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田里巡视,感觉成活率应该不成问题。 正如那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下雨的时候大家还不觉得,等一放晴,最高气温飙到三十多摄氏度,天一下就热了。 天一热,地里的作物又蒸腾得厉害。 卿孟祝早晚都要给辣椒浇水,要不然叶子容易蔫。 他刚开始那两天用水桶浇,反正河就在旁边,也不用挑多远的水。 等浇了两天,他实在受不了每次都要花几个小时候连浇五亩地的日子,干脆买了个抽水机,直接抽河里的水,连上水管,对着辣椒地突突浇,总算轻松了一点。 用抽水机能连好几个规格的水管,辣椒苗小,他用水雾模式,倒比直接用勺子浇好,起码不至于将泥土冲得乱七八糟。 种莲的池塘就在辣椒地附近,卿孟祝照管辣椒的时候,也会去池塘巡视。 随着莲长高,他慢慢往池塘里面补水,让水位线始终保持在莲叶之下。 这天,他到池塘边巡视的时候,看到水面上浮着的翠绿莲叶,忽然感觉不对。 他的莲叶怎么不像之前一样圆润完整? 叶子上那些缺口——该不会生虫了吧? 卿孟祝第一次正儿八经地从事农业,也判断不出来这情况严不严重。 他看了一眼,立即脱鞋子卷裤脚,下水里去看。 池塘底部有二十厘米左右的淤泥,现在又有了半米多深的水,他一下到水里,水就淹没到了他的大腿。 淤泥诡异的触感和水的浮力让他一脚深一脚浅,走了好几步,差点摔到水里去。 站到池塘里看,莲叶的情况更加清楚了。 叶子上确实有不少缺口,不知道被什么虫子啃咬了。 这么好的莲叶,他之前都舍不得卖,现在却被虫子啃了。 卿孟祝盯着莲叶,感觉到了浓浓的心疼从心底涌上来。 太浪费了!该死的虫子! 他捏着莲叶翻来覆去看,没看到虫子,倒是被叶柄的小刺弄得麻痒。 莲叶被咬得不算严重,却也不算什么小事。 他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对着莲叶扫描,商城助手没给相关提示,他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咬的。 卿孟祝在池塘里转了大半圈,终于发现了莲叶背面趴着一些虫子。 这些虫子看起来有点像菜青虫,肥嘟嘟,软绵绵的,他倒是不怕虫子,只是一翻莲叶突然看到好几只,还是不免起鸡皮疙瘩。 他在池塘里转悠,村里好些人都看见了。 谭文磊干完活特地过来,站在塘坝上问:“孟祝,你干嘛呢?” 卿孟祝好不容易见到有经验的农户,连忙摘了一片莲叶,托着虫子过来:“文磊叔,你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这虫要怎么治?我的莲叶上好多虫。” 谭文磊蹲下来:“我看看——好像是斜纹夜蛾?” 卿孟祝看他皱着眉头的样子,忙问:“不是菜青虫?” 谭文磊:“跟菜青虫有点差别,斜纹夜蛾比菜青虫危害大。” 卿孟祝掏出手机,直接上网查菜青虫。 等图片加载出来,他看了看图片,又看了看莲叶上的虫子,发现这虫子确实比较像斜纹夜蛾的幼虫:“还真是。这虫要用什么药啊?” 谭文磊:“好多农药都能治,糖醋液也行,等会你去农药店问问。” 说着,谭文磊看着卿孟祝家的池塘,疑惑道:“我怎么觉得你家的莲叶受灾格外严重?隔壁的塘和田没那么多虫啊。” 他不提,卿孟祝还没注意到。 他这么一说,卿孟祝也发现了:“我家的莲叶好像确实被咬得格外惨。” 谭文磊:“对吧,隔壁种的空心菜、红薯叶、小苋菜都没那么多虫子。” 卿孟祝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了一下。 该不会他家的莲品质好,所以格外招虫吧?
第11章 上门的客人 莲长了虫,卿孟祝特地用商城助手扫了一下,期望能得到更多的信息,要是能卖就更好了。 可惜,商城助手判断这不是商品,拒绝给出提示。 卿孟祝只能失望地自己想办法了。 虫害刻不容缓,卿孟祝回家查了资料,又去镇上问了农药店的人。 综合考虑之下,他选了一种名叫“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低毒微生物源杀虫剂,打算给两口塘喷药。 这种杀虫剂是专门针对斜纹夜蛾的病毒,不会破坏环境,也不会危害人类、家畜和鱼鸟等生物,不像其他农药,会连别的生物一起杀死,缺点就是价格比较贵。 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得傍晚或阴天用,随配随用。 这天傍晚,卿孟祝特地等到太阳落山了,才背着农药壶,一脚深一脚浅地翻着莲叶,喷洒农药。 斜纹夜蛾幼虫喜欢躲在莲叶背面,他得翻过来,才能有效防治。 谭文磊干完了活,看卿孟祝好像在池塘里艰难地翻着莲叶喷药,特地走过来:“你喷农药啊?怎么这个姿势?” 卿孟祝:“得喷到莲叶背面。” 谭文磊吸吸鼻子:“咦,你喷的不是氯氟氰菊酯吧?不是要治斜纹夜蛾吗?” 氯氟氰菊酯也是一种农药,价格很便宜。 卿孟祝:“不是,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谭文磊没怎么听清,只知道是一种自己不认识的农药,嘟囔了一声:“你们大学生种地总那么多花样。” 卿孟祝翻着莲叶给他看:“这也没办法,你看我的莲叶都被咬成这样子了,一般的农药治不了。” 谭文磊看了看,不得不承认,他的莲叶受灾确实严重。 略过农药选择的问题,谭文磊又道:“你怎么不请无人机过来喷药,那个很方便,喷药的效果也不错。” 卿孟祝无奈:“贵。” 他回来种田之后,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几十块一次的无人机喷药他也舍不得请了。 要不然,他微信里说一声,镇上农机店的机手就会骑着摩托车,带着无人机过来帮忙喷药。 谭文磊听他这么说,在旁边嘿嘿笑了两声,觉得他挺好玩的。 卿孟祝家莲叶上的斜纹夜蛾确实发病比较严重。 观察了几天,他发现他家的莲叶比附近的蔬菜更容易招灾,虫子根本灭不完。 虫子不仅能爬,蛾子还能飞,他家莲叶上的斜纹夜蛾刚死得差不多,隔壁就有新的虫子迁过来,还有新的蛾子飞过来产卵。 哪怕死了一批又一批,也没法吓住它们。 卿孟祝无奈,种地没什么一劳永逸的措施,只能一边防一边治,加强看管。 池塘里的虫子太多了,好些死掉的虫子掉进池塘里。 卿孟祝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感到可惜,打算去镇上买一批鸭苗回来养,搞一搞生物防治。 他之前打算养虾,可虾会吃莲叶,现在莲还没长起来,暂时不能养。 鸭子却没关系,只要控制好量,注意一下,要是鸭子会吃莲叶,及时弄走就行。 不像虾,放进池塘后,在它们没长大之前也不好随意捞。 卿孟祝没养过鸭子,对养鸭子没什么经验。 他看过资料后心里还是没底,便决定找卿长宏问问。 卿长宏家虽然主要养鸡,但身为养殖户,对养鸭也熟。 卿长宏听到卿孟祝询问后,热心道:“得看你养鸭来做什么。公鸭个头大,长大了能比母鸭重三四斤。母鸭能产蛋,不过蛋产量比较一般。” 卿孟祝还真没考虑相关问题:“幸好问了你,那我公母都买点。” 卿长宏:“没事,一般人分不出公母,你就算直接去买,也有公有母。你都要的话,挑鸭仔直接挑大的就行,大鸭子身体健壮,也好养活。” 鸭子论只卖,大小的价钱都一样,大家一般会挑大的买,所以买鸡鸭早去比晚去好。 卿孟祝听了卿长宏传授的经验,早早地就到镇上买鸭仔去了。 仔鸭贩子同时卖番鸭仔和麻鸭仔,问他要哪种,番鸭个头大出肉率高,麻鸭肉蛋兼产但个头相对小些。 卿孟祝问明白后,最终选了麻鸭。 他小时候,本地人养的大多为麻鸭,出门在外,还经常遇到赶鸭人赶着一大群鸭子在路边行走。 那情景挺让人怀念的。 卿孟祝挑鸭子时,特地用商城助手悄悄扫描了一下。 遗憾的是,商城助手并不能识别活物,也没给相关提示。 他只好按照感觉,挑了150只个头比较大的鸭子,又买了喂食器和饮水盘,这才开车回去。 小鸭子还没褪去绒毛,全身都是软软的黄色绒毛,身上多少有黑灰色的斑纹,叫起来也不是“嘎嘎”叫,更像“叽叽叽”。 卿孟祝看鸭子太小,不好放到池塘里去,便先放在院子里。 小鸭子也不认生,这里啄啄,那里钻钻,活泼得很。 院子里放着好些带水龙头的堆肥桶,小鸭子们围着转来转去,还躲到桶后面去。 卿孟祝将鸭子放在院子里养了两天,看小鸭们适应得还算好,也比较健壮,便拿笼子装了,挑去池塘那边,打算在池塘边上养。 他家的塘坝加高加宽了,面向池塘那边的坝坡度就比较缓了。 鸭笼刚好放在缓坡上,喂食器也放那边,有塘坝拦着,不怕小鸭子会走丢。 虽然回到了乡下的生活,但卿孟祝堆肥都会花钱买特地的堆肥桶和EM菌,杜绝异味,家禽养在院子里什么的,绝对不符合他的审美和生活理念。 还是放到外面养比较好。 鸭仔们刚到池塘里,对水还比较害怕,大部分时候都缩在塘坝上窝着,闭眼休息。 卿孟祝也不去打扰它们,直接去看莲叶的情况。 他在莲叶上喷过药,散发了高浓度的斜纹夜蛾病毒,防治效果确实不错。 现在莲叶上和池塘的水里都能看到许多斜纹夜蛾的虫尸。 卿孟祝伺弄两口池塘伺弄得很精心,塘水很清澈。 他划着小船在池塘里检查的时候就发现,池塘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许多小鱼,一群一群的,在莲叶间游来游去。 耕塘的时候其实已经处理过小鱼虾了,后面消毒塘泥又灭杀了一批,池塘里的小鱼虾就更少了。 现在这批小鱼虾基本是莲种下去之后才长起来的,可能是潜藏在淤泥深处的鱼虾卵孵化的,也可能是他给池塘放水的时候,顺着水流从外面流进来的。 小鸭子的个头太小了,池塘的水又深好,它们应该捉不到小鱼虾。 卿孟祝看着这群小鱼虾,有些眼馋。 小鸭捉不到,他却能捉到。 上次捉到的小板鲫味道不错,现在捞点小鱼虾,给桌上添个菜也不错,要是吃不完,还可以烘成鱼干攒起来卖给星际商城。 何况,小鱼虾会吃莲叶藕带什么的,得控制一下数量,不能让它们太泛滥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5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