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里装得是面果做的馒头和甜窝窝,于婶她们自己舍不得多吃一口,今日却做了整整三大锅,让叶凡去走亲戚。 他认识的就是这样一些人,叶凡十分庆幸。 *** 从韩家岭到县城一共有两条路。 一条是水路,需得坐船渡过晋江,再往南穿过榆树庄、田各庄两个村子,就能看到城楼。 这条路比较近,乘船加步行总共用不了半个时辰。 不过,村民们大多会选另一条路。 需得先往西,绕过晋江的主流,走到一处水浅的地方,踩着石头过江。这样一来就得多走上一个时辰,不过是为了省下那一文的坐船钱。 叶凡骑着白鹿,也得走这条道。 好在路上没什么人,白鹿可以不用顾忌,撒开蹄子跑,不过一刻钟的工夫就到了。 关大郎正站在石墩这边等着他,“幸好我来得早,不然就错过了。” 叶凡笑笑,“怎么还接我来了?” “你阿姐不放心。”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涉水而过。 叶凡看着关大郎在下面走,原本想从白鹿背上下去,却被他按住,“坐着罢,你这小身子骨可别着了凉。” 白鹿也回过头,拱拱他的手。 不待叶凡犹豫,它便轻盈地踩着江水,三两下跳到了对岸。 关大郎看得惊奇,“啥时候买了头小驴子,这般厉害!” “长安侯给的。”叶凡毫不迟疑地推到李曜身上。 关大郎笑笑,既是那位堪比战神的侯爷给的,自然不是普通驴。 牛车在对岸停着,叶三姐和孩子们都在。 看到叶凡,三个小外甥明显很高兴。 大小和三小含蓄些,只憨憨地叫了声“舅舅”,便挪着小屁股给他让坐。 叶凡也不乐意骑驴了,爬上牛车和亲人们挤作一团。 关大郎步行走在边上,叶凡叫他坐,他只说脚力好,不必坐车。叶凡却知道,他是怕累坏了牛。 叶凡叹了口气,来不及感慨,关二小便猴子似的钻到他怀里,软唧唧地撒娇,“舅舅,我可想你了!”
叶凡捏捏那张跟自己如出一辙的小嫩脸,既喜欢,又觉得好笑——他跟李曜撒娇的时候就是这副贱贱的小模样么? 李曜曾经说过,叶凡小时候是个“势利眼”,他对李曜的态度取决于他的目的。 大多时候,小叶凡见了李曜就是淡淡地瞅一眼,叫一声“哥哥”,然后拿着他带来的零食到一边吃。 有人欺负了他,就会扁着小嘴,委委屈屈地叫“哥哥”,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不用他说,李曜自然会把欺负他的大孩子揪出来,教训一顿。 鲜有的几次,叶凡早早地在门口等着,软软地扑到他身上,帮他提东西,问他累不累。每当这个时候,李曜就会知道,小家伙这是有求于他了。 直到两个人在一起之后,这一规律依旧没变。 正常情况下,叶凡叫他“喂”;看书看累了,想让他倒杯水,就笑眯眯地叫“曜哥”;实验室缺钱缺器材了,就主动凑到他怀里,鼓着脸叫“哥哥”;床笫间,想达到某种目的,就会软着声音叫“老公”。 即便了解得透透的,李曜还是心甘情愿入他的套。 叶凡起初死活不承认,此时看到关二小这个模样,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说吧,什么目的?” “想去侯爷家里念书!” 叶凡故意逗他,“那得去找侯爷,跟我说可不管用。” 关二小无比熟稔地抱住他的胳膊,鼓起小脸,软着嗓子求:“舅舅~你去说嘛~侯爷肯定听你的~” 叶凡被他求得心都软了,“成成成,舅舅去说。” “舅舅,你可真好!”关二小最后奉承了一句,继而很快把他丢开,喜滋滋地跟兄弟们说话去了。 “这个、这个小势利眼!”叶凡扶着叶三姐的肩膀,笑得肚子疼。 从今以后,他再也不说李曜冤枉他了。
第51章 【这片土地上, 都是苦过的】 叶凡一行到县城的时候,天色已大亮。 城门口聚着一些衣衫破旧的人, 身上背着破布袋, 脚上踩着草鞋子,鞋上糊满了土和泥, 一看就是从远处来的灾民。 他们随着进城的人流往里走, 黑瘦的脸上带着惴惴之色。 守城的士兵明显多了些,看到这些人不仅没拦, 遇到老人小孩还会扶一把。 城北多为食肆,有些店家端了热热的面汤出来分给他们喝。彼此间虽然操着不同的口音, 善意与感激却能准确地传达出去。 牛车上原本还笑笑闹闹, 看到这副情景, 大人孩子全都沉默了下来,只能听到辘辘的车轮声。 叶大姐的店铺在最南头,门前也站着几个人, 全是半大孩子,瘦得不成样子, 看上去也没甚力气,一个个佝着腰,衣裳又脏又破, 勉强挂在身上。 一个身形高大的汉子托着一帘热腾腾的黍面窝窝,分给他们。 那些孩子像是许久没吃过东西似的,抓着窝窝就往嘴里塞。 叶大姐端着热汤出来,忙嘱咐:“慢点吃, 不够还有。” 汉子接过汤盆,又从腰间取出几枚铜板,数也没数便递给她,“窝窝钱。” 叶大姐不肯收,低声说:“又不是你吃了,怎能收钱?” “嘿,说好了是我买的,自然要给钱。”汉子朝着叶凡这边执了执手,笑道,“你家兄弟来了,快待客吧!” 趁着叶大姐转身的工夫,他便把钱放到盖帘上,汤盆给了孩子们,大踏步走了。 牛车走近了,叶凡方才认出,这人便是先前那个帮过他的衙头。 叶大姐随手把盖帘放到驻马石上,笑着迎上去。 “原本今日不打算开张,谁知一大早便来了个熟客,昨夜里卤好的猪肝猪肚买去了大半,我这正琢磨着再做些啥呢!” “有人买还不好?”叶三姐从牛车上跳下来,转身把关三小也抱了下去。 小家伙没落地便到了叶大姐怀里,“让姨母看看,可重了?” 关三小是个实诚的,不会撒娇,就那么绷着一张小脸,直愣愣地杵着。 叶大姐被逗得笑起来,转头去看叶凡,“今儿个这位倒是话少。” 叶凡确实没吭声,他正拉着关二小的手,看着门口那几个狼吞虎咽的小孩子。 一大一小两张脸露出相似的难过之色,还有同情。 关二小晃晃叶凡的手,仰着小脸低低地叫:“舅舅……” 旁边,关大郎和关大小正把装馒头的筐子从牛车上卸下来,还有满满两篮子腌鹅蛋。 叶凡猜到小家伙的意思,点了点头。 关二小连忙跑到筐子那边,一连抓了好几个大白馒头,用衣裳兜着送到食肆门口。 叶三姐叹了口气,若是以往,她定会唠叨,刚换的新衣裳就这么糟蹋,此时却是什么都没说。 食肆那边,小孩们刚刚分着喝完了一盆热汤,此时正抱着汤盆,拿黑乎乎的手指抹着盆底的油渣吃。 关二小跑到一半,不知是害羞还是胆怯,停了下来,扯着衣角往前递。 小孩们看着那些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不敢相信是给自己吃的,一个个瑟缩着,并不拿。 关二小绷着小脸,粗声粗气,“给!” 这副凶巴巴的样子,更是让小孩们吓了一跳,其中有几个胆小的,匆匆放下汤盆,退到了墙那边。 叶三姐缓步上前,把馒头一个个捡到盆子里,温声道:“莫怕,这是我兄弟家蒸的饽饽,你们拿去分了罢。” 为首的那个孩子看上去约摸十二三岁,或许更大些,只是太瘦了,便显得小。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跪到地上,朝着众人磕了个头,哑着嗓子说:“谢、谢恩人。” 这才抱上盆子,领着一群小孩跑了。 至于驻马石上那把铜钱,自始至终就放在那里,一个没少。 直到进了后院,叶凡心里还颇不是滋味。 “他们都是北边来的么?这么小,怎么走到大宁县的?” 叶大姐给他倒了碗水,叹道:“要么跟着同乡的大人,要么原本是有爹娘的,只是……” 后面的话不必说,叶凡也猜到了。 关大郎见气氛有些沉重,便笑着道:“大姐这些日子怕是舍出去不少吧?” 叶大姐一边捡着馒头一边说:“你们村大多是关西来的,并不知道,咱们这里也是苦过的,当年没少受北边的接济,如今轮到人家犯了难,谁还能没点良心?” 叶凡一听,这才知道为何城里的人都那般良善——同一片土地上过着苦日子,可不得守望相助么! “都是有骨气的,从不白吃白拿。”叶大姐朝灶间努了努嘴,“那些柴禾草叶都是他们捡来的。” 叶三姐心思豁达,笑了笑,说:“得了,不说这些了——都会过去的。” 众人默默点头,都会过去的。 叶凡舒了口气,故作轻松地说:“阿姐你今日把我们叫来,可得做些好吃的,不能随随便便打发了。” 叶大姐戳戳他脑门,“你想吃啥?说出个道道来,都给你做。” 叶凡嘿嘿一笑,“驴肉!” “没有。” “刚还说都给我做,打脸了吧?” “成,我这就把你那驴宰了,看你心不心疼。” “别别别,阿姐,我错了。”叶凡腆着脸求饶。 “咦~舅舅羞羞。”关二小第一个跳出来笑话他。 “臭小子,屁股撅起来,看我不打烂它!” “娘,救命啊!” “叫爹也没用!” 小小的院落传出欢快的笑声,方才沉重的气氛终于彻底消散。 *** 叶凡猜得没错,叶大姐把他们叫过来,是为了商量食肆的事。 此时,每人面前放着一碗煮好的方便面,没加任何调料。 桌上摆着一圈搪瓷碗,碗里装着各式卤菜,还有炖鹅蛋、炒油渣、小凉菜等。 “这个是浇头,想吃哪样就往碗里夹。” 叶大姐帮三个小外甥各夹了一大筷子五花肉,又添上一铲子炒得焦黄的鹅蛋,哥仨闻着香味,馋得直吞口水。 叶大姐笑笑,问:“以后就单卖这个,你们觉得怎么样?” 实际上,这话主要问的是关大郎。 这个提议原本就是叶凡说的,叶大姐谨慎些,试了一个多月才下定决心。 “这些日子过来吃饭的都是要面,我就想着,不如听了凡子的,专门开个面馆,倒省去许多工夫。” 关大郎拿筷子挑了挑碗里弯弯曲曲的面条,问:“这物又是面又是油的,可要花费许多?” 叶大姐笑笑,“看着新鲜,用不多少本钱。” 叶凡一开始就建议她用黍面和豆面,不仅比小麦粉便宜,做出来的面条还劲道。 叶大姐指了指灶台那边,道:“最大头的就是炸面饼的油,好在卤味贵些,多买些猪骨下水,油钱也就出来了。” 关大郎尝了一口,不断点头,“我看成,连汤带面一大碗,别说只要三文钱,五文、六文也卖得上。”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1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