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自然地把众人引回了讨论之中,大家很快又开始有序地发言。
但是,因为这个模式越发像是讨论课了,安以诚也自然地走起了神。 他打量着圆桌边的梁先生,凑近杨林樨:“总店长是什么意思?这家书店是连锁的吗?” 杨林樨点头:“好像是。” 安以诚坐直,有些迷惑。总店长跑来参加分店的读书会,这是什么特殊的企业文化吗?
圆桌前,有人挪过来了一张椅子,让梁先生也坐到了桌边。他坐在所有人的视线焦点,在每个观点之后附和或驳斥,俨然成为了读书会的中心。 但安以诚这会儿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还惦记着刚才听到的CH的新闻。安以诚想立刻打开手环搜索,然而迫于氛围没能抬起手。 这时候,他身旁的荣芋站起了身。安以诚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梁先生的说法并没有解答我的疑惑,我想也没有解答在场其他人的疑惑。”荣芋反驳道——安以诚根本不知道她在反驳什么,“超级英雄的能力是无法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强弱的,所以也不可能依此决定谁能做超级英雄、谁又不能。” “就是啊!”杨林樨使劲点头。安以诚又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原来只有安以诚自己在走神吗? 梁先生笑了笑:“确实如此。这个方案确实不完善,我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所谓的抛砖引玉,”荣芋赶在其他人提出“玉”之前开了口,“是以‘要从超级英雄身上提取超能力’为前提的。现在讨论的风向已经被固定了,就是‘超级英雄不应该独占超能力’。” 杨林樨一拍大腿,摇晃着安以诚的肩膀:“就是这个!我憋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的话!” 围坐区中也零星响起赞同的低语。 凌万顷扶了扶眼镜,小声提醒:“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个前提性问题了,大家的倾向就是‘超级英雄不应该独占超能力’。” 荣芋目视前方,仍注视着梁先生:“刚才给出的种种理由并不能说服我。既然咱们是交流思想,我当然也可以继续提出不同的意见。” 梁先生点头:“这是自然。” 荣芋便说:“大家讨论的前提似乎是提取超能力的技术真实存在并且必然被使用。但如果没有这项技术,或者说不去使用它,这些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安以诚、杨林樨和凌万顷在心中默默说:这项技术其实是有的。 在梁先生身旁,衬衫男开口:“我不能认同你的观点。这项技术既然已经被提出,那么问世就是早晚的事,我们的讨论是具有前瞻性的。” 荣芋接着道:“但还有使用问题。目前社会秩序处于稳定的状态,我更倾向于这项技术不会被大规模使用。” 眼镜女抬起头:“这只是一种天真的猜测。超能力的利用价值太高,只要有了技术,不可能不去使用。社会是要不断进步的,想要发展,就不能盲目遵循旧模式。” 这话获得了一片认可,连凌万顷也稍微点了点头。杨林樨不满地戳他,完全是个带情绪交流的反面案例。 荣芋看向了眼镜女:“就算旧模式才是更好的?” 眼镜女的目光犀利:“你又凭什么这样认定呢?好不好是要探索出来的,而研究技术正是探索的过程。” 地中海转向了眼镜女:“我觉得你说的很好,技术研究……”
荣芋的轻叹声在重新响起的热络讨论中几不可闻。安以诚看过去,发现荣芋收好了东西,正要离开座位。 安以诚低声问:“你要走了吗?” 荣芋看向他,笑了一下:“他们的讨论太有倾向性了,没有我继续参与的余地。” 说罢,荣芋迈步走出了会议室,既没有愤慨,也不拖泥带水。 在她之后,又有几人离开了会议室。 杨林樨碰碰安以诚的胳膊:“那我们也走吧。” 安以诚也觉得没有听下去的必要了——他就像数学课上低了一下头一样,早就跟不上进度了。 但二人起身后,凌万顷却没动。 “我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凌万顷眼睛后透出学术的黑眼圈,“我再听一会儿,你们先回去吧。” 杨林樨欲言又止。等到走出会议室,他才说:“看吧,实验做多了真的会疯!”
话虽如此,他们还是决定再等一等凌万顷。毕竟中午还有顿饭要吃,三个人摊饭钱更划算。 坐到阅读区的空座位上,安以诚终于得以打开手环,马上找到了一篇可疑的文章:《震惊!CH换人了?!》。
【4月11日晚,一条视频在江城网络社区流传起来。画面中,CH刚刚制服了一车银行劫匪,正亲切地向围观群众招手。随后,他纵身一跃,飞向天空。 乍看之下,这只是一条目击CH行动现场的普通视频。但在视频的末尾,我们可以看到一处异常现象。 CH飞得摇摇晃晃,随后“坠机”了! 这是怎么回事?CH受伤了吗?在空中遭遇袭击了吗? 其实都不是。真相远比这些猜测更加令人惊奇。 经过严谨的考证,编辑终于确认:这条视频记载的是新版CH的首秀。】
安以诚读到这里,拧起了眉。倒不是因为这篇文章写的多么夸张,恰恰相反,是因为上面写的是事实。 那正是安以诚得到超能力之后的首次行动,在常靖颐公寓对面的银行。他试图飞离现场,但不算成功。 文章中贴上了那条视频,从昏暗的画面中看不清黑色的人影。但文字描述却一清二楚,就好像站在现场看到了一样。 安以诚继续读下去。在后续内容中,作者主要从新闻LIVE选取素材,对比了CH各个时间段的动作、策略,甚至还对比了身形。 行为模式还算是比较主观的因素,发生改变也没什么;但个头缩水可就是个无可辩驳的差异了。 文章后半段用了大量篇幅,列数据、画线、建模,将前后两位CH从身高、臂展、腿长、比例等等方面进行了区分,凌万顷在这的话都得赞叹一声严谨规范。
【现在我们可以笃定地说,CH确实经历了一次换人。这也从侧面证实,前段时间小道消息所称的“能够抽取超能力的技术”,多半是真实存在的了。 但是,原本的CH究竟为什么将重任交予了这位新人呢? 如果他是被迫,江城上下不可能一无所知。这就说明,这肯定是他遵从自主意志的结果。 CH为什么丢下了他所保护的城市呢?为什么一声不响地隐退了呢? 编辑实在无从得知。这个问题,就留给讨论区的朋友们了。】
真是标准的“引人深思”结尾。 安以诚看完这一段,立刻把整篇文章转发给了常靖颐、青衣和飞龙,并留言:“作者肯定有问题,大概率是袭击者阵营的。” 开玩笑。前面的考据那么严谨规范,到了CH换人的原因这里怎么就不行了? 华新商业街闹出了那么大动静,时间也恰好横在“前任”退场、“新人”出场之间,作者却没看出不对劲? 这分明就是在刻意回避。而只有知道正确答案的人,才能够准确地避开那个答案。 跟前面那些热词一样,这篇文章显然也是幕后黑手搞出来的东西。 安以诚最后看了一眼封面那个简约而有效的标题,关掉了手环。 眼下还有另一个问题要解决。
这篇文章考据得太过准确,时间线也捋得明明白白,刚好可以解释此前杨林樨的一些疑惑。 安以诚在杨林樨面前维持了许久的、真假之间的微妙平衡,被一篇网络文章给打破了。
安以诚抬起头,恰好撞上了杨林樨的目光。 杨林樨连忙转了转眼珠,慌不择路地盯住了书架上的一本《科技与生产》,仿佛忽然间对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显然是瞥见安以诚在看什么了。 安以诚叹了口气,直白地开口:“木头,给我个准话吧。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了?” 杨林樨咬着嘴唇,视线挪下来,转到桌面上,最终来到安以诚身上。 他犹犹豫豫地开口:“我差不多算是……弄清了CH的身份真相?” 安以诚心情复杂。结合实际情况,杨林樨估计已经猜到了安以诚就是那位半路出家的“新人”。但是杨林樨口中的“弄清”,在安以诚这里着实有些水分。 “能不能再详细一点——等一下。”安以诚顿了顿,抬头看向四周,阅读区零零散散还是有些人的,“别在这说,我们得换个地方。” “我觉得凌万顷一时半会儿出不来了。”杨林樨闻言立即弹起来,“不如咱们买点吃的回宿舍吧,我给你从头讲讲这个故事!” 安以诚被杨林樨拽着起身,懵了一下。 当了两个月CH的人好像是他,不是木头来着吧? ----
第 64 章
凌万顷走出会议室,还在回味刚刚的两个小时中所听到的一切。 这场读书会切中了他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从凌万顷接触到自己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起,再到他读到假老师发来的超能力粒子转化仪器的研究报告,他时常会想:新的技术好像总是会冷不丁地冒出来,然后不由分说地让社会产生变化。 同时,读书会上的讨论也让凌万顷领略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对于同一个问题,有着千万种见解。 也许超能力在未来真的可以作为一种资源……
正想着,凌万顷迎面撞见了荣芋。 “朋友的朋友”是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关系。凌万顷犹豫了一秒,朝荣芋礼节性地点点头。 “嗨,”荣芋却转过身,叫住了他,“我刚才看到你在看这本漫画。剧情怎么样?推荐入坑吗?” 凌万顷看到荣芋手中的书本封面,正是自己在读书会前看的那本。 凌万顷猝不及防被搭话,毫无准备,但好在对方找了个他能够侃侃而谈的话题:“嗯……我挺喜欢这本的故事的,剧情不算特别新颖,但是叙事上有很多惊喜。” 荣芋点点头,又看到了凌万顷手上拿着的同一本书:“你准备去结账了吗?” 凌万顷应声:“嗯。” “可以办个会员卡,会打折的。”荣芋贴心地提醒,“再见。” “好……再见。”凌万顷茫然地离开这段短暂的对话,好像聊天了,又好像没聊天。 不过,凌万顷确实记住了会员卡的事,结账时向店员问了起来。 “您可以先办个月卡。”店员立刻推荐道,“不需要充值,注册一下就可以。持有月卡可以享受九折优惠,并且可以积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1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