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褆差点刀都给吓掉了:“中蛊了吧这是——大师你还说你们道门不玩蛊!” 胤褆语气里透着一股悲愤,反手将敌人吐出来的舌头斩断,那里头还扒着状似蜘蛛的蛊虫:“哕!” 太子这时候还想着趁机加固小团体:“怎么说话呢,这种邪门歪道算道门中人吗?叛徒而已,正经道士都不玩蛊的——啊!” 太子猛然想起一件事:“道长!你说道士不玩蛊,你还能制住这邪道吗?” “开玩笑吗?”青阳扔开手中邪道用以移花接木逃脱的包袱,摘下腰间三清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铃铃铃——” 说话间,三清铃清凌凌一振,铃舌晃动。 分明只半指长的铃身,发出的铃响却极为清晰地传入在场所有人耳中。 青阳:“持道在手,何物不克?” 振动法铃,神鬼咸钦。五位阴将化作阴风卷入阵中,胤褆等还未看清发生了什么,就见原本死而复生的蛊人纷纷倒下。这次是死彻底了,蛊虫都被阴气侵蚀成了浑水。 本来差点被吓破了胆气的士兵们又有了底气,怒吼着向仍在负隅顽抗的贼子们发起进攻。 五位灵公更是高高飞起,赵公明地位凛然超群,面色威严,背后生光,五位瘟神齐齐伸手,向那还想抛出更多蛊虫,借此趁乱逃命的邪道一压。 青阳:“——咦,为什么要抢我人头。” 五灵公:“??????” 就这么一打岔的功夫,五灵公的动作迟了片刻,三清铃的威力先展示出来。 只见原本还疯狂逃窜的邪道,原地一个踉跄,面朝下扑倒在地。 过了好半晌,那邪道才缓缓坐起来,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他两眼空空,泪流满面,仿佛丢了魂一样,逃跑的求生欲都没了,失去指挥的蛊虫撒了一地,被青阳上去啪啪一脚一个踩死。 不光是他,那些原本还在负隅顽抗的土匪们,也各个跌坐在地。都是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的汉子,却哭得好生脆弱,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要再刺激我了,我已经承受不了更多”: “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没用,诸位也不会跟我受苦,我等本都是朱三太子的旧部,如今却落得上山落草为寇的下场。” “呜呜,是我啊!我无能。要是我能守住大门,也不至于让大家遭此灾劫……我还想要造反,我这么没用,怎么可能成功呢?” “我活着就是个拖累……我是这个人世的蛀虫!不如死了算了……” 胤褆:“???” 胤褆:“大师!你还说你不玩蛊!!” 这种自曝身份的事都做出来了,如果还不是被下蛊! “胡说!”青阳比胤褆更加激动地反驳,“这是龙……三清铃的力量,和蛊有什么关系!” 青阳也不好意思当着人家儿子的面说,他偷去紫禁城蹭龙气去了,万一被这俩联想到养心殿的意外怎么办。 “……”五灵公很尴尬地从空中飘下来。赵公明大感懊悔,早知道刚刚就不该嫌弃那些虾兵蟹将不配他出手,结果这会儿让五阴将抢到人头了,他们却慢了一步。 赵公明恨恨地落在邪道面前,伸手虚罩对方顶上三花:“不尊道德,助纣为虐。今日本神便毁去你一身道行,往后三世,蛊、鬼、神皆不应!” 五灵公身为五方瘟神,其实也兼具一些司掌蛊虫的能力。比如说疳蛊,就需要在五方瘟神前供奉多时,才能成为毒蛊。 其他四位灵公手都伸到一半了,却被赵公明抢先一步,不禁向同事露出异样的眼神:“……贪污赈银,祸及百姓,多行不义必自毙。往后三世,汝当偏财不发!” ——嗯?赵公明赶紧补充:“往后三世,正财不发!” 青阳:“……”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你们在这里下什么狠劲,回头人死了下地府,地府自有公道判决…… 五灵公产生小小内斗的功夫,满地抽噎的贼人们又有了新的动态: “寨中脏银每次从我手里过,我都偷偷贪下一些,全藏在后山腰……拿去吧,拿去吧……对我来说也没有用了……” “我在老家,还用银钱买了些亩地,养了不少鸡鸭……地契在我屋里,还有寨里以大皇子名义,勾结官员的信件……” “呜呜!我有一本笔记,上面记录着我学会的全部法术,还有蛊术,放在XXX……还有这些年我赚来的银子啊,都存放在XXX……” 胤褆、胤礽这边,赶紧叫来人手做记录、搜赃物,五灵公那边却: “老赵,你这有点不厚道啊?我们兄弟五人一体,你可不能干独活!” “对对对……” “哎,曹十你们这几个还站这儿干嘛?事儿都办完了,该回哪儿去会哪儿去啊!等着谁恭送?” 五阴将唯唯诺诺地溜了,连作为报酬的香火都没敢再开口向青阳要。 胤礽拿着近卫搜来的罪证,极为满意地看着满地非常具有供认主动性的贼人们:“大师!这回真的要喊你大师了。” 胤礽心中喜悦不已,一方面是因为大有所获,回去定能受到嘉奖,另一方面,则是自得幸好自己早早下手,将这样厉害的大师拉拢成自己的同伴:“朱三太子一直是个阴魂不散的隐患。这些前朝余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屡屡寻机生事。大师这次,可是帮了我们好大的一个忙。”
“……”胤褆站在一旁,这会儿也没有刚刚战斗时热血上头质问的劲儿了,期期艾艾地看着青阳。 胤礽自然地和青阳聊天:“此事已了,大师可要和我们一块儿庆祝?” 青阳摇摇头,先将几位灵公送走了,才忧愁地说:“我要赶紧回观了。” 胤礽调侃道:“没想到,大师是恋家之人。” 青阳幽幽地看了胤礽一眼:“还不是从安全方面考虑……” 出门在外,如今小泥像和五牌位可就隔着不到几尺的距离,同一个车队里的两辆马车,翻车风险大大增加。 胤礽:“……呃。” 也是。差点都忘了,他们确实是查案来的,道长却还要担负起一个随时可能崩溃的家…… 胤褆在一旁听着,表情中暗带焦灼,显然是没听懂,但又没脸上来问。他是个要脸的人,当着太子的面,甚至连向神明告罪都没好意思开口。 青阳道:“今天的事,二位也不必提及我的存在。方外之人,但行正义,涉足过深,却是要毁道行了。” ——其实不是!青阳只是觉得,管自己的家已经很累了,不想再帮别人做家庭调解…… 太子和大皇子都是一愣,非但没觉得不开心,反倒面带喜色。 儿子大了嘛,总想要比老子厉害些。青阳不想在康熙那儿露脸,等同于他们手上比皇阿玛多了一张底牌。 两人自然是答应了,表示绝对会做好封口工作。胤礽又刻意当着胤褆的面,拉起青阳的手,走到一边去,头碰头地小声道:“还有一事,算是我自作主张。你在府衙、道门留下的一应文书、记录,我都找人偷偷替你改了。日后哪怕有人来查,张明德已死,活着的只有青阳。”胤礽看青阳面露惊讶,又趁热打铁道,“一会儿五位灵公的牌位,我也会遣人送回宅子安置。” 青阳可以说是挺惊喜的,这算是替他解了不少忧了:“多谢太子!” 胤礽大概是看出了青阳内心的高兴,睨了焦躁不安的胤褆一眼,故意把脑袋凑得离青阳更近了,恨不能脸贴脸:“大师何必客气,咱们二人的关系,多近呐……” 青阳:“…………” ……那倒也没有这么近。 胤礽说是要庆祝,其实送走青阳之后,他就冷静下来了。一冷静下来,胜利的喜悦退去,一件非常要命的事重新浮上心头—— 他紫禁城呢?他东宫呢?都还在不在啦! 于是,原本的庆祝改成了连夜回京。胤褆虽然一开始没开阴眼,不知道赵公明诅咒了他什么,但想要尽快洗清自己名誉的心也是蛮急的,太子说要连夜回京,他难得没说什么。二位皇子轻骑减从,披星戴月,数日奔波之后,总算回到京都。 ——万幸,万幸紫禁城还在。 胤礽从没发现紫禁城这么可爱过,站在大门口,忍不住端详了好久。胤褆却在一旁催促:“还不快进去,到这儿了还想出什么幺蛾子?” 胤礽淡淡看了胤褆一眼,带着怜悯。 紫禁城没塌,塌的就是直郡王府了。 胤褆被胤礽看得浑身不自在,厉声道:“你休想搞什么花样!” 几位大臣从胤褆身边路过,不约而同低下头,挤在一块一阵快走。也有胆子大、骨头硬的,投向胤褆的目光,让胤褆莫名如芒在背…… 这是怎么了?胤褆满腹疑窦,跟着胤礽一块进宫,向康熙详细汇报了朱三太子旧部余孽的情况。 太子也没有抢功的意思,虽说本身青阳是他找的,但既然受青阳所托,将他的名字抹去了,胤礽干脆将功劳平分到二人身上。 康熙坐在龙椅上,沉寂半晌,才从高台上走下来:“干得好!” 朱三太子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幸好这次起事被直接压下去了,河堤之事也来得及补救,不然水患如果真的发生了,百姓得受多少苦! 胤礽完美复刻青阳在三清面前的乖巧样,看得康熙越发欢喜又心疼,柔声道:“保成啊,此事甚重,朕要赏你。好好赏你!” 胤礽心中大喜,刚激动地想,会有什么好处,就听康熙道:“朕最近意识到,之前种种,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今日起,你每日五更,来我养心殿,学经典策论,治理之道。如此,可好?” 胤礽:“——?????” ——好个屁嘞!! 大清的阿哥学习最苦了,六岁起就要开始入上书房,每天五更,天还没亮就得起,一年到头,只有大年初一,端午中秋,或是皇帝、自己的生辰,才能放假。他熬到十六岁,好不容易出师了,怎么又来??? 康熙感慨:“父子相处,倒也不必说什么年假了。大年初一,端午中秋,你我生诞时,你就再来早些,我们多读几本策论,算是庆祝。” 胤礽:“?????????” 人言否??? “……”胤褆差点幸灾乐祸地笑出声。虽说他极为嫉妒太子的特殊待遇,但想想太子的情况吧:都二十八岁快奔三的大男人了,被提回去重新读书,多丢人啊!太丢人了!而且年假都没有,不仅没有,还要早起,不仅早起,还要多读几本书。 胤褆平生好武,不喜读书,但凡想一想太子将要面临的痛苦处境,就忍不住心情舒畅。 正暗暗用嘲笑的眼神瞄着太子呢,胤褆就听康熙道:“还有胤褆。” 胤褆一个激灵,赶紧站好。 康熙眼神复杂,瞅了大儿子半晌,忍不住长长一叹:“你……也受委屈了。朕……赏你一座新王府吧。”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2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