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他不止会炼丹》作者:倔强的水瓶 文案:双男主 温柔稳重中医攻vs一身反骨前期病弱后期强悍受 江修薏毕业于国内重点中医药大学,本硕七年,博士三年,毕业二十八岁。因为想陪相依为命的奶奶,因此回到乡下开了一个中药铺。后来机缘巧合,他从一名中医变成了丹修,但是好奇心又让他修了……行吧,他都修了…… 陈秋参出身豪门,家庭美满,奈何身体从小虚弱,在公司表现得一副霸总样子,在家也就喘口气了。偶然吃了江修薏送的人参,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这不会被下药了吧?还好后来发现是人参里含有灵气,等等……啥玩意……灵气……?
第1章 开一个中药铺 七月的宁省已经被夏日的燥热所笼罩。 但宁省第三中医院里面还是十分凉快的。 毕竟作为省级医院,宁省第三中医院设施齐全,空调电压都是三百八十伏的。要知道居民电压都是二百二十伏的。 博土毕业的江修薏正在收拾他的工位。 江修薏毕业于国内重点中医药大学,本硕七年,博土三年,今年毕业正好二十八周岁。 博土毕业后,他就要离开这家医院了。 江修薏这几年一直跟着导师李立在医院实习,包括规培都是在宁省第三医院完成的。 相对于他那些学习西医,全年无休,隔几天就得上一次夜班的老同学,他已经够幸福了。 老师一直很认真地在教他,毕业论文圆满地完成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相关资格证书也都考下来了。。 这一路虽然不容易,但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所以,离开的时候,江修薏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小江啊,真的不打算留在宁省吗?” 说话的是同科室的一位老大爷,虽然其貌不扬,但他可是宁省第三医院的主任医师。 “任老师,我这资历离咱们医院还差点,等过几年,我争取过来给您老打下手。”江修薏边收拾东西边开玩笑地说。 “你这小子,就捡好听的说。”任老师一手抱着保温杯,一手拿着手机刷视频,看见博主说的不对的地方,还给人家在底下留言,喃喃道:“这些人啊,水平就半罐子,还到处宣扬,这不是庸医误人嘛。” 江修薏看着认真的任老爷子,想到,中医还是需要像任老爷子这样的。 任老爷子不教书,只在医院任职,朝九晚五,还不值班,看起来有些任性。但熟知的都知道,宁省的第三中医院的任大夫是真的精通中医,博览全书,辨识草药,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家。 这位大家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爱学习,自从多媒体兴起后,任老爷子最喜欢刷视频看中医知识,有些人确实有些水平,但也有很多滥竽充数的,为此,任老爷子不厌其烦地在人家视频底下留言。 其中有虚心接受的,还有直接私信开骂的。 气的任老直接举报。 江修薏和其他大夫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是哈哈大笑,有人开玩笑说:“在人家视频底下找人家的错,这不就是挡人财路吗?难怪对方气急败坏。” 当然,这也是大家私底下开开玩笑,内心里还是非常敬佩任老爷子的。 不贪名利,不贪外物,在中医的这条道路上一直坚守本心,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希望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药物,最少的费用,治病救人。 这是江修薏中医学习生涯中遇见的第二位大家。 第一位自然是他的老师李立。 与任老爷子不同的是,李立秉持着将中医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信念,他在学校教书带学生的同时,也在中医院任职。 李老师认为,自身学习的同时,也要培养中医学的传承人,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他作为中医中的一人,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医传承下去。 所以,他选择在学校任教。 江修薏觉得,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但他们同样可敬。 这或许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吧。 江修薏离开宁省第三中医院还真不是资历不够,刚才的话只是忽悠任老爷子。 他只是想回到乡下,去陪陪操劳一生的奶奶。 江修薏幼年时,父母车祸身亡,奶奶就靠着这些赔偿金把他养大的。 对方醉酒驾驶,也当场去世了,所以,赔偿金也没有多少,因为对方是醉酒驾驶,尽管上了车险,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 但好在有补助,江修薏在奶奶的养育下磕磕绊绊地长大了。 后来顺利考上了大学,读研读博。 繁忙的学习压力,江修薏只能抽时间回去看看奶奶,去年,他发现奶奶的白发又多了。 高中学习《陈情表》时,他还不能对“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产生额外的感情。 那天,那句话一下子涌现到了他的脑海里,与他现有的情绪产生了共鸣 祖母没有他,无法终余年。 那一瞬间,江修薏就决定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他要回去,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后面一年,江修薏凭借奖学金,课题,以及在医院的工作攒了一笔钱,打算回去修修老房子。 结果意外在老家翻到了老玩意和翻出了几本书,看着像中医,又看着像假书,就一块装起来了。 江修薏对老玩意没什么兴趣,江奶奶倒说之前这玩意有的是,那个年代没人要,也不敢要,怕出事,她当时还想都扔掉,还是江爷爷舍不得,硬是留了些下来。 后来,江爷爷走的早,留下来的东西,大家也都忘了。 江奶奶笑着说,要不是江修薏打算翻修老房子,这些厢房里的东西怕是都会当做破烂扔掉吧。 江修薏把书留下来了,也留了几件古玩,他把剩下的几件东西拿到古玩店里鉴定,他怕被骗,特地长了个心眼,去了好几家古玩店,每次只拿出一件东西。 经过鉴定,其中有两件清朝的,一件玉烟斗和一个明清的铜钱是真的,总共卖了八十来万。 被鉴定说是假的那几个,江修薏也没扔,既然不值钱,那就留着。 初暴富,江修薏还挺高兴,装修完老房子,剩下来的钱他也计划好了。 开一家中药铺。 当然这些计划,他还没有跟任何人说。 这个暑假,他计划先陪奶奶出去逛逛,再静下心来研究开中药铺的事。
第2章 带着奶奶去海边 回到村上的第二天,江修薏就开始准备材料。 该查的资料都查了,看起来没多少,但实际上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 申请表,房产资料,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其中还需要请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检测。 陆陆续续,江修薏连准备带跑腿,整整两个月。 当然其中也包括联系药品的供应商,打柜子,装修等。 这天,江修薏正在屋子里休息,突然听见外面有一道声音。 “江婶子,修薏这孩子是要回来开中药铺吗?” “对,小薏看我年纪大了,便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想来陪陪我这个老婆子。你说这孩子,大城市不比这强吗?”江奶奶一边择菜,一边跟旁边的人埋怨。 当然,看似埋怨,实则炫耀。 江修薏反应过来了,刚才说话的人是他们家旁边的胡大伯的妻子,本名叫李秀荣,江修薏一般喊她胡大娘。 胡大娘有有一个儿子,叫胡斌,当年计划生育,只准生一个。 胡斌也努力,考上了大学,在市里面找了个工作,就是工作繁忙,不经常回来。 胡大娘也是个热心肠,一边帮江奶奶择菜,一边说:“修薏这是孝顺,多好的孩子,婶子你可不能没事老念叨这个,要是把孩子念叨烦了,一走了之,那就不好了。” 江奶奶觉得秀荣说的也对,叹气道:“小薏回来,我也开心,但他毕业都二十九了,也没有个正式工作,还带着我这个糟老婆子,怎么好说亲啊?” 胡大娘一想,也是,小伙子没有正式工作,又养着奶奶,还真不好说亲。尤其现在小姑娘也不好糊弄了,人家都要房要车,有贷款的都要考虑。 当然,没房没车没钱,那也得有个好工作,你看,公务员,老师工资低,但也是相亲市场的香饽饽,那可是铁饭碗,如今就业行情那么不好,但人家不害怕失业啊。 胡大娘也不傻,没有直接把心里话说出来,“婶子,咱别想那么多,儿孙自有儿孙福,修薏那么那么优秀,长得又好看,还是重点大学博土毕业,一定不愁找对象的。” “秀荣啊,我知道小薏优秀,我私底下跟你说,”江奶奶特意放低了声音,江修薏就听不到了。 江奶奶继续说:“小薏这孩子想开中药铺,我这心里直打鼓,你说,这十里八乡的中药铺哪个不是上了年纪的老大夫,小薏虽然学问高,也在省医院工作过,但别人哪愿意找一个大小伙子看中医啊,我又不好给他泼凉水。” 别说,江奶奶看问题还是很准的,中医这玩意,很吃资历,俗话说,越老越吃香。在现代医学主导的今日,中医的多半是不愿意做手术的或者西医治不好的,当然还有其他特殊情况。 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愿意找看起来年纪大的老中医。 胡大娘心想,确实,她之前还想过这事呢,她们看中医,都得托人问哪里的大夫看病好,她也觉得修薏这事办的不太好,但她不能说啊。 “婶子,别想那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等修薏多看几次疾病,攒攒名气,到时候就行了。” 江奶奶也不傻,听出来了秀荣的意思,前两年估计没什么人,得攒攒人气,传出名声才行。 幸亏,老头子当年硬是留下了些东西,如今有钱了,修薏能把中药铺开起来最好,开不起来也没事,索性也别想那么多了,江奶奶自已安慰自已。 后来。胡大娘走了,江修薏炒了菜,祖孙二人吃完饭,一起来外面溜达。 月色朦胧,路灯点缀着黑暗,为这静默的世界架起缕缕光亮。 现在的村上已经不是江修薏记忆中的土路了,而是一条条板正的水泥路,方便了不少。 “奶奶,”江修薏开口道,“这几天中药铺装修完了,该办的证也都办下来了,就剩下厂家运来中药然后整理了,我带着你出去玩两天吧。” “玩什么,我那么大年纪了,都快走不动道了。”江奶奶不愿意去。 刚回来时,江修薏就和江奶奶说过出去走走这件事,江奶奶当时就不同意。一是她年纪确实大了,二来也有不想折腾江修薏的意思。 江奶奶想的是,爬山她爬不了,海边也去不了,这一路上花费也不小,小薏什么还都得就活自已,干脆别折腾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