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诸神大战之后,天地一片疮痍,女娲娘娘重整七族。 可千年之后,当女娲娘娘闭关出来时,却又呆了,因为天地间又暗潮涌动了。 女娲娘娘悲痛之余,落下两滴伤心泪,游离两股不平气。 两滴泪,两股气,入三界,游七族,再卫天地。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天瑞,小应 ┃ 配角:碧霄,雪眸,琴心,幽幽,音姒,青媚 ┃ 其它:七族信使 一句话简介:人族三太子携手其他六族守护天地 立意:佑和平
第1章 :引子 诸神大战之后,上古之神死的死,伤的伤,不知所踪的不知所踪。女娲娘娘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一丝遗憾油然而生。而诸神大战时,共工撞倒了支撑天的一根柱子——不周山,女娲炼了七色岩浆将天补好。 当女娲娘娘做好这些后,她感觉无限疲惫,她知道,自己的法力和修为已到极限。虽是这样,但她还是想到了三界众生,尤其是在战争中深受其苦的人族。 于是,女娲召集三界,重新划分各族居地。东面水域为水族,由龙宫的龙王管辖;南面的蛮夷之地为妖族,由妖都的妖王管辖;西面的荒芜之地为魔族,由魔域的魔王管辖;北面的冰雪之地为灵族,由灵山的灵王管辖;大地之上为天人族,由天庭的天帝管辖;地面之下为鬼族,由地府的冥王管辖;而中间的整片大地为人族,由人间的人王管辖。 安排好三界七族后,女娲感觉筋疲力尽,她告别人间的众生,便飞回了天外天的九重天宫,她的两个侍女明月与皓月早就等在九重天宫外。 女娲吩咐说:“我要闭关,在此期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叫我,我要好好调理。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化了,你二人也要好生看着三界七族的情况。” 说完女娲便走进了九重天宫中她居住的的女娲宫,从此,女娲大神便进入休整的闭关长眠期。 女娲这一关醒来,已是千年之后,她感觉自己精神了许多,诸神大战时伤的元气,补天时伤的元气似乎都已恢复。 她走出了女娲宫,明月和皓月高兴地迎了上去,女娲娘娘也微笑着向她们俩点头。可当她看到冷清的九重天宫时,心中不免又有一丝凄凉。想想远古时期,诸位上神在这九重天宫之中,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可当初只是为了面子上的领域问题,诸神便展开了大战。女娲娘娘深知那些上神大概早已不在,而九天玄女一定还在,但她们俩向来不和,所以,九天玄女是不会回九重天宫的。 想着,女娲娘娘便走出了女娲宫,她飘到九重天宫的仙乐山上,她想看看三界内的七族如今是什么样子了。两个侍女担心地跟在她身后,她们怕女娲娘娘看到她不愿看的景象。 女娲娘娘极目远眺,她呆了,她最爱的人族已被淹没在一片战火中,而当她再看向别处时,却着实吓了一跳,因为当年她怕别族会犯人族,所以在水族之上、妖都和魔域之外、灵山四周,都设了结界,她设的结界,除非有上神,否则无法打开,可现在这四处的结界都已有隙缝,灵族情况还好,但水族、妖族和魔族似乎浊气四溢。 她又急切地看向地府,可怕的是地府大门也已虚掩。当初女娲娘娘用补天所剩七色岩浆炼成七色石,又用七色石炼成地府大门,并下了咒语,众生只有死后,且须过奈何桥喝梦婆汤后,地府大门方能打开,但只要一入鬼族,地府大门会自动关闭,除非有上神之力,否则不可能虚掩。 女娲又看到了离她最近的天庭,天庭之内一片歌舞升平,天帝斜靠在他的龙椅上,面带微笑地看着下面的仙女表演,其他各位仙人也各坐其座,欣赏着舞乐,他们对其它各族的事居然不闻不问。 女娲娘娘只觉心中无限酸楚,两滴泪已然滚落。那两滴泪迅速向下界落去,却落到了仙乐山脚下一棵琼琚树上的两片叶子上,两滴泪一触叶子,便溅成了六颗晶莹的泪珠,太阳刚好过头,那无限的光辉便照在了这六滴泪上,六滴泪映着太阳之辉,还有仙乐山上的景色,转眼无踪。 伤心之余,突然有一股怨恨之气在她体内猛地产生了,女娲娘娘想到自己为了三界众生,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修为,可结果却是这样。想到这里,那股怨恨之气竟冲破女娲的躯体,自她眉间迅速游离而出。 皓月惊呼道:“娘娘,不可,使不得!” 女娲娘娘一下被惊醒,她急忙屏气凝神,一股柔和刚毅之气立刻形成,她一用力,那股气也自眉间射出,女娲下令:“快速追上他。” 那股清淡素雅的柔和刚毅之气迅速射向下界,女娲娘娘急切地看着,直到两股气完全缠绕在一起,她才放心地松了口气。 可她一放松,却突然感觉一阵眩晕,两个侍女急忙将她扶住了,女娲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恢复的修为和法力,又被无形中减弱了。 女娲转身走下仙乐山,她叹气道:“我要继续闭关,直到能有来到这九重天宫的人出现。” 明月说:“娘娘,可……这九重天宫,除了上神之外,没有人能进来啊!在绪神之战中,所有的上神几乎都不存在了。” 女娲冷笑一下说:“也许所有的上神都存在,只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罢了,尤其是那些上古魔神,否则,我设的结界不可能被打开,看来,他们的法力和修为还不行,否则,三界七族早就乱了。九天玄女与我向来不和,但她是正义之神,她绝不会做出此事。唯一能做的,就是那些我们认为已灰飞烟灭的魔神。” 皓月不无担忧地问:“娘娘,那该怎么办?唯有你才能解救众生啊!你要是再闭关,那三界怎么办?众生怎么办?娘娘,我跟明月可以去下界寻玄女。” 女娲长叹一声说:“我的法力和修为已经恢复不到以前了,如今众神之力日渐衰弱,否则那些魔神也不会躲在某个角落偷偷行事了。一切都是天命,难违啊!至于玄女,如果她不想出现,依你二人之力,是无法找到她的。放心吧,会有解救众生的人出现的。能够上得九重天宫的,除了上神之外,上神后人也有能力上得九重天宫。你二人就等着他们的到来吧。” 说完这些,三人都沉默了,女娲慢慢地走过九重天宫中各位上神的宫殿,如今是仙草杂生,一派凄凉。唯有玄女宫前稍微清秀一些,女娲娘娘皱了一下眉,但她没有作声。 走完九重天宫的各个宫宇,女娲娘娘又飘然而入自己的女娲宫,明月和皓月又继续守着凄清的九重天宫,等着上神后人的到来。
第2章 :人族三太子天瑞陈降生 人族,自大地之母女娲繁衍第一代之后,又经历无数代,远古之时诸神大战后,因为七族之中,人族为最弱,所以女娲娘娘更加爱护人族,当然,这也与人族是女娲之后有关。 诸神大战后的第一个千年,相对而言,三界安稳,人族之王将整个人族管理得也很好。可就在第二个千年开始后,三界突然不安稳了,其它各族入侵人族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一代人皇天庚平庸无能,致使整个人族四分五裂,各个部族连年战争。各地供奉女娲神像的庙宇也破败不堪,整个人间大地一片荒芜。 人族之皇天庚虽说平庸无能,但也有令人欣慰的,那就是人族的王后天晴,知书达理,贤惠有加。王后自十五岁入宫,在十七岁时生下大太子天将,天将自小武力超强,十二岁上战场,在战场上拼杀三年,人族各部之乱基本被平息。 人皇自是高兴万分,可就在最后一次出战最后一个部落时,太子天将却被一无名小卒用箭射杀。整个人族王宫一片悲伤,而王后就在这一片悲哀声中,生下了二太子天长。 二太子自出生便不招人待见,再加上他体弱多病,人皇及王后以及整个王宫之内,很少有人喜欢二太子。 但令人欣慰的是,就在二太子五岁那年,王后又怀孕了。这一消息一经太医传出,整个人族之都皇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人皇下令,皇城内所有人狂欢三日,所花费用皆有王宫出。整个王宫中也要狂欢,费用由主动要求的王后一人出。 当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时,人皇天庚与王后正坐在后花院中,他们欣赏着园中一棵古老的桂花树,桂花之香让天晴王后很是兴奋。 她笑着说:“大王,你还记得八月十五晚上群臣大宴吗?” 人皇笑着说:“王后,我自然记得,这才过去一个多月,我怎会忘记?那天大家都很高兴,我当然知道,这高兴也只是表面上的。” 王后笑着说:“大王,你错了,我是说当时我跟人皇面南而坐。你还记得当时,君臣进贺,大家都举杯同饮吗?” 人皇说:“本王自然记得,这有什么?大家举杯同贺而已。哎,我们的二子天长却在那时将酒杯弄到了地上,自己还吓得倒在桌子底下了,真是让本王生气。” 王后说:“对啊,天长倒在了地上,众人都去看他。可我却不知为什么,没在意,我就那样两眼瞅着天上的月亮。突然我看见一缕飘忽的气从天上游了下来,我看着那股气,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觉得有点冷,可又觉得有点柔。结果就在我看的当儿,那股气就进入我身体不见了。” 人皇睁大眼睛看着王后,吃惊地问:“王后,这件事,你为什么没早跟我说?怎么到现在才说?” 王后一脸歉意地说:“我不是故意想瞒大王的,那时只有我一人看着了那股气,其他人根本没在意。我只是当时感觉吃惊,过后也就忘了。可现在我却怀孕了,所以,才想起八月十五那夜的事,才跟大王讲的啊!” 人皇高兴地站了起来,大叫道:“来人,速去把占卜师找来。” 侍者急急地跑了出去,一会儿,占卜师小跑着进来了。他进到人皇和王后前就跪了下去。 人皇着急地向前一步,说:“别跪了,赶紧看看王后,给王后体内的胎儿占卜一下。” 占卜师急忙站了起来,小心地说:“请王后站起来,让老臣看一看。” 王后慢慢从座位上站起,占卜师围着王后转了一圈,突然高呼道:“我王啊,我们的王后周身被一团祥瑞之气围绕着,那股祥瑞之气让老臣如沐春风,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激,只想高歌啊!” 人皇高兴地大笑起来,他重复着占卜师的话:“一团祥瑞之气,哈哈哈,一团祥瑞之气,本王喜欢!” 可占卜师又转了一圈后,微一皱眉,王后急切地问:“占卜师,有什么不妥吗?” 占卜师略微一停,说:“我王,王后,老臣看到了一团祥瑞之气围绕着王后,可在这祥瑞之气中似乎有还有一股怨恨之气。” 人皇和王后同时吃了一惊。 人皇着急地问:“那可怎么办?” 占卜师看了看天,笑着说:“王后请到太阳底下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1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