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被明珠照着心口扎了一针,本满腹悲愤想反扑,转念一想:哂,这老狐狸的儿子就在观中,未来还不是由太子继承? 索额图内心的痛顿时化作快意,整个人也精神起来,看着明珠不屑:“呵。” 未来有的是你求我的时候。 想了想自己被罚掉俸禄,索额图心里小算盘一拨,凑近明珠耳语:“纳兰大人,平日给儿子的花销不多吧?老夫和圣上一同去青福观,却见那观狭小无比。老夫怎忍心父亲受此苦?当即捐了一大笔香油钱!” 仗着明珠不在场,索额图信口扯谎,吹完牛还挤兑明珠:“可见老夫的孝心至真至纯,至于纳兰大人的慈父之心么……呵呵,单看容若子侄入观这么久,青福观还是那点大小,也能看出一二来啊。” 明珠:“????” 他娘的,这个索额图,在这儿阴阳怪气些什么!青福观有没有钱,他纳兰明珠还不知道吗?单是在京都一起合作的青福酒楼,那赚头都够盘下好十来个京都的铺子了,大师明明就是不想扩建而已! 心里想着索额图对自己与大师合作赚了多少钱一无所知,明珠的怒气顿时化作快意,整个人也精神起来,看着索额图不屑:“呵。” 索额图:“??”不知道你在得意什么,“呵。” 明珠:“??”不知道你在得意什么,“呵。” 旁观的官员:“……” 两人身边逐渐空出一片圈子,距离远的官吏小声咬耳朵: “这索大人和纳兰大人又说了什么?” “不知道,反正他们互看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瞧着他们的表情,好像都觉得自己捏着一张底牌。没听说这两位最近有什么争端啊?也不知道这次是谁获胜。” 青福观。 青阳坐在自己的寮房里,一边听好不容易送走了沈万三,终于拿回青福酒楼在京掌控权的陈圆圆汇报账务,一边享受魔祖用来交易甜点的按摩,胤礽正勤快地在寮房里帮师父叠被子、扫地。 青阳:“——阿嚏!!”
第55章 康熙回宫, 首先是问询政务。 “……你说什么?”康熙瞪着面前的户部尚书,怀疑这家伙驴他,“河北这些个老滑头, 这几日主动将拖欠的田税都交齐了?” 各类财政事务中,税收是最让康熙头疼的。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减少暴乱、起义发生的可能;从真正掌握田地的地主手中榨出钱来, 充盈空虚的国库, 一直是康熙试图解决的问题。 河北大部分的地主, 要么是满族贵胄, 要么是地方官员,沆瀣一气,总能想出各种诡计偷税欠税,可又抓不到切实的证据。这些老滑头,康熙早就盯上了, 这次在热河行宫停留许久, 便是想抓他们的其他把柄,本打算即便伤筋动骨,也要将河北上下大换血一次, 没想到他俩儿子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税要齐了? ……怎么要齐的? 康熙不禁将目光投向殿下老实站着的两个儿子:“胤禛, 你说说?” 胤禛觉得很平淡,没什么好说的, 但康熙既然点名问了:“回皇阿玛的话, 其实没什么。最开始,儿臣提点、劝说, 见没有效果, 便每日邀请这些人入宫, 耐心教诲,不知不觉,这税就收齐了。” 所以说,劝人善良这种事,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如果没有,那一定是付出得还不够多。 “……?!”户部尚书露出“你在瞎说什么”的表情,一双眼睛都瞪大了。 是这么回事吗?你管那个叫耐心教诲? “……”一旁站着的胤禩也不禁抽了下嘴角。 他负责辅佐胤禛监国,这些天可是亲眼见证的:四哥每天都会“邀请”这些倒霉蛋,卯时入行宫,听他讲学劝善的经典古文。讲到午时,四哥去歇息了,诸位大人们却立马便要开始就当日讲学的内容写文章。午饭就是干馒头,边写边啃,一直写到亥时方能出宫。 每天五点就得准时到行宫,那就意味着四点、甚至三点,人就得起床准备出发了。等到被放出宫,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到家都快十二点、凌晨了,一天能睡几个小时? 头一天的时候,胤禩还想过,这是个好机会,四哥这么拉人仇恨,他上前安抚一下诸位大人,岂不是又拉拢了一波人脉?结果四哥午休啊,他就是搬把躺椅,睡在旁边,醒来了就让人把公务搬过来,完全没有给他任何机会! 胤禩想拉拢人,也不敢当着四哥的面拉啊,万一四哥认为他心术不正,也让他跟着些大人们一块听讲、写感悟呢?? “教诲?”康熙满脸狐疑,老四这锯了嘴的葫芦,怎么这么能省略,这是教诲能解决的事吗,“苏爱卿,还是你来说。” “是……”户部尚书心有余悸地将四阿哥这些日子的所做所为,都和康熙描述了一遍。 当时那场景,苏赫也曾远远地看过的。那些被召进宫的人,就坐在露天的桌前,但凡有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立马就有小太监上前,厉声质问,是不是对四阿哥心存不满?四阿哥好心讲学,竟然当面睡觉、走神。 四阿哥就不一样了,虽然讲学要早起,但他人就住在行宫,睡得肯定比这些老赖皮们久,中午又能午休,下午和八阿哥分摊完公务,晚上早早地睡下,每一天施加精神折磨的时候都精神抖擞。 康熙:“……” 这招……是有些损,但还真有效。 胤禛听苏赫全程只说自己的功劳,还主动帮胤禩说话:“这件事,八弟也有功劳的。儿臣一向愚笨,不善言辞,幸亏全程都有八弟跟着,向诸位大人解释儿臣的一片好心……” 苏赫:“……!@#!” 对!!八阿哥才是最阴损的。每每有人抗议,他都会跳出来说,四阿哥身担监国重任,还特地抽时间给大家讲学,正是处于一片殷切赤诚的期盼之心,大家一定要感念四阿哥这份好意,切不可心怀不轨,恶意扭曲。 “……”胤禩缓缓避开苏赫的眼神。 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是在很正常地自我保护而已…… 康熙看着苏赫递交的折子,却是半点没有怜惜这些老赖,而是在想:太子……不一定能回得来了,那朕就得为以后做打算了啊! 这些儿子都得加倍地锻炼起来。看老四、老八这个配合无间的样子,不如就让他们去各地处理这些老赖皮。 康熙立即连拟数旨,让贴身太监宣读,打发走了老四、老八,康熙又换了个新问题冥思苦想:在热河行宫呆了太久,也该回紫禁城了。可太子迟迟未归之事,又该怎么解释?说,太子病重,在青福观静养? 这话听了都别扭!要是青福观和五台山一样有名就好了,“太子病重,在五台山静养”,这听起来就很理所应当,但是,“太子病重,在青福观静养”?人家不得好奇,青福观是个什么厉害道观吗?不得去看吗?他不得丢脸吗?? 曾经他还想过,大师若能当国师,就封大师的观庙为宫观,这次亲自去观庙看了一番,那鸽子笼能封宫观吗????能吗??它好意思吗?? 纠结了许久,各种瞒天过海的法子都想了,康熙烦躁地猛灌了一口茶,被凉的一个寒噤。 平时在身边侍候的太监被打发去宣旨了,这会儿在近旁服侍的是个小太监,还不太熟练。但凉茶下肚,康熙思路一清,再一想,这是做贼心虚了啊,何必非要说出地点呢?为了保障太子安慰,不透露养病之地,也很正常吧。 终于解决了一路来最烦恼他的问题,康熙豁然开朗之余,不禁愉悦一笑:“太子病重,正在静养。后日,便摆驾回京。” 小太监惊恐:“……” 太子病重,圣上为什么笑得一脸放松高兴?? 果然天家无父子吗?宠爱都是装出来的! ………… “……皇阿玛就是这么说的。”胤禩一出康熙行宫,就冷酷地甩开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对增进兄弟感情十分热衷的胤禛,赶在宣旨太监前,直奔大哥胤褆那儿去,“除了我与四哥的差事,他又另拟了旨意,一是让三哥立即加入、负责《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这事儿本在去年就定好的,因为民间祸乱不断,皇阿玛一直没心思实行。” “二是……”胤禩小心打量了一下胤褆的神色,字斟句酌地道,“是派遣你前往黑龙江,随军驻扎。” 清朝将东北地区分为三大区域,宁古塔、盛京、黑龙江。因与沙俄隔界相望,再加上气候森寒、环境恶劣,驻守这些地区绝对是最苦的活儿,流放犯人也常往宁古塔等地流放。 胤禩看胤褆坐在椅子上,面容一下枯槁起来,很为大哥着急,但这会儿也只能安慰:“当年为了提防噶尔丹,皇阿玛就屯兵永驻黑龙江。这次派大哥去东北边境,未尝不是器重,大哥千万不要心寒——” “去黑龙江我心寒什么?驻守边境,保家卫国,是男儿幸事!”胤褆也就支棱了一下,又很快丧回去,抚胸叹息。 胤禩不明所以,也不敢细问,只好继续给胤褆分析:“我与四哥在户部挂了职,这次前往各地劝税,也正是盘活人脉的好时机。大哥若是能在黑龙江站稳脚跟,那也算是掌了兵权,更有机会建功立勋……大哥?” 胤褆眼神幽怨,无比酸涩且有点小嫉妒地说:“我也想去讨钱。” 他还想抄家!!胤褆的眼中闪过仇富的绿光。 胤禩:“……” ……白分析了,全分析到狗肚子里去了。 秋天的尾巴一扫而过,转眼又入了冬。家家户户都开始为春节准备起来,小窄巷里挂上红灯笼、贴上春联,为寒冬增添一丝暖意。 “来到此世的第二个春节啊……”青阳感慨了一句,然后猛地把手中的一沓地契扔开,气到挠头,“为什么!为什么你要收这些玩意儿!!” 太可怕了,这不是一张啊,是一沓! 胤礽本来还喜滋滋的,满脸求表扬,被青阳吓了一跳:“不……不好吗?这都是道观周围的地契啊!有这地契,道观就可以扩建啦!” 想当年,他去南京都城隍庙取经,下定决心要让青福观也拥有南京都城隍庙拥有的一切,如今终于有所进展了! “你,你这不孝徒……”青阳虚弱地说着,往后一晃,差点歪进罗睺怀里,“为师多么用心地维护这个小家……”
呜呜,小家又要变大家了!! 胤礽茫然:“都是正经买来的……街坊邻居陆续搬出小窄巷了,留下空房子又不好买。我想着这不是刚好吗?又能帮他们回一笔钱,我们道观还能扩建……” 青阳擦了把并不存在的眼泪,站稳身体:“既然你这么用心,那为师决定,道观扩建之后,所有的扫洗都由你和苏麻喇姑负责。” 差点忘了,现在我也是有徒弟的人了。 青阳暗爽了一会,然后开始做规划:“这么大的地盘,保有原本的结构不太好。咱们道观得要大改了,全部拆倒重建。”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2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