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工作,终于在香港股市上市了。令投资分析师意外的是,香江电器的股票一上市交易,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以极大的热情追捧着,香江电器的股价一路攀升,当日收盘时,已经比发行价上涨了120%,股市市值达到了50亿港币。微星集团持股60%,内部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员工个人持股15%,一夜之间诞生了五十位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这是员工激励的一部分。而这一财富故事让所有人心潮澎湃。 香江电器借此时机,实施了五大战略:构筑明确的高档品牌形象,致力于产品的制造、营业、设计、研究开发等方面;强化应对变化的能力,建立系统的经营体制;深化满足客户的经营,各分公司推进符合自身特点的公益活动,提高国内国外社会对香江品牌的信赖度和满意度;确保人才和技术,培养市场所在地本土的优秀人才,并以当地员工为中心对企业进行运营;加强集团内部的协助,对获得的经验和技术进行共享。 7月,微星集团在深圳的2号晶圆厂正式建成,这是具有世界级技术水准的晶圆厂,当月就有8万块486型CPU投放市场,迅速弥补了国内市场的缺口,让中国人可以以低于国际市场10%的价格买到同类性能的微处理器。 而与此相关的上游设计和下游封装与测试等企业在深圳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首先是来自台湾的富有冒险精神的中小IC设计企业,然后是国内的创业者也搭上了微星半导体的快车,分享着市场利益。而国营的晶圆厂也从中获得了技术支持,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向上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而微星半导体在IC业的技术成就,让那些国外公司加速向中国转移制造甚至技术在内的步伐。因为中国人已经有了相关技术,过期作废的道理谁都懂,跨国巨头们至少在半导体方面,不再对着中国人挥舞着相关专利大棒,而是不得不抓紧时间在中国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但是为时晚矣,中国人将制造的规模性发挥到了极致。这些连锁反应的效应是巨大的,让中国人明白,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掌握了主动权。 AnyCall中文BP机已经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上达到70%的水平,由于高额的利润,在1992年前两个季度已经获纯利7亿元。并且针对1992年深圳股市的红红火火的局面,推出价格昂贵的股票机,很受市场推崇。 1992年12月,世界上第一个CDMA移动通信试用网络在深圳开始建设,同时与美国高通公司共同制订的新标准“IS-92A”进一步完善原有的“IS-91”标准。这是一个长达3000页的开放的标准,目的是培育配套企业的发展,规范未来的联盟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通信设备和移动终端及与其它系统接口在内的规范,让整个标准走向产业化、商用化。至1993年的6月,第一批实验用AnyCall手机共3万部开始投入试用,微星集团所有员工,包括清洁工每人人手一部。同时,全深圳部分教师和公务员也在试用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一景:那些拥有第一部真正称得上“手机”的人,在深圳的任何一个大街上,可以看到有人用小巧精致的手机边走边打着免费电话,而那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都不好意思当人面用“大哥大”,全揣在公文包里。 “老板不如清洁工!”有人这么感叹道。 欧洲人冷眼旁观,他们的GSM已经开始试商用化,他们都不愿意给AnyCall公司和高通公司交纳专利费,专心致志地发展自己的网络。但是中国的庞大市场让他们最终低头,而AnyCall公司在1992年末的时候,已经开始了3G项目的立项。 李思明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但是他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富有。成功的秘密?用李思明的话说,他还在路上呢!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人有钱了应该做些什么? 没读过几年书的小老板们会说:“我要是发财了,我就收藏艺术品。什么毕加锁(索),张老(大)千的,有多少就买多少,提高一下自己的艺术品味!” 养殖专业户说了:“等俺有钱了,我就买两辆高级轿车,一辆宝马一辆奔驰。一辆自己谈生意用,一辆专门用来给肉联厂送猪肉!那样够拉风!” 还在温饱线挣扎的人却说:“等我发家致富了,我就买栋别墅。请一个英国管家,一个中国厨子和一个法国厨子,再娶一个日本女人当老婆。那才是贵族!” 这是相当一部分还未富起来的人的梦想,当然也无可厚非,人家自己挣的钱怎么折腾,自己说了算。 中国越来越强大,富人们当然也是越来越多,进而形成了一个阶层。朱门酒肉臭,富人们享受着奢华富裕的生活,一边醇酒美人,一边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口味。最初的富人们还不知道如何去享用自己的财富,刚从物质贫乏的年代走过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掷千金也许就是这些人最直接的使用财富的方式。当然也有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一边银行存款以几位数的规模不停地增涨,一边勤俭节约,过着普通的生活,舍不得多花一分钱,那是穷惯了的缘故。你可以羡慕,可以鄙视,也可以表示尊敬。 后来的财富英雄们却不同,他们的财富并不是他们的前辈那样通过诸如街头小买卖那样,原始积累而成的,往往是一夜之间就成了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他们不仅年纪轻轻就拥有巨额的财富,还拥有高学历和高品味,追求的是口味和个性,他们可以为了看外国歌剧而包机赴会,他们可以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自由和特立独行而去找罪受。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富豪的写照。 李思明更愿意将钱花在需要的人的身上。 在1992年底的时候,个人财务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尽管过去两年从银行借了不少钱,但是微星半导体和AnyCall电讯公司借助于先进科技和高利润的产品,加上上市公司香江电器的分配利润,集团已经掌握了超过30个亿人民币,另外还有电影公司的1亿美金。负责财务的袁侯的笑脸也多了起来,赶紧还了银行的部分短期贷款,除了追加投资,各位股东手头上还有不少钱。 这是几位股东多年来第一次可以放心地分红利,人人都很开心,以前是有财务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现在终于不再受穷了。曾智这样感叹道。他赶紧再加点钱去买了一艘豪华游艇,去显摆并且扬眉吐气一番,还不忘赞助李思明的基金会一部分。 人怕出名猪怕壮。李思明的大名早就在全中国如雷贯耳了,关于李思明的真真假假的故事和传说很多,当然更多的人是看到李思明的身价,不吝给了他“全中国最富有的人”的称号。 在中国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当中,有不少人的财富来得不那么干净,人们把这称之为资本的“原罪”。投机倒把、走后门甚至是走私和经济诈骗,利用法律和政策漏洞等等,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没有钱的人往往会拿这个安慰自己,只要是有钱人,那一定就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俗话说的好,无商不奸嘛! 李思明早就参与到慈善事业和他认为有意义的事业中去了。 数个名牌大学包括香港和国外的大学送过来几个诸如名誉教授和名誉博士的头衔,这种虚名李思明避之如毒蛇,十分反感,自己这个正牌教授都没功夫搭理呢! 各种媒体采访要求也送到了面前,要他谈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所谓的成功经验。 还有各种名目的会议和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纷纷向他发出邀请。 李思明根本就无所谓,通常会让秘书三言两语地打发掉,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曾智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代表李思明在各种会议之间奔波。 但是有一类的公益事业李思明却很热衷,而且很投入。比如他个人出资和国家教育机构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科技发明大赛,而且他都是在百忙之中,亲自参与具体的工作,为此他不吝花费大笔的金钱,因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了一些钱,李思明全部把钱投入到老兵基金会和知青基金会当中。前者关注于退伍、复员、转业军人的生活困难者,以及烈士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后者不仅关注知青一代的社会问题,也关注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甚至已经扩展到中国民间文化的保护问题。 李思明觉得钱花的很舒服,他对个人财富看得很开,大笔的财富对于自己的后代来说也许是一个灾难。将钱花在各需要钱的方面,特别是教育上,李思明觉得很值。 做一个精神富有者,李思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奋斗目标。当一个个家庭因为自己的资助,而重燃起对幸福生活的希望的时候,当一个个贫困失学者,因为自己而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时候,李思明从未感到如此满足过。 在1993年春节即将降临前不久,李思明跟着小刀又一次奔赴山东沂蒙。时隔五年之后再一次光临,让李思明觉得眼前的一切有一些模糊起来。 宽敞结实的公路修得又结实又漂亮,公路两侧种植着漂亮的常绿乔木,一辆又一辆载满游客的大客车进进出出,载着山里产的特色农产品的卡车也是络绎不绝,间或有山里人开着农用车在山外采买的商品往山里进发,好一派繁忙的情景。 “这里还真大变样了!”李思明道,“上一次咱们可遭罪了。” “这全靠咱修得这条路,这可是功得无量啊!”小刀自豪地说道。 “要想富先修路!”某位陪同的当地人武部领导插话道,“夏同志说得没错,正是这条路让这片山大变样了。咱山里人要是出去办事或者打工,也不要翻山越岭了,城里人来咱们这游玩图个新鲜,也很方便。路修好了,咱们乡里人想啊,不能光守着这大山啊,咱得想法子致富啊,于是就办起了旅游,有开饭馆,有开小旅馆的,或者在公家办的公司里上班。搞得是红红火火!” 李思明愕然。穷则思变,他真没想到这老区人民如今也是肯动脑筋,这思路比南方还要开阔,行动也不见得慢。 汽车一路奔驰,很快就到了终点孙家村。一到了地方,李思明和小刀两人就被眼前的阵势可吓了一跳。村口打着欢迎李思明的横幅,村民们在那位李思明见过的老村长的带领下,立在村口夹道欢迎。有人点燃鞭炮,在一片淡蓝色的硝烟和震天的锣鼓声中,李思明和小刀两人走上前去。 “李同志、夏同志,可把你们给盼来了,你们可是俺们这四乡八邻的恩人呐!”老村长的气色看上去很不错。 “老大爷,你们这阵势可把我们给吓坏了!”李思明笑着道。 李琴怯生生地站在旁边,有些不好意思见李思明。她现在已经结婚了,而且还是孙昌的母亲给张罗的,李思明不得不感叹,孙昌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单这份宽厚的胸怀就让他肃然起敬。 “大娘,您老身体一向可好?”李思明走上前捧着大娘手道。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