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一阵风拂过,吹来了些许清甜的花香。君泽侧头,原来是宫墙下的一株桃树,将将绽出几朵白玉色的花来。 他叹了口气,心想:拂了这小剑修的意了。 “本君不收徒。” 他瞧见小剑修的眼神顷刻间黯淡了下去。 “……待你长大了,学好了这一本再议吧。” 终归是嘴硬心软了。 君泽暗自算了算,以言昭的天分与修为,想学成这一本,最快也需百年。待到那时,多半也不记得这一茬了。 或是他低估了言昭醉心剑道的程度,亦或是低估了其拜师的执着,言昭学成半本时,才过去三十又五年。 —————— 这天,是文珺待在学堂的最后一日。文珺孩子王当久了,此时一群仙童眼泪汪汪地与他道别。 他离开时,回头望了一眼,心神有些恍惚——他心想,今后不再是没心没肺的小仙童了,得做正经神仙了。 可是正经神仙应当做些什么呢? 他想起了言昭。万真大会之后没过几年,言昭便不再来学堂了。应学的都学完了,他所修的剑道又无先生能教。 原本青华帝君在时,会稍作指点他一二。后来帝君因事离开天界,言昭便只能自个儿琢磨,闭门造不出车,于是索性到各界游历去了。 粗粗算来,他约莫有五六年没有见到言昭了。 不过此前他曾以灵镜传信,告知言昭今日定要归来一叙。 文珺先去了叶辰的府邸。叶辰与司灵天君已备好茶点候着他了。 司灵本是与言昭熟识,却在几次闲聊后,与叶辰在轶事怪谈的兴致上颇为投缘,也成了知交好友。 “小文珺回来啦,来与姐姐说,结业的感觉如何?” 文珺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似有感慨:“司灵姐姐,如今我也算得大人了,应当换个称呼了。” 司灵天君噗嗤一声笑了:“文珺仙君,来吃点心了。” 叶辰四下望了望:“言昭还未回来么?” 司灵天君抿了一口茶,悠然道:“应当快了,不过瞧他的样子,倒是不缓不急的。” 她当是在灵台的玄天镜中看到了言昭。 说着她冲叶辰眨了眨眼:“若是告诉他青华帝君回来了,恐怕即刻便到了。” 叶辰失笑:“帝君不是尚在东极境么?不过说起这个,帝君此次待得确实比往常久。” 司灵天君此人,在九重天无人不称奇。除却玄天镜一奇外,另一奇在于,她似乎与所有仙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六御帝君皆有几分交情,还带着叶辰也成了君泽的“棋友”。 文珺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青华帝君常常去东极境吗,那里有什么特别的?” 叶辰摇了摇头:“我们也只是听说,帝君每逢癸亥之年,都要去一趟东极境。往常几个月便回来了,今次似乎五年了,尚未回天庭。” 正聊着,忽然有一道光华闪过,像是剑光。三人抬头看去,竟是言昭御剑回来了。想来他当初腾云术都使不利索,如今这御剑之术却出神入化,当真是道不相通。 若不是这御剑术,文珺其实并未太认出这人来。他收剑落地,竟是已与叶辰比肩的身高了。眉目间也脱去了些许稚气,倒是配得上他贤君的称号了。 文珺暗自比了比自己的个儿,又是诧异又是忿忿:“你我不是同岁么?怎的你偷偷长这么高了?” 言昭也有几分惊讶,不过还是少年气的得意占了上风。他笑道:“哎呀,如今你是应当叫一声哥哥了。” 一旁的万事通星君忽然想到了什么:“我听闻,神仙的童子与凡间童子有一处不同。仙童长大快与慢,与其心智意愿是相应的。若是这仙童心中想着快些长大,当真便会比寻常要快些。” 说到此处,众人不约而同带着好奇的目光朝言昭看去。 言昭有些心虚地清咳了一声,转了个话题:“我今日来晚,其实是收到一封传信。” 他化出灵镜,上面映出一封书信来,瞧着言辞倒像是请柬。 落款是万真大会上夺得魁首之人——阴山百蜚。
第8章 浮玉岭 相传天界与东极境交汇之处,有一处灵地,名浮玉岭。浮玉岭多灵兽,性温顺,易驯服。只要仙者与其灵质相通,心性再合灵兽喜好一点,便可结契认主。故而此地常受修为尚浅的仙君青睐。 读完百蜚的来信,文珺一脸匪夷所思:“他邀你同去浮玉岭?” 叶辰收起折扇,敲了敲手腕,诧异道:“我记得此人不正是贤君之试的魁首?听说那日你险些被他毒死在那芥子里……” 万真大会那日,叶辰虽因故没有到场,但以他万事通的本事,倒是了解得比当时在场的人还要多。 司灵天君倒是平静得很,她不紧不慢地剥着手里的瓜子,徐徐道:“若你二人只是那种交情,百蜚贤君断然不会寄这封信函的,这不是等着吃闭门羹么?” 言昭收回灵镜,沉思了片刻,方道:“万真大会后十年,天帝曾下过一道令,命我们晋为贤君的三人去讨伐一批霍乱人间的恶鬼,当作历练。虽然我与百蜚不对付,但难免有合力之处。” “有一回我问他,为何选了毒这一道。他说,是要为他师尊正名。” 叶辰皱了皱眉:"他这话的意思是……阴山蒙虞君修毒道,另有隐情?" “‘医毒本为同道,是世人的眼光过于肤浅’,他只说了这些”,言昭给自己倒了杯茶,他想起了当时百蜚的神色,真切而坚定,不似有疑,“我猜测,或许蒙虞君是为了救什么人,才修了此道。他不在乎世间的看法,但百蜚不能忍受他师尊遭受这样的成见。” “此事,我倒是听过一些传闻,但不是多好的传闻,”司灵天君叹了一口气,“蒙虞君至今仍在闭门修行毒道,说明……他想救的人,至今还未救得。” 言罢,座上其余几人皆陷入了沉默。 文珺见氛围不妙,佯装咳了几声:“那言昭,你要应邀去浮玉岭吗?” 言昭微微颔首:“反正我这些年也四处游历惯了,去趟浮玉岭拐只灵兽回来,横竖不算什么坏事。” 不过,他还存了些别的心思没有说。 浮玉岭的另一边便是东极境,是青华帝君的属地。虽然各境之间界限分明,非境主准许不可进入,但他还是想去探一探。君泽此次滞留东极境太久了,他难免有些在意。 叶辰忽然喊了句“等等”,他抬手划了一道诀,一个精致的小锦袋落到了石桌上,他拿起来,递到言昭手中。 “这里面是一颗隐珠,握着它念出口诀,便可隐匿身形与灵息。虽说浮玉岭的灵兽多数性格温顺,也难免有脾气差的,用此珠对付它们正合适。” 言昭接下锦袋,掂了掂。他自认对付几只灵兽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还是郑重地收入怀中,道了谢。 言昭出发的那日,望德先生仍在家研究棋局。 九苕望着那个御剑远去的身影,有些感慨,于是他回身冲望德先生喊道:“小言昭又出门游历啦。” 望德先生举棋的动作丝毫未受影响,他抚了抚白须,笑着道:“少年人,多历练些好哇。” 九苕于是忿忿道:“都是您教得太少了,现如今他不是游历在外,就是在妙严宫待着,不晓得的,还以为是妙严宫养大的孩子呢。” 望德先生倒是不生气,摇了摇头,慢悠悠道:“术业有专攻,若妙严宫那位当真愿意收下言昭,那才是他的福泽呢。” 九苕其实也明白个中道理。但像他这样的树仙,总是温柔又多虑的。 他叹了口气:“小言昭这一路走得太赶了,我总归有些担心。” 三重天的尽头,有一处灵气旺盛的地方,景致甚好,这便是浮玉岭。天边忽然划过一道剑光,有一人悄然落至。 言昭堪堪踏入浮玉岭,便察觉到了一股异样。或许是这些年四处历练的缘故,他在危机一事上,养出了特殊的嗅觉。然而环顾周遭,都是些草木花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他正抱剑琢磨着,忽的有人拍了拍他的肩。 言昭回头一看,正是百蜚,他身后还跟了个人,正是另一位贤君——元圣帝君座下那位弟子。这人名字拗口的很,言昭只记得似乎是什么司…… “不才莫己巳,己巳年生,”这位什么司的少年似是看穿了言昭的心思,无奈地开口,“言昭仙友,不才的名字这么难记么。” 言昭哑然,这些干支年历他在学堂时听了便头大,也就没有好好学。他认识莫己巳那会儿,正看了一本东山玄狐族祭司的轶事,后来便莫祭司莫祭司地浑叫。他心道,这一位百菩萨,一位莫祭司,哪个听起来都威风得很,甚好甚好。 说来也奇怪,上一回驱鬼之行后,这位莫祭司放着元圣帝君座下众多师兄弟不跟,倒常常同这百蜚在一块儿。 言昭趁着百蜚探路的机会,悄悄放慢了步子,踱到莫己巳身边,侧头问道:“你整天跟着这百菩萨,也不怕遭非议么?” 莫己巳挑了挑眉:“那你怎么也应邀了?” 两人虽与百蜚交情不一,但有一个共识——此人绝非流言所说那般不堪。 “百蜚贤君同不才年纪虽相仿,但他所经历的世故远胜于我。这样的人,定然是可靠的。” 说着他瞟了一眼言昭的剑,续道:“不才虽然钦羡言昭小友的天赋,然而人各有路,或许百蜚贤君的道与我更相似。” 言昭无可反驳,他回忆了一番这些年来的经历,的确是如承蒙眷顾一般的一帆风顺,鲜有磨难。若硬说有什么挫折,那可能是青华帝君还未答应收他为徒。 一路再无话。言昭心中的不安却重新爬了上来,且有愈来愈盛的趋势。 当他踩碎第三条断枝时,终于顿住了脚步。 “等等。” 百蜚与莫己巳双双停下,疑惑地回头看他。 “怎么了?” 言昭捡起脚下的残枝,闻了闻,又抬头看了看四周的树木。 “这不像是掉落的枯木。” 他屏息听了片刻,方道:“此地虽然未到灵兽聚集之处,但浮玉岭灵气遍泽,理当有些花鸟虫鱼。我们方才这一路,莫说鸟儿了,连虫声都没有听见。” 言昭感到一阵脊背犯凉:“有什么东西来过,将这里的活物都驱走了。” 百蜚皱了皱眉:“你是指,浮玉岭出了凶兽?” “不可能,浮玉岭的灵兽皆是性质温和的,百万年来如此。要说凶兽,那可都在九幽境的界口处,九幽境离此地那可是隔了十万八千里……” 莫己巳面上冷静,但他急促得变了调的声音,和不知道哪里摸出来正在扇风的折扇俨然出卖了他。 然而此人不知是不是乌鸦转世,他话音未落,远处竟真的起了异样的风声,由远及近,似乎是直冲着他们而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6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