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忘记了,是她的名字早就被埋在了冰川下,无人知晓。人们都叫她‘凌云’。”
“这样啊。”
“我们屹立在最高的山顶,我们在无尽的黑暗下渴望光明,脚下的云永不散去。冰川无法掩埋炽热的心,烈焰会融化坚冰。这是她的诗歌《凌云》里最著名的几句,但可惜很多作品都被星际法庭所封闭了,不过,应该还有一些保存在地下九层。”
“可地下九层......”
“只有轴心塔或是星际法庭的高级官员才能进入,是人类生命孕育的基地。”
“你看起来不像个商人。”
“那我像什么?”于暮雨思考了一下,斟酌着说:
“像学者、诗人。”那个姑娘很高兴,她说:
“曾经希望过,也努力过。但这个时期诗人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我很认同凌云的话,但是也许真正可以为某种情感而奋不顾身的人,也只能是她吧。”
“原来是这样,那,我先回去了,再见。”
“Bye——”
很简单的英语,也是现代人仍在使用的单词。
然后于暮雨心不在焉的回到家,宋以歌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你怎么在家啊?”结果宋以歌反问:
“你怎么不在家啊?”
“我出去走走,不行啊?”
“明天你要去训练营训练的,六点半到,你想怎么样?明天让我回家来催你吗?”
“你不早说?”于暮雨吓得一激灵——什么啊又要早起?
宋以歌往他身上看了看,突然又“啧”了一下:
“你幼不幼稚啊和俱乐部的人混一起。”
“怎么了?等下你怎么知道的?”
“徽章啊。怎么,对我们星际法庭那么不满意啊?要不要到时候再跟着造反派去游街啊?”
“才不是......”
“真麻烦,明天训练完后我带你去退。”
“你管我那么多!”
“对,别忘了我是你监护人。”
忘了这一茬儿!因为破格录取他观察期没过后面让宋以歌“监护”他!
这造了什么孽呀。
“还有,你衣服我带来了。”宋以歌把于暮雨之前落下的衣物整了起来,放在了衣柜的另一边,斜着眼看着他,说:
“不是洁癖吗?赶紧换去吧。”
“我才没洁癖。”于暮雨小声的说,但还是去洗澡换衣服了。
他把门关的严严实实,结果一出来发现宋以歌直接走了!还留了张字条:
“小孩子别被带坏了。”
“宋以歌你说谁是小孩子!”于暮雨又想发脾气,但人已经走了也没办法。
但于暮雨还是忍着睡意去打开宋以歌贴着“没有密码自己用”字条的电脑,去查找关于凌云信息,顺便登陆了一下自己的邮箱。
但查找出来的很多网页都被屏蔽了,应该是政治原因。
“官方”的回答是——“凌云”是她的笔名,真名不详,年龄不详,女,出生地不详,代表作《山峦》《残霞》等。
后面很多信息都是不详的,模棱两可,并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在“公民论坛”上,他看到了一条关于凌云的帖子,昵称是......一个省略号?这是两年前的帖子,现在还有人评论。
“都死那么久了还有人扒?是不是有病?查什么查,有本事去地表找她,坟还在呢。”
这谁啊这么暴躁?然后他就手欠地在那里回复:
“我们只是关心一下死者,你用得着这么暴躁吗?”结果还要实名认证,于暮雨只好把自己的公民号默了出来,也很随便的打了几个标点当昵称——“。。。。。。”
反正这名字都半斤八两。
没人回复。
然后于暮雨就带着疑问睡觉了,这间屋子很大,虽然简约但是大气,也很干净,雪白的被褥十分整齐,房间里也一应俱全。
不管了,先睡觉,宋以歌你给我等着!
这次反而没有做噩梦,于暮雨睡得很好,但早上五点半宋以歌就毫不留情地打电话来催他起床:
“赶紧起床,然后下来吃早饭。”
“这么早!”
“走路坐车不要时间?”
“哦—”于暮雨很不想起来,但迫于压力还是赶紧洗漱完毕就匆忙下来了,宋以歌又扔给他一个很大的袋子:
“这是工作服,明天你再穿吧,先洗洗。”
“你现在怎么不穿?”于暮雨半梦半醒,很郁闷地问,宋以歌嗤笑了一生:
“我穿着这工作服还有人敢卖早餐来吃吗?躲都躲不及。再说,我想穿就穿。”
“……”
理不直气还壮!还不是因为他官职高?
“我带你去吃饭,吃完过去。可别哭着回来。”
“才不会!”
“哼。”
第17章
说是早上,可是因为现在“太阳”还没怎么升起来,人烟袅袅,都是行色匆匆。他们去了一个人比较少的地方——毕竟人少的地方认识他的人应该也少,这个地方星际法庭的成员不怎么来,卖的早餐也贵,也就闲在了一点。
“要训练些什么啊?理论还是.....”
“体能和理论都有,学习时间一年半,总共三级,半年考一次期间也要跟着出任务,功劳较大的可以跳级。成绩差的就要留着继续学,直到考试及格。目前三级全过了的也挺多,但好像死了的也挺多。留级的还有一些人。”
“体能?”
“射击什么的,如果你理论全都满分也可以考虑给你减分及格。但你这心理健康有点危险,别每天神经兮兮的,这个不合格是没办法过关的,但你这种危险级的星际法庭应该不会一直让你留级下去。强制的干预措施你不会喜欢的。”
“我觉得我心理挺健康的。”
“我不要你觉得,你得让其他人觉得,别想考试的时候说谎,测谎仪就在你旁边。”
“半年也还早。”
“你是插班生,还有一个月考试。”
“什么!?”于暮雨差点把吃到嘴里的面条吐出来,咽下去后赶紧问:
“你干什么不让我等下一期啊?”
“我怕我忘了。”
“你这太草率了吧?射击这种东西我碰都没碰过!之前我又没有学,怎么考?”
“啧,没事儿,你慢慢学。我之前也是插班的,去了直接考试了。”
“几分?”
“理论满分150我102,体能满分150我140,总成绩排名同级12,总共也就八十来个人。理论瞎编,体能十分就是因为有一科我去的时候已经考完了。所以你慌什么?”
“我资源星上体能就五十分!满分一百!我学什么啊?”
“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于暮雨当场石化。
然后在五分钟后于暮雨就被宋以歌拽进了公共汽车里,塞给他一张乘车卡,写的是他的名字,应该是昨天宋以歌帮他办的。
是不是有点太依赖他了?
可能是吧。
“以后你都自己回来,看着点站,你是居民区35号的,忘了别来找我。”
没事,忘了我打你电话。
虽然宋以歌经常自作主张帮他做这做那,不过貌似确实是在帮自己,只是这个插班......还是他的错。
虽然行人和乘客都不多,但在街上的各个路口都有星际法庭的人在检查,每辆车上都有健康检测系统,要不是因为之前的抗议太严重,星际法庭也不得不妥协没有在车上也让星际法庭的成员来巡检。
但车上的传染风险也大了,如果有潜在的变异者,整辆车的人可能都难逃魔爪。但幸好,目前还没有发现,这里没办法直接接触地面,最大的危险就是水——地面上的冰川如果有被污染(已经存在辐射且有微生物),那么目前的科技技术是发现不了的,然后就是通风仓,那里的工作人员感染可能性最大,辐射和病毒都可以直接进入人体。
所以,人类能做的太少了。还有多少未解之谜仍然没有被破解?
曾经的地球是蓝色的,因为有无边的大海,可是现在的“海”平面已经不知道下降了多少,又有多少水能使用呢?
也很少。
所以,人类仍然能生存下来,已经是万幸了。
除了人类外,其他还有很少的物种在空间站和一些专门的基地里培养。地表上的生物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活下来的,对人类都有很大的威胁。
就像几十年前放进来了一只蟑螂,因为其免疫力经过一代代的增强,甚至可以无视辐射活下来,可它当时感染了几十个人。
也许唯一的优点,就是给轴心塔提供了样本吧。
蟑螂曾经多么常见啊,现在却有这样的毁灭性。
人类总是尝试与自然抗衡,结果就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失去平衡,变成如今的惨状。
曾经,人们为了消灭一些“害虫”去使用化学物品,结果就是昆虫有了抗药性,大量繁殖。
现在,那些“害虫”的生存空间比人类还大,甚至可以和人类抗衡。
人类的优势在哪里?体型?智慧?
辐射让昆虫变大了数十百倍,很多已经超越了人类。
智慧还在进化,人类却仍然无能为力。
人们怎么能和自然抗衡呢?又何必呢?明明自然有天然的防护措施,人类为什么还是那么不依不饶呢?
虽然一味地消灭、消耗并不是在所有地区,可是最后的结果却需要所有人来一起承担。
所以走神会不会扣分?
于暮雨在到站的语音中回过神来,放下了心里的悲观的结论。
虽然悲观,但是真实。
所以你别想了啊!
宋以歌先领着于暮雨去报道,然后很意外的看见了周扬——他竟然也插班了?不过也比自己好多了,周扬神神秘秘得说: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5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