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她就头疼。”黛玉将玥儿与世子之事跟尚阳说了,又说了玥儿逃跑之事,“这么多天过去了,也不知道她躲到哪里去了。” “世子的婚事可是皇兄赐婚的,谁敢破坏那就是死路一条。” “我自然明白,只希望她能安分些回老家去了。” 黛玉到家后,陆清舟正好在等她。 陆清舟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子瞻有信来了!” 黛玉开心地接过信:“可说了些什么?” “他们在黄州已经习惯了,民风民俗与东京大不相同。对了,他还自创了一种美食,叫东坡肉,还说等咱们去了一定要尝尝!” “能在困境中还如此悠然开朗,也只有他苏子瞻了。” “见过风浪,方能豁达。只是黄州气候潮湿,苏夫人患了风湿,身体不似在东京时康健。” 黛玉:“背井离乡,难免有些不适应,远儿可还好?” “在那边上了学堂,不像从前那般顽皮了。” “那就好,上学是正经事,他日若能回东京当个一官半职,也能把一家人都带回来。” 陆清舟笑道:“你总是看得长远,为别人倒做了许多打算,可为你自己打算打算了?” “我?”黛玉坦言,“自然是开我的店,当我的郡主咯!”不过她还是对陆清舟说了她的心事:“当年晏大人的事让我们不得已提前结束了外出的访历,我想着要是还有机会,要继续将这件事做下去,我那本菜谱还有一大半是空白……” 陆清舟其实知道黛玉一直没放下:“只要你想做的事,我都会陪你去完成。只是如今我有官职在身,要想长时间在外逗留,需向官家禀明,待官家同意了咱们再出发。” “在外并不太平,你还愿意随我一起吗?”黛玉问陆清舟。 “生死与共。” 简单的四个字却给了黛玉莫大的力量,她何曾被人坚定地选择过?前世的宝玉也从未对她有过这样的允诺,不过是被大家族架着走罢了。 陆清舟当然不知道这些过往,他认定了黛玉与她是不是郡主无关,与她有没有钱无关。 第二天早朝,官家接到边疆战报,车骑将军难敌大凉首将,不幸战败殉国,十万大军只剩两万! 满朝哗然,人心惶惶。 官家对着战报一筹莫展,难道我大宋真要亡了? 战报里还写到,敌军点名要嫡公主尚阳和亲,否则将长驱直入,挥师南下。 官家问大臣:“众卿可有良策?” 欧阳修:“陛下,我朝自□□起,从来没有令公主和亲的先例,和亲是大宋之耻,请陛下明鉴!” 陆清舟:“臣附议。大宋男儿无数,何须女子为国牺牲,臣愿请兵去边疆!” 平远将军虽一把年纪却也不输少年:“臣愿担任主帅,出征边疆,不破敌不还朝!” “好!好!朕还有你们这样的臣子,是大宋之福。” 随即,官家下圣旨,命平远将军为三军主帅,陆清舟为左先锋,率十万大军出征! 陆清舟下朝后直奔林家,他要告诉黛玉这个消息。 “什么?你要出征?”黛玉一脸震惊。 “我若不去,公主就要和亲,你忍心吗?” “不,我不忍心,可是我也舍不得你去打仗,万一有个好歹,我该怎么办?” 陆清舟安慰她:“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我的功夫你还不相信吗?再说主帅是平远将军,他可是常胜将军啊。” 黛玉一时难以接受,竟想着跟陆清舟一起去。 “你这不是胡闹吗?女子上战场,刀剑无眼,伤着了可怎么办?还有你爹娘怎么办?他们只有你一个女儿,怎么放心让你去?” 黛玉被说得哑口无言,陆清舟还在劝她:“你在家里好好等我,等我凯旋就陪你阅尽天下,网罗天下美食,好不好?” 黛玉伤心地点点头。她还能说什么?她不能阻止心爱的人去保家卫国,更不愿亲如妹妹的公主去和亲,她只有接受这一切。
第36章 尚阳突然出现在林家,黛玉吃惊地问她:“你偷偷跑出来的?” “不是,我求了皇兄放我出来的。我听说陆大人要出征,我……来拜谢他……” 尚阳对着陆清舟就要行礼,陆清舟和黛玉连忙拦住她:“公主,这使不得,公主是君我是臣,臣受不起!” “陆大人,我不仅为我自己,更为大宋子民,谢过您!”尚阳还是深深鞠了一躬。“望大人多保重自己,早日凯旋而归!” “臣定不负所托!” 尚阳又拉着黛玉的手:“姐姐……”声音竟有些哽咽。 黛玉知道她想说什么,只是安慰:“你不用担心我,他走了我肯定过得更好,还有你们在我身边。” 尚阳离开林家后,又去了平远将军府。 平远将军威震沙场,杀敌无数,府里的气氛显然没有林家那么低沉。老将军一见尚阳,连忙迎接:“不知公主驾到,有失远迎!” 尚阳:“将军不必多礼,尚阳还要多谢将军解大宋之危!” “这是臣子的本分,公主无需言谢!” 世子妃从那日离开静安王府后,就一直呆在娘家。尚阳此前也听黛玉说过这回事:“将军走后,世子妃要多多顾惜自己,莫让将军在外担心。” 世子妃恭敬道:“是,公主。父亲在外征战,我这个做女儿的却一点不让他省心,实在有愧!” 尚阳:“世子妃做得很好了,以后若在府里闷了,只管去宫里找我玩。我不能经常出来,否则皇兄要罚我。” “是,多谢公主美意!”世子妃心里有苦,却不能对旁人言说。她无兄弟姐妹,父亲是个粗人,母亲也因为她的事愁得难以入眠。只因人丁单薄,子嗣不旺,平远将军府与王府的联姻,本是为了巩固将军府的根基,如今却闹成这样,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其实世子妃心里也没有底。父亲领命出征,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在这东京城里连个给她撑腰的人都没有。 尚阳不能在宫外逗留太久,过了一会就回宫去了。 一到宫里,宫女就告诉尚阳皇子不舒服,呕吐不止,尚阳转身去了楷儿寝宫。 官家忙着出兵之事,无力看顾孩子,尚阳便留在这里,向宫人询问:“太医怎么说?” 内官:“太医说是吃了寒凉之物引发的呕吐腹泻。” “你们给皇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 “不敢不敢,只是皇子今日贪凉,多吃了两口冰镇莲子羹,不想就上吐下泻。” 尚阳安抚着楷儿,又用热水给他漱口,孩子折腾的动静才小了些。 尚阳又命人召来太医问话:“皇子真是因为吃了冰镇莲子羹着凉才生病的?” “臣不敢撒谎,却是如此。” “那为何吃了药还不见好?” “皇子年幼,体质弱些,药效发挥慢,大概需要两日。” 尚阳还是不放心:“你就留在太医院待命吧,若有什么事,我好及时传唤你。” “臣遵命。” 太医走后,尚阳又命人烧了热水来,亲自拧了热毛巾,给楷儿敷背。她尚未出嫁,这些照顾人的法子都是母后小时候对她用过的。从前贤妃在时,这孩子有娘疼,尚阳便很少插手。现在他们在这宫里相依为命,只祈祷彼此平平安安就够了。 楷儿很乖,虽然难受,但也只是哼唧几声,没有开口大哭过。他一晚上都不放开尚阳的手,生怕姑姑走了身边没有亲人。尚阳衣不解带,陪在床边熬了一宿。 好不容易天亮了,尚阳吩咐御厨房做些清粥和小菜来,楷儿还没什么胃口,不适合用油腻的饭菜。 姑侄二人用餐时,官家下朝过来了。 楷儿小声地喊了句:“父皇……” 官家看着孩子憔悴的脸,万分怜惜:“好孩子,今日可好些了?父皇前朝事多,没来得及顾你。” “父皇不必挂念,儿臣好多了。” 官家听着楷儿气息不足,知道孩子是不想他担心,又看着尚阳精神不振的样子,说道:“你照顾孩子受累了,今日回宫歇息去吧。” 尚阳拒绝了官家的好意:“我这几日都陪着孩子,换做旁人我不放心。” 官家:“朕的小公主长大了,也知道照顾别人。孩子交给你,朕放心。” 尚阳:“大军什么时候出征?” “明日。” “皇兄,若再次战败怎么办?” “不会的,有平远将军和陆清舟在,大宋不会败。” “可是……” “没有可是!就算只剩下一兵一卒,朕也不会牺牲你。” “尚阳相信皇兄,相信大宋。” 楷儿虽在病中,却也明白父皇和姑姑谈论的是国家大事,他挺起小小的胸脯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将士们一样保家卫国!” 官家和尚阳都欣慰地笑了。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军出征,浩浩荡荡。 陆清舟一身铠甲,高坐战马之上,英姿勃发,如烈日一般耀眼。 黛玉在人群中静静地站着,他看见了她,眼神如火,她的双眸躲闪不及,四目相对,一瞬间仿佛天地万物都不复存在。 陆清舟的眼里是坚毅,是承诺,是许君归期。 时辰已到,军队出发,尘土飞扬,模糊了视线。 黛玉还愣在原地,耳边回响起他曾说过的话,愿君无恙。 全城百姓几乎都出来送行,这一仗关系家国命运,人人都悬着一颗心。 送走陆清舟后,黛玉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东妞看出了她的落寞,支使予儿去逗黛玉玩。 予儿手中拿着糕点,硬往黛玉嘴里塞:“姑姑吃这个,可好吃了!” 黛玉撇过头:“予儿乖,留着自己吃,我吃不下。”她现在确实食而无味,担心陆清舟的生命安危。 东妞抱过孩子,跟黛玉谈心:“清舟武艺高强,一定不会有事的。你如此神思恍惚,可一点不像从前的你啊。要是清舟见了你这个样子,怕是会担心。” “嫂子,他为我做了许多,我却不曾为他做过什么……” “傻丫头,你好好的,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知道吗?” 黛玉依偎着嫂子,轻轻点着头。 林家的生活一如往常,黛玉也重新振作起来。她和秋儿爹一起带人去乡下收老村长种的蔬果,顺便散散心。 老村长见到黛玉激动坏了:“郡主怎么亲自来了,我们送过去就行啊!” 黛玉:“我也来看看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可不能叫你们亏着。” 村长眯眼笑着:“郡主叫我们种的东西长得都不错,您看这一片都是。”村长指着眼前的一块地向黛玉介绍,绿油油的豆角、黄瓜结满了架子,还有茄子也长得很大个,连辣椒和番茄都种出来了,这两样可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的。 黛玉将种出来的东西都收购了,付了高出市场价一成的银钱,村长和村民们都尝到了甜头,很乐意再接着种下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0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