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的声音迟疑地拉长,过了一会:“什么时候好上的?” “???”青阳猛地跳起来,“不是!没有!” 罗睺也不满地皱眉:“胡说什么,本尊将小道士当亲传弟子来待,他昨晚撒娇,本尊陪个睡怎么了。” 鳌拜:“…………” ???? 拜拜都觉得困惑! “把信给我吧!”青阳掀开纱帘,探出手去掏走鳌拜手中的信,然后就把鳌拜的大脑袋往外推,“出去,出去。” 鳌拜锲而不舍:“不是,是老夫落后了吗?什么时候师尊还有义务陪徒弟睡觉了??” “出去吧!”青阳使劲一摁,就把鳌拜的脑袋挤出去了。 罗睺还迷惑地发问,本尊拳拳爱徒之心,哪里不对,青阳已经臊得脸都红了,只装听不见,埋头拆信,匆匆看了几行:“……” 罗睺停下碎碎念:“干什么,写什么了。” 青阳发自内心:“这个世界,怎么谁都不正常,哪个太子会想出家当道士啊??” “?”过来供奉孝庄、苏麻喇姑的绝心路过窗边,不禁回头。 绝明也怔了一下,倒是淡然地呵呵一笑:“这皇上当和尚的不也有?” 绝心已经猛地扑过来了,幸好窗户刚刚被青阳打开:“谁?谁想当道士?保成?我不允许!!!” 青阳:“……??”
第49章 什么鬼, 所有人中,最没资格反对的就是绝心吧?皇帝当到一半撂挑子,把江山扔给八岁的儿子和老母亲, 就这还有立场反对太子入道吗? 绝心的声音还挺大, 孝庄本来在祠堂里端庄地吸着香,闻声浑身一激灵, 也不用苏麻喇姑来扶了,一下猛冲过来,丝毫看不出苍老:“什么?保成又来信, 他还没放弃?” “呃,”直面两个家长的怒火, 青阳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差点退进罗睺怀里, 惊得他赶紧往前一步, 硬着头皮挺胸道, “又不关我的事!之前不是让您和太子聊吗?您没把太子说通?” 孝庄一噎。 青阳都想薅头发了:我都在自己观里宅着了,谁知道还能接到家庭调解?矛盾双方还有已经打入道观内部的……躲都躲不开。 绝心沉声对青阳道:“请务必要拒绝他。堂堂大清太子, 怎么能这么任性妄为?这置江山百姓于何处?” “……??”孝庄向绝心投去异样的眼神,盯着看了一会后,老太太做了个生前绝不会做的姿势——提拳就打,“你怎有脸说!还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当初你抛下我与玄烨的时候可曾这么想过, 现在倒是说的头头是道!” 绝心猝不及防,孝庄这一下也没留手, 直接把他给墩蹲下了:“施主, 施主冷静。” 青阳看着家长突然内斗, 纠结了一会要不要劝架, 最后缓缓伸出手来,趁机将窗户悄无声息地关上,低头继续看信:“……唉。” 青阳不禁叹气。通读全文,倒是能感到太子诚心,这心态也变了,并非为一时意气或争强好勇,看得出这段时间研读了不少道经,也感悟了不少,谈吐中颇有些超脱的意思。 他回想起太子在历史中的命运——周岁即为皇太子,三十四岁被废,第二年复立太子,三十八岁再次被废,最终死于幽禁他的咸安宫中。 对于太子来说,入道是否比在太子之位上饱受蹉跎更好呢? 青阳有些犹豫,拿着信喃喃:“这要怎么办……” “嗯?”罗睺本来在旁边事不关己地看戏,谁想到小道士的态度居然动摇起来,“干什么,你还想同意吗??” 罗睺这脾气又要起来了,一把抢过信怒道:“你自己说的,活人不收!这人来了睡哪?跟你睡一块吗???本尊不准!!” 青阳:“……????” 实属迷惑,这观里到底多少双标,刚刚说师尊陪弟子睡很正常的是您,现在说不准的也是您。再说了,他也没必要和太子睡一块啊!不能把大床改成双床吗? 青阳想说的来着,想想估计罗睺会不开心,还是吞了回去:“我再劝劝吧。” 青阳拿纸笔来写信,名为劝说,实则考验。看看太子对帝位有多少留恋,如果当真一点眷恋没有……与其让太子经历二立二废,幽禁死于咸安宫,倒不如引他入道,能不能升仙另说,至少落得一个闲散自由。 因为青阳的及时救治,温宪的病情有惊无险。避暑的行伍略经波折后重新启程,顺顺当当地抵达热河行宫——皇帝的私人避暑山庄。康熙计划,再过一年,就派人来扩建这里,届时便将行宫改名为承德离宫,日后也方便木兰秋弥的时候来此歇息。 一般来说,康熙会在五月左右启程来热河行宫避暑,九月或十月才返京,这么长的时间,当然不是说放暑假不工作了,而是将政治、军事、外交等一应事务,都搬到行宫来处理。 张廷玉作为康熙信赖的年轻臣子,自然也得随行侍驾,这会儿趁着闲暇,康熙就在一边吃西瓜,一边批奏折:“……按张鹏翮的意思,这黄河堤坝修筑形势大好,也不缺什么银钱,唔,这瓜挺甜。” 根本没有西瓜吃,只能喝热茶解渴的张廷玉:“…………” 痛苦,折磨,蓝瘦,香菇。 随行的还有不少老大人,看着康熙手边的小半西瓜偷偷咽口水。 按照宫里的规矩,贵人进餐,每道不得过三筷。水果、糕点也是一样,不得多吃,以免暴露喜好,为人所利用。既然如此,那这瓣西瓜吃完,圣上是不是就会把剩下的瓜赏给他们了? 哎呀……看这瓜,外皮还攀着冰霜,且瓜瓤鲜红,汁水饱满,能分一口也是这炎炎夏日中的一份享受啊! 都眼馋着,众人就看康熙吃完一瓣,旁边的太监立马上来,又切了一瓣。 康熙:“嗯?多切几瓣……” 众大人们纷纷激动:是不是要分瓜了! 康熙:“切大点,这么薄一片朕怎么吃得痛快?” 众大人:“????” 康熙完全是故意的,迎着众人的目光,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此时再神态淡然地抬头,冲着众人微微一笑:“让众位爱卿看笑话了。这瓜啊,是胤禟花重金,特地从开封买来孝敬朕的。朕虽然不爱吃这性寒的瓜果,但毕竟是胤禟的一片孝心,倒也不方便分与各位大人了。” 众大人:“……” 张廷玉:“……@#¥@¥%@” 虚伪!装模作样!不要说了,既然没打算分,那倒是别端到他们面前吃啊,分明就是故意炫耀! 臣子们低头腹诽,手上的工作却不断,足足耗到了日落西山,康熙才总算是将剩下的西瓜消磨干净,中途感慨了数次西瓜好吃,但他不喜,只是不忍浪费儿子孝心,听得张廷玉脑袋嗡嗡儿的,越发想死了。 此时已时值傍晚,张廷玉混在诸位大人身后,向康熙告退,怀揣着沉重的心情回到自己的院落中。 南书房地位特殊,在职的官吏每日替康熙撰述谕旨,除非离职或告假,基本都住在紫禁城或随行在皇帝身边。好在与家人之间尚可书信联系,张廷玉的父亲张英也是随行官员之一,进了门,服侍的宫人就将张英的信交给张廷玉。 “有什么事好特地写封信来的……”张廷玉兴致不高地在桌边坐下,就着烛火一看,“……” 【吾儿亲启: 今日仪事,圣上手边放着一盘冰瓜,白霜欺绿,红瓤看起来甚为甘甜。为父本想得圣上赏赐后,分与你吃,未料圣上一人吃净了所有的瓜。听圣上赞誉,此瓜为九皇子特地前往开封所买,九皇子聪慧孝顺,为父深为圣上高兴。只是离开时,为父与众位大人难免交谈,深觉九皇子乃天下孝子的榜样,吾等之子远不如矣! 你准备什么时候给你爹我买瓜? 父张英】 张廷玉:“………” 裂了,什么鬼,圣上怎么到哪都吃瓜,也不怕大热天的吃坏肚子吗?还有你们这些老大人,吃瓜的事,你们也要攀比?还特地写信来讨要……咋的,不买瓜,我就不是孝顺儿子了? 正薅着头发,隔壁院里也响起年轻同僚痛苦地呻吟:“呃啊!这让我上哪儿买瓜!” “……”张廷玉莫名感觉到了一丝平衡,看来被老父亲灵魂拷问的不止他一人。 与此同时,另一头。 温宪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大好,其中有一大半的功劳要归功于青阳那把三百两的棕扇。 “唉,姐姐,”来“探望”温宪的六公主挽着温宪的胳膊,看似柔弱实则阴阳怪气地说,“怎么生了场病,你变得如此节俭了。用这棕扇,未免有些失皇家的体面……” 正说着,花园另一头迎面走来皇太后与众妃的仪架,走在最前头、被众女眷拥簇的贵人们,人人手上一把巴掌大的棕扇…… 六公主目瞪口呆。 温宪抽了一下嘴角,不客气地从六公主手中抽回手臂,故意放大声音:“哎呀,妹妹你说什么呢?这棕扇拂开尘事,纳凉驱蚊,兼具风雅与朴素,你却说它有失体面!” 阴阳怪气谁还不会了,来啊,别输不起。 皇太后果真投来敏锐且具有威慑力的视线,跟在她身后的女眷们,除了妃嫔、公主,还有些朝廷命官或贵胄的女眷,也纷纷向六公主投去目光。 六公主:“……不是啊,我是说它很体面!!” 六公主差点跪了,心想这啥时候出现的新潮流啊,她怎么完全不知道。 皇太后淡淡地看了六公主一眼,也没说什么,倒是周围的那些女眷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吹捧起来: “……对啊,很雅致的!” “温宪公主说的没错,此前京中向来流行绣扇,人们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只有皇太后与众位娘娘才是真正懂得风雅之人,这炎炎夏日,一扇拂去万般愁,正是最恰宜的!” “对……对。” 女眷们胡乱附和,其实心里和六公主是一样的懵逼。她们也是来请安才发现这个新潮流的,同样不明所以。 留给普通人的法器,青阳当然不会做的太过招人耳目了,这些棕扇与他腰上挂的法器不同,唯有手持之人方可体会到凉爽,其余的人哪怕靠得再近,都不会察觉出不对。 总而言之,谁用谁知道,就连皇太后手沾了这棕扇以后,也分不开了,睡觉都要放在枕边,用手挨着。 至于拿着棕扇的妃嫔,其实也不是全然淡定。也就只有德妃一人知道全情,其余被敲过竹杠的隐隐约约猜到点隐情,所有人都在想,可惜不知道这大师到底是何底细,皇上瞒得还挺严实,大抵是怕结党营私吧。
女眷们的尬吹还在继续: “看得我都想也东施效颦一番,买几把棕扇了。” “现在想想,那绣扇真是华而不实,其实扇起风来,哪有棕扇实用?” “是啊是啊,庄子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温宪差点笑吐了,这还能扯出一句庄子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2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