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志强觉得他有必要询问一下张建军的底细了。 “南叔,你就叫我建军吧,我是双石乡张家湾大队的” 当南志强开始询问张建军的身份时,张建军也就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 “张家湾的张建军?” 南志强明显怔了怔,他听过这个名字,确切的说,这半年来,在d县地面上跑动的那些羊贩子和羊绒贩子都应该听说过张建军。 家里放着几十只羊,一次性在集市上卖了15只山羊结子然后又直接买了20只羊羔,把双石乡的羊绒基本都收了个遍。 这些都是那个叫张建军的小伙子这半年所干的事。 南志强没想到,那个张建军就是此刻坐在他面前的这个张建军。 “建军啊,没想到真是你” 知道了张建军的身份之后,南志强的语气也是变了不少,很明显,虽然在此之前和张建军没有打过交道,但是对于这个人,他南志强还是有些佩服的。 年纪轻轻的,就能有如此成绩,这并不简单,在做生意这个行当里,想要混的有点小名声,他南志强比任何人都知道这有多难。 “建军,马上过年了,每年这个时候羊绒价格都很死,我现在也不能给你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要不这样,等开过年看有什么变化吧,到时候你再上来一趟,我到时候要是把囤在手里的羊绒都卖掉,可以帮着把你的也给介绍卖了” 多个朋友多条路,更何况是张建军这样的厉害年轻人,南志强决定他要和张建军把关系拉的近一点,说不定,以后通过张建军,还能赚到钱呢。 “那就太谢谢南叔了”张建军也是就坡下驴,既然南志强有帮他的意思,他肯定是不会矫情的,这次进城,一方面是打听下羊绒的价格,另一方面,就是尽可能的认识一些人。 他张建军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张家湾放羊,所谓出门靠朋友,多认识一些人,总归是好的。 “建军,你要是着急,也可以把你手里的羊绒都卖给我,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赔钱” 一百多斤羊绒,南志强头脑里过了一下,如果他现在从张建军的手里买下了,明年开春羊绒价格但凡能涨点,他就能赚一笔。 “可以啊,只要南叔你价钱能给到位,我卖给谁不是卖” 张建军笑了起来,他何尝不知道南志强打着什么小算盘。
第17章 【家风】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没有谈拢,南志强不可能出更高的价给张建军,反过来,张建军也不可能低价卖给南志强。 虽然生意没有做成,但两个人谁也没有在意,特别是南志强,更是硬要张建军留下来吃晚饭。 来之前在小食堂吃了一碗羊杂碎,此时此刻肚子并不饿,但张建军也没有推脱,吃饭是次要的,和南志强进一步搞好关系才是主要的。 吃完饭离开的时候,南志强给了张建军他的手机号码,过完年,张建军也可以通过打电话询问羊绒的价格。 张建军现在还没有手机,不过乡里有电话,过完年赶集的时候可以在乡里打,这年头,手机市场里,大哥大是绝对的王者,张建军看着南志强手里握着的大哥大,还有些亲切,想想前世,他的第一个手机也是大哥大,他琢磨着,自己也得抓紧时间买个手机了,这玩意儿虽然拿回张家湾没什么用,但以后他接触的人,注定更多的都是有手机的人。 张建军回到荣盛旅社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他去了贸易中心,这里是城里相对来说最繁华的地方,理了个发,买了身衣服,然后又去银行换了一点干钱,这是临出门前,父亲交给他的任务,过年的时候,作为长辈,父亲要给娃娃们压岁钱。 除此之外,张建军又大包小包的买了一大堆东西,然后把所有的东西都绑在摩托车上,随即就出发了,走的时候是下午两点钟,张建军估计,等回去天应该黑了,因为他还要去一趟二爸家。二爸家在城北,他回家走城南,所以要绕一大圈。 二爸张爱清是1997年搬到城里来住的,城里的地方是张建军太爷爷当初买下的,那时候基本没花多少钱,实际上,现在那一处地方也不过四五千块钱。 在爷爷五个儿子当中,爷爷最疼的除了小爸之外就是二爸,再加上二爸喜欢做生意,一年四季到处跑,城里那处地方空着也是空着,索性,爷爷就让二爸两口子搬到城里住。 张建军家前天刚杀了猪,他昨天进城的时候,父亲就让给二爸捎了点猪肉。 二爸为人平和,性格圆滑,换句话说,就是情商高,在张家的大小事务中,如果说张建军父亲张爱国是唱红脸的,那二爸一定就是唱白脸的。 所以,张建军打心里尊敬二爸。 但是他对于二妈却不感冒,这也和二妈自己的一些行为有关,实际上,爷爷当初之所以决定让二爸两口子搬到城里住,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和二妈关系紧张。 作为这个时代的家庭妇女,二妈自从嫁到张家以来,除了好吃懒做,背地里嚼舌根,奶奶在世时顶撞奶奶之外,一无是处。 有二妈的地方就有矛盾和争吵,一个大家庭,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在,真的就像是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张建军之所以讨厌二妈,是因为二妈在老家住的时候,明里暗里没少欺负母亲李玉梅,母亲性子善,不惹事,只能被二妈欺负。 正是因为这一点,张建军昨儿进城之后,并没有直接去二爸家,而是在今天准备回家的时候才打算把猪肉送过去。 张建军来到二爸家里的时候,正好二妈不在家,只有二爸在家,二爸的三个娃娃也都不在家,听二爸说,二妈去娘家串门了。 张建军内心冷笑一声,这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别人家的婆姨这个时候都是没白天没晚上的准备年饭、收拾家里卫生,二妈却还死在娘家不回来。估计她娘家那边的父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要不然早就督促自己的女子回去了。 张建军觉得这和家教有关,父母的为人处事对子女的影响很大。 在二爸家坐了一会儿之后,张建军就起身离开,不敢再坐了,要不然就得摸着黑回家了,摩托的灯不太亮。 “军儿,这是我给你爷买的两条烟,你给捎回去” 爷爷算是没有白疼二爸,二爸对爷爷实际上是很孝顺的,张建军在临走的时候,二爸递给了他两条烟。 “二爸,你过完年多会回来?” 张建军问了一句,每年过完年二爸一家子都会回老家拜年。 “初三四吧!” ……… 张建军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他算是运气好的,因为前脚刚进门,后脚天就下起了鹅毛大雪,这大黑天的,如果他被大雪阻在了半路上,那就惨了。 家里刚杀了猪,这两天每顿饭都带肉,张建军一进门母亲李玉梅就把留给他的饭端了上来,半盆子米饭,半盆子排骨。 “那年你二爸两口子闹离婚,我就不要阻挡了,也不至于是今天这个样子” 当听说二妈都这个时候还在娘家串门子不回家的时候,爷爷直接脸都气青了。 在二爸两口子搬到城里住的头一年,有一次,两口子大闹了一架,那一次,一向涵养好的二爸动手打了二妈,并且非常坚决的要和二妈离婚。 当初被爷爷和奶奶给阻止了。 爷爷现在看起来是有些后悔了。 但实际上,张建军知道,爷爷这是在心疼他二儿子,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就比如长辈偏袒子女这一块,有时候是不由人的。 “我二嫂一直都是这样子,之前在老家住的时候,好吃懒做,到处挑事,现在三个娃娃都大了,还不改变,真不知道以后咋办”母亲李玉梅趁着爷爷在,她要诉诉苦了,她就是想让爷爷看看他这个二儿媳妇有多么獠牙,没办法,这就是老实人的反抗方式。 根据张建军的前世记忆,二妈最后到了四五十岁也没有改了她的那些臭毛病,而且在张建军看来,这其中二爸是要负一定责任的,没出嫁前,二妈是受她的父母管教,那她嫁给二爸之后,就应该受二爸的管教,只可惜二爸这个一生在外人面前好强、正直、有威望的人却一直对二妈采取纵容的态度,二妈不做家务,他做,二妈背地里编排别人,他默不作声,自己的头一辈子就由着婆姨来摇。
第18章 【趣事】 第二天一大早,张建军在开门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雪,大概有一寸厚,这是今年冬天以来下的最大的一场雪了。 在临近过年的这几天下一场大雪,很少有人会抱怨,一方面大家在这个时间段很闲,都待在家里的热炕头上,没有出行的需要;另一方面,现在一场大雪,明年种地就有盼头了,土地有觞,庄稼就不会干旱,所谓风雪兆丰年就是这个道理,这在靠天吃饭的地区尤为明显。 张建军撒了一泡尿,转身回到窑洞里穿上了他的羊皮大衣,这么冷的天,要去放羊,自然就要穿的厚一点。 不过,今天这羊并不好放,整个地皮都被大雪给覆盖了,羊一下子很难找到草。 幸亏张建军有准备,今年向葵地里的那些干向葵坨子还在呢,之前放羊的时候,他都刻意把羊赶走,就是为这样的天气留着,在冬天,羊很喜欢吃干向葵坨子,他只要把羊赶到向葵地里就行了。 在把羊赶到向葵地里不大工夫,张建军就来了精神,他看到不远处的沟渠里有一只兔子,正匍匐卧在那里。 这让他有点激动,看情况,这是有机会打只兔子,为今年的年夜饭多准备一道菜。 二话不说,张建军转身就跑向家里,他要去家里取枪,那种用来打野兔、山鸡的土枪,并且在路过四爸家的时候,叫上了五哥张建伟。 五哥张建伟和他是同一年生的,只比他大六个月。 五哥有着1米85的大个子,是张建军这一辈当中,截至目前个子最高的一个,更重要的是,张建伟天生打枪就准,很难想象,他在13岁那年第一次摸枪的时候,一枪下去就打死了3只山鸡。 这也是张建军叫他的原因,张建军枪法不行,他怕自己一枪下去没打着兔子,反而把兔子吓跑了,就让五哥来打。 让张建军感到庆幸的是,当他和五哥张建伟扛着枪返回来时,那只兔子还在原地。 砰! 对于枪法很好的五哥来说,十几米开外打中兔子并不是什么难事。 枪响兔死! 张建平跑过去提起了兔子,不是很重,但终归是一个意外收获。 “五哥,以你这个子和枪法,不当兵着实可惜了” 说实话,在张建军的所有堂兄弟当中,或许因为两个人是同一年出生的原因,他和五哥的关系其实是最好的,对张建军来说,除了双喜和喜奎之外,年龄相仿的同村小伙子里面,就属五哥平时和他玩得来,所以,平日里,他们也是无话不谈,据张建军所知,五哥是很想去当兵的,但是家里不同意,四爸不让,嫌当兵太苦,加上年龄不够,一直没去成。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47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