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的风没有染上醉人的香味,边关的云也没有被挂在树上的绸缎遮住。 在这里,夕阳时会响起婉转的羌笛声,里面有他听不懂的复杂和愁苦,但到了白天,烽火一起,滚滚的马蹄声中,只有铠甲和宝剑的光芒,只有雷鸣的战鼓和遍地的白骨。 顾宜年明白了,京唐之所以醉人,不是因为织锦绸缎,不是因为胭脂香粉,更不是因为文人墨客,是因为边塞的这些累累尸骨。 从这一刻起,他就不想再回到京唐了。 因为他觉得,他能比祖父,比父亲,比叔伯们都做得好,他能彻底把这些侵略者赶出这个国家。 这就是他的使命。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三场戏 《大梁》的前两集,苏星河其实都没有出现,但这并不妨碍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 《大梁》的开篇,是从梁朝灭亡前三十多年开始的,这个时候顾宜年十岁,还未登基的梁朝最后一位帝王也只有十岁。 不同于两位主角的年轻,梁朝此刻已经是一个生了华发的老人了。 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有人意识到了,但却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梁朝那些被世家贵族们看到的地方,仍然是无比繁华的。 可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看见的人无能为力,知晓的人并不在意,于是梁朝就这样被分成了两半。 一半金翠耀日,罗绮飘香,一半夷狄骄盛,寇盗横炽。 历史的车轮在这个时候其实是缓慢的停下过片刻。 因为一个叫做顾宜年的孩子,在边关的城墙上,许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愿望。 可惜就连历史都没有铭记住这一刻。 没有人知道,顾宜年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选择了日后征战沙场的命运。 但顾宜年心里记得。 所以在梁朝再一次和蛮夷僵持住,准备再次采用和谈的方式解决困境时,顾宜年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亲。 顾家虽然是武将之家,但在朝廷里,士大夫才是最有权力的,而他们这些只会用蛮力的武将,完全成不了气候。 尽管是他们艰难的在戍守着边关,可京唐没有人真正在意他们。 所以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也过上和自己一样的生活。 顾宜年却道:“我并不在意他们,我在意的是这里。” 他想要把这些蛮夷都驱逐出去,不是为了能回京唐过上好日子,也不是为了能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 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把入侵梁朝的蛮夷,通通赶回他们自己的家。 就是这么简单。 顾宜年是个性子非常倔强的人,一旦他做下了决定,就没有人能够阻止他。 他祖父不行,父亲不行,叔伯们也不行。 同一时刻的梁朝皇宫。 和顾宜年同岁的太子正在听经筵官们讲课。 经、史、诗赋、书法……这些都是他每天要学习的东西。 可在他看来,这些经筵官们都太过强势,太过咄咄逼人,尽管他们总是披着礼仪和道理的皮,但他不喜欢。 他现在是太子,未来是天子,整个国家都是他的,所以他不喜欢接受这些臣下的规训。 有时候,他甚至被这些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可他只有十岁,所以他并没有能力反驳连自己父皇都认可的东西。 他只是暗暗的在心中记了下来,等他登基后,他一定要让这群人知道,什么叫做君主、什么叫做天子。 他的“叛逆”自然也这群士大夫们看在了眼里。 但这不要紧,历来的天子总有这么天真的时刻,以为成为了君,就自然而然的拥有至高无上的君权。 君和臣之间,又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关系呢。 两个同岁的少年,就像是镜子一样,照出了梁朝的两面。 一面繁花似锦,暗流涌动,一面白骨累累,一触即发。 《大梁》这部电视剧,用了两个人,两条线,无比自然的串起了梁朝后期的历史,也为梁朝后期的破灭,埋下了伏笔。 两集结束后,观众们听到片尾曲响起,这才从《大梁》描绘的世界里醒过来。 不愧是鲁生加赵立的组合。 尽管苏星河和卓林这两位年轻的演技派还没有出场,但已经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大梁的历史画卷,就这么缓缓的在他们眼前展开。 君和臣,京唐和边塞,太子和顾宜年…… 他们就是大梁朝“两面”的缩影。 看完这两集,观众们都知道,这部电视剧,稳了。 苏星河也看得感慨无比。 他太喜欢这样的历史正剧了。 不过现在他的心思完全没放在这部电视剧上,因为已经年底了,他心心念念的都是他的师父。 “师父究竟会怎么回来呢?”他问器灵道。 器灵也不知道,器灵只是个器灵而已,为什么要问他这么超纲的问题。 于是苏星河只能去问复读机。 复读机也不知道,复读机只是个小鬼而已,为什么要问他这么超纲的问题。 苏星河没办法,只能把苗头对准了自家男朋友。 秦暄作为男朋友就靠谱多了,猜测道:“或许是投胎了?” 苏星河一愣,投胎了?也对,投胎好像是最靠谱的办法。 可他身边最近没人生小孩啊,师父要是投到陌生人那里去,那他就算登寻人启事也找不到啊。 如果师父投胎了的话,那他们不是得过好几年才能交流? 而且他要是看到了师父穿着开裆裤,包着尿不湿的样子,师父长大了会不会羞愧得不敢见他? 想到这里,苏星河突然很想看自己师父尿床的样子了。 秦暄还不知道男朋友的险恶用心,还在试图提供寻找的方向。 “我们可以去九龙山看看,山脚下如果有人生小孩,说不定就是师父。” “长春观附近也可以打听一下,毕竟师父山下的朋友好像就只有王道长。” “对了,师父他有什么特征吗?” 有了特征才好辨认啊。 苏星河道:“有有有,我师父特别会骂人,如果骂人也有证书等级的话,我师父肯定是第一名!” “不过师父如果投胎了的话,也没法骂人啊。” 他又陷入了苦恼之中。 秦暄赶紧安慰道:“你不是说年底一定会见到师父吗?所以即便我们不找,肯定也会碰到的。” 苏星河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很快他就没工夫去思考这个问题了,因为他一直支助的一个山区,地震了。 苏星河一听这个消息就着急了:“人没事吧?” 章青道:“救援队已经赶过去了。” 她也是看新闻才知道的,地震的地方就是当初苏星河拍摄《创业三十年》时的山区,拍完《创业三十年》之后,苏星河就一直在支助那里的孩子上学,不仅出钱修了一所小学,每年还负担了不少学习相关的开销,比如买书、买学习用具、买电脑等等。 除此之外,有些山区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学费也是苏星河出的。 所以说他本人对这个山区的感情也非常深厚。 “将近七级的地震,震源又近又浅,山区的情况可能不太好。”苏星河担心道。 那里的房子他是住过的,一点都不像扛得住地震的样子。 而且震源是在山脚下,不仅离山区近,附近的几个小镇也遭了殃。 毕竟七级地震,已经算是近几年来发生过最厉害的地震了。 现在只能指望救援队的人赶紧去救援。 不对! 救援队的人可以去,那他也可以去啊! 章青愣了:“你去干什么?” 苏星河道:“我可以帮忙找出被埋的人。” 章青更愣了:“你怎么找?” 苏星河道:“我可以算啊。” 除了算之外,他还可以做法祈福,而且他身边还有复读机在,怎么都能帮上一些忙。 他这会儿电影也杀青了,并不算耽误工作,他当然要去帮忙。 章青闻言想起来了,苏星河还兼职了道士。 “不行不行。”章青道,“先不说你能不能算到那些人在哪里,你去了的话,估计外面的舆论会不太好。” 明星们这种时候捐钱就行了,要是去了现场,帮得上忙还好说,帮不上忙估计就要被骂了。 苏星河却是眼睛一亮:“他们真的会骂我?” 章青道:“肯定会有人骂你的,所以还是别去了,而且那边现在也乱得很,你过去也没人照顾你。” 苏星河从小就是山里摸爬滚打长大的,什么艰苦条件没有经历过,所以他一点也不在意过去有没有人照顾他。 他道:“我正愁没人骂我呢,这下好了,一箭双雕。” 章青:??? 她怎么越来越听不懂苏星河说的话了。 苏星河一旦下定了决心,其他人就没法改变他的想法了,于是他收拾好行李就准备出发。 秦暄肯定不能让他一个人走,二十五岁那个魔咒现在还箍在苏星河脑袋上,所以秦暄也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和苏星河一起去。 两人一拍即合,带了几个可以帮得上忙的保镖之后,就这么出发了。 全程目睹了这可怕一幕的章青:…… 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是她昨天晚上没睡好所以今天出现了幻觉吗? 一个大明星,一个公司老总,为什么要身体力行的去救灾? 关键是,他们去了也没用啊! 章青着急的给公关部打电话,请他们一定注意网上的舆论,千万不要让苏星河被骂得太惨。 打完电话后,她又开始准备起了捐钱捐物的事情来。 这次遭灾的人肯定不少,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多捐点东西,他们心里也安稳一些。 秦暄和苏星河算是连夜出发,他们就开了两辆车,带了一些吃的用的和帐篷。 苏星河正在车上算卦。 秦暄担心的问道:“怎么样?” 苏星河皱眉道:“卦象不太好。” 秦暄道:“别担心,我们明天中午就能到,到了之后就能帮上忙了。” 其他非专业的人去灾区,确实只能当志愿者,但苏星河就不一样了,他确实能帮上不少忙。 这也是为什么秦暄一定要陪着苏星河去的原因。 第二天中午,两人就到了灾区。 目前山上是不让普通人上去的,因为地震过后就发生了塌方,现在只能靠飞机伞兵进去,所以大部分人都待在附近的县城。 周围县城也是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过去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修房子的时候也没考虑过要抗震,再加上大家第一时间都是懵的,所以塌了不少房子,压了不少人,现在救援队的人就没休息过,一直在努力把压着的人给救出来。 苏星河来之前是联系过这边的,因为他之前在这边捐了很多钱,所以当地的人也认识他,一听说他要过来,大家的反应和章青是一样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7 首页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