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多谢大夫费心。”随后叫人照着方子去抓药。 清照正好取了银两回来,黛玉便让清照留在这里照顾晏夫人,自己拿着钱,带着刚刚给晏夫人看病的大夫,去了郑员外家。 大夫看了郑员外女儿的伤说:“我只能尽力,不敢保证一定不留疤。” 郑员外不依,对黛玉吼起来:“我要我女儿脸上不能留疤,你怎么答应我的?” 黛玉:“先让大夫诊治,我一定不会让她有疤的。”
第38章 大夫给郑员外女儿包扎好后,黛玉将五百两银子一分不少得交给郑员外:“我答应你的都会办到,你不许再去晏府生事,否则我不会罢休。” 郑员外是个贪财之人,看着天上掉的五百两,喜得合不拢嘴,一个劲答应“一定,一定!” 黛玉没有让大夫自行回家,而是带着他去了清遥武馆,武馆里有之前周先生留给清舟治脸的药。此药难得,世间只有周先生知道秘方,对祛疤痕有奇效,清舟的脸就是靠这个药好起来的。 黛玉将药交给大夫:“明日开始给那孩子用这个药,不出五日就该痊愈了。只是别说药是我给你的,怕郑员外不相信我,就说是你自己研制的秘药。” 大夫也是为了救人,便同意黛玉的建议,将药收进了药箱。 黛玉又给大夫付了诊金:“我今日事多,还要赶着去晏府,就不送先生了,多谢先生今日奔忙!” “郡主客气了,只管忙去吧,老夫告辞!” 黛玉又去了晏府,晏夫人还未醒,清照将小晏绪哄睡了。 黛玉问:“可用过午饭?” 清照:“吃过了,厨房还给你留了些,快去吃吧,可别饿坏了。” 黛玉进了晏家厨房,只有一个厨娘在忙活:“厨房只有你一人吗?” 厨娘:“是的,夫人将其他人都打发回家了。” 黛玉也发现府里的下人越来越少了,现在只剩一个丫鬟和一个家丁。她又翻了翻厨房的菜蔬,都是些素净的青菜:“怎么夫人不吃荤腥?” “哪里是不吃荤腥,只是日子拮据,夫人舍不得罢了。”厨娘说完还叹了口气,“比不上大人在的时候啦……” 黛玉心中纳闷,晏府不该如此,官家每月发的银钱和孩子上学的补贴都只多不少,再加上自己也时常接济,送了银两和衣服,怎么晏夫人却过得越来越差? 黛玉一边吃饭一边向厨娘讲了自己的疑惑,厨娘这才告诉她:“夫人的娘家是个无底洞,隔三差五向她搜刮银两,她弟弟是个不成器的,好吃懒做,弟媳也爱慕虚荣,挥霍无度……从前大人在时,他们还有所忌惮不敢伸手要,如今大人不在了,总逼着夫人要银子……” 黛玉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夫诊断时会说晏夫人有些营养不良,她哪里还有多余的银钱去买些好吃的呢? 除去给郑员外的五百两和给大夫的诊金,黛玉身上还有些钱,她将钱都交给厨娘,请她去买些补品回来。厨娘连说黛玉是好人,比晏夫人的亲人强了几万倍。 黛玉心里只有苦笑,兄弟姐妹之间要都有良心才能好,但凡有一个拖后腿的,其他人的日子也就难过了。 这两日,黛玉和清照轮流照顾晏夫人,晏夫人的气色好了许多。她也不再责怪晏绪了,眼里满是心疼。 “辛苦郡主和李先生,为我们家的事来回奔波,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待我好起来,一定登门拜谢……” 黛玉:“夫人不用同我们客气,大家都是朋友,本就该互相搀扶。”黛玉从袖口掏出当日周先生留给晏夫人的银票,她平时只是几十两、几十两地接济,却从没想到夫人过得如此艰难。 黛玉将银票塞进晏夫人手里:“这是周先生令我交给你的,你不可再推辞,辜负了他与晏大人的知己之情。” 奈何晏夫人还是不肯收:“无功不受禄,我已接受你许多馈赠,哪里还好意思去收旁人的……” 黛玉好言相劝:“周先生方外人士,银钱对他来讲本来就是身外之物,他当日也跟我说了,他行踪不定,与我们可能都没有再相见之日,夫人就收了吧。” 晏夫人见推脱不过,只好收下。黛玉又告诉她:“孩子们都在长身体,吃的东西不能太差,夫人不可太俭省,你自己身体也不好,哪能只顾旁人倒委屈了自己。” 晏夫人听黛玉的语气就知道她的意思:“他们的日子也难捱……” “有手有脚的人总不至于饿死,你这样为着他们却是苦了自己和孩子。” “我弟弟时常上门来,总不能将他撵出去。” “怎么不能?你这个当姐姐的就算动手打他也不为过。真的,听我一句劝,以后不要再补贴他们,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把孩子们养大也是你的功劳。” 晏夫人娘家就这一个胞弟,她哪里狠得了心抛下骨肉血亲不管,只是血亲却像吸血虫一样附在她身上,吸她的血。 黛玉见她还在犹豫,故意把话往重了说:“你若再这样下去,公子和晏绪的前程可就耽误了!” 父母爱子是天性,晏夫人这才如梦中惊醒:“晏家的风骨不可毁,我拼死也要为两个孩子铺路。” “这才是当家主母要做的。周先生给你这些钱,他日都要用在两个孩子身上,切不可再被搜刮走了。”
“可是如果他们再上门来怎么办?” 黛玉:“我有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狠下心来。” “请说。” “将这老宅卖了,另寻一处新宅子,叫他们找不到你,你也不用再与他们来往了。现今府里只有你们娘仨加上三个下人,完全不用住这么大的宅院,倒显得空空落落。” 这府里一草一木都有晏大人的身影,晏夫人确实难以舍弃。 黛玉也看出来了:“院里的花草树木,还有老物件,只要你想带走的,我都想办法给你挪走。” 晏夫人知道黛玉是真心为她好,她也有些动摇了,便说:“等两个孩子都回来了,我与他们商量后再做决断可好?” “当然可以,搬不搬还是由你们自己做主,我只是提个建议罢了。” 当晚,晏夫人将黛玉的提议跟孩子们商量,晏绪年纪小,喜欢新的事物,一听可以搬新家就兴奋起来。晏家公子晏几道年方十二,对家事已有所了解,只是他这几年一直在嵩阳书院求学,因此在家里的日子少。他也赞成搬家:“娘,我们现在的大宅子就住这几个人确实有些浪费,再说舅舅他们总是来要钱,讨嫌的很。” “既如此,我就去跟黛玉姑姑说下,请她帮我们一起找宅子。” 就这样,晏家准备搬家,黛玉和朋友们帮着物色了一座不错的宅子,跟秋儿家隔着一条街,地处僻静,小巧玲珑,很适合人口简单的晏家。 晏夫人也看中了这处屋子,以后晏绪上学有秋儿作伴,她也放心些。很快,新家就安置好了,老宅子由黛玉出面卖给了一位刚来东京的商人,价格适宜,全款交付。 卖老宅的钱黛玉原封不动交给晏夫人,晏夫人还想给黛玉一些辛苦费,黛玉笑她:“我不要什么辛苦费,不如你做些好酒菜招待招待我……” 晏夫人来了新房子,精神和身体状态都好了很多,赶忙进了厨房和厨娘一起忙活,她不止要请黛玉,还有黛玉家人和李先生,他们都在晏家困难的时候伸手帮助,晏夫人心怀感激。 大家都对晏家的新宅很满意,一家人住着舒心是最重要的。吃饭时,晏夫人叫两个孩子以茶代酒敬大家,以表谢意。晏绪天真可爱,喝茶喝得肚子都鼓了,她很高兴,因为她许久没见到娘笑得像今天这么开心。小孩子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大人的情绪,母亲笑了,她笑得更开怀。 郑员外女儿的脸完全好了,不过他也不让孩子继续读书了,只在家里学学针线什么的。这对晏绪来说是个好消息,她可不喜欢骂她的人。 晏家的事告一段落,除了几个亲近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们搬去了哪里。 黛玉终于有空给陆清舟回信,她将晏绪闯祸,晏夫人搬家的事写进去了,还写了收菜卖菜一分没赚的事。最重要的是叮嘱他注意安全,不可意气用事。 晚上睡了一觉,早上起来,黛玉准备从烧烤系统里拿些调料出来,却怎么都进不去,这玩意又坏了。黛玉很无奈,又不能跟别人说,只有自己闷闷不乐。 她渴望又在梦里见到警幻仙姑,仙姑肯定有法子修好她的系统。但是夜里沉睡时,警幻仙姑并没有来她的梦里,而且她已经很久没见过警幻仙姑了。 如此一想,黛玉竟有些不知所措,会不会出了什么事?但是她现在是个凡人,没有任何仙力,无法探听天界的事,只能被动地等待。 没有烧烤系统的加持,黛玉许多食材无法获得,比如牛肉,在这个时代只有贵族才能常常吃牛肉,平民宰牛要在官府备案。因此,黛玉需要撤掉一批菜单,而以一些新菜代替。 好在村长种出了辣椒,这是一味最重要的调料,没了它,很多菜都会失去灵魂。 林家人开始备一些新菜,比如凉拌黄瓜,韭菜炒辣椒,萝卜老鸭汤……又吸引了许多客人。食客们都谈论:“他们家的菜大部分是东京城没有的,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口味也比别家好!” 黛玉心里有本账,现在林家养着那么多伙计,必须要保证持续的盈利,才能不动用家里其它的钱,毕竟她在京郊的百亩良田也给家里带来一笔丰厚的钱财。 好在生意怎么做,出些什么菜,菜单怎么定价,去哪里进货等这些问题林家人都不干涉,全由黛玉做主,所以她做起事来才更好统筹全局。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王安忆兴冲冲来向黛玉报喜:“我哥终于要娶亲了!” 黛玉:“恭喜恭喜,不知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分?” “是吴芮大人家的千金,名唤吴琼。聪颖机智,才貌双全。改日介绍给你认识,你肯定也会喜欢她的。” “吴小姐的雅名我听过,是个难得的好姑娘,可终于叫你如意了。” 王安忆又向黛玉说了吴琼的许多好处,仿佛要娶亲的是她一样,不过最后她倒没忘正事:“我哥的婚宴就交给你负责了啊,就按王府当初的规格来,多少钱不是问题。” 黛玉笑她:“你是有多少银子,敢夸这样的海口?莫非你家能比得上王府的富贵?” 王安忆这才自知失言:“好郡主,你懂我的,我不敢比王府了,只希望我唯一的哥哥婚宴能隆重些。” “我能不知道你的心思?我可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哟。”黛玉又道,“你放心,我必定亲力亲为,断不会有什么差错。” 王安忆:“那我就放心了。” 林家有了专业的宴席团队,黛玉也只负责安排菜单和采购食材,到时候王家的婚宴还是由林瑾和东妞领队。一家人各司其职,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切进展顺利。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0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