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素来对外说的都是下乡收的人,其实若是不荒不涝的,哪儿有那么多的人卖儿鬻女?他们个个都主动去拐过人,自然知道这是犯法的。 可张远却灵机一动,叫屈道:“大人,这案子可与我无关啊!王举人自己找到我说是要卖女儿换钱,又不是我主动拐她的!他当初收了我一两银子便将她女儿舍给我了的!” 王举人已经站不住脚了。 没让他料到的是谭氏“嚯”地一下站起身,反手就给了他一巴掌。 王举人脸上火辣辣地疼,昨儿个叫张远踹倒在地上摔裂了两颗牙,他没敢去医馆,囫囵睡了一夜,两颊早就肿得和馒头似的,这会儿又挨了谭氏一巴掌,那两颗崩裂了的、摇摇欲坠的牙直接掉下来,被一巴掌扇在了地上。 他不敢置信地看向谭氏。 这个女人…… 平日里在家的时候都是他当家,谭氏从不敢与他大声说话的! 谭氏迎着他的目光,本有些怯弱,然而一想到被他卖了的女儿,怒意又上心头,一巴掌又扇了过去。 【心上人:卧槽好爽!这种男人就该一巴掌呼死他!】 【无语:太恶心了,连自己亲生女儿都卖!】 【饼子:谭氏站起来了!这两巴掌真的看的我爽呆了!傻逼男人,赶紧跟他合离!】 【一言不合:笑死我了,你们看到那两边的衙役没有,其中一个都走到他们边上了,愣是没拦住谭氏,让她后面一巴掌打得结结实实的!】 【嘻嘻:衙役们估计也看不起这种男人吧,又不是特别缺钱还卖女儿,还要用孩子被拐了欺骗妻子,不让她报案。】 衙役确实看不起他。 林涣也看不起王举人。 他背《三字经》的时候曾经背到过,“首孝悌,次见闻”,书上要求人要懂得孝道,却没教会人怎么做父母。 王举人这样死磕在书上的迂腐呆子,心里估摸着以为百善孝为先,他做什么都是对的,哪怕他把女儿亲手卖给了人贩子,她女儿也得感激他? 谭氏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可怜人。 她在大堂之上跪下了,匍匐在地,脸上的泪水如雨帘般落下:“大人,大人既然查清楚了案子,想必也知道我的梦儿被卖到哪里去了,求求大人告诉我,我即便是倾尽所有,也想赎她回来!” 她说完就开始磕头,额头磕破了仍旧不停,鲜血糊了满脸,又被泪水冲刷干净。 所有人都撇开头不忍再看她。 林风起说:“你确定要赎回她?若是你赎回她来,你的丈夫还要卖了她怎么办?他能卖一次,就能卖第二次。” 谭氏一愣,半晌咬着牙:“那我就合离!” 不对。 她忽得站了起来:“不合离!我要休夫!”
第25章 林涣坐在屏风后面都惊了一下。 【心上人:啊, 这个时代好离婚吗?】 【古文学研究:别说休夫了,其实合离都很难,而且合离以后孩子大部分都是跟男方的, 也就是说,如果谭氏和王举人离了婚, 他们的儿子女儿跟王举人的可能性很大。】 【白菜豆腐脑:!!凭什么啊?都合离了还不能要孩子?那如果找到谭氏的女儿, 王举人肯定恨死这个女儿了吧?肯定还会被卖出去的。】 【无语: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古文学研究:只能看谭氏怎么样争取了,肯定要打官司的,而且也看林爹怎么判。】 林涣听到跟他爹有关系, 立马竖起了疑惑的小耳朵。 前面王举人和谭氏的争执已经到了火热化。 王举人听到谭氏要跟自己合离,不知怎么的,一股恐慌漫上心头。 他如今算得上是名声扫地, 从前又是只读书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抗, 往后肯定不好找活干, 生计很成问题,现在王家也多是靠着谭氏去林家当花农赚的钱生活, 要是他们两个人离异,往后他只怕就潦倒下去了。 他至今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梦儿不过是个丫头, 自己没钱去考科举,卖了又怎么了? 何至于谭氏就要跟自己离了? 可是谭氏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大人, 只求您帮民妇找一找我的孩子!” 林风起和师爷互看了一眼,点点头:“你放心,你女儿我们肯定会帮你找到,只是这找回来以后, 你们要义绝,孩子的想法和处境就很重要,希望你仔细想一想。“ 因着王举人卖女儿在律法之上没有相关条例,也就是说,这是律法默认的灰色地带,他们便没办法判刑,只能将他暂时放回去,秦牙人与这事儿也无关,只有张远被收押了,这案子就暂时押后再审了,只等着找到谭氏的女儿再继续他们两个人离异的案子。 # 林涣有点可惜,等林爹下了衙,他小跑着跟在边上问:“爹,那个姐姐找到了吗?” 林风起摸了摸林涣:“其实已经找到了。” 林涣跳起来:“诶?真的找到了?那你为什么和他们说没找到呀?” “他们夫妻要离异,谭氏的女儿找回来以后优先跟着王举人,你想让她跟着他吗?”林风起问。 林涣想了想直播间那群人说的,要是谭氏的女儿跟着王举人,说不定转手就又被卖了,实在太惨,于是摇了摇头。 他又想起那个小姐姐:“对了爹!那个姐姐呢?” “在你娘那儿呢,去看看吧。” 林涣兴冲冲地跑去秦婉那里,果然瞧见家里多了个陌生的女孩儿。 这女孩儿长相清秀腼腆,眼睛红红像个小兔子似的,和周围身上穿着绸缎的女孩儿不同,她身上穿着一件灰白色的道袍,一小坨发髻立在头上,用一根木簪子插着,手上还有一根拂尘。 林涣歪着头:“你好呀?” 小女孩捏了个道家印:“小居士你好。” 林涣懵逼:“居士是什么?你可以叫我欢宝,别人都叫我欢宝哒。” 小女孩点点头:“好吧欢宝,你可以叫我静和。” “不是叫梦儿吗,怎么又叫静和啦?”林涣呆住,扭头看向林风起:“爹,他不是谭姨姨的女儿啊?” 小女孩见他疑惑,摇头:“我是出家人,自然叫的出家人的名号。” 【心上人:哦豁,谭氏的女儿出家了?】 【一言不合:啊?道观也会买人去当小道士吗?】 静和见林涣还是不太懂就给他解释说:“我原先被拐子拐了以后就卖到了牙行,后来有个官宦人家买了我,说是家里的女孩儿让和尚道士批了命,若是一直呆在家里恐怕性命有虞,不如送她出家去吧。“ “只是家里的夫人老爷都不舍得送她出家,因此就叫人买了我们这样的小女孩代替她出家。” 【古文学研究:原来是替身啊,以前的朝代好像确实有这种,就说《红楼梦》里那个说出金玉良缘的张道士,其实就是贾代善的替身,贾珍都要叫他张爷爷的,那个人地位挺高的。】 意思是谭氏的女儿平时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林涣眨巴眨巴眼睛:“那姐姐你这些年过的怎么样?” 静和笑笑:“那家人还不错,对咱们这些替小姐出家的人都很宽待。“ 不过那家请了好些人,那家的小姐还总是生病,接连换了好几个替身,都放在那小道观里,人多了是非也多。她是后来被送进去当替身的,原先过的还行,人家也不要她干活,后来送来的人越来越多,那家见送替身没用,干脆也不再管她们这些人了。 道观里日渐支绌,加上那些个道长们吃惯了山珍海味,胃口被养得越来越大,逐渐贪墨了许多送来的金银,连带着看她们也不顺眼起来。 她们这些被送来的替身就过得惨了些,整日里要挑水烧水,还得去山里捡柴回来烧,稍有不顺便是非打即骂。 其实若只是做活也没什么,可她渐渐觉得不对劲起来。 道观里来的人越来越多,不只是替身,还有些穿金戴银的富家老爷,一个个膀大腰圆,常在道观来往,她们这些女孩儿路过的时候,那些老爷们就色眯眯地盯着她们看。 静和本来年纪小不太懂,直到后来那些道长送了好些衣服过来,都是透薄的轻纱,里头只囫囵一件遮住身子的半拉肚兜,然后不许她们再穿正经的道袍,只叫她们穿这些衣裳。 也不叫她们干活了,整日里将她们圈养在观里,外头还有男人把门,不许她们乱跑。 静和很害怕,她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又不想穿这样暴露的衣服,只是穿戴慢了些,当天晚上她就被剥光抽了一顿鞭子关在一个大笼子里,一连关了好些天,每天只许吃两个馒头。 等她被放出去的时候才发现同屋的一个道姑已经不见了,道长们说是她得了急病,怕过到她们身上所以挪出去了。 静和不信,可她也不敢说什么,一旦她不听话,等的就是一顿毒打。 道观里的女孩儿越来越少,都是莫名其妙消失的,静和越来越怕,也越来越不敢说话,每天提心吊胆地观察着周围。 两个月前一个晚上她睡不着,肚子里又饿得慌,便偷偷地趁着看管她们的人不注意溜去了厨房,回来的时候听见一个厢房里有动静,她便悄悄地去看,正瞧见那些常往来的富商老爷们将几个年纪不大的替身道姑摁在身下。 那场面实在混乱,她不敢再看,悄悄地摸回了自己的房间,一晚上都睁着眼流着泪睡不着。 她闭上眼睛就想起那些人脸上猥琐的笑,以及那些和她一样的替身痛苦扭曲的表情。 她们也只比自己大一二岁罢了! 后来她日渐沉默下来,整天提心吊胆睡不着,偶有一天还听见外头的人说等她年纪再大两个月就也能出台了。 而之前那些她看见的女孩儿都已经悄悄消失了。 林涣年纪太小,她不忍心与他说这些,说了他估计也听不懂,便只拣了些从前的日子与他说,半点不提自己在道观里的日子,只是说着说着红了眼。 林涣见她眼睛又红了赶忙说:“我不该问的,对不住。” 他懊恼地挠挠头,就算人家对她再好又怎么样?总归不是在家里,他何必问了伤人家的心呢? 只是他想到谭氏的眼泪,还是忍不住问:“那静和师父,你还记得你娘吗?” 静和点头:“记得的,小时候我娘去干活的时候经常背着我,拿从前的旧衣服撕下来的布条把我捆在背上。” 即使后来她们都穿上了不曾缝补的衣裳,静和仍旧记得那会儿趴在娘亲背上感受到的温厚,以及闻到的青草香。 那无数个难熬的夜里,她便是想着娘亲才能睡得着。 林涣就笑着说:“你娘也记得你!每天都在想你,如今可好了,你们又能相见了。” 他又想到谭氏和王举人的案子,叹了口气,要是谭氏能和女儿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多好啊。 秦婉见他一会儿笑一会儿叹气的,笑道:“怎么这臭小子现在总是一惊一乍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8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