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还未到中午,周氏便将人牙和娴芸的爹娘着人请过来,将事情交代清楚后,看着三人带娴芸走远了,才彻底松了口气。中秋快到了,除去家里的一个妖精,她也能安心过个节。 午饭才吃罢,杞县周家便派人送来一封信,周氏打开一瞧,见阿汝恰好也在跟前,喜道:“我正琢磨着今年中秋请你外祖母过来团聚呢,没成想她倒算计着叫你和砚眀过去陪她过节,也罢也罢,算起来砚眀也有一年多没去杞县那边看看了,今年不如就让你两个过去。” 一听闻有出门的机会,阿汝两眼登时亮起来,忙凑到周氏手里也看那封信:“真的吗,什么时候走啊?” 顾老太太看着阿汝猴急的样子微微皱眉,摇摇头说道:“你这丫头,尽想着出门,也不知道矜持些,到了杞县又不知如何疯玩。” “她外祖母管教严着呢,老太太放心吧。”周氏笑道,娴芸走后,她心情一直不错,连带着对老太太也真心的和颜悦色起来。老太太只当周氏是在自己跟前炫耀,闻言轻哼一声,端起茶杯自顾自喝起茶来,不做任何回应。 周氏懒得和老太太计较,便也不再理会其他,笑着和阿汝算日子:“照旧例,中秋节你砚眀哥的书院是要放十五十六两日假的……不如这样吧,十四那天我叫老先生给你早早放学,你跟着赵兴一起去书院接砚眀,等他出来你们直接从镇上坐马车去杞县,若快些也就近两个时辰,耽误不了晚饭,这样能多陪你外祖母一个晚上,她老人家必定高兴。” 能多在外面呆一个晚上,阿汝如何不乐意?周氏话还没说完她便激动得忙不迭点头了,尽管还有一段日子,但她已经开始盘算起来到时候该怎么玩儿了。 顾老太太与周氏不睦,对周老太太也不大喜欢,闻言语气略酸道:“中秋节是一家子团聚的时候,你倒好,偏生把明哥儿和阿汝叫到杞县去,难道我就不想孙子在跟前陪着?” 周氏陪笑道:“砚眀难得陪他外祖母过一回中秋,再说家里不是还有老爷和砚书在吗,二老爷那天也必定也会带着几个侄子侄女过来团聚,老太太到时候也是孙子孙女围着转呢。” 其实算起来,顾老太太每年都是下半年待在这边,因此中秋节大多数也都是在这儿过的,顾砚眀年年陪着奶奶过节,倒甚少陪伴周老太太。且这是周老太太头一回写信来让外孙去过节,她一向不喜太麻烦后辈,今年这样做不过是为着借机看看阿汝罢了。是以周氏才爽快的决定让顾砚眀和阿汝过去。 顾老太太顿了顿,只冷淡的笑了笑,没再说话。 张氏此时也在堂屋里陪着,见老太太不高兴,忙笑着替周氏说话:“周老太太难得这样要求一回的,只怕是为着想见见孙媳妇吧。”话毕看着阿汝笑起来。 阿汝对这门亲事一直存着报恩的心,因此心里也觉得理所当然,且她对男女之情还不太懂,是以对张氏的打趣并没怎么害羞,只顾着盘算中秋的事而已。 倒是老太太听见张氏的话,忽的想起什么,问道:“对了,婉芳丫头快十五了吧,你夫妻两个可有物色着女婿?” 老太太向来不管张氏这边的事,又从来不大注意到婉芳,现下突然问起必定有什么缘由,张氏隐隐猜测,老太太估摸着是因为娴芸被撵了,想退而求其次,让婉芳做通房呢。她倒底是周氏的人,绝不愿意得罪正主,否则她早就替婉芳做打算了。 既然老太太问起,周氏也想起对婉芳的疑心来,便也不动声色道:“是啊,前段日子听说你和赵兴有意与隔壁村里的徐家联媒,不知成了没有?” 张氏忙笑道:“是有些眉目了,徐家前段日子拖请了媒人来问过我们的意思,我和她爹自然是同意的,眼下就等婉芳及笄,与徐家的老三相看,想来应就是他家了。” 周氏听罢略放下心来,假如这件事能成,她对婉芳也能放心些。顾老太太却忽的神色一黯,再不提起此事。 到了晚上,赵兴忙完事情回屋里洗漱准备歇息时,张氏把中午老太太问话的事告诉了他,略感担忧道:“如今老太太没了娴芸,打起婉芳的主意,虽说她听见徐家的事没再说话,可我总有些担心,万一叫太太起了疑心提防起来,倒影响咱们为婉芳做的打算。我想了一个下午,要不还是早些同徐家把亲事定下来吧?” 赵兴沉思良久,也觉得还是谨慎些好,最终点头说道:“也好,反正离婉芳及笄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不算太早,明日我再去找找媒人,让她去徐家探探意思,你也找个时间告诉婉芳让她准备着。” 张氏琢磨着白天自己要忙家里的各种杂事,婉芳也要守在西院做事,只剩晚上有一段时间空着,便索性趁还没到睡觉的时辰,到西院来找婉芳。 “徐家的老三今年也才十五,我同你爹都见过他,长得一表人才,他家里虽然地不多,可都是自己的,每年用不着交佃租,他爹娘分给他名下十几亩呢。且他是家里的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顶着,徐家是同意他入赘咱们家的,到时候你们成了亲,都在这里做事,还怕没有好前程吗?” 张氏认认真真给婉芳分析了这门亲事的好处,说着说着自己也越发满意起来,乐得合不拢嘴。谁知婉芳听完,只是垂首咬着下唇,半晌才问:“娘,你和爹已经定下来了吗?” “还没呢,这不是还没安排你和徐家老三相面嘛。” 张氏瞧着婉芳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收住脸上的笑意,道:“怎么,你不喜欢?” 婉芳摇摇头:“自古婚姻大事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不过是觉得太早了些……” “唉,”张氏叹口气:“这件事确实急了点,不过你马上就满十五了,说起来也没什么。” “真的就不能再等等吗?”婉芳又问。 “早晚都是要定下来的,早些迟些又有什么区别?总之娘先跟你说一声,假如徐家那边也有意思,只怕不久便要安排你两个相面了,你且做好准备吧。”张氏以为女儿只是舍不得出嫁才这样失落,心里也是一阵感慨,说完拍拍她的手背安慰一阵子才起身回去。 婉芳愣愣的坐在那里,两手烦乱地绞着衣袖,过了好一阵才起身去打热水来洗漱歇息。 第37章 祖母 中秋将至,周氏比往常忙了许多,主要是中秋当天的家宴和安顿顾二老爷一家最为费神,此外不过是准备各种礼品、给各个晚辈备红包等琐事。 离中秋节只有一天时,厨房钱叔便将过节食用和送礼用的月饼全部做了出来,尤其是要送给周老太太的月饼,钱叔下了极大的功夫,无论是花样还是味道都堪称一绝。 阿汝下了课就巴巴寻着香味赶到厨房,两眼晶亮地看着钱叔将那些月饼一块块装进一个紫红木食盒里,暗暗咽下一大口唾沫。 钱叔看着阿汝的馋猫模样,张开被络腮胡子半遮半掩的大嘴笑起来,顺手拿起旁边多做的月饼递过去:“喏小姐,这月饼新做好的,香着呢,拿去吃吧。” 阿汝乐得合不拢嘴,忙呵呵笑着双手接过,见灶台上的瓷盘子里还有不少,又讨好道:“钱叔,我可以再拿两个吗?我想给先生和砚书也带一块儿过去。” 反正月饼做得多,钱叔爽朗的哈哈大笑几声:“拿吧拿吧,多拿两块也不打紧,月饼管够哈哈哈。” 自打定下了十四去杞县周老太太家里过节,阿汝只盼时间飞渡,连上课时也心猿意马,被老先生罚了两戒尺才稍稍静下心来。 好容易盼到今日,阿汝一大早就催着元妈妈把衣服等物收拾齐全,又不时到东屋看婉芳把顾砚眀的东西收齐没有,整日只见她在东院西院厨房三个地方轮流奔忙,笑得周氏直摇头叹气。 朱老先生见越临近酉时,阿汝和砚书越发坐不安稳,将戒尺往条案上狠敲了两下,说道:“罢罢罢,反正你两个定然是听不进去了,今日就破例提前下学。”说完甚是无奈的收了书本。 阿汝雀跃着奔出东院,急急忙忙找到赵兴:“赵叔,我下学了,咱们走吧。” 赵兴正在偏院看小厮给马儿喂饱草料,闻言笑道:“时间还早呢,马儿都才吃上东西,小姐你先回屋里坐一会儿吧。” 阿汝悻悻地从偏院出来,端了根杌子放在堂屋前的廊檐底下,闷闷的坐下来,双手支在膝盖上撑着下巴,时不时就往大门口瞄一眼。 莫约等了小半个时辰,才见赵兴将马车牵到大门口,周氏也吩咐张氏和元妈妈将备好的东西一一拿出来,阿汝从杌子上蹭的起身,一阵小跑率先飞进马车,看得周氏又好气又好笑,只得追出来掀开马车帘子嘱咐她到了外租家不可调皮。 阿汝一面忙不迭点头应着,一面不停向车外张望,催着元妈妈和张氏快些,等到赵兴扬鞭架着马车上路,她心里才终于安静下来,不急不躁的坐在车里,从窗帘的缝隙看外面飞驰而过的景色。 到逢山书院门口时,恰好顾砚眀也下了学从里面出来,看到家里的马车不自觉便笑起来,今日小进并没有跟在他身边,与王陵川别过后,他疾步走到马车前,才掀开帘子便不出意外地看见阿汝笑着蹭过来。 “好几天前就看你耐不住性子了,现在已在路上了,不着急了吧?”顾砚眀伸手刮了一下阿汝的鼻梁,浅浅笑道。 顾砚眀力道很轻,抚得阿汝痒痒的,她摸了摸鼻尖,嘿嘿傻笑了几声,才说道:“不急了。” 两人安稳坐下来后,赵兴忙赶着马车朝杞县的官道驶去,因马儿才吃饱,跑得快,果然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周家。 此时天已渐黑,往日这个时候周老太太早已吃过晚饭,但因周氏提前给她寄了信,说砚眀和阿汝要赶来吃晚饭,周老太太才延迟了做饭的时间,只把肉菜和佐料切好放在灶台上,等砚眀他们到了才起火炒出来。 周老太太只有周氏一个女儿,老太爷又早就去世,因此现在周家宅子里只有周老太太和几个老妈妈守在这里。周氏担心母亲寂寞,数次要接她来顾家,但老太太性格执拗,只愿守在周家宅子里,周氏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周家宅子大,今天因顾砚眀和阿汝要来,天才擦黑,周老太太就和几个老妈妈一起将家里各处的灯笼都点起来,添些热闹的样子,好减去平日的空寂之感,是以顾砚眀和阿汝还在马车里时,就远远的看见了灯火通明的周宅。 此时周老太太和几个老嬷嬷早等在大门口,她手里拿了一根沉香木做的拐杖,身上穿了件略喜庆的深紫色衣裳,头上戴了一圈同色的护额。看见顾家的马车出现,周老太太原本心急忧心的神色瞬间舒展开来,笑得分外慈祥:“可算到了可算到了!!”说着便迈步迎了上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6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