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你就直接给个数,就我这些羊,你一共能给多少钱,我听听看,如果差不多就卖给你了,也省得我再赶到集市去卖” “既然齐叔真的想卖,那这些羊我一共给你2800块钱,你看行不,说实话,这已经是我能给的最高价了,我们都知道,羊一旦膘息垮了,想要再长回来有多难,这可和那种从小开始长到大的羊羔不同,你这都是大羊”
第24章 【盖羊圈】 张建军一副生意人的腔调,直接把齐老大给看的一愣一愣的,之前只是听说张建军在买羊卖羊上面有一套,今天这是活生生的见识了,果然是名不虚传。 “好吧,就依你,这些羊2800块钱是你的了” 齐老大摆了摆手,虽然他知道这些羊赶到集市上去卖,可能超过2800块钱,但是,又能多卖多少呢,这中间又要打多少麻烦,索性就算是图个方便,直接卖给张建军得了。 张建军眼睛一亮,对他来说,这算是个意外收获。 齐老大的这些羊,想要再把膘息长起来的确很费事,但如果是用2800块钱买下的,那就另说了,他有把握这些羊在半年后能够卖个不错的价钱。 随后,张建军就当面把羊钱给了齐老大,并且赶着羊群离开了。 张建军这群羊一共有10只,其中4只羊羔,其他的都是十个月左右的大羊。 加上之前在集市上买的20只羊羔,他最终是赶着31只羊回到家的,这让家里人哭笑不得,早上走的时候是赶着30只羊去卖的,回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31只。 不过在听说今天赶去卖的那30只山羊结子一共卖了13200块的时候,家里人还是非常高兴的。 吃饭的时候,张建军向父亲张爱国说了齐老大明天来家里估量盖新羊圈的事。 “要盖新羊圈,那就得抓紧时间趁着这两天我和你妈还都闲着,能帮些忙” 父亲并没有反对张建军盖新羊圈的做法,看得出来,如今的父亲,已经对儿子张建军百分之百认可了,能顺着的事绝对不会横插一杠子。 这让张建军很是满足,做一件事,能得到家里人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 第二天上午约莫十一点钟,齐老大骑着摩托车来了,经过一番估测之后,他告诉张建军,盖新羊圈至少需要四三轮车砖,还需要七八袋水泥、一三轮沙子,剩下的就是工钱了。 最后工钱也谈妥了,一共是500块钱。 拉砖这些工料的三轮车,以及去哪买这些工料齐老大都会帮忙联系,张建军需要做的就是掏钱,除此之外,等正式开工之后,张建军还得找几个帮忙的,光靠齐老大和他的一个徒弟,短时间之内是盖不成新羊圈的。 在齐老大走了之后,张建军搬出计算器简单算了一下,盖这个新羊圈,他里里外外估计得三千块钱花。 三千块钱对现在的他来说,并不是很多,但也会有些肉疼。 因为他在盖好新羊圈之后,是打算再买一些羊的,家里现在可用的钱并不多了,到时候想要再买羊,钱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当天下午,张建军在出去放羊的时候,就找到了双喜他们,告诉他们过两天来帮忙,当然,不同于以往,如今双喜他们都是结了婚的人,张建军不可能再让他们白白帮忙的。 一个人一天20块钱。 除了双喜和喜奎之外,张建军还找了两个小伙子。 张建军希望一个周能够将新羊圈盖好。新羊圈盖好之后,还得晾晒一段时间,不可能一盖好就直接使用,那估计几天就被羊给折腾烂了。 所以这样算下来,等他能再买羊的时候,最快也得20天了。 现在是阳历3月下旬,张建军打算到五一的时候,他的羊群数量要扩大到100只以上。 两天后,盖羊圈的各种工料陆陆续续都拉来了,盖羊圈的工程也是正式启动。 对全家人来说,这是非常忙碌的几天,特别是张建军,每天他得早早起来把羊放了,然后抓紧吃个饭之后就一头扎进工地里,下午还得去放羊。 这年代,有推土机、拖拉机,但盖个羊圈没必要也不现实,所有的工序只能依靠人工完成。光是平地工,就非常麻烦,那么一大片地,先要把多余的土一铁锹一铁锹的送出去,然后把不平的地方再填平。 光是平地面就花了两天时间,地面平好之后,正式开始动砖了,搬砖、活水泥,铲土,打羊窑,都需要帮忙。 要不是这两天临时中午又加了一顿饭,张建军怕是真的扛不下来,即使如此,他也累的够呛,每天天还没黑的时候上下眼皮就要打架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天之后,一个全新的比原来大三倍的羊圈正式大功告成。 必须得感谢这几天的天气,一直没捣蛋,没有刮风,也没有下雨,才能让他们6天时间完工。 “这下好了,等过个十来天就可以用了,记住,那些砖缝最好每天能给撒一些水,这样闭合的效果好一些” 齐老大临走之前嘱托道。 “知道了,齐叔” 张建军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齐老大是个很厉害的砖匠,他做过的活,质量真的是没法说。 这两天村里陆陆续续有人来看张建军家新盖的羊圈,大家一边在称赞齐老大的手艺时,另一方面实际上对张建军投入这么多钱去盖一个新羊圈是有些不理解的。 在大家看来,张建军这样做太冒险了,虽说从去年后半年开始羊价一直很不错,但谁也不敢保证羊价不会掉,毕竟,过去这几年羊价一直都没高过。 一旦今年羊价掉了,那张建军这么多投入可就打水漂了。 对于大家的质疑,张建军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过多的说什么。 他很清楚,人的思想解放和眼光见识的拓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阅历。 对于这里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种地过日子才是大家唯一信任的生存方式,仅仅凭借羊价涨价半年的事实,让大家胆子变得大起来、眼界变得开阔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自己也就是重生之后才敢这么大胆的干,如果是前世的自己,恐怕也不敢直接这么搞。 放眼整个双石乡,甚至整个D县,就当下而言,除了他之外,哪家普通农民敢这样一次性投入3000多块钱去盖一个新羊圈。 包括父母在内,张建军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两天,虽然他们没有反对自己花这么多钱盖个新羊圈,但也是满脸愁容,特别是在村里来看新羊圈的人说了一些质疑他的话之后。
第25章 【你卖给我吧】 新羊圈盖成,张建军的心里舒坦多了,有了这个更大更宽敞的新羊圈,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去买羊了。 这段时间,气温大面积回升,真正的春暖花开,各家各户从过完清明节也正式开始忙碌起来了。 先是种玉米,紧接着是洋芋,最后是荞麦,这是这个地方三大主流农作物。 “爸,今年咱们家种点够吃的荞麦和洋芋就行了,其他的地全部种成玉米” 上午吃完饭的时候,张建军对着父亲张爱国说道,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酝酿很久了,他要大规模养羊,那么在冬天势必就会需要更多的草料,一个冬天出去,如果不给羊吃点玉米料、喂点草,光靠在山里的荒草,恐怕几天就把羊的膘息给减下去了。 关于这一点,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张建军是深有感触的,虽然前段时间他那30只山羊结子在集市上卖了一个不错的价钱,但在他看来,那30只山羊结子本该可以卖更多的钱,只可惜一个冬天下来,羊不仅没有长多少膘息,反而减了不少。 “你想好了?那可是几十亩地”父亲张爱国斜眼看了张建军一眼。 这个地方虽然是靠天吃饭,种的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地旱地,但因为属于地广人稀地区,在九十年代土地调整的时候,各家各户每个人分到的土地实际上是很多的,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唯一可惜的是,不同于东北的地广人稀,这里的地广人稀并不能演变成更大的优势,比如成为粮仓,只能保证当地的人不被饿死,稍有余粮,没办法,靠天吃饭就是这样。 张建军家三口人,当初土地调整的时候一共分到了接近80亩的土地。 说实话,80亩地全部耕种,是很艰巨的一个工程。所以这些年,他们家一直轮换着种,今年种这几块,明年种那几块,尽量雨露均沾,避免耕地变荒地。 张建军的想法是,今年洋芋、荞麦那些加起来种个十几二十亩就行了,其他的统统种成玉米,这样秋收的实话,一定可以打很多玉米。 “我想好了,把大部分地都种成玉米” 第二天,张建军就骑摩托去了一趟乡上,买了两袋玉米种子,家里倒是有去年打的玉米,但他觉得那不太好,好种子产量必定会高一些。 在乡上原供销社那里,张建军借用电话拨通了去年腊月在城里认识的羊绒贩子南志强的电话。 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是羊绒走的最快的时候,也是一年里羊绒价格最高的一段时间。 张建军去年囤了一百多斤的羊绒,这些羊绒卖了能得到一笔钱,再把玉米种上之后,他打算买羊,这笔钱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是建军啊,我估计你快给我打电话了,我给你说,今年羊绒价不错,成色好一点的羊绒每斤可以卖到110块,比往年高了整整十块钱” 电话那头,南志强声音洪亮,难掩兴奋。 张建军对此并不意外,他知道南志强去年囤了接近1000斤的羊绒在手里。 按照南志强刚才说的价格,一斤羊绒涨10块钱,那1000斤可就是一万块钱。而这还是涨的这10块钱所带来的价值,再加上原来本就有的升值空间,张建军大致预测了一下,南志强今年囤的那些羊绒至少可以赚3万块钱。 对于南志强他们这些贩了很多年羊绒的羊绒贩子们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大收获,往年,同样的量,他们最多也就赚2万。 但是,说实话,张建军在听完南志强说完这两天的羊绒价格之后,他并没有决定明天立刻就拉着家里的羊绒进城卖掉。 因为前世的记忆告诉他,现在的羊绒价格还不是顶峰,羊绒价格还会上涨。 “叔,你把手里所有的羊绒都卖了?”他反口问道。 “剩下200斤,其他的都卖掉了,这200斤我也打算这一两天就出手,对了,建军,你手里不是有一百多斤吗?明天赶紧拉上来,正好我给你介绍着一起卖了” 张建军遗憾的摇了摇头,他本来是打算让南志强等个几天再出手,这样就可以多卖一些钱,但没想到这家伙动作太快了,看来是没有那个运气了。 “我觉得价格还会上涨,所以我想再等几天,要不你那二百斤也留着,等个几天再卖?”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47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