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飞快把情况说了一遍,青阳顿时面色一肃:“糟了,你这一来回,也花费不少时间,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赶上。魔祖,能不能麻烦您送我一——” 罗睺已经坐在红莲上,漫不经心地挑眉看他了,不知道为啥,青阳总觉得这动作看似镇定,其实有点点微妙的刻意…… 青阳也没多想,赶紧爬上红莲,什么针具、药材也不带了,他能想到最基本的一些,太医那儿肯定有,唯一带的,是才切开的一小半西瓜。 红莲化作一道妖冶的光,锋刃般划了出去,这一次比任何一次都要快速,青阳甚至产生了点晕车的感觉,但眩晕还未完全泛出来,两人竟已经脚踏实地,站在支满帐篷的小树林里了。 借着帐篷的掩护,青阳的突然出现并没有引起恐慌,倒是一直在皇太后帐篷口焦急踱步的胤禟,头一个发现从帐篷后冒出的青阳的脑袋:“大师!大师快来!” 康熙、胤褆等也倏然起身。这么长时间过去,太医只知道谢罪,他们眼睁睁看着温宪情况越来越差,此时什么话都可以容后再说,先拥簇大师进去。 青阳也没有耽搁,跟在胤褆身后掀帘而入,皇太后被康熙知会过,看向青阳,虽然不信,但仍是投来看最后一线希望的目光。 青阳坐下搭脉:“……是中暑吧?是不是吃过药以后,及至傍晚,突然头晕呕吐,觉得气血上涌,十分难受?” “对,对。”皇太后点头,恰好看见德妃拿着药碗进来,“快,快来看看,圣上请了大师来给温宪看诊。” “……”德妃的嘴唇抖了抖,苦涩的滋味在心头蔓延开。 ……已经是药石无医了吗?唯有叩拜神明,是唯一的希望? 德妃强忍着悲痛坐下来:“容我将药喂了,再给温宪公主念佛祈福。” 正向康熙要纸开药方的青阳:“?????念什么???” 要不要这样,正救人呢,当面说念佛。 太子极为敏捷且霸道地把前面的人挤开,头一个把纸笔送到青阳手上:“开药方,没人念佛。” “倒也不是不可以,我也不是那种强迫别人的人。”青阳接过笔,刷刷将药方写下,“有没有石膏粉?药熬好后,将石膏粉和药一起拿来——每个人都有信仰,或者不信仰的自由嘛!信哪个教,这也是自由的,邪教另谈。” 太医们这会儿只怕温宪公主有个好歹,圣上把火撒他们身上,现在突然有个道士冒出来,扛走了责任,他们巴不得,争先恐后去煎药。 等到药熬好,青阳在其中加了适量的石膏粉搅拌均匀,让人把温宪公主扶起,半碗下肚,温宪公主痛苦皱起的眉宇便舒展开来,一碗下去,温宪公主的神色彻底变得轻松起来,这时候闭眼,就不是昏厥,而是疲惫之后香甜的沉睡。 皇太后看青阳往药里搅那香灰一样的玩意儿,差点就想跟德妃一块念佛了,哪知道这一碗下去,效果居然这样立竿见影? 德妃也是看得大脑一片空白,大悲之后大喜,她一向性格淡泊,一时竟有些反应不过来,过了好半晌,除了“太好了”以外,唯一能想到的竟是:幸好没念佛…… 过了片刻,温宪公主在梦中出了一头的汗,被皇太后赶紧擦去,又过了少顷,公主嘤咛一声,眼皮缓缓睁开。 青阳诊完脉其实心里就定了,这时候笑嘻嘻地将尚还冰爽的西瓜从旁边的罗睺袖中掏出来:“——不好意思,掏错了。”青阳黑线地把灭世黑莲塞回去,这次总算掏对,“幸好我机智,来前多带了块瓜。想吃吗?冰的,开封的西瓜,甜得很。” 别说温宪公主,在座的谁不是热得发躁,看到那还缀着冰霜的西瓜,那口水都快下来了。可谁又好意思和病人争呢?只能眼睁睁看着温宪公主颤颤巍巍地撑着病人之躯,那樱桃小口,一点一点地,将所有的瓜蚕食殆尽…… 胤褆忍不住舔舔好干的嘴:“还有吗?” 胤禟也不太快活地说:“瓜是有,但不是开封的,开封的瓜送来早不新鲜了。” 胤礽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更加坚定了成为道观继承人的决心……
第48章 康熙哪知道, 就是一块冰西瓜的事儿,养大的保成就坚定信念要单飞了。他还用着正常的思维,怒斥完全没派上用场的太医:“朕养你们有何用!这么一大群人, 还抵不上大师一剂药管用!” 康熙确实挺生气的, 一来, 是太医无能,二来,是害他花了那么多银子。 青阳本想着这会儿开口, 是不是太不顾及皇帝的脸面, 就听旁边有个太医脖子上挂着的年轻鬼轻蔑地说:“养你娘呢,死皇帝,臭不要脸……” 大约是受康熙的龙气震慑,附近林子里都少有阴鬼徘徊,这个年轻鬼估计是跟太医有点血缘关系,才硬跟了进来。 仗着康熙听不见, 年轻鬼大肆地骂了一通,而后愤愤道:“又不是说大夫什么病都精通的, 而且你那叫养吗?当年老子做御药房特简供奉, 连个俸禄都没有!光每天管吃, 每月给点蜡烛,冬天给点木炭。呸,还要被内务府的人欺负,早知如此,我当个乡野医生不快活?”
青阳都惊了, 当太医的待遇这么差呢?再看地上跪着的老太医们, 青阳只觉仿佛看到了一地的杨白劳, 忍不住挺身而出道:“……也不能这么说的!这就跟做学问一样,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世上哪有全能的人?我这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后人的肩膀。 温宪公主这种病例,青阳不仅在现代时见过,还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读过。 当时,袁枚和温宪公主一样中暑,也是被大夫误诊,当做太阳经疾症,用了升麻、羌活两味药,使得病情不减轻反严重。后来还是袁枚的好基友,擅长治疗暑证的赵藜村医生路过,才用的这白虎汤救回一命。 青阳也不敢自比赵藜村医生,人家可是上过《中医人物词典》的名医,据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吃赵藜村的药,只一口便觉得气血不再上涌,半碗便陷入沉睡,青阳自觉达不到赵藜村医生的水准。 然而此时,袁枚尚且还没出生呢!赵藜村就更不知道在哪了…… 康熙居然从善若流地顺着一拐:“大师不愿做国师,那挂个太医的闲职,救死扶伤,不知道有没有想法?” 青阳:??? 之前生气不会是装的吧!不愧是皇帝啊,心脏就算了,脸也很大,之前国师还说月俸百两呢,现在想用一点点蜡烛、炭火就把他包了? 青阳一个猛转:“走了走了……” 皇子们赶紧拦的拦,挡的挡: “别啊,那开封西瓜还有没有了,能不能订点……” “是啊,难得来一趟,温宪又才好些,万一路上再有个什么闪失,医者父母心,是不是得多观察几天啊!” “那么多银子,来一趟就走?太不够意思了吧……” 青阳:“???” 咋的,我还要原地给你们表演个Breaking或者诗朗诵?我是来治病的好吧!倒是西瓜……青阳对胤禟说:“你出多少钱鸭!” 正在思忖是不是以后改信道门的德妃:“……” 这大师也太真实了!和和尚一点都不一样。 ………… 温宪公主的情况,都不用再等一天,太医们来诊脉,都心服口服地表示已经大好了,剩下的就是好好调养身子,有条件最好别再受热。 康熙将胤禟拎出去审问什么时候搭上的大师,其余几个兄弟也都虎视眈眈地围观,青阳则留在帐篷里,手里拿着背着师兄们偷偷召请五阴将搬运来的棕叶:“走之前给公主编个棕扇吧,没什么别的用处,驱蚊纳凉。” 温宪平安无事,这会儿皇太后和德妃心情大好,尤其是青阳长得就是一张特讨长辈喜欢的乖乖脸,皇太后见之生喜,愣是硬夸:“大师真幽默。” 德妃:“……嗯。” “?”青阳疑惑,手上动作也不耽搁,“没开玩笑啊,真的。” 纳凉驱蚊用的棕扇,青阳就不需要祷念那么多经文加持了,编的也比较大,主要是怕贵人们东西多,小棕扇掉哪儿就找不见了。他手熟,没过多久就编出一把一个巴掌大的棕扇,交给温宪:“这个保存好,能用好几年呢!” “……”温宪低头看着手中朴素的棕扇,不知道该说啥。讲真的,要不是青阳是她救命恩人,长得还挺俊,她都想吐槽了,她堂堂一公主,需要省到用一把棕扇好几年吗? 正勉强笑着,就听大师喃喃自语:“唉,感觉有点亏,没收钱。算了算了,就当是西瓜的饶头……” 温宪:“???” 送区区一把棕扇而已!!这口气好像亏了多少银子似的! 温宪脾气顿时来了,倔强地说:“要多少,我堂堂和硕公主,不至于连把棕扇都买不起。” 青阳叹息着摇头:“算了算了,谈钱多伤和气。” 温宪大怒:“你说!” 青阳伸手比了一下。 温宪:“呵,不过是三个铜板,算你三两银子——” 青阳:“三两银子?我是说三百两。” 才掀帘子进来的康熙差点心脏骤停:“什么三百两??” 怎么进门就听大师提钱! 要不是公主的体面,温宪都想蹬腿儿了:“皇阿玛!这道……大师,”想想好歹是救命恩人,温宪勉强保持礼貌,“他居然说一把棕扇收我三百两纹银!” 康熙:“——你买棕扇做什么???” “???”温宪瞪大眼睛,“重点不是他一把棕扇卖三百两吗??” “哎呀……我就说白饶,”青阳看着父女俩反而要吵起来了,和稀泥道,“你看这不是,谈钱伤和气。” 康熙也是被刮多了,下意识想的都不是为什么这么刮,而是怎样避免刮,这时候猛地转头瞪来:“——一把棕扇怎么能值三百两纹银。” “棕扇不值,法器值啊!”青阳道,“你们没注意吗?帐篷里的冰早化光了。” 众人都是一愣,下意识地往铜盆、冰鉴看,果真都是一滩滩水,半点冰块也没有。可他们待在帐篷里,却一点没感觉到升温,反而觉得挺凉快——这不是一种冰块带来的,有些寒意的凉,而是恰恰好好,能让人感到身心舒畅的凉爽。 青阳抱怨:“就说我没开玩笑嘛,我是那种不正经的人吗?都说了这棕扇能驱蚊纳凉。” “……”皇太后下意识地瞄了瞄帐篷四周。 毕竟是驻扎在小树林里,又是盛夏,免不了有蚊虫钻进帐篷,温宪之前呕吐不止,门帘都是开的,几个宫女得一直在旁边盯着,但凡有蚊虫都得尽快赶走,可现在,虽然门帘敞开,宫女们打扇的动作却停下来了,因为不知何时开始,帐篷内不再有蚊虫进出…… 皇太后忍不住说:“这可真是……”她一下想不出适当的词语来,只道,“那能不能多编几把?”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2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