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镜生也没有真的给他施噤声术,导致他现在想说话有点控制不住。 这里的人真高冷啊,徐朝默默的想。 要是他在这待着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生病了。 适合江留。 得出这个结论,徐朝游忍不住问江留:“那你会选择长住在这里吗?” 江留定定地看了他一会,诚实道:“以前想过。” 许镜生带着他们进了一家饭店, 这里简直是他们来着这么久一来为数不多的听见话最多的地方。 是因为他们选的这个地方可以边听故事边吃饭, 也算是对双清城里一些人的人文关怀吧。 他们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在这里至少小声点交谈不会被人发现。 徐朝刚坐下就开始好奇,看着中央台上的说书先生,有些疑惑的问道:“都讲什么故事呀?这里的人也会八卦吗?” “四书五经,神话传说。”许镜生喝了一杯这里的凉茶, 接过小二递来的菜谱,把顺眼的菜勾了出来递给小二。 全程两人交流不多,小二也没有像外面那样热情, 没有推荐菜品,接过许镜生的菜单转身就去后厨备菜去了。 徐朝看着台上的说书先生抱着本书已经快讲完,正好要开始讲新故事, 徐朝坐直了身子准备认真听。 等菜间隙还忍不住感慨:“这可能是为数不多适合话多人的工作了。” 他竟然想象不到一座城不爱说话的人是怎么聚到一起的,他们平时干什么呢?再家编点手工,然后不和人讲话,不交流。 啊,想想就好孤独。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 正如江留所说,双清城人饮食清淡,一桌子菜竟然看不见一点红色。 台上的说书先生已经开始讲了新的故事——说是新故事,其实双清城中人已经听了不止千百遍。 “接下来讲讲我们双清城以及我们手工活的由来,在很久以前,双清城其实还不是这个名字,甚至不是一座城……” 说书先生的声音斯文平稳,徐朝有些认真的听起来。 很久以前,双清城还只是个小村庄,这里男男女女都耕地,闲暇时候织点布,然后拿去不远的集市上去卖。 某天,两个小伙结伴来到这里,高个子的叫牧另一个长得像书生的叫宁,他们看着和这里格格不入,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原以为他们只是路过歇脚,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在村庄的某个角落搭了一个小院子住下了。 还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了一颗小树苗,种在院子里。 刚开始他们并不排斥外来的人,但也没什么人愿意来这里,除了气候好点,这里实在没什么东西。 于是牧和宁就在这里住下了,牧还在房子门口开了一个小池塘,不知道从哪里抓了好多鱼丢进去。 有时候大家晨起出门都能看见牧和宁在池塘边钓鱼,两个人一静一动的坐着,牧总是围着宁想要逗他开心,一个上午也钓不上一条鱼。 有些时候牧也会抓几条鱼和村民换菜,看着那不成正比的交换,大家都认定了一个事实——他们两个定是富家公子来体验生活的。 日子也就这么过下去,牧和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只是像他们这里的普通人家一样生活。 直到有一天,牧突然不钓鱼了,而是总拉着宁往山里走去。 他们这什么也没有,只有风景是最好看的。 有一天不知道他们干了什么,像是下了什么赌注,宁应该是输了,竟然顶着一朵粉嫩鲜艳的大红花顶在头上带了出来。 那模样远远看去竟然比女子还好看! 这样,一些妇人家也看着不错,但首饰什么的她们实在浪费,于是也让他们的丈夫每日早起给她们摘花来戴。 然后牧隔天一上山,看见一大片的花杆杆,痛心疾首,决定整一个可以经常戴的发簪来代替这些可怜的鲜花。 于是过了半个月,牧终于带着他做好的缠花发簪出了门。 果不其然,他把发饰一拿出来,许多人就都围了上来,牧被团团围住,想要询问这缠花的做法。 牧也是大方答应了,笑道:“没问题,你们一人祝福一句我和宁百年好合,我现在就教你们。” 宁在一边听,脸色一变,还没来得及拒绝,围着他们的农民妇人们就已经开始起哄,争先恐后的祝他们幸福,生怕少说了一句。 宁扶额,转过身去,不在看他。 大家都以为这是害羞了,而且对于这两人又有了一个新的印象。——原来富家公子断袖,私奔到他们这来的。 牧就这样教会了村民做最简单的缠花,然后再经由村民们心灵手巧的编制,做了许多不同模样的漂亮发簪。 也不知道是谁先想出来的好主意,拿着发簪去街上卖,竟然大受欢迎,连带着村庄的生活都好了起来。 待到夏天将要结束,牧和宁不知道从哪里挖了口井,源源不断的水向外流出村民们帮忙凿出了两条小河。 这下,浇灌农物就方便许多,再加上他们的缠花越来越闻名,有外地富人来看,他们的手工价值越来越高。 那一阵子简直是小村庄前所未有的热闹,逐渐有了城镇的模样,然后放弃农业彻底做起了手工,包括发簪和手帕之类的手工制品。 到后人都因为在家做东西,逐渐的也不太与外界交流,城中人表达喜欢也是送上一块自己亲手制作的手绢,女子收下就代表同意了这门亲事。 含蓄与婉转包容在这座城市中,顺着潺潺流水飘向远方云雾之中。 两条河流分别流向城市两端,清澈见底,于是就有了名字:双清城。 “最后,当众人反应过来之时,牧和宁已经不知所踪,他们的小院已经生满杂草。” “世人为了纪念他们,在城中建了一座小庙纪念。” 说书先生说完,留了一点休息时间。 他们桌上的菜也吃得差不多,结完账就准备离开。 江留想了想,提议道:“不如我们去那个寺庙看一下吧,或许能找到什么线索。” 谢晏点点头,他们一行人便朝着说书先生口中的方向朝城里的某个方向走去。 路上,谢晏说道:“我觉得有应该不会再放在神像上了,不然也太好找了。” 江留:“去看看吧,没有也算排除了一个选项了。” 这样一想也对,他们便踏上前往寺庙的路。 双清城的人不太信神,因此只有一座像土地庙一样的小庙每隔几年都会在城里众筹一些银钱翻修小庙。 他们进到这里时,才有了一点寺庙的感觉。 寺院不大,只有一方主堂用来拜神,其余什么也没有。 朱红的砖瓦的砌而成,可见双清城人虽不喜拜神,但面对千年前改变他们命运的恩人还是上心,寺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人烟有些少但还是有香火的气息。 他们一下四个人踏入这里,还给帮忙打扫的小厮吓了一跳。 他们跨过门槛走进屋内,神龛上供奉着水果和线香,目光透过香炉落到后面的神像上。 从故事里听到牧和宁是一对,所以神像也是一对。两个人靠着一起,看着进来的人。 谢晏抬头看着那两道人像,好像有风从身后穿过,吹过耳边,他像去看那风中藏着什么,却又抓不住,看不透。 “这里没有,”江留已经探查完了,目光落在手心,“看来我们要从其他地方找线索了。” 徐朝摩挲着下巴,苦恼道:“这……完全没有头绪啊。” 谢晏转头,目光却落在佛堂中央的许镜生身上。 他旁边的徐朝和江留正分析得起劲,相较之下,许镜生就显得沉默许多。 他抬头看着那对石像,眼中似乎是诧异,又似乎有某种难以忘怀的情绪在眼中流转。 谢晏看见他流露出类似于悲伤的情绪,自己的心都仿佛沉了一沉,“师尊,您发现什么了吗?” 许镜生淡淡地收回目光,掩下眼底的情绪,轻笑着看向谢晏:“没有。” 说罢,他转头看向江留和徐朝两人,轻声道:“怎么样,讨论出什么了吗?” 徐朝摇摇头,他旁边的江留抬起头看向许镜生道:“我觉得可以看一下卷宗,从出事的人家中査。” 谢晏看了眼外面:“卷宗在百宝锦囊里,现在不方便拿出来,得等回去才能看。” 许镜生还没从看见神像的情绪中抽出来,下意识点点头:“那我们回去吧。”
第63章 调查 只有谢晏注意到了许镜生的心不在焉, 好像自从看了那对神像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心情低迷。 他们回了宅子,在厅堂中拿出了弟子卷宗, 展开,他们立马凑过来一起看。 徐朝:“上面说,是一户徐家人他们以绣香囊为生, 但总是做噩梦梦见自己被绣进去了。” “然后前来做任务的弟子就发现了藏在绣针里的失心雾。” 有些富贵人家喜爱精致美丽的锦囊腰包, 那徐家人就是做这个的, 经常根据富人的要求绣一些花草动物上去。 “看着……没什么问题啊?”徐朝看完也只得出这个结论。 那户徐家人就两男两女, 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儿子儿媳, 世世代代以绣花为生。 几人都没有一个结论,线索好像断在了一个死胡同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去那徐家看看。 不过许镜生放下了手中的瓷杯,看向他们,从容不迫的轻笑道:“不急, 还有时间, 我们可以在城里多转转。” 双清城的夜晚也宁静又舒适,行人也不多,只是在夜晚时分也不显得太过清冷。 他们在这住了几日,大致了解了城中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打听到了城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听说他们每家每户都和某个富贵人家有长期且特定的合作, 比如这家的头簪,那家的锦囊,纯手工制成的独一无二的装饰品, 富贵人家戴出去便能让人羡艳半天 所以城里的人不缺钱,也不希望外人来分走他们的生意。 他们在这里住了大概七日多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和在松山时好像没有区别。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4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