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卓正作着记录,一个五旬老者路过时,瞄了一眼他的本子,好心提醒道:“小伙子,别记了,这些价格都没什么用。” “我就想参考一下。”赵卓回过头来,只见这老者穿着军绿是的棉大衣,脸胖胖的,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线,很是和蔼。 老者摆手笑道:“做参考也得有个标准,这上面大部分的价格都比真正的收购价要低上好几倍,比如你现在记的这枚古钱,上面的收购价是10块,实际上40块他都照样收。” “差这么多?”赵卓有点吃惊,他原本以为这个收购价上加个一半就不错了。 “古玩这一行的水可深了,人家店铺把真实的价格都写给你看,他还赚什么钱啊?小兄弟你要是信得过我,等会儿我带你去外面摊上逛逛,你听我讨价还价,下次来买就知道该出什么价了。”老者笑着说完,便在交易市场中心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见到老者这么热情,赵卓大为感激,见他坐下来,还以为他要休息,但是很快的,便见到有人拿着古钱过来找他询问价格,老者是来者不拒,有时还帮对方鉴定一下真假。 赵卓一打听才知道,这老者姓周,人称周叔,他是这里有名的价格通,每个周末都会在这里帮人免费鉴定。 当然,一般来询问价格的都是自家有古钱的人,真想在这些摊位上找到真货,然后贩卖给店铺的人并不多。 要知道,古钱的鉴别极难,原因也非常多,除却历史上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古时铸钱混乱。 本来铸钱乃是国家的特权,私人不得仿铸或盗铸,然而历史上战乱频繁,私铸的现象屡禁不止,所以在如今看来,古钱币制混乱,很多还没有详细的记载,更加难以分辨。 所以收藏古钱的人虽多,但是真正能够辨得一清二楚,鉴别出真伪的人仅在少数。 如果只是几枚古钱放在一起,那分辨出来的效率会提高,但是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古钱放在摊位上,各朝各代,除了古代的伪钱还有现代的伪钱,加上这里热闹的场面,很容易激起购买欲,要冷静的分辨真伪更加难了。 赵卓安静的站在周叔身边,听他讲解古钱的价格,然后记录在小本子上。 一个小时后,周叔终于站起身,走到了天桥市场那里,赵卓跟在他后面,墨灵轻飘飘的飞着。 赵卓一路跟着,也不说话,只是听听价格,发现小贩都是漫天要价,实际成交价要低得多。 路过第三个摊位的时候,周叔蹲下来陆续拿起几枚古钱询问了一下,见到他问了却没有买,墨灵便在赵卓耳边说了几句。 赵卓眼一亮,在周叔就要离开的时候,拿起其中一枚和小贩子讨价还价起来,最终以十块的价格买下了这枚崇祯通宝。 一离开摊位,周叔便忍不住说道:“小赵,这枚古钱是假的,你看看这上面的锈不仅呈粉状,而且就这么薄薄的一层,是明显的伪钱啊。” 赵卓却微微一笑,按照墨灵所说的,指着古钱的钱孔道:“周叔你看看这里。” 周叔朝钱孔里一看,只见里面的锈掉落了一点,露出里面被锈蚀的内部,不由眼一亮,吃惊道:“这是……真品?” 所谓的铜锈通过作假可以形成,但是这种作假的锈只浮于表面,真品的锈则和钱体连成一片,就算外部的铜锈脱落,里面也照样有腐蚀的痕迹。 周叔说完这话,却又狐疑道:“刚才我看这枚古钱,好象钱孔里没有锈迹脱落啊?” “是我抠掉的。”赵卓嘿嘿一笑,他和墨灵刚才都听过周叔讲过,这种背面刻有“忠”字的崇祯通宝能够在店铺里卖上60块,所以墨灵见到这枚古钱后,便让他将钱孔里的锈迹抠掉一点,以此来确认是否是真品。 周叔微微一愣,旋而拍着他的肩膀赞赏道:“好小子,能在周叔我面前拣到漏,不错。” 赵卓谦虚的笑了笑,至于这拣漏二字,他也知道,这是古玩界的行话,意思就是花低价买到高价的收藏品。 周叔本以为赵卓拣漏这一枚只是凭运气,也没有多想,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卓几乎走几个摊位就能拣到漏,让他也大跌眼镜。 周叔这才渐渐的明白过来,原来眼前这个年轻人鉴别古钱的工夫比自己还要高,而且那份眼力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具备的。 要知道,凡是搞收藏的,都想在收藏之中能得到拣漏的机会,就拿古钱来说,精通价格的不止是买家,那些贩卖古钱的贩子更知道价格,怎么也不会亏本卖。 但是拣漏就不一样了,十块钱买到本来价值六十块的东西,这已经是暴利了。 但是,这浩瀚如海的古钱市场上,真假混乱,要想在那些老奸巨滑的小贩子手里买到他们看走眼的东西,绝不是件易事,这完全是贩子和买家在知识上的较量,绝不是靠运气就能办到的。 就拿周叔自己来说,一年到头难得拣回漏,跟中彩票似的,象赵卓这样子,走几个摊位拣一回漏,而且从来没有看走眼,简直就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只是他又哪能知道,所谓的真假难辨对于墨灵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难题,她在几百年的时间存在于许多的望族世家,和大量的稀世珍宝放在一起,对收藏可谓是耳渎目染,造诣堪比大家。 有墨灵的指点,赵卓对于摊位上的真真假假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不过赵卓也很感激周叔带自己熟悉价格,遇到能拣漏的古钱也会告诉他一声,于是,二人就好象拣钱一般,在市场里来回转悠,攒了十几枚古钱就拿到交易中心里去卖掉,然后再回来挑选。 一早上过去,赵卓带来的五百块已经翻了好几翻,变成三千多。 周叔在赵卓的指点下收获也不小,赚了也有两千多点,他摸着鼓鼓的荷包,压抑不住兴奋的道:“小兄弟,你可真是神人啊!我老周也算沉浸古钱多年,可还从来没有这么激动过。” “周叔过奖了,要不是你对价格精通,我再怎么神,也毫无用武之地啊。以后这古钱的价格,还请周叔多多指教。”赵卓笑呵呵的道。 “没问题,只要不下雨,家里没事情,我每天早上都会在这里。”周叔爽快的说道。 和周叔告别后,赵卓走出了古钱市场,但是一颗心依然还在扑通扑通的狂跳着,都快跳到嗓子眼来了。 他本以为赚过一千块,够一两个月的生活费就够多了,没想到古钱市场的利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光是一早上功夫,就赚了近三千块,这简直比抢钱还容易。 要不是下午有课,他真想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天呢。 他一边乐着,一边去了市场旁的银行,存了两千块进去,剩下的一千作为明天的资金。 从银行走出来,赵卓仰望蓝天,深深的呼吸了口气,只觉得人生从来没有这么畅快过,这并不是因为赚了钱,而是让他看到了一条道路。 良久之后,赵卓的心情这才平复下来,看着身边好奇着张望的墨灵,他突而问道:“墨灵妹妹,你想要什么?” “灵儿想用手触摸这个世界。”墨灵睁大眼睛说道。 虽然这个想法太虚幻,但是既然鬼魂都能存在,为什么一定有着让鬼魂拥有肉身的方法,赵卓毫不犹豫的许诺道:“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会实现你的愿望。” “恩,我相信大哥哥。”墨灵欢快的说着,然后注意力便被过路的一个小女生吸引住了,见到那小女生打扮得漂亮,墨灵眼睛一眨,身上着装立刻变得和那小女生一模一样了。 在路过一个服装店的时候,墨灵又被橱窗里的衣服吸引住,她穿过玻璃钻了进去,手指微微一动,塑料模特上套的衣服便自动的飘了起来,穿到了她的身上。 赵卓大吃了一惊,连忙跑过去叫她脱下来,毕竟在看不到墨灵的其他人眼里,这衣服就象自动飞起来一般,还好那橱窗在不太明显的位置,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 赵卓一边走,一边给墨灵说一些事情,免得日后闹出大事情来,就在经过市博物馆大门的时候,他突然停下了脚步。
第6章 鉴画(上) 此时大门外正停着一辆卸货的货车,几个工人小心翼翼的将一件件古玩从里面搬下来,其中一件半米高的青花瓷瓶上分明浮动着一缕缕的灵气! 阳光下,瓷瓶上的灵气显得额外的明显,阴阳眼几乎本能的被触动,赵卓还没来得及思考,便已经进入到了一片白光弥漫的世界中。 有了进入墨玉世界的经验,赵卓倒是一点都不慌张,而且目力很快适应了环境。 眼前的世界和墨玉世界不一样,没有任何的建筑和实物,周围只有一缕缕的灵气相互交织,在这个小世界的中心,有着拳头大小的光球,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赵卓意念一动,身体就轻飘飘的落到了光球之前,他仔细看了看,自言自语的琢磨着:“这东西好象不是灵魂,莫非只是单纯的灵气而已?” 有了和墨灵相处的经验,赵卓对这东西倒并不害怕,他大胆的伸出手一碰,却见那光球就象被捅破的水球一样,外层顿时破裂开来,一股滚烫的热流顺着手指钻进了赵卓的身体。 热流的速度极快,从破体而出到进入不过一眨眼的工夫。 就在光球破裂的刹那,整个白光世界轰然瓦解,赵卓只觉得一股强大的能量将自己推了出去,待到回过神来时,已经回到了博物馆外的地方。 他连忙抬头朝瓷瓶望去,只见瓷瓶表面的那些灵气已经消失得一干二净,同时,他感觉到身体里有一股滚烫的热能在流动着,身体就象泡在温泉里一般的舒畅。 他连忙摸摸身体,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这才松了口气。 这时,他便看到两个人从另一边走来,其中一个正是罗教授,和他同行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长得很儒雅,身材高大而消瘦,穿着一套深蓝色西装,显得风度翩翩。 罗教授一眼看到了赵卓,二人昨天下午才见过面,加上赵卓露了那么一手,印象可谓深刻,罗德文一向严肃的脸上也柔和了几分,含笑道:“来逛博物馆?” 见到罗教授一改平日的严苛,居然笑着脸和眼前的年轻人打招呼,中年男子大觉希奇的道:“老罗,这位是……” 罗德文毫不吝啬的称赞道:“他是历史系大二的学生,叫赵卓,鉴别古钱的功夫可是非常有一手啊。” 被罗德文这么一称赞,赵卓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连忙回道:“罗教授过奖了。” 中年男子接口笑道:“小伙子你就别谦虚了,我和老罗认识几十年了,没点真功夫那可是得不到他半点称赞的。对了,我叫崔世烟,也是淮海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现在在博物馆当馆长,算起来可是你的师哥哟。” 赵卓没想到这中年男子就是馆长,而且一点架子都没有,顿生好感。 这时,里面走出来一个工作人员,三步并作两步赶过来,说道:“馆长,童先生他们到了。” “我们这就去。”崔世烟点点头,朝着赵卓邀请道,“我叫老罗来帮我鉴定一副古画,师弟要是有兴趣,不如一起来看看吧?” “谢谢师哥。”赵卓连忙点点头,跟了进去,他一走,在街头游荡的墨灵也迅速的跟了上来。 穿过博物馆一层的大厅,来到二层的办公室里,宽大的房间里布置得古香古色,在沙发上正坐着两个男子。 其中一个三十来岁,穿着一身名牌的休闲服,一张方脸上嘴角习惯性的斜挑起,下巴微微抬着,显出几分傲慢来。 另一个男子年龄稍长,长得肥头大耳的,乌黑的眼珠子透着商人的精明,他穿着一身唐装,衣服上一圈一圈的福字纹,圆鼓鼓的肚子十分突出。 崔世烟一走进来,便给罗教授介绍道:“这位就是童博,是白城来的古玩商人,这位是淮海大学历史系的罗教授。” “罗教授,久仰大名。”童博笑起来脸上肥肉一抖一抖的,目光滑过赵卓,见他年纪轻轻,穿得普普通通,估摸着是个跟班,便没多看。 崔世烟则把目光落到沙发上的方脸男子身上,问道:“这位是……” 方脸男子这才慢悠悠的站起来,脸上染上一抹淡笑道:“在下陆云海,是个书画鉴定师。” 童博笑道:“二位可能没听说过,陆兄专门为大老板们鉴定需要购买的古玩,在商界可是有不小的名气哟,我带来的这副古画也是由陆兄代为鉴定的。当然,还得请罗教授您先过过目。” 罗德文也不多说,径直走到一旁的桌前,赵卓也跟了上去,凑过头一看,只见铺着白布的桌上,摆放着一副长一米多,宽半米多的水墨画。因为年代久远,色彩黯淡老旧,这画上山水之间,有一蓑衣老翁沿江垂钓,题名为“溪山垂钓图”。
第7章 鉴画(下) “咦,这是董其昌的画?”在一边的墨灵轻咦了一声。 “董其昌?”赵卓下意识的应了声,便见在画卷下方空白页上,盖着一方大印,虽然有些模糊,但是还是能勉强辨别出上面所写的“董其昌”三个纂文。 听到赵卓说话,崔世烟含笑道:“你学明清史也应该学到董其昌吧?” 赵卓点点头,他的专业知识还是非常扎实的,更何况董其昌可是明清史艺术部分着重讲过的人物,印象十分深刻。 据说这董其昌不仅是进士,当过礼部尚书,也是出名的书法家,是晚明最杰出,影响力最大的书画家,时称画中九友之一,乃是当时华亭画派的领袖人物。 崔世烟介绍道:“董其昌的作品向来比较珍贵,但在流传过程中赝品不断充进去,至今已难见精品,可说是赝品充斥市场,尤其是民间收藏,即使不是赝品,也是小幅泛泛之作。不过海外艺术市场董其昌作品较多,最高一次可是拍卖出了上千万的高价。”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