住会心一笑,嘴角那一缕甜蜜端端落在冯如月眼里,聪明的太子妃即刻猜到丈夫已对那位姑娘动情了。 从小被耳提面命戒贪戒嫉的女人会自动远离“醋意”,况且她嫁的是未来的天子,早做好领衔三宫六院的准备。 朱昀曦大婚前后各纳了四名选侍①,四女都是宫婢出身,文化修养、见识气质与冯如月天差地远,令她深为遗憾,认为这些女子不堪作伴,将来封妃册嫔也不够气派。 须知后宫是皇后的辖区,如同打理花园的园丁,满眼尽是庸脂俗粉岂不郁闷? 因此她早有心要为太子觅几个才情卓越的绝色丽人,既使宫闱增辉,也可供她说笑解闷。看了这封奏折感觉此女心性灵慧,做事风格清新可爱,倒是理想中的人选,当晚召云杉盘问:“今天给殿下递折子的女子是什么人?” 云杉知道太子妃生就七窍玲珑心,谨慎遮掩:“她是殿下秋天出游时偶然认识的。” “叫什么名字?” “娘娘恕罪,殿下不让奴才说她的名姓。” “哦?那此女是何出身?” 冯如月登时紧张,担心太子结识了不三不四的女人。 云杉忙说:“出身倒不错,家里是做朝官的。” 冯如月脸色转和:“既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又得殿下中意,你们就该早点告诉本宫,本宫好劝殿下接她入宫,岂不免去蓬山万重②之苦?” 云杉做难道:“娘娘有所不知,正因这女子出身高门,殿下是以犹豫不决。” 冯如月明了,叹道:“那倒可惜了。”,又忍不住问起对方的容貌。 “长得还算周正,但算不上绝色。” 冯如月笑道:“你休要哄本宫,若非上等佳丽,怎会得殿下青眼?” “奴才不敢欺瞒娘娘,那女子生得高大蠢笨,相貌俗艳,举止粗野,就跟那田里的耕牛似的,横冲直撞,毫无风韵可言。” 他形容滑稽,先逗笑了旁边的玉竹,娇嗔道:“你就会胡说,高门绣户哪会养出这样的小姐,就是有咱们千岁爷也看不上。” 云杉真心苦恼:“玉竹姐姐有所不知,那女子虽无十分姿色,却有百分百的心机,还生就一副伶牙俐齿,十个你这样的都说她不过。见了殿下便挖空心思献媚,殿下就是受了她的蜜语蛊惑,才对她另眼相看。” 他知道冯如月谨始虑终,不会主动在太子跟前碰触这些有争议的话题,放心地向她倾诉忧思。 冯如月听说竟是这么一个妖精似的女人,心里也犯嘀咕,但又防云杉出言片面,不肯全盘相信他的说法。计较一阵,亲笔写了一封信交给他。 “你拿去给那姑娘,让她看完照信里的意思给本宫回话。记住,不许说信是本宫写的,更不能让殿下知道。” 说完向玉竹使眼色,玉竹打开宝匣取出两个吉祥小金锭装在荷包里递给云杉。 “这是娘娘赏你的跑腿费,你收了赏便尽心办事,敢嚼舌根搅浑水,我就把你跟白桃的事禀报殿下,看不扒了你二人的皮。” 白桃是东宫一名管服饰的小宫女,与云杉青梅竹马,私下结为对食。云杉见太子妃抓住他的要害,敢不于这些对太子无害的事情上俯首听命? 那信封并未封口,想是太子妃有意让他先过目的,回去后便取出信笺查阅,信中写道: “自古人之最贵者唯‘德行’二字,尤以女子为甚。咏絮才③固可夸耀,总不及兰心蕙质高洁芳美。昔韩玖英自投秽,陈仲妻宁陨崖④,贞烈凛如瑶池冰雪,千百年来犹光照汗青。闻尔慧心灵性,有舌灿莲花之能,既沐圣恩更当自重。须知为女子者,风情不可弄,自在不成人,非松筠节操,蕙兰襟怀不能常伴驾前。吾禀怜才之心,发此良药之言,望尔善思之。” 云杉觉得太子妃这话正是他的心声,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马上化被迫为积极,第二天就找借口出宫,让瑞福将信转交柳竹秋,催她尽快回话。 他骗她说写信者是宫里一位德高望重的嬷嬷,还警告她别告诉太子。假如柳竹秋告状,他就谎称是自己写的。那书信措辞得体,料想太子即便知道了也不会降责。 作者有话说: 希望各位读者有空能给我留个评,这对上榜单很重要~谢谢~ ①选侍:与太子有过夫妻之实,但没有名分封号的宫女。 ②出自宋代宋祁的《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宋祁在朝廷做翰林学士的时候,有一天他走在京城的大道上,适逢皇家后宫的车仗回宫,其中有一辆车上坐着的宫女掀开车帘惊喜地叫了一声:啊,那是小宋!所谓“小宋”,即指宋祁。词人回到家中,心中有所思念,便写下了这首词。 ③咏絮才,意思是用来赞许能赋诗的女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④唐代女子韩玖英为躲避强盗非礼跳出粪坑躲避。陈仲的妻子张氏是位烈女子,为躲避强盗非礼跳崖自尽。
第三十五章 看了那封信,柳竹秋火冒三丈。她不过闻着点味儿,还不知道这唐僧肉是甜是酸,就来要求她为太子守妇道,还举了韩玖英、陈仲妻这样极端的例子给她做榜样。 她生平最讨厌的书就是《烈女传》,认为女子的贞洁不过是男人的面子。 本来上有好生之德,天无绝人之路。受礼教麻醉的女子们却往往为了劳什子的“贞洁”断送卿卿性命,作别花花世界,徒留虚名继续毒害其他女子,就是害人害己。 正想撕烂书信,忽然察觉蹊跷。 嬷嬷辈分再高充其量只是个女官,怎会不知分寸,擅自过问太子在宫外的私事?而且这写信者的语气颐指气使,尊贵得太过,也不像宫娥辈。 难不成是太子叫人伪造,拿来教训我的? 不,他做事直接,历来以主人自居,不会跟我玩这些小心思。 那是云杉等人在借他人名义约束我? 他们习惯当面斥责,犯不着迂回做戏。 她仔细研读信件,见那字迹圆润秀丽,下笔柔韧有力,书法技艺相当高明,且看得出是名女性。 遣词造句华丽典雅,显是读过书的。再伸鼻子一闻,馨香四溢,是用加了沉麝琥珀的名贵香墨写就的,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皇家御墨“龙吟松风”。 东宫之内能使用御墨,功于诗词,精于书法,又身份尊贵的女子,她能想到只有那位——太子妃冯如月。 离奇又最符合实际的猜测令柳竹秋心潮迭起,扑灭怨怒,还载着玩兴做起了龙舟赛。 太子妃许是听了云杉他们告密,以为我是太子的外宠,提前来这儿倡仪范了。 柳竹秋恋色也爱才,早听说冯如月文采过人,是仕女队伍里的班头,看过她的书画作品后一直悠然神往,只恨当年无缘得见。今日获此机缘,就想趁便会会她,当天写好回信,交给瑞福呈递。 冯如月收到信,于僻静处拆看,见信里只写了一首七律。 “吾本南山啄木鸟,饥餐暮宿枕烟霞①。偶炊黄米②会鸾凤,一似群星恋月华。怎奈广寒终日雪,难攀琼苑③万重涯。莫如自在栖林下,留恋春光衔落花。” 作诗者直白陈述自己偶得太子眷顾,为其容华倾倒,但又深知大内幽邃,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无意求取名分,只愿留在民间享受自由。 这想法于礼有悖,可潇洒坦荡和先见之明却远胜寻常女子,更兼辞藻工丽,意态风流,勾动冯如月惺惺相惜之情,对玉竹说:“此女绝非俗物,若能长伴殿下左右,我亦欣然。可惜她视宫闱为畏途,懒于上进,殿下恐难遂于飞④之愿。” 玉竹埋怨:“这女子见识短浅,只图眼前快活,再不为今后打算。她已是殿下的人了,难道还能嫁做他人妇?若终身不嫁,又无名无分,不清不白的,将来该何处安生?” 冯如月这时真心爱惜做诗人的才华,担心她因偏狭酿成长恨,也写了首诗命云杉传递回去。 诗云:“丽媛倚花树,青春胜绮霞。今晨花正茂,明夕落泥洼。锦瑟伴遥夜,红枫无谩嗟⑤。君常描翠黛⑥,妇亦肯怜花。” 先劝对方莫仗着风华正茂就不珍惜时机,要知道青春转瞬即逝,不早做打算必将随水飘零。 又安慰她宫廷生活并不如传说中可怕,这里琴瑟和谐,没有“红叶题诗”的怨女。不止太子殿下如画眉人张敞般温柔体贴,太子妃也是怜香惜玉的贤德妇,绝不会亏待了她。 柳竹秋看后拊掌而笑,更断定这是太子妃的大作,心中赞叹:“这冯妃真是冰雪魂魄,娇花肚肠,怪不得能得太子敬重,我若是男子此刻已经爱上她了。可怜这么个尤物竟被送去了那种见不得人的地方,还要敦促自己给丈夫找小妾,妇德果真害人不浅。她既怜惜我,我也该怜惜她,方算礼尚往来。” 再次以诗作答曰:“仙凤正韶华,雍容入玉京⑦。贤如文皇后⑧,貌胜众琼英⑨。尽享胶漆爱,独占伉俪情。昭阳居第一⑩,凡鸟岂争风。”
冯如月接信一看,对方不但不接受她的好意招安,还劝她独占君恩,莫与其他女人分享太子的宠爱。 她的婆母章皇后因专横擅宠被人讽为“妒后”,她爱惜名节,断不想步其后尘。起初很生气,将信纸交与玉竹焚烧。玉竹接了信,掀开香炉盖子正要投掷,又被主子唤住。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06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